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奇人录-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飞接着说道“看见类似的黄痰,口渴不要盲目就用清热化痰药,这个只是表象,为什么很多人咳嗽,吃了很多药就是不好,就是因为医生随意臆断所造成,没有深入研究经典。象这样的病,可以稍加黄芩辅佐之,但是必须在小青龙为主情况下加减,不过在没把握的情况下,我还建议用原方。”
    病人拿了单子走了,单清拿着笔记录下今天的收获。

第66章 文盲不可怕
    顾飞看完几个病人以后,大家聚在一起总结今天的病例。
    孙老说道“看病后,最关键是总结,自己体会看病的整个过程,包括如何诊断,如何开药,病人服药后出现的问题,等等,必须一一的进行分析,进行总结,自身水平才会一点点的提高。”
    顾飞道“为什么一般学中医的到老了,病人才开始多起来,看好的人也多起来?那是因为中医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领悟的学科。假如你一年后的方子跟你一年前的方子没有任何改变,那说明你在这一年里没有任何进步。中医这一行,是一个长久的行业,年轻时候由于天赋和学习环境所限,很可能水平上不去,到了年龄大才有所成就。但是历史上很多名家,都是在年轻时崭露头角了,我认为一个学中医的人如果在35岁前还是不能很好的领悟,那么你到老了以后成就也不会大。”
    旁边的学生问道“为什么这样说呢,历史上很多名医都是年龄大了才学的,比如清朝黄元御到了中年才开始学医,一样成了一代大家。”
    顾飞笑道“真难得啊,你竟然还知道黄元御。你知道黄元御具体的情况么?我来详细的给你们说一说。黄元御为明代名臣黄福十一世孙,叔祖和父亲都在朝廷为官。黄元御出身于这样一个世代簪缨的书香门第,自幼深受家学影响。少年时代,其父为他请侨寓昌邑的名儒于子遽先生为师,学习举业制艺,遍览经史著作,希望他能够登科入仕,光耀门庭。黄元御从小就读那么多书,积累的基础你们能比么?
    雍正二年(1724),甫近弱冠之龄的黄元御考中邑庠生。雍正十二年(1734),黄元御三十岁,因用功过勤,突患眼疾,左目红涩,白睛如血,不得已延医就诊。而庸医误用大黄、黄连等寒泄之剂,致脾阳大亏,数年之内,屡犯中虚,左目完全失明。科举时代,五官不正,不准入仕,遭此劫难,黄元御的仕进之路被彻底断送。在哀痛之余,他发愤立志:“生不为名相济世,亦当为名医济人”,走上了弃儒从医的道路。
    黄元御受的挫折岂是你们能想象的么。不光是一只眼睛瞎的问题,而是读那么多年书,一朝被庸医所害,不能都考取功名,全功尽弃,这在当时那种社会里是比死还可怕的事情。但是黄元御挺了过来,不但没有自暴自弃,反而立志学医,这种事情有几个人能做到?正因为如此,所以黄元御生平最恨庸医,到后来成名后更是树敌无数,很多御医说他狂妄自大,由于人缘不好,在清朝中医史上,他并不出名。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他写的书里面,意识到了其中的巨大价值,近年来才逐渐被推崇。
    黄元御从医伊始,是从研读张仲景的《伤寒论》入手的,然后逐及《金匮玉函要略》,黄帝、岐伯《内经》,扁鹊《难经》等中医根本典籍。他奉仲景等四人为“医门四圣”。他认为“四圣”之外,历代名医持论多有偏失,以至误诊死人,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四圣“之书错简零乱,兼之历代传注谬误所致。因此发愿致毕生精力,对“四圣”之书,从源到流,重加考订,还其本来面目,以凭后世遵循。
    从这一点上来说,黄元御一开始路子走对了,一上来就研读伤寒论,并没有分散精力去学当时明清的中医路子。从中医的源头学起,这就是正本清源。学中医的人,只有正本清源,从源头入手,才会真正的成长,才是真正的中医。如果从半腰入手,一会学学李东恒的脾胃论,一会学学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这样怎么可能学好中医?为啥现在病人都抱怨看病难?那是因为庸医多如狗,满地走,明医却寥寥无几,不过在市井中勉强混饭而已。
    话题有点跑远了。接着说黄元御。黄元御因为有着扎实的文化功底,所以能在中年后成为一代大家。而由于当时温病派横行,黄元御深感愤怒,不入那个时代的中医主流,所以后人提到清朝名家,就没有他的名字。但是,真理的光辉是遮掩不住的,黄元御这个人,越来越被现在的中医所关注,我相信有一天,黄元御会被中医界重新定义,他所做的贡献不会被遗忘。”
    顾飞感叹道“黄元御的一生是充满了坎坷,而他本人在用他的一生来阐述经典,打击庸医。明清那个时代就已经庸医横行了,更何况是现在。现在社会比那个时候更可怕,抗生素滥用,激素滥用,控制神经以及交感神经的药物滥用,再加上半吊子中医乱开中药,现在的庸医更是横行无忌,至众人性命于不顾。”
    顾飞严肃的说道“文盲不可怕,可怕的是医盲。无数的病人对医一知半解,盲目找医生,得病了就打针输液,认为好的快。你们看看,打针输液的地方,看看都排满了长长的队伍,这是何种的愚昧!假如中国没有中医的存在,我们只能说,没办法,只能输液打针。但是明明几副药就可以解决的事,病人却茫然不知,还是去排队打针输液,这是何等的悲哀!”
