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第10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赐予他们具有鲜明唐人风格的新姓,授予其作为我家臣的身份,给予荣誉性的勋职和纪念章,都是些惠而不费的东西。
    做完这一切后,我就要实践带领他们上战场的诺言。对于那些粟特兵也是一样。只是要在将他们的头领和普通士兵剥离打散之后,以六千国中兵为压阵,然后按照营对营团对团的序列进行分批次调动。
    虽然有便捷的传讯手段,但不代表我们可以用同样便捷的手段。将这么多军队一起传送过去,因此在我带队平叛的同时,留在贡德沙普尔大本营的军队,就按照事先的预案,开始向依兰平原的战场进发和集结。
    况且,作为唐军的优势,虽然被分割成战场中的各个部分,但是还是通过数量有限的鹞鹰和信鸽,保持着最后的联系,
    但是阿拔斯人也发现了这点。而开始尝试着将驯养过的猎隼,投入到天空的猎杀和对抗中,变成另一种战场外的战斗。
    因此,必须在这些优势被敌人利用主场所具有的人口和资源上的优势,彻底抵消之前,抓住战机,契入战场。
    正当我完成这一切后,开始收拾行装,这时北线战场再次传来一个坏消息传来,泰伯里波斯兵团的本部。被优势兵力的敌人困在巴格达附近,之前在依兰平原上的风云涌动的大战,似乎只是声东击西的策略……
    刚刚沦陷的迪亚拉城中,幸存的居民充满戒惧的打量着,他们的解放者。或者说是来自北方山地的异教徒军队。
    但是仅存的一座涅波利斯派(景教)教堂中,却发出了高昂的质疑声。
    “泰伯里的波斯军队。曾是是我们的盟友……为什么要转和共同的敌人联手”
    “因为我们需要阿巴斯人的条件……”
    “马利基诺,你这个决定,会把亚美尼亚人带入地狱的……”
    带有血迹的圣坛之前,一向以稳健著称的大主教,有些失态的忍不住喊出国王的本名
    “地狱啊,从罗马人到波斯人,到阿拉比亚人,亚美尼亚人什么时候不是在地狱和深渊里挣扎和抗争么……”
    头戴铁冠,身批战袍的亚美尼亚王重重的叹息了一声,难道还要加上一个赛里斯人,那是一个何等强大和辽阔的国度啊
    “所以我们必须把握每一个机会,哪怕将灵魂卖给魔鬼和异教徒也在所不惜……”
    “让你的儿子和赛里斯人的代表一起离开这片土地吧……”
    “虽然我没有选择,但是马科米扬家族却可以有其他的选择……”
    对于阿拔斯王朝来说,亚美尼亚人的立场转变,既在意料中,也在意料之外。
    这个时代大多数的亚美尼亚人,就是一群鼠目寸光的墙头草,长期侍奉大国又与之抗争的历史,让他们不缺乏抗争和奋斗的血性与勇武,但是另一方面频繁而激烈的矛盾冲突,也造成他们过于注重眼前的切身利益,而缺乏长远的眼光和规划。
    因为亚美尼亚建国而信心膨胀的新马科米扬王朝,很容易就受到现实和更多利益的趋势,变得富有野心和狂妄起来,因此让昔日的宗主和统治者,找到了有机可乘的地方。
    比如在入侵米迪亚行省的战事中,经过最初的高歌猛进之后,这些亚美尼亚军队,也明显受到其他几方势力的共同抵制,而在群山之间举步维艰。
    首先是当地的胡拉米叶派拜火教众武装,他们是收到来自东方的势力支持和武装起来的,站在他们背后的是泰伯里地区,并且他们已经宣布奉为萨珊王族的后裔为正溯。因此虽然战斗力不怎么样,但是在民间颇具号召力。
