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杨家将九代英雄传-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番兵见从宋营走来一位雄赳赳、气昂昂的将军,不仅不敢前来阻拦,还连忙让出了一条夹道,让高堇顺顺当当地往寺内行走。

有的问了:“西夏国带兵的将领是谁呀?为何不敢露面啦?”不是别人,乃是带着九头魔到东京比武、逼迫三帝真宗写降书的二王千岁龙银环。有人又问了:“龙银环不是在天台山受伤之后,去养伤了吗?在延安府带兵打仗的是他哥哥龙金环,为何又换成龙银环了呢?”龙金环在延安府受伤败阵之后,国王谅祚就命他回京养伤去了。恰好就在此时,龙银环伤口痊愈,所以谅祚便命他来至人头山,代替龙金环领兵打仗。

龙银环虽说奉命守护龙潭寺,妄图利用人头宴使杨宗保降伏,没想到人头宴没散,宋朝的大队人马便把西夏国的人马和龙潭寺围了个风雨不透。龙银环本是在东京和天台山两次受挫的将军,眼下又见宋军来势凶猛,,锐不可当,还怎敢率兵抵挡呢?领兵的胆怯,当兵的胆更小。所以,高堇大摇大摆地闯进了龙潭寺。

且说高堇一进龙潭寺的大门,恰好赶上刘英将谅祚抓住。接着,又听到杨宗保喝令谅祚写降书。所以,他便接了一句:“要他谅祚写降书!”

杨宗保听到有人断喝,抬头一看,见来人是白马将军高堇,不由心中暗喜,没有细问高堇,便说:“高贤弟来得正好,你我一同处置谅祚!”

杨宗保、高堇落座之后,杨宗保又对西夏国王说:“谅祚!你西夏国本应安守国土,交好邻国。可你自不量力,一意孤行,先是勾结我大宋的内奸周恒威篡位,接着又大兴不义之师,进犯我大宋疆土。到头来,落了个损兵折将,连连败北。我来问你,今日可认输服罪?”

“小王知罪,小王知罪。”

“知罪便好。刘英,把他放开,叫他坐下回话。”

刘英放开谅祚,搬来一把椅子,命谅祚坐了下来。

杨宗保见谅祚畏畏缩缩坐在一旁,说道:“谅祚!你是一国之君,我大宋也不难为于你,只要你写下降书,保证安守疆土,不再侵犯大宋便可。不过,这降书必须由你国左班丞相沙般亲自带到东京,亲手呈于我大宋皇上,一来表明你西夏国的诚意,二来也好与大宋的国贼周恒威对质,并将你西夏国勾结周恒威一事说个一清二楚,以便我大宋惩治国贼。”

谅祚连连点头,躬身说道:“小王照办,小王照办。”

说罢,谅祚便吩咐番兵拿来文房四宝,当场写了降书,并将左班丞相沙般传到寺内,命他跟随杨元帅前往东京,向三帝真宗呈递降书。

简短捷说。杨宗保和高君保、高堇等率领人马,带着沙般,当日傍晚,便浩浩荡荡地回到了延安府。延安府城内的黎民百姓,听说杨元帅在人头宴上取胜,西夏国写了降书,全城沸腾,奔走相告,人人赞颂。

次日天明,杨宗保来到校场,点齐人马,命孟定国、焦廷贵暂时留在延安镇守边关,由高君保、高堇、刘英等人押着沙般跟他一同班师回朝。

三声大炮响过,杨宗保率领大队人马出了校场,来到大街之上,只见大街两旁人山人海,焚香奏乐,箪食壶浆,前来送别。杨宗保坐在马上,双手抱拳,向大街两旁的黎民百姓,频频施礼致谢。正是:

宗保边关建奇勋,

万民感戴赞忠臣;

箪食壶浆来相送,

留下美名传后人。

话分两头。按下延安百姓送别杨宗保凯旋回朝的热闹景象不表,再说八贤王赵德芳、双天官寇准和王爷呼延否显。他们自那日离了延安府,回至东京,向三帝真宗奏明了延安府解围、西夏国人马败走峡谷口以及拿住了国贼周恒威等情况,真宗万分高兴,并传下圣旨:满朝文武大摆宴席,为八贤王赵德芳、双天官寇准和呼延王爷接风洗尘;将谋害公主、勾结西夏国的周恒威打入天牢,等候杨宗保回朝再来发落。

