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内总管-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承恩听到袁崇焕此言,眉头一邹,心叹道,难怪崇祯会杀袁崇焕——‘上有圣君,下面才会有贤将。’强调必须要有圣明的君主,才会有贤臣,说直接一点,袁崇焕是在强调客观原因。难怪袁崇焕和钱谦益先不面圣,反而来见崇祯面前的红人王承恩。袁崇焕是想从王承恩的嘴巴里知道崇祯对他的信任程度!

王承恩微笑道:“袁大人可是在担心皇上吧?”

袁崇焕沉默,既不承认,也不否认。钱谦益尴尬的看着王承恩和袁崇焕。

“据鄙人看来,当今皇上远胜先帝,崇祯朝远胜于天启朝!”王承恩注视着袁崇焕的表情变化继续道:“当今皇上,立志要像皇太祖洪武帝那样,开天辟地,创一代盛世,做一代圣君!袁大人,皇上虽然没说,但鄙人看出来,皇上真心是要起用你。”

袁崇焕道说:“在王公公和钱大人面前我说句心里话,鄙人既盼望皇上起用,也害怕皇上起用。”

“你是怕皇上用人而不能放权,既用且疑,处处受制?”王承恩沉默片刻继续道:“我能看得出皇上的心思,甚至能听到皇上的心跳呼吸。皇上真心实意地想起用你,皇上会把你看成大明王朝的擎天柱石,皇上甚至会把大明的半壁河山――东北全境的兵马城关都交给你!”

王承恩顿了顿,朝钱谦益说:“钱大人,今日你就做个见证,鄙人愿向袁大人保证,从今以后,鄙人愿做袁大人在朝廷中的可靠内应,鄙人愿与袁大人荣辱与共,生死同舟。共同协助皇上,中兴大明!”

钱谦益、袁崇焕二人明显给王承恩这番声泪具下的表演弄的心潮澎湃:“王公公……”

“我这个太监,该说的都说了,想说得也说了,袁大人却不必对我这个太监做任何承诺。请袁大人好好睡一觉,休息休息。有什么话,等到御前应对时,跟皇上说吧!记得且莫乱夸海口说什么五年平辽东,记得!鄙人告辞。”王承恩揖礼别过被自己一番慷慨激昂论调糊弄得激动非常地钱谦益、袁崇焕二人自顾出了茶馆。

待王承恩行到大街上确定钱谦益、袁崇焕二人没有跟上来方舒了口气,暗呸了一口自己不要脸。

没办法,王承恩天生是个扮演生、旦、净、陌、丑、忠、恶、奸的戏子,而且还是准备拯救危明的戏子!只有让袁崇焕守着北部边关不失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在上海弄点大动作出来!

※※※※

一座伸展至阳光下的平台,崇祯在此召见袁崇焕。君臣依尊卑而坐,王承恩在旁侍立。

崇祯坐在首席上亲切地对袁崇焕道:“爱卿啊,早在朕登基之前就屡屡听人说过,本朝有个读书将军专能克虏。这个‘读书将军’就是你袁崇焕,‘虏’就是关外的后金。”

袁崇焕自谦道:“秉皇上,臣读书没读好,做将军也是勉为其难。”

崇祯笑道:“爱卿做辽东巡抚时,与后金大小二十八战,几乎无一败绩,连努尔哈赤也被你的红衣大炮打伤,不治而死。你是上天赐于大明的常胜将军啊!依你之见,当前,朝廷应该如何对付后金?”

袁崇焕听道崇祯的夸赞,感激地说:“臣万不敢当。臣以为,世无常胜将军,臣与后金交兵近二十年,大约是胜负各半。只是关键性战役,臣都因为仰仗天恩,侥幸取胜了。臣还以为,后金虽然蜗居关外,但后金小而强;大明虽然坐拥天下,但此刻的大明,却是大而弱。”

崇祯赞许地看着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王承恩只在旁暗叹摇头,袁老黑呀!袁老黑!你可千万不要说什么五年平辽东的混话呀!

