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农妇-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心将切好的笋片和细条,放入瓦罐中,放一点就洒上一层盐巴,放了约大半个瓦罐,刘怡才收了手,塞子里还剩了些笋片,刘怡打算将剩下的笋片做成干笋片。将瓦罐中笋片和细条弄好,刘怡拿着小碗,去了趟西屋,从另一个瓦罐中舀了小半碗酸水,倒进瓦罐中,做好这一切,才将瓦罐盖好。
  
  将瓦罐放在火塘边,想着过些日子就能吃,不觉咽了咽口水。
  
  赵氏见刘怡将瓦罐放好,端着一碗米饭,桌上放了两三碟配菜,大郎和三儿洗完手,坐在木桌旁,瞧着塞子里还剩了不少笋片,疑惑道:“二妞,塞子里那些笋片你留着干啥?你身子不舒服,忙活了一上午,该饿了!洗手赶紧过来吃,蒸了米饭,给你煮了个荷包蛋,香的很,快过来。”
  
  听了赵氏的话,刘怡笑着点头,从木桶里舀水,洗了洗手,接过赵氏递来的木筷,看着木桌上的配菜,眼睛眯成线,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米饭,刘怡醒来这几个月,不过才吃了五六顿。
  
  一个小碗里装着荷包蛋,上面飘着不少葱花,一个碗里是青菜,旁边还有一碗咸菜,咸菜是赵氏自己做的,味道很好,比酸菜要好些,饭菜发出浓浓的香味,刘怡不觉耸了下鼻翼,顿时觉得更饿了!
  
  拿起木筷吃了起来,米饭香甜软糯,很是好吃。
  
  赵氏夹着荷包蛋,送进刘怡碗里,就听到旁边传来一阵吞口水的声音,抬头一看,只见三儿眼巴巴望着她碗里的荷包蛋,大郎虽装着正经吃饭,但表情没比三儿好上多少,看着大郎和三儿,刘怡心不觉有些堵,赵氏不到三十,两鬓却染了不少银丝,再细看他们身上破旧的衣衫,刘怡不由想做些什么?
  
  “娘,你们也吃点,荷包蛋很大了!”刘怡用木筷将碗里的荷包蛋分开四份,伸出筷子递给他们,三儿听到刘怡这样说,眼睛鼓得圆圆的,却没真的伸手去接。
  
  赵氏见状,忙说道:“二妞说啥了,你烧刚好,得补□子,大郎和三儿下次吃也是一样。”
  
  见着三儿暗下的眼神,刘怡有些不忍,才几岁的娃,不由分说,将中间的蛋黄夹给三儿,分开的蛋白夹了块给大郎和赵氏,不等赵氏开口,便说道:“娘,我喜欢和蛋汤,荷包蛋没啥味道。”
  
  听到刘怡这样说,赵氏没再拒绝,“这蛋汤你可得全喝了。”
  
  “恩!”刘怡飞快点头,“娘,塞子里的笋片,我留着做干笋片。”
  
  “成,随便你。”赵氏点头,家里三个娃都很听话,三儿虽有些调皮,却也安分,这让赵氏放心不少,以前二妞闷闷的,她老觉得会出事,没想发个烧,到让二妞活波不少,赵氏不由松了口气,“下午有时间,我去趟二丫家,帮你问问刺绣的事?”
  
  “行。”刘怡点头。
  
  想着,要是学了刺绣,就能给他们减轻些负担。不是没想过帮他们,可回想一遍,她还真没什么拿得出手,只得安分守己,想着赵氏和刘大军为她忙活了一晚没睡,红通通担忧的眼,刘怡心里很不好受。
  
  吃过饭,下午天色不是很好,赵氏便让大郎留在家编箩筐,不用去竹林挖冬笋,入冬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还有些阴晴不定。
  
  大郎收拾碗筷,三儿跟着打水。
  
  刘怡去了厨房,往灶里添了不少柴火,大郎有时会进山砍柴,背去镇上卖,这几日赵氏想着家中堆积了不少柴火,便让大郎去挖冬笋,堆积的柴火等天气更冷些,再背去镇上卖,价钱会好些。
  
  添好柴火后,踩在木凳上,将塞子里的笋片都倒进锅里,锅里放了大半锅清水,前世母亲苏丽喜欢吃笋,酸笋、干笋……都喜欢,刘怡觉得外边做的不干净,经常会去菜市场买没剥壳的笋,下班后弄给他们吃。
  
  眼神微暗,自嘲笑了下。
  
  “二妞,你这是打算做啥?”大郎好奇看着刘怡,听到大郎的话,刘怡很快收拾好表情,那些人已经与她无关了,眼前这些才是她的亲人,回过头,拿着锅盖盖好,说道:“做干笋,你们不是老说炒的冬笋不好吃吗?我换个法子试试,看会不会好吃?”
  