    “还有就是病人知道长期打针输液不好,有副作用,所以就去看中医。但是碰到庸医,吃上一个月,甚至半年中药都没效果,接着再去找别的中医,然后又是吃上半年,这是中医界的耻辱!正是因为中医师本身没学好,才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相信中医,甚至反对中医,这是我们中医队伍自身的原因,怪不得别人。”
    顾飞最后说道“现在面临两个最主要的难题。一个是庸医横行,副作用的药滥用,为了赚钱,什么药贵用什么,没有丝毫医德。第二个问题,是病人的无知,对医这一行的内幕一无所知,医疗知识匮乏,不知道什么对自己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任人宰割。这就是所谓的文盲不可怕,可怕的是医盲。“

第67章 生辰八字之天干
    顾飞和李慕菊再次去逛街。依然是那热闹的算命一条街。为啥要去哪里呢?因为上次李慕菊听顾飞批了一个八字,准确率很高,就让顾飞给自己算。顾飞以修行人不算八字为由推脱了,李慕菊突然对八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就缠着顾飞教她,顾飞想了想,上次在算命一条街自己露了一手,那个知命斋的老板很热情,不如去他那,他那里有很多现成的案例。
    就这样两人一路聊天,不知不觉的就走到地方。
    知命斋里就只有上回那个老先生在那,看到顾飞来了,特别高兴,忙着端茶倒水。
    顾飞说道“上次走的匆忙,还没有介绍,我叫顾飞,这位是我同学李慕菊。”
    老先生忙到“幸会,幸会,老朽痴长了几岁,姓洪名发。”
    顾飞笑道“洪发,好名字啊,祝贺老先生的命馆生意兴隆。”
    老先生叹道“别提了,我学艺不精,很少人来我这里看,还生意兴隆,生意萧条还差不多。”
    顾飞道“既然这样,我们不如探讨一下八字吧。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探讨,我这个同学也想学一学。”
    老先生说道“你的八字水平远远超过我,还是你来讲吧,我当听众。”
    顾飞笑道“洪先生客气了。那我就献丑了。所谓八字其实就是指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过去古人发明了天干地支记年法。所谓十天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个10天干其实就是五行的阴阳划分。甲是阳木,乙是阴木。丙是阳火,丁是阴火。戊是阳土,己是阴土。庚是阳金,辛是阴金。壬是阳水,癸是**。以五行,每一行来划分出阴阳,代表天干,也代表就是天地所有物质的基本构成。天干之间的关系也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来进行的。
    不过,天干之间会出现合化关系,指特定的两个天干在一起会出现不同的五行合化。
    甲己化土正中合,稼穑一带绕栋歌;
    乙庚从革化金相,丙辛润下水成河;
    丁壬化木自成林,戊癸南方火焰多;
    天盘合得秀气在,地盘局里论功德。
    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
    甲己化土。根据前述约定,甲为阳木,己为阴土。则甲己合化之物构为木上土下。且阳木为生活之木,阴土为寂死之土。则知在上之木,应为有生命之木,此木有保护水土之力,则其下之土为不易流失之土。所以,其物象为:土上生长活木---稼穑。众所周知:古谚云“叶落归根”。则土上之木生生死死,岁岁枯荣,归根之叶渐腐为土,枯死之枝干也渐腐为土。
    乙庚化金。乙为阴木,庚为阳金。由乙庚合化之物构为金上木下。且阳金为生活之金,阴木为寂死之木。此木被金,且上金又具活动之象,则使我们很容易想到:熔岩覆盖了森林,又经历古不息的沉积活动,则地下之木化而为石----即金。生成现今我们所使用的煤炭。
    丙辛化水。丙为阳火,辛为阴金,则丙辛合化之物构为火上金下。且阳火为生活之火,阴金为死寂之金。此金被火,使人们很容易想象得到:岩石为火锻炼化而为水,如钢水、铁水等类。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显示,任何物质在高温下都是可以融化为水的。
    丁壬化木。丁为阴火,壬为阳水。则丁壬合化之物构为水上火下。且阳水为生活之水,阴火为死寂之火。此水具流动之象,此火具不动之象。则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具有适宜温度的流动的水。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其中必然生长植物乃至动物。因此,丁壬合化必指动植物之繁衍生息。是为丁壬化木。难怪古人称丁人合化为淫合。
    现代天体物理学的研究认为,宇宙中任何某一星球上,存在生命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川流不息的水——阳水,适宜的温度——阴火。
    戊癸化火。戊为阳土,癸为**。则戊癸合化之物构为土上水下。且阳土为生活之土,**为死寂之水。此水被土,土动水静,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现代科学关于活火山的描述,熔岩沉埋地下,历久不动——寂水为阴。地壳覆盖岩浆常升常降,终于有一天,岩浆冲破某一处地壳,喷涌而出——火山喷发——化火。
    为了让你们能理解天干化合,我结合自然界的一些现象来说明。为什么两个不相干的天干五行,会转化为另一种五行。这就是十天干隐藏的奥秘。过去古人用来纪年的天干地支不是随便选取的,而是隐藏着宇宙中极大奥秘。通过天干合地支来阐述天地的种种现象和规律。
    李慕菊听呆了,被认为迷信的八字里还有这些精彩的内容,里面果然是奥秘无穷啊。
    洪老先生叹道“学八字那么多年,头一次听人说,八字天干合化还可以这样解释。”
    顾飞笑道“天干我认为代表门户,代表一个总纲。而天干的合化就是万物变化的总纲描述出来。其实天干地支并不是仅仅用到生辰八字上的,还有很多术数都用到天干地支的。”
    李慕菊在旁边喃喃道“天地总纲?既然天干的合化代表的是天地之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