“臣在家中呆了些日子,每天无不苦思平夷之策。臣以为,要战胜后金,关键仍在三策:一为练兵,二为守城,三为联防。”

袁崇焕接着把他的谋略展开来诉说一遍:“后金兵们大都是游猎出身,茹毛饮血之辈,个个好勇斗狠。明军如想战胜他们,首先要练兵。第二,后金军的强项是战马,明军的强项是城关。与后金做战,要尽量避免野战,应该坚守城关,相机歼敌。第三,后金八旗来去自由,而守城者却常常坚守不动,这怎么办呢?就需要城与城之间、镇与镇之间互相联防。战时全部出战,防时全部坚守城关,概不出战!如此,才能让后金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使明军觅得更多的胜机。”

崇祯高兴得仰面大笑:“哈哈哈——!这些年来,朕被后金扰得昼夜不宁,有了爱卿平夷三策,大明中兴有望。朕欢喜之至!”

袁崇焕揖首称道:“上有圣君,下才有良将。微臣这些战法,件件都要仰仗天恩哪。”

崇祯那能不明白袁崇焕话里的意思:“朕明白你的意思。袁崇焕听旨。”

袁崇焕及周围群臣跪下。

“朕令你为蓟辽总督,领兵部尚书衔,赐蟒袍玉带及尚方宝剑,统领北疆三十八万兵马及所有文武官员,并授予你临机专断及先斩后奏之权!”

袁崇焕没想到崇祯给他那么大权利,而且还具有先斩后奏的权利,看来真如王承恩所言,崇祯很看中他。袁崇焕激动叩首:“臣遵旨!”

“朕盼望你不负天恩,早日平定辽东。”

被欢喜冲昏了脑袋的袁崇焕早忘记了昨日王承恩交代的‘且莫乱夸海口’,当即道:“臣保证在五年之内平定辽东!”

此言一出,崇祯大喜过望:“五年?……好!好哇……家贫出孝子,乱世见忠臣!爱卿哪,你路途辛苦,先回去歇歇,晚上朕要大摆宴席,为爱卿洗尘。”

此言一出,侍立在旁的王承恩却大惊失色,心中暗骂袁崇焕:好你个袁老黑,交代你小子不要口出狂言,你丫还要来,这不自找死吗!

卷一 京城风云

→第038章 … 袁崇焕复出(4)←

宫道内,王承恩伴随袁崇焕行走。袁崇焕显得意气风发,王承恩却是步履沉重。王承恩道:“鄙人恭喜袁大人。今日起,除了皇上之外,袁大人便是天下第二人了。”

袁崇焕惶恐地说:“在下不敢。天下第二人,只能是您王公公。”

“鄙人不过是皇驾前的一个奴才。而袁大人所处的位置,早已盖过了鄙人了。”王承恩继续说,“袁大人,鄙人提醒你一句,袁大人的权利正是来自于皇上,皇上一句话又可以收回去!”

袁崇焕的神色已不似前,仍然故作镇静地说:“这个嘛……在下曾经就体验过了。万历朝时,万历皇上授我辽东巡抚。到了天启朝,天启皇上一句话就将我贬为废员,什么都扒干净了,奇Qisuu書网只留下一颗脑袋。”

“当今皇上不是万历,也不是天启。”王承恩冷哼道:“当今皇上要收回大权时,只怕连脑袋也不会留下!”

袁崇焕面露不安,沉呤着,心中一动,问王承恩道:“王公公,莫不是在下在御前应对时候的说错了什么话?”

王承恩叹了口气,说:“袁大人的‘平夷三策’大受圣宠。但有一句话,鄙人曾经提醒过袁大人!”王承恩顿了顿,继续道:“鄙人昨日特别提醒袁大人的话,也是今日最让皇上开心的那句话——‘五年平定辽东!’”

袁崇焕一惊,方记得自然自己与钱谦益见王承恩,王承恩说过的话,顿时沉呤不语。五年平定辽东,袁崇焕自问没这个能力!

王承恩紧追不舍,又问:“皇上没有生疑,但鄙人斗胆替皇上生了点疑问。敢问袁大人,您凭什么做到五年平定辽东?”袁崇焕沉呤良久,面色微窘,终于说:“做不到……御前应对时;在下为了解皇上忧虑,为讨皇上欢心,才那么说的。在下现在也有些后悔。”

王承恩自嘲的笑笑,心中无奈,袁崇焕呀袁崇焕,胡夸会害死人的。五年平定辽东,没那个能耐还要夸海口,不是给自己埋下祸根吗?何况袁崇焕的‘平夷三策’本就是守策,如何谈什么平定辽东?

