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们是冠军-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望他们好运!
  第二部 在荷兰 第三十六章 新的开始
  (更新时间:2005…3…3 7:17:00  本章字数:6001)
  当李延在电脑前看着阎伟从国内发过来的调查资料吓了一跳,他看见了一个现在已经开始迅速窜红的名字——卡卡,巴西国家队的卡卡,圣保罗的卡卡,他竟然和张俊是高中队友!天哪!李延在心中叹道,那是怎样一支球队啊!他还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资料,不过一张报纸融下那么多东西,他打算在随后的足球周刊中再详细写出来,那样估计又会引起国内足球的一次地震吧?李延笑了起来。怎么感觉有些阴谋家的感觉了?

霸气书库(www。qi70。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星期一,早上七点,一份份还散发着墨香的《体坛周报》在各个省会已经上了报摊。
  “老板,来份体坛。”一个人一边在兜里掏钱,一边指着报摊上的《体坛周报》。
  “来得真早,这报纸刚到,你就来了,呵呵,拿着。”
  那人把老板找的钱放进兜里,然后瞟了眼体坛的头版新闻。
  “啊——”
  ……
  北京。
  齐伟刚到台里,就看见同事在争夺一份报纸。他凑上去,“什么东西,让我看看?嗨,体坛啊,争什么争?自己买去就是了。”
  “买?齐伟,你要是买得到,我服了你!”一个同事扭过头搭了个腔,又马上把目光放到了报纸上。
  “什么嘛?体坛成黄金了?”
  “不是黄金,胜似黄金。”
  齐伟扭头看去,见王健翔走了进来,手里也拿着一份体坛。“本来不打算买的,结果,让我看见了这个。”健翔把报纸交给齐伟。
  “中国少年扬威荷兰!”偌大的套红大字标题,下面是一组图片,是两个陌生的面孔在比赛中的照片,他们身上穿的橙黄色球衣齐伟没有见过,但是他们的对手齐伟认识,那是埃因霍温的球衣。另一张照片上,他们的对手也不认识。
  “这是?”齐伟看着健翔。
  “报纸给你了,你仔细看看吧,里面还有。”王健翔挥挥手,走向他的办公室。
  “本报记者李延,特约记者汪华荷兰沃伦达姆报道:就在中国球迷还在为英超同时有了三个中国球员而欣喜时,在荷兰,一个不知名的小俱乐部沃伦达姆(FC
  Volendam)里,却已经有两个中国少年球员成为了城市英雄。张俊和杨攀……“
  ……
  河南,洛阳。
  这是梁柯带的第二个班级,不过他到现在都还没有记住现在这些学生的名字,也许是第一届那些学生实在是印象太深了吧。梁柯摇摇头,他又发现了一个学生在上早读的时候,把头埋在课桌底下,不知道在看什么,不过肯定不是在读英语。他悄悄走了过去,然后猛地把手一伸,“哗啦”一声,他从书桌内掏出一份报纸。
  “早读不读英语,看什么报纸?”梁柯有些生气,他瞟了眼报纸,“体坛周报?嗯,中国少年扬威……”他没有再读下去了,而那个低头等待着班主任训斥的学生没有听见老师的声音,奇怪的抬起头来,却发现身边没有了梁柯的身影。
  “喂,老班去哪儿了?”他碰碰身边的同桌。
  “他拿着报纸出去了,一边走一边看呢,哈哈!真搞笑!”同桌显然忍得很辛苦。
  “下回我带黄书来得了,看他看不看……”两个人窃窃私语。
  梁柯站在办公室门口,门关着,他也不想掏钥匙去开门,因为那要耽误时间,耽误他看报纸的时间。
  “……两个小将在高中的时候就参加过全国高中生足球联赛,并带领所在学校连续两年获得了全国冠军,应该算作我国的中学生联赛中培养出来的第一批成功的职业球员了吧……”
  ……
  北京。
  李永乐早晨一如既往的晨跑锻炼,平时他都是到学校的体育场中跑圈,但这回他却决定在校外去跑跑,换个环境。
  北京的早晨空气要好过其他时候,早锻炼的人也特别多。李永乐把MP3戴上,然后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始了他一天的必修课。


  自己所在的学校今年的目标就是全国冠军,而自己的目标却比这个还要高远。小小的全国大赛已经不是他所要追求的了,在那个遥远的欧罗巴,他的目标在那里。
  他经过一个报摊,却发现平常很冷清的报摊围满了人,好奇让他挤了过去。凭他的身高,他要想挤进人堆里面易如反掌。红色的报名,这是体坛的传统,再看头版:
  “中国少年扬威荷兰!”
  一张熟悉的笑脸出现在他眼中……
  “……现在他们在万里之遥的荷兰开始了自己的职业足球生涯,沃伦达姆的主教练阿德里安塞介绍张俊和杨攀是两个非常勤奋的球员。他们一开始在青年队接受训练,青年队的教练莱斯对两个小球员大加赞赏,认为他们的前途无可限量,假以时日,我们定将在最高水平的欧洲赛场看见他们的身影……”
  李永乐就那样定定的站在人群中,看着他眼前的那份报纸,看着那份报纸上的一个人。
  ……
  安徽,合肥。
  苏菲捧着一份还散发着墨香的《体坛周报》,看着上面的照片,这是自从张俊走后她第一次看见张俊的样子。脸更黑了,身体似乎也真的强壮了一些,从他腿上的肌肉可以看得出来。光一张照片苏菲在教室中足足看了半个小时,台上老师讲的什么她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
  “……张俊在他自己第一场职业联赛中就打入了扳平比分的一个球,立刻成为了这个城市的英雄,而第二场比赛更是两名中国球员的完美表演,杨攀一个人进两球,三次助攻(制造点球算作一次助攻),而张俊更是上演了中国球员在留洋中的第一个帽子戏法……”
  苏菲的目光停留在了“帽子戏法”四个字上,久久没有移开,在所有人看来,这个帽子戏法可以让他们兴奋异常,可以让他们为中国球员感到骄傲……但是对于苏菲来说,只有她才能够读懂里面的密码,帽子戏法的密码。一个承诺,生日的承诺。
  “我会在你每年生日的时候为你献上这份生日礼物。”
  苏菲仿佛看得见张俊在进球后的祝福:“生日快乐,苏菲!”
