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门-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褚太后说:“朝廷若不全力助他,只怕他不能取胜,又是一次败战;若全力助他,打了胜战,他的声望和兵力又增,等于是以朝廷之力壮他私人之军,日后更难驾驭了。”

周全也暗叹了一口气,褚太后虽然卓有见识,却也象所有当皇帝的人一样,怕自己人夺权更甚于怕敌人进攻,因为自己人离得更近,更不容易防备。换一个角度来说的话,就是朝廷的威信和震慑力太低了,低得稍有成就的人都想要谋反——司马家的皇位是篡来的,所以特别怕自己人。

周全知道历史上恒温虽然一再想夺权,但最终没有夺成,不过他不能拿这个来说服褚太后。况且在他的掺和之下,如今已经很多事变得与历史不一样了,比如历史上弥勒教就没有这么猖狂过,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他也不知道了。

“皇上、太后,这一条其实不必忧虑,桓温如果兵败,他以后就再也不敢跋扈了;他如果胜了,必定要占据大片国土,兵力要分散不够用,那时皇上封他个大大的官让他高兴,再派个得力的人逐步接收荆州。那时他离建康已远,对朝廷的威胁就降低了。”

“这,这不会逼反了他么?”

“哈哈,他占了新地新城,人生地不熟的,还是要靠朝廷人力、物力的支援,也要靠朝廷的旗号凝聚人心,又失去了荆州作为退路,哪里还敢反?况且他这人虽然有野心,却还是不够毒辣,做事不会做绝,否则前年他沿江而下时就取了建康了。”

这下褚太后、小皇帝和吴猛都点头,觉得他分析得很有道理。褚太后说:“听了大法师的一席话,哀家如拨云见月,恍然而悟。明日早朝,便与众臣商议出兵事宜,着桓温就近攻秦国,直取长安;令姚襄、谢尚整军待发,兵指燕国。。。。。。只是哀家担心他们阴违阳违,不肯用心出力。”

周全说:“姚襄虽然暂时没有叛反,一定不会再出力,谢将军要制肘他也不能轻动,燕国先放他们一时,把秦国先灭了再说。”

褚太后见他说得这么容易,不由深看了他一眼,“氐人勇猛,据长安、关中之险,现又有弥勒教支持,胜他一战尚且艰难,何况灭国?不知大法师有何良策?”

周全有些尴尬,“我现在也没有什么良策,事实上我忙于修练和教务,对于天下大局并不了解,连现在有几个国家,哪个国家最强,每个国家有多少人口、多少军队都不知道。太后想必对这些很熟悉,不如说一说,也许我的‘良策’就出来了。”

在场三人都微皱眉头,当护国大法师怎能这样没营养,连有几个国家都分不清?不过周全如此年轻就练出这样一身道法武功,统一五斗米教,没空管其它事也是正常的(事实是他出现在这个时代才几年,活动地点仅限于南方,对胡人又不感兴趣,所以完全无知)。

敢在太后面前口口声声称我,叫太后给他介绍天下大局,大概也只有他敢了。

褚太后当然不会与他计较,知道他往往有出人意外、反败为胜的招数,果真细细为他说起中原的大局来,周全再结合平时听到的只言片语、道听途说、遥传故事以及没穿越之前的历史知识,终于把这时天下的局势大约了解了。

西晋统治时期,政治腐朽,内乱频频,许多外族胡人趁机杀入中原,加上原来居住或是迁来中原被奴役的胡人起兵反抗,一时烽烟四起。其中较大规模有的匈奴族的刘渊、羯族的石勒、巴氐族李特等,四川的成汉政权就是李特的儿子李雄建立的。刘渊和石勒合伙横扫了整个黄河流域,311年四月攻破洛阳,杀王公以下三万余人,俘获晋怀帝。八月又攻下长安,西晋灭亡,皇族和大量贵族渡江在建康成立东晋朝廷。

石勒成立后赵,强盛之时几乎统治了整个中国,连白奴族、丁零族、铁弗族、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等来自蛮荒之域的野蛮胡族都杀进中原(羯族是白种人、鲜卑和氐族中有大半白种人),整个中原被匈奴、羯、氐、羌以、鲜卑五族为主的胡人割据,这便是“五胡乱华”的开始。

这个时期,胡人对汉人之残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整个地球的文明史上都没有。特别是羯族和鲜卑族,常以杀人为游戏,以汉人为军粮,动辙杀死几十万、奴役致死几十万,城里随时关着几万汉人女子以供奸淫,然后吃掉,烧杀淫辱比之后代侵略中国的皇军还要凶残百倍。当时中原的汉人被杀得只剩下不足500万,而中原的胡人却超过了这个数字,汉人真正已经到了灭族的时候。

就在周全穿越过来的前一年(350年前后),孔圣人得意门徒的后代,汉人民族大英雄冉闵发布了“杀胡人”,号召天下汉人奋起复仇。天下响应,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北部、陕西的汉人都纷纷起兵反击。仅邺都一地被冉闵杀死的胡人联军就有三十几万,破城后屠羯人二十万,加上全国各地的反击,羯族和匈奴族基本被杀绝。

冉闵堪称当代第一战神、杀胡专业户,只看他生平几次大战的战绩就知道他的历害了: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六战又有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不退反进竟十战十捷!