这一日,真宗临朝,正在与文武大臣议事,忽听黄门官上殿启奏:“万岁,杨元帅差快马进京呈递告捷表章。”

真宗一听,急忙说道:“快将表章呈上。”

黄门官将告捷表章递与内侍,内侍奉与皇上。真宗看罢,拍案称好,立即递与双天官寇准:“寇爱卿,你向满朝文武宣读这道表章。”

寇准接过表章,大声朗读:

微臣杨宗保自奉旨征西以来,托皇上之福,承天地之利,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延安府解围之战,一举大获全胜。敌将左肩王龙金环身负重伤,落荒而逃。西夏国王谅祚贼心不死,困兽犹斗,依恃人头山之险,摆设人头宴,妄图使微臣就擒。微臣借吾皇神威,前去赴宴,识破其诡计,击败其毒辣手段,迫使谅祚修下降书,从此安守西夏疆土,不再妄动干戈,永与大宋交好。高君保元帅班师回朝之日,即由西夏国左班丞相沙般,将降书呈递吾皇。谨此启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微臣杨宗保顿首

寇准读罢表章,满朝文武欢欣鼓舞,山呼万岁。接着,真宗降旨,东京城内黄土垫道,清水泼街,准备迎接杨元帅凯旋回朝。

真宗传了旨意,正要离位退朝,只见八贤王赵德芳出班奏道:“叔王,且慢退朝,儿臣尚有一件大事启奏。”

真宗一愣神儿,急忙问道:“有何大事启奏?”

八贤王赵德芳奏罢,真宗准奏,散朝。

杨宗保率领三军回到东京之时,全城百姓扶老携幼,涌上街头迎接。众百姓迎接杨宗保的热闹景象不作细表。

再说杨宗保。杨宗保回京当日,安歇在馆驿。次日天明,杨宗保来至金殿,参拜真宗已毕,真宗忙赐御椅,命宗保坐在了龙案旁。

此时,一黄门官上殿奏道:“启奏万岁!八千岁、佘太君和穆桂英回朝面君,现在宫门候旨!”

真宗俯身说:“快快宣他们上殿!”

黄门官传旨,不多一时,赵德芳搀扶着老太君,后跟着穆桂英来到金殿。真宗见他们进来,立即离开龙位,满面笑容地过来迎接。老太君刚要躬身参拜,真宗急忙扶住,用双手将老太君搀上金殿,赵德芳和穆桂英也随之进殿,一一赐椅坐在了龙案旁。

说到这里,有的问了:“老太君不是带领全家在火塘寨为杨郡马守孝吗?怎么此时由赵德芳陪同回朝来了呢?”前面说过,真宗离位退朝时,赵德芳说:“尚有大事启奏”。什么大事呢?就是在杨宗保凯旋回朝,满朝文武为他庆功之时,一定要把为大宋屡建奇功的两员女将——佘太君和穆桂英请来,一同论功行赏,方显皇上体恤杨家代代忠良的一片至诚之情。真宗连连称是,于是,便命赵德芳去至火塘寨,请来了佘太君和穆桂英。

真宗请佘太君、杨宗保、穆桂英坐定,便命黄门官传西夏国左班丞相沙般拜见。

不多一时,沙般手捧降书来到金殿,向真宗行过三拜九叩之礼,呈上降书,侍立一旁。此时,刘英、岳安率领武士将国贼周恒威押至金殿,真宗喝令他与沙般对质。沙般喏喏连声,将他如何勾结周恒威之事,一一讲说清楚,周恒威供认不讳,并且招认了杀死公主而嫁祸于杨宗保、妄图篡位卖国等诸般罪行。至此,真宗皇帝早已愤恨难忍,急令武士将周恒威推出宫门,斩首示众。

简短捷说。周恒威被斩首之后,真宗又警告沙般:“你回到西夏国, 要告知谅祚,从此必须安守国土,永与大宋交好,不得再行不义!”