王承恩之前是想着凭借自己知道的历史,保下袁崇焕,让他多扛两年北方边关,让自己腾出手来发展经济打击内贼,那想到袁崇焕这个人硬是不听教。

王承恩送袁崇焕出了宫,回到乾清宫,只见崇祯仍在踱步叹赏,口中不断念叨:“良将良将,得一良将,胜过百万雄兵啊!袁崇焕真是忠勇之臣……是不是啊……”崇祯见王承恩入内,得意地问他。

“是!”王承恩闻及崇祯此言心头巨颤,袁崇焕那番论调让崇祯越有希望,到时候袁崇焕要出了什么茬子,崇祯的失望就会越甚!

“哈哈——”崇祯大笑,王承恩心头哭笑不得,心叹道,这袁老黑难保呀!

※※※※

当日晚上,温体仁在提灯太监引领之下,悄悄地进入乾清宫。乾清宫暖阁内,崇祯手执一封密奏心情沉重,白天因为袁崇焕的保证心中愉悦的崇祯,现在却因为手中的密奏而心情苦恼!

温体仁入内叩拜:“皇上深更半夜召见臣,臣甚为不安。”

“平身。”崇祯示意太监退下,说:“你给朕上的密奏,朕看了几遍。温体仁呀,你胆子不小嘛。”

温体仁闻及崇祯此言,匍匐在地,声泪具下朝崇祯道:“皇上,臣言人之不敢言,赤胆忠心……前朝魏忠贤之祸,当为后世之鉴。臣以为,王承恩之本事才具,远胜于魏忠贤。乞皇上早做圣断……王承恩仗皇上恩宠,内结宦官,外通封疆大吏,他的所作所为已远远超出一个秉笔太监的职权范围,违反太祖爷“太监不得干政”的律令,可以说,朝中大小事,没有他不知道的,也没有他不参与的……特别是袁崇焕返回京城之日曾与钱谦益二人秘访王承恩,只不过王承恩不知道什么原因避而不见。皇上,这其中定有猫腻呀!”

曾经吃过魏忠贤苦头的崇祯那能不明白温体仁的话,叹道:“爱卿说得都对。朕即位以来,需要一个既能干又忠心的臣子辅佐朕,这时候温爱卿、大臣们在那里?朕有时候也气——既气王承恩,也气你们这些大臣,你们要是有点真本事,何至于被一个太监比下去了?”

温体仁说:“可,可王承恩身后有皇上……”

“错。百官身后都有朕这个皇上!朕不会厚此薄彼。”崇祯冷喝道。

温体仁痛声说道:“皇上啊,臣冒死上奏。君臣之道乃朝廷的基础,不可动摇。不论任何人,也不论他忠还是不忠,只要他是人臣,就不许触犯皇权。否则的话,早晚祸及国家,祸及皇上!”

“大胆!朕需要的是你们这些臣子精诚团结,一心为朕分忧,朕念温爱卿也是一番好意,暂不追究温爱卿诋毁王承恩之言,好生配合倪爱卿和王承恩,将工商业和官办对外贸易试点给朕办好!朕倦了,去吧!”

温体仁面上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狞笑,朝崇祯跪道:“臣,告退!”崇祯点点头,温体仁步出乾清宫。虽然这第一次上密奏没能成功弹劾王承恩,可是温体仁觉得收获还是很大的,最少了解到崇祯已经开始对王承恩有戒心了,要不崇祯不会让温体仁半夜入宫就是说这件事情,而且还不怪罪温体仁弹劾王承恩。

王承恩对温体仁在他背后捅刀子浑然未觉,可是有人会告诉他。

京城紫禁城的防卫,自从经过魏忠贤事件后,已经全由锦衣卫驻防,而且京城的锦衣卫军官从副将、参将、游击、千总、把总全换了曾经信王府邸的侍卫,锦衣卫的最高统领也是崇祯曾经的侍卫统领,副将刘勇,跟王承恩的关系也挺不错的,当初崇祯在考虑锦衣卫换领导层的时候,王承恩力荐刘勇,这让刘勇一直对王承恩感恩戴德。

次日早晨,王承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