就是在他的带头反击之下,数百万胡人被汉人驱逐出中原,狼狈逃回老家。各胡人在逃命的路上相互攻杀,加上饥病而死,能回到老家的不足十之二三,这上百万胡人等于是变相死在他手里。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这位民族英雄的绝地反击,汉族十有八九在一千六百年前就被灭种了。

这样一代战神,如彗星般崛起,却如流星般殒落了。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一万步兵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十四万骑兵包围,杀出重围之时,马匹不支被俘,被慕容俊杀了。冉闵攻破邺城时,解救被掳掠的汉族女子达二十万,他被俘后,大多数无处可去的女子落到鲜卑慕容手里,被奸淫、杀死、吃掉。。。。。。

冉闵死后,他建立的魏国随之瓦解,属下大臣大部分自杀,翼、幽、并州等落到燕人手中,慕容俊称燕皇帝,国号燕,史称前燕;关中、长安等地则落到苻健手中,也称帝,首都为长安,国号大秦,史称前秦。秦和燕已经成为现今胡人中势力最大的两个国家,而曾被杀得逃回老家的各胡人部落也开始纷纷回来,依附于两个大国,或抢一两个小城称王。

总之,现在整个中国实力最强的国家就是前燕、东晋、前秦,其余小国不足为惧。东晋占领淮河以南,沿长江两岸到四川这一块地盘,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着长江;前秦以长安为主心,东扰关中,西击西凉,占据成都以北,洛阳以西的大部份地方;前燕占据淮河以北,洛阳以东的大部份地方;其余小国或依附于三个大国,或占据西凉、南越等偏远的地方,现在也是个三国鼎立的局面。

另外羌人姚襄兄弟占据荆州和豫州的部分地区,处于前燕、东晋和前秦的中间地带,三面受敌,所以他们现在不敢称王称霸。

PS:关于冉闵的事迹,可以参看作品相关中的“不为人知的民族英雄冉闵”

第二十三章 联手桓温

周全虽然早已经知道胡人的残暴,可是听到动则把几万人吃掉的事还是觉得背上起了一股冷气,这是人还是野兽?他来到这个时代后听说过冉闵的一些战绩,但却不知冉闵如此历害,起的作用如此之大。这样的人,应该比岳飞、文天祥他们更有名才是,可是后代知道的人并不多,史书上也是语焉不祥。

冉闵成立的冉魏只有短短几年,他死后大部份大臣都自杀相殉,没有人给他树碑立传。被冉闵杀得很惨的胡人后来成立了强盛之极的前秦、后秦、前燕等,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自然要把这个仇人的丰功伟绩改写成恶名。后代的史学家为了所谓的民族融合,各民族团结统一,也不会提这位杀胡英雄的名字了。于是到了后代知道冉闵这个名字的人寥寥无己,不要说周全,就是许多读历史的大学生都不知这位使汉族免于灭种的民族大英雄的丰功伟绩。

那时周全还在晋安闽南治内忍辱负重,要是他有现在的本事,要是他知道冉闵身处危难,说什么也要去把这个大英雄给救出来。不过现在说什么都太晚了,眼下要对付的是已经强盛起来的燕国和秦国。

苻雄和慕容俊在困难时期都曾经在名义上投靠东晋,当东晋的“官”,打的是东晋的旗号,冉闵一死,他们胆气大壮,都先后背叛东晋称帝。现在还打着东晋旗号的羌人姚襄兄弟,也有跟风叛乱的迹象了,如果汉人中没有象冉闵这样的民族英雄出来,如果东晋朝廷再这样软弱下去,又将迎来胡人的另一波兴盛,汉人再度面临绝种的可能(注:在历史上,前秦、前燕、后秦都极大兴盛过,若不是谢安出山,东晋就被前秦灭了,灭族之说绝不是危言耸)。

褚太后自然不好说东晋朝臣的软弱和豪门之间的倾轧,但周全已可以想象得出,否则怎会落得退守江东这一小块地盘。如果东晋不是怕冉魏会与自己争天下,与冉闵联手,胡人早就全部赶出中原了。

她也不是不想恢复河山,无奈牵制太多,手下没有智勇双全的人可用,纵是有几个杰出人物,出身都是豪门贵族,一身贵族习气,文雅有余武勇不足,也无法摆脱家族的负担,不顾一切与胡人死战到底。

周全听完局势分析,心里感慨良多,不论是为了五斗米教的存亡,还是为了与褚太后的关系,或是身为汉人,他都不能再坐视不理。他觉得自己应该担负起驱逐胡人,恢复汉人江山的责任,至少也要赶走大部份胡人,收回汉人的大部份国土然后再讲和平相处。由于弥勒教的出现,他与庞易定下的,靠五斗米教起兵称霸天下的计划已经很难实现了,倒不如全力帮助还能与胡人对抗的东晋王朝实现全国统一,事情要容易得多。

这一件事的可操作性是很低的,但现在他名声极响,有五斗米教这一支强大的力量作后盾,又与褚太后有了一腿,一切都变得可以实现了。至于赶走胡人之后要怎么样,要不要推翻东晋的治度,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皇上、太后,如今教门之争已经与胡汉之间的国仇家恨合而为一,本教也不能置身事外了,所以我准备率本教所有教众,号召各界奇人异士支持朝廷讨伐秦国和燕国。燕国强大,暂时不宜进攻,明日我带了圣旨去见桓温将军,说服他全力攻秦,关健之时我再率本教高手去助他一臂之力,可抵抗弥勒教的力量,必定要旗开得胜。要是桓温胜后敢骄横跋扈生出谋反之意,我便一剑斩了他,使兵权回归朝廷。”

褚太后露出舒心的微笑,以周全的实力和以往的表现,有助朝打胜战的能耐,也完全有实力制衡桓温。他这样表示,那是把她当“自己人”了,把朝廷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有了这个主心骨,她就安心多了。

“有大法师全力支持,此战已有胜望,明日早朝哀家全力说服众臣伐秦。”

“如果朝议通过,要多久可以出兵?”

“此战少说也要十万精兵,荆州不能空虚,派不出这么多人,从其它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