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火中原-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9军?”对面的国军感到有些奇怪,“那不是五战区的部队吗?听说五战区在东面、南面反攻收复了好些地方,难道现在打到这里来了?”

这时沟东面轰隆一声巨响,沟沿被炸塌了,炸开的泥土倾泻而下形成了一个直通沟底的斜面。

徐亮命令:“全体人员迅速越过火龙沟,登上对面的火龙冈。如果对面的国民党军发问就亮明八路军的身份,对方愿意合作,就共同抗敌,对方要先向我们开枪,就坚决反击,消灭他们。然后再想办法突出日军的包围。无论如何,不准先向国军开枪,违令者格杀勿论。”徐亮的命令从来没有使用过如此严厉的措辞。

严学文带人在最前面冲下了火龙沟,后面的部队、骡马等陆续下到了沟底。严学文毫不停顿地率领前锋人员沿着刚才鬼子攻山的那段缓坡向火龙冈上猛冲。冈上面的国军喊道:“喂,喂,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先停一停!”

严学文的人没有丝毫停顿的意思,一边继续向冈上猛冲,一边大喊:“我们是友军八路军,来增援你们了!”

那少校带的那部分国军刚刚要进入刚才的阵地,一听到“八路军”三个字,声音又离得这么近,也不知是哪个带的头,哄地一下,一窝蜂地又向后逃散。那少校挥舞手枪大声叱骂,却也禁止不住。只好也跟在他们后面向西逃去。严学文已经带人登上了冈顶,刚才面对日军坚守阵地的那个国军排长带着5个弟兄犹豫了一下,举起了双手。

严学文道:“弟兄们,不要误会,是友军,自己人来增援的。”

这几个弟兄刚才亲眼看见了八路军消灭攻击火龙冈的鬼子的情形,很快消除了戒心。那个排长向前走了两步,向严学文立正敬礼:“28集团军直属二团中尉排长李守业欢迎友军,长官,多谢刚才的帮忙。”

“一家人,不必客气。”

西进支队后续部队陆续登上了火龙冈。紧急进入阵地布防。最后上山的弟兄还把倒在半坡上的鬼子留下的步枪和子弹、手榴弹收集了一些带到了山上。

正文 第九十七章 邂逅友军(2)

  徐亮随倪德平分队的最后一批人员登上了火龙冈。李守业一看来了个大官,立即又上前立正敬礼。

徐亮规规矩矩地还了礼,问:“你们的长官呢?要赶快和他们联系上,免得发生误会。”

“是,请长官训示我们应该怎样向我们高团长报告?”

徐亮考虑此时不便对这些国军亮出西进支队的番号,于是说道:“我是八路军第38团团长徐亮。奉命袭扰日军后方,增援友军。”

“是!”

旁边一个国军士兵说道:“排长,你来招呼八路长官,俺去向高团长报告。”

“好,跑快点!”

那士兵撒腿如飞,向西跑去。这几个本来已经准备战死沙场的国军,此刻见到刚才消灭鬼子的意外的援兵到了,兴奋全都挂在了脸上。

徐亮问李守业:“刚才鬼子冲锋的时候,你们那种火力猛烈的是什么冲锋枪?”

“报告长官,那是我们配备的美国造的汤姆枪。”

李排长说的汤姆枪就是美国制造的汤姆逊冲锋枪,当时很多国军部队都装备了这种武器。这种冲锋枪是美国奥托公司二十年代开始设计制造的,最初的型号每分钟射速达1500发,号称“堑壕扫帚”,在1928年定型的型号射速也达到每分钟700发,火力猛烈,的确是近战利器,但是由于使用的是11。43毫米手枪弹,子弹的初速度只有每秒280米,所以有效射程只有50米,而二次大战中其他国家制造的冲锋枪大都比它射程远,如苏联当时的波波沙,子弹初速度为460米/秒,有效射程达200米,当初徐亮他们用过的巩造仿德冲锋枪有效射程也有150米。

此时张林他们已经从阵地上捡到了一些阵亡的国军士兵和逃跑的士兵丢弃的冲锋枪,像是得了宝贝。张林拿了一支冲锋枪到徐亮跟前:“团长,你看,这真是好东西呀。”

徐亮接过来,这枪感觉挺沉,大约有10来斤重,枪下面挂着一个巨大的弹鼓,徐亮拆下弹鼓,里面装的是11。43毫米的手枪弹,比当初他们的冲锋枪的7。63毫米手枪弹显得粗了许多。

徐亮想:“这种枪射程不会太远,应该和手枪不相上下,如此大口径的枪弹弹道不会太稳定,射击精度也不会太高,但是一旦击中人体,由于动能作用,创口会很大,而且子弹会留在人体内,杀伤力应该很大。”

徐亮正在把玩这支冲锋枪,那李排长却说道:“长官,别看这是什么美国新式武器,其实中看不中用,还没有咱们原来的中正式好用。”

“哦?说说”

“这枪听声音猛的很,可咱们打仗又不过年放鞭炮,只图个动静。那鬼子们的三八大盖1千米外射击就能打死人,一般几百米或者再近点一、二百米时开枪打咱们,咱们用中正式还可以回敬他们,可用这枪就100米以内打中鬼子有时候也不管用,弄得咱们变成了只能挨打,没法还手的情形,就只能靠机枪和剩下的七九步枪了,什么美式装备,净是蒙人的玩意儿,我看这些个洋人都没安好心。”李排长说起来愤愤然。

徐亮道:“这样说可不太公平,这是近战武器,杀伤力应该很大,比如在三十米距离,如果鬼子的三八大盖没有打中致命位置,一般都是形成一个小眼的贯通伤,比如他打中了你的胳膊,只要没有伤到骨头,你只是负了轻伤,包扎一下,甚至先不包扎,一样还可以继续战斗。而如果你的冲锋枪击中了敌人,那就是一个大口子,而且子弹会翻滚留在敌人的体内,那敌人就是负了重伤,救治不及时非死即残。”

“可是,长官,当敌人前进到只有三十米距离的时候,那就要拼刺刀了,咱们平时都拚不过鬼子,现在这枪压根就没有刺刀,那咋打得成?”

徐亮闻言苦笑,暗想:“这汤姆枪在中国似乎是专门为共产党的军队准备的。”

徐亮的这个想法确实没错。共产党的军队从一开始就因为受装备的限制,形成了近战、夜战,拼刺刀、拼手榴弹的传统。而国军方面战斗意志如此坚强的部队只有少数的王牌部队。本来中国军队主要以抓壮丁形成的兵员主体,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体质普遍不如日军士兵,拼刺训练除少数部队外也普遍不如对手,这冲锋枪本来是弥