沙般唯唯称是,退下殿去。

真宗见一切都已料理完毕,遂命内侍传旨:满朝文武摆宴三天,为杨宗保庆功,为佘太君、穆桂英贺喜。正是:

忆昔阴霾笼帝京,

是非颠倒奸欺忠;

杨门舍生扶社稷,

开天见日庆升平。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电子书,请登陆 ……。qi70。

杨家将九代英雄传之5:《杨文广征南》
作者:郝赫
申明:本书由 (。qi70。)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第一回 杨文广慰劳三关界 曹振升阻劫五凤车

    英姿飒爽,神威抖沙场。一代英杰杨文广,天下谁人敢挡?堪笑反叛李青,寿州作乱兴兵,引出一段史话,端倪尽在书中。——调寄《清平乐》

北宋乾兴元年,真宗皇帝赵恒一病不起。临危传下遗语:钦命皇六子继承帝位。这皇六子名叫赵祯,遵旨入统,驾幸金弈,成了北宋王朝的第四代君主,史称“仁宋”。新君即位,百官晋爵。天子脚,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了!

这日早朝,三呼万岁。皇帝看了看左右,面带冷笑:“嘿嘿,诸家爱卿,中秋节还没到,你们的身上已经换上了丝绵,看来,很是知冷知热呀!”

“吾皇万岁,万万岁草!”文武大臣立刻跪间了一片。他们心里明白:皇上话中有话,分量不轻,暗中包含着谜责的意思。皇帝叹道:“我太祖皇爷以武功定夭下,江山来之不易。大宋立国六十余年,又有哪天太平过了?如今,你等只图在京享乐,把国家安危却忘到九霄云外了!”

“臣等该死!”大臣们诚惶诚恐,心中又很纳闷:皇上为什么发怒呢?“哼!”皇帝早己看出了大臣们的心思,不由轻轻摇头。“朕刚刚即位,你们以为朕在树威吗?错了,错了!上承天恩祖德,朕入大统。虽不敢称兢兢业业,却也不敢有半点粗心。昨夜二更,朕在养心殿批阅公文时,见到三关大元帅杨宗保打来的一封奏折。奏折中声称:塞外冬来早,八月中秋,已现霜雪。可是八十万边关将士,至今还穿着单衣,国家的棉军装迟迟不见送去。你们想想,让守土将士身穿单衣爬冰卧雪,一旦发生哗变,大宋江山危在眼前!”

大臣们这才明白:皇上发怒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契丹辽国和大宋朝已经打了好几十年。如今,全仗着杨宗保统帅八十万大兵镇守边关,辽国才不教轻举妄动。边关一旦出事,京都立刻危险。皇上为了他的江山,应该发火。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冤有头,债有主,朝中各衙门分工不同,皇上不能“一勺烩”呀!在金奕殿上,大臣们虽然不敢争辩,却都把目光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人是谁?他就是北宋名臣,枢密院正使文彦博。

北宋初年,枢密碗负责军事后勤工作。如筹集军装、战马、粮食、车辆、武器、晌银等等,职权范围就像今天的总后勤部。“一把手”称为“正使”,正使下边还有“副使”。众所周知的“包青天”就当过枢密院副使,专管军马事务。闲话带过,当时的枢密院正使由文彦博担任。这位文大人品行端庄,才高八斗。他见皇帝怪罪,连忙上前拜见:“启奏陛下,臣受皇思浩荡,绝不敢推卸责任,只是……

“只是什么?”仁宗皇帝面沉似水。“根据我朝规定,边关将士的御寒棉衣,应该每三年发放一套。去年冬天就到期了,理应及时发放,却未能送去”“为什么不送?”皇上的脸色更加难看。

“前年春夏之问,河南、湖北、安徽等主要产棉区大早六个月,棉田枯毁,至使棉价暴涨,比往年贵了三倍。为节省国库开支,老主真宗皇爷与三关大帅杨宗保商议,能不能晚发一年冬装。杨元帅深识大理,处处替国家着想,凭着他崇高的威望,向边关八十万将士说明情况。将士们相信主帅,破烂冬装又凑和了一年,虽说有些怨言,终究未出大错……”

“也罢!”仁宗点了点头:“既是老主钦定,与卿无关。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