    然后是西南山地中的库尔德人。虽然他们与亚美尼亚人一样。有反抗阿拔斯王朝的天然立场,但是先前亚美尼亚人建国后,就将他们处于一种微妙的对抗和竞争状态,再加上自从他们通过联姻和军事盟约,与泰伯里的波斯复合流后,立场也就自然更加倾向复背后的东家和宗主,塞里斯西征大军。
    然后是作为赛里斯人附庸的米迪亚兵团,其中主要有三大成分,一部分是来自里海北方草原的可萨派遣部队,一部分则是昔日派往亚美尼亚地区作战的。由与赛里斯人军官训练和领导的斯拉夫特别兵团余部;最后一部分,则是亚美尼亚马科米扬王朝建立过程中,被排斥、驱逐和流放的异己分子、地方武装。因此对亚美尼亚王队,充满了警惕和排斥。
    这也是符合赛里斯人所推行的异论相搅。多重制约的征服政策,在这种背景下,米迪亚行省内那些因为战争而失去大量守备力量的城市和村镇,
    这些地方的百姓和官吏,宁愿向上述几只势力,乃至更遥远的赛里斯人所代表的征服者输诚,也不愿意投降这些来自西北山地的狂热基督徒。
    因此鸀瘦挫折之后,这些亚美尼亚军队中开始充斥着愤怨和不甘的情绪,认为其所得到的,和付出的代价严重不符。并且被无形的羞辱了,
    “我们只是对这种趋势推波助澜而已。殿下”
    哈里发的亲信,新任的邮政与情报大臣,对着麦海迪如此解释道,幼发拉底河的河岸上,围歼的战斗已经进入尾声,成片成片波斯附庸部队的尸体,被推入河水飘向下游,
    “从某种程度上说,那位国王也不希望看到一个太过强大的外来征服者。那样的话亚美尼亚人并不能改变历史上长期作为别人附庸的地位和角色,”
    “让远道而来赛里斯人与王朝一起被削弱才是最符合他们的利益和期望,”
    “但是要让他们改弦更张,转而为王朝效力,代价也是不会小的把……”
    麦海迪敏锐的指出这一点。
    “哈里发已经许诺让亚美尼亚王国,成为大不里士以南。包括古代赫梯王国在内的土地的保护者,以完成他们所谓大亚美尼亚的版图。”
    “这怎么可以,……”
    麦海迪脸上露出一种相当荒谬惊异的表情,他并不是不知道历史。
    历史上所谓的大亚美尼亚的版图,只是一个昙花一现的笑话,当年号称亚美尼亚最伟大的王者,阿尔塔什斯通过联姻等手段,取得了对美索不达米亚北方赫梯王国的宗主权,进而获得从上美索不达米亚,到地中海沿岸的土地所有附庸势力的称臣,
    但是这种强大的表象并没有维持多久,随即他的野望和雄心,就被来自西方的征服者,罗马共和时代的前三巨头之一,格涅乌斯。庞培率领的罗马军团给爆出翔来,不得不卑微的匍匐在对方脚下,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一个属国。
    “为什么不可以,如果王朝的军队不能取得这场战争最终胜利的话啊,你以为我们又有多少力量,能够阻止亚美尼亚人的野心和,保住这些地区么。”
    邮政与情报大臣表情平静的解释道
    “我们需要亚美尼亚人不合时宜的野心,去拖住那些敌人的脚步……”
    “虽然他们未必拥有正面对抗赛里斯人的实力和勇气,但是以泰伯里为发源地,与他们有着天然地缘和版图上竞争关系的波斯复国者们,却是一个距离不远,并且便于下手的对象把。”
    “现在,您可以去狩获您的猎物了……”
    “一位波斯王族后裔的头颅和卡维战旗,相信可以重振您的声威和鼓舞巴格达臣民的信心……”
    对岸的战斗还没有结束,那些萨珊骑兵和德米赫步兵,用坐骑和同伴的尸体为墙垒,捍卫着他们的主子,进行殊死战斗和抵抗。
    “德米赫的首领,再次拒绝了我们的劝降……”
    随后一名侍从官如此回复道
    “为什么……他们对我们许诺的军职、财货和资质的权益,丝毫不动心么”