  苏菲把头埋了下去,她不想让人看见她流泪的样子。自己从几天前就开始不安的心终于可以平静了,张俊还记得她的生日,尽管在万里之遥的荷兰,他和她的心也还是在一起的。
  还有十天,自己也应该为张俊准备生日礼物了。也许寄过去的时候他的生日早就过了,但是只要他明白自己的心意就行了。
  苏菲想着想着,甜蜜的笑了。
  “这个问题,苏菲你来回答……苏菲?苏菲?苏菲!算了,我们换一个人。”
  李延这期专题传到国内,可想而知会引起怎样的轰动。由于此前阿德里安塞一直对新闻媒体封锁消息,致使国内媒体几乎以为张俊和杨攀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还没搞清楚状况呢,就在荷兰上演了中国留洋球员的第一个帽子戏法。实力强大如CCTV5都只能在中午的体坛快讯中用一个足球代替了进球画面,播音员几乎是照着这一期的体坛周报念的新闻。这个时候,CCTV5正在和荷兰方面紧急商谈购买荷兰方面有关两人进球画面的事情。争取能在下午18:30的体育新闻中放出来满足全国观众的要求——这段时间,CCTV5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全是询问为什么没有进球画面的电话。
  就在国内体育媒体都只能用一句话新闻或者比赛简报的形式来报道此“惊天大新闻”时,李延所在的《体坛周报》却用了两个对开版作了一个张俊和杨攀的专题报道。以“荷兰沃伦达姆一线记者李延,特约记者汪华”的名义,把他们参加的两场比赛,在青年队训练过程,闪电签约,在沃伦达姆的日子,以及人物专访,两人从初中、高中,到大学的经历都详细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可以想象,在竞争对手都苦于没有更多的新闻素材时,《体坛周报》的这一期会在读者以及同行中引起怎样的反响。光是总社一天到晚就没有停过——都是要求加印,或者直接出一个张俊和杨攀的号外——的电话就可见一般了。
  “喂?阎伟吗?怎么搞的?我打了半天电话都占线,现在国内应该是晚上了吧?怎么还占线啊?什么?都怪我……不是吧?”李延看看身边的汪华,笑了,“没这么夸张吧?喂喂,你加班还怪我,应该感谢我才对,这个月的奖金又见长啊!哈哈!笑还来不及呢,还哭呢!好好,不开玩笑了,说正事,老总有什么反应?嗯,很高兴?这就好了,哈!放心了,说实话,这几篇稿子我是连夜通宵赶出来的啊!妈的,你还笑,老子不努力,你们的奖金统统死啦死啦的!……我也没想到啊,才在荷兰联赛、杯赛上上了两场比赛,就能上演帽子戏法……是,是,那小子是天才!我的眼光还是……那是!你李哥平生阅人无数,何时看走眼过?任务?什么任务?啊?《足球周刊》要做一个详细的企划?比这个还要详细?没有问题,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我连他们晚上睡觉是喜欢磨牙,还是说梦话都给你搞出来,哈哈!开玩笑,你可别真这样给老总说啊!我还有一个事情要拜托你,你去北京帮我查一个人,去采访他,李永乐,这是你查出来的人,但是不够仔细,你再去仔细查一遍他,我给你说,搞好了,我们可就出名了。还有,代我给总编说一下,让他联系在巴西圣保罗的记者,去采访卡卡,就说是要做张俊专题的记者,具体的策划内容我都会发给主编的。好了,其他没什么事,我挂了,国际长途!嗯,记得,回来给你带球星签名照。”
  汪华看看李延乐呵呵地挂了电话,“你很高兴,很久没见你这么如此了。”
  李延躺在旅馆的床上,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那是!我报道了三年国内联赛,从来也没有写过这么有轰动性的新闻报道。我们社里的电话都被打的发红了,纷纷要求加印啊!社里的人都在赶着加班呢,你知道吗?我现在传回去的任何一篇有关那两个小家伙的报道都会像黄金钻石那样抢手啊!”李延兴奋地说着,脸上闪烁着奇妙的光彩。他出神的盯着天花板,仿佛真的已经看见了自己以后的人生之路从这里转弯了。
  当整个国内都还在为两个突然出现的中国留洋球员而疯狂时,两个当事人已经开始新的一天的训练了。邱素辉趁训练间隙将张俊和杨攀叫到了一边:“你们要搬家了。”
  “啊?搬家?”张俊有些吃惊。
  邱素辉点点头:“这是我和主教练商量后的结果,你们现在还想有更大发展的话,就必须先彻底解决语言问题和独立生活问题。在王先生家里居住,用的都是汉语,这很不利于你们熟练掌握荷兰语,要知道翻译相当于你们的拐杖,在球场上,如果总也扔不掉拐杖,那么你们便永远无法真正的跑起来。有时候,必须用强行的手段。另外,让你们住进俱乐部的球员宿舍,也是为了保护你们。你们现在是名人了,中国国内肯定炸了锅,以后你们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点了。”
  “球员宿舍?那……王伯怎么办?”张俊问道。
  “他不负责照顾你们的饮食起居了,从现在开始,从每天到训练场来训练,到回家后自己做饭,都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