  “二姐真厉害!”三儿眨着大眼,崇拜望着刘怡。
  
  刘怡掐了把三儿的脸,“那是,也不看我是谁?等咱们做好了,到时候就去镇上把它卖了,卖了钱我们就能买肉吃了。”
  
  大郎老实笑着,拿过屋里的斧头,“我去劈些柴火,二妞你小心些,别烫到了!”
  
  “恩。”刘怡点头,大郎对她和三儿极好,有啥好吃的,都藏着留给她和三儿,“哥,我屋里的火炕是哪个烟道?”
  
  入冬,日头不大,刘怡想着将弄好的笋片放到火炕上烘焙,不然没放两天坏了就得不偿失了。
  
  “最外边那个烟道是西屋的。”大郎憨憨回着,一边飞舞着斧头劈材,三儿蹲在灶前,小心往灶里添着柴火,手里还拿着本三字经,摇头晃脑的念着,刘怡笑不可知,想不到她家三儿这么有趣,是个有本事的。
  
  叮嘱三儿看着灶里的火势,刘怡迈着小腿,进了西屋,将炕上的被褥叠起放在里边的木箱上,从外边抱了把麦秆,细细挑选,弄干净后小心铺在炕上,到时将煮好的笋片放在麦秆上烘焙,去水,这样就不会坏掉。
  
  刘怡将煮好的笋片平摊放在炕上,手中还拿着一根小木棒,三儿放下三字经,同样拿着根小木棒,轻轻在麦秆上的笋片上敲打着,这是方便将笋片中的水挤压出来。
  
  大郎将箩筐编好,竹片也全部清理干净,将编好的箩筐放去东屋,东屋里面放了不少编好的箩筐和簸箕。
  
  外面日头也渐渐暗了,刘怡和三儿趴在炕上,两人忙的不亦乐乎,大郎开始准备晚饭,赵氏估摸还得晚些时候才能回。




☆、第四章  刘家亲戚

  “娘,二丫他娘咋说?”刘怡趴在火炕上,刘大军进山没回,赵氏想着刘怡身子没好利落,留着刘怡在正房跟她睡。
  
  离过年还有半月,箩筐编完了。赵氏泡脚,拿着毛巾将刘怡湿哒哒擦干净,屋子里油灯影影灼灼,倒映着几人晃悠的影子,大郎和三儿坐在凳子上。
  
  “让你明儿过去学学,刺绣是精细活,得当心着。”赵氏说着,伸手掐了下刘怡的鼻头,语气很是宠溺,二妞生下来身子骨不好,身子常年冷冰冰的,好不容易养到这么大。
  
  “嗯!”刘怡点头。
  
  “二丫他娘让二姐过去做啥?”三儿撩起裤腿,睁着大眼盯着赵氏。
  
  大郎见三儿乱动,一把抓过三儿,摁在凳子上,“三儿你干啥了!上次就把木盆给踩烂了,担心爹回来揍你!”
  
  “这臭小子,就不长记性。”听到大郎呵斥声的赵氏笑着戳了下三儿的脑壳。
  
  刘怡趴在炕上直乐呵,不小心瞄到三儿憋闷的脸,想起上次三儿不知轻重,踩着木盆大跳,把木盆踩烂了,刘大军大手一扬,对着三儿就是一顿猛抽,脸上笑得更乐!
  
  “我这不是好奇,好奇吗!”三儿耸着头,撅着嘴巴对着大郎叫嚷,却不敢起身。
  
  “别闹了,谁都凉了,擦干净!”赵氏起身,刘怡比三儿大两岁,身子却小了一圈,用被子将在炕上打滚的刘怡裹好,催促大郎和三儿动作麻利点。
  
  三儿接过毛巾,擦了两下,踩在凳子上一跳,就蹦到床上,朝着端着木盆出门的赵氏吼道:“娘,今晚我跟你睡,哥老磨牙,晚上还踢我,你瞧瞧我这都青了!”
  
  蹦上床,三儿撒欢钻进了被子,小脸满是得意。
  
  刘怡忍着笑,伸出双手掐着三儿的脸颊,“娘,三儿不怕羞,这么大了还想跟娘一起睡,明儿我就去告诉二丫她们。”
  
  “谁说我长大了,娘说了我还小。”三儿卷着一个裤脚,扑倒刘怡。
  
  “闹啥,大郎带三儿去东屋睡,明儿你爹他们该回了。”赵氏笑着将三儿从炕上抱起。
  
  三儿踢着腿,抱着赵氏的手臂,蹭着撒娇,“娘,三儿要跟二姐睡,二姐身子软软的,香香的,我和你们一起睡好不好嘛?”
  
  “你这娃,浑说什么话。”赵氏看着在怀里撒欢的三儿,到底是半大的孩子,声音柔糯带着稚气,没长开的脸圆润,双眼润润的,赵氏还真有点招架不住。
  
  刘怡将头埋进被子里,笑得憋不住气。
  
  以前,怎么就没发现,三儿这么好玩。不过想着三儿说她软软的、香香的,顿时满头黑线,明明比三儿大两岁,个子却小了一圈,不像别的孩子淘气,晒得黑啾啾,往哪站都十分显眼,怪不得赵氏老念叨着,刘家村就她家二妞最好看。
  
  闹了半会,大郎才抱着三儿回了东屋。
  
  赵氏挑暗油灯,上了炕。
  
  大早,刘怡起床。
  
  外边暗沉沉的,起了霜。
  
  赵氏让大郎早早进山砍柴火,冬笋家里备了不少,一时也不怎么缺,就算刘怡折腾了不少,西屋旁的杂物房还堆了不少。
  
  刘怡起身洗漱好,出了正屋,朝着院子厨房走去。
  
  看着赵氏牵着刘怡出来,坐在院子里的宋氏嘲讽道:“弟妹好福气,儿女双全,真是让人羡慕得很,二妞眉清目秀瞧着便是个富家太太的命。”
  
  赵氏脸色一变,抿着嘴,没回话。
  
  这话明着夸赵氏会生养,给刘大军生了两儿一女,暗地里指责赵氏不会教养,什么富家太太不过是个病秧子。
  
  刘怡听了,不觉皱了皱眉头,冷冷瞥了宋氏一眼。
  
  一大早的好心情,全被宋氏破坏了,好似吃苹果咬到青果,她家的事什么时候,轮到宋氏来操心,真是不知所谓!
  
  赵氏紧了下牵着刘怡的手,低着头没回话,长嫂如母,刘大军自幼丧母,由大哥刘大荣一手养大,赵氏进门后,没少受宋氏挑刺。好不容易分了家,宋氏还时不时过来找茬。
  
  刘父老实巴交,刘大荣耳根子软,家里大小事,全由宋氏做主。
  
  “大嫂有事?”赵氏抬头,看了过去。
  
  宋氏手上拿着菜篮子,上面用粗布盖着,好似怕别人见着,捂得严严实实,见赵氏望向手中的篮子,立马便将篮子藏到身后。
  
  尖声开口,说道:“前日,我不在家,听大荣说,你让大军去我家讨了些水酒,这年关将近,水酒可少得,我过来提醒一声你别忘了,去村东头刘寡妇家买些水酒回来。后日大妞从镇上回来,是大事。”
  
  想着昨晚她跟大荣提了这事,就被大荣臭骂一顿,说她小气刻薄,斤斤计较,也不想她这是为谁,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为了几个孩子,要不是她,他老刘家能有今天。谁知道大荣骂一顿,倒头就睡,压根就没搭理她。
  
  想着,她一宿没睡。这不一大早,就过来大军家,见赵氏跟二妞一脸喜庆,她心里能高兴才怪。
  
  “成,他爹一回来,我就让他去办,不会耽搁大妞的事。”赵氏点头,没理会宋氏得意样,大妞是二妞表姐,在镇上大户人家做丫鬟,为这事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