    邮政与情报大臣微微皱起眉头。他讨厌这种意外和波折。
    片刻之前。
    “你们已经尽力了,并且得到了认可……”
    站在河滩的战线上,同为德米赫地区人士的代表,高声的劝说道。
    “现在避免流血,为我们的家庭保全更多骨肉的时候……”
    “阿巴斯人对我们是在太慷慨了”
    浑身浴血的德米赫步兵首领,忍不住对前来传达劝降之意的同胞哈哈大笑,环视着周围还活着的面孔,这些都是他的亲友宗族姻亲同乡的青壮年,乃至从阿拔斯军队中远方来投奔的同族。
    “我们该怎么回报呢……”
    顿时数名粗壮的德米赫人怪叫着冲上来,扳着四肢这名代表高抬起来。然后重重的丢在河水里,
    “王上,能与您一起战斗到最后,是我们的荣耀……”
    望着阿拔斯信使的求饶声。随着灌饱的河水而消失,德米赫步兵首领,在心中默念道。
    “感谢你赐予我们和亲眷,在泰伯里的平原上的新家园,……”
    “那些人说,是那位王孙重新赋予了他们重生的机遇和武功的荣勋,就让祖先的遗憾和耻辱,在他们这里画上一个休止符吧……”
    来人传达完最后的回复。
    “那就赐予他们战死的荣耀吧……”
    听到这里,麦海迪有些动容的挥挥手。
    “将弩炮架上渡船,给予他们痛击……”
    剩下的。就看那些赛里斯人怎么对应和抉择了,或者说这只波斯复,在赛里斯人方略里的重要程度,南方还是北方,这是一个用无数献血凝结的命题……
    夏季来自沙漠里的热风越过河流,变成了晨夕-湿润的水汽和露珠。
    十匹骆驼拉动的硕大车轿,碾过河流两岸的灰白沙土,露出里面富含腐殖质的深色泥土,虽然来自沙漠的风中,不听吹来的风沙。很快会覆盖表层,但是每年泛滥的大河,经过那些密布蜿蜒的水利设施重新驯服后,富含营养的泥浆,很快就会让这些土地变得丰饶起来。
    这里就是美索不达米亚。天赐的富饶之土,伊斯兰世界的四大粮仓之一。在失去了西方的埃及和东方索格狄亚那,叙利亚的姑塔园林又被打成一片焦土之后,这里也是阿拔斯王朝硕果仅存的最后一片农业大平原。
    在这片广大地区内,被蜿蜒奔流的两河及其支系,从北向南倾斜的地势,分割成巴格达以北,地势略高,丘陵起伏的上美索不达米亚,也叫亚述地区;巴格达以南,地低多湖沼的河间之地,被称为下美索不达米亚,也叫巴比伦尼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在南部汇合成为阿拉伯河及其三角洲的冲积平原,所谓的依兰之地……
    如今的上美索不达米亚,因为拜占庭人入侵所遭受的创伤还没恢复过来,波斯湾沿岸的依兰平原,也变成了赞吉黑奴暴乱者和赛里斯人的战场,就连最后的巴比伦尼亚,也有大片的土地陷入战火的蹂躏当中。
    因此带来最直观的后果是,当来自西方的军队,越过那些四周田野和庄园里空空荡荡,仅存老人和妇孺为主的村镇和城邑,甚至找不到足够的人来迎接和围观。
    沉默而肃杀的蜿蜒军队中,身穿银白色的连身密环锁子甲,外罩黑色的半身鳞甲和黑色大氅,连头盔护颊和脸部都笼罩在铁纱网中的呼罗珊禁卫军们,按照重装骑兵,弓骑兵,重步兵,辅助长矛步兵,披甲弓箭手的序列,依次排开伴随着数以万计的骆驼和大车,
    在行军的间隙,他们大多数人,偶尔会将目光
    敬仰而敬畏的投向黑色蔓布和流苏垂挂下的大型驼轿顶上,插着那件金色的新月大符,这个国家最伟大的统治者和征服王,意为胜利之主的曼苏尔大君,就呆在其中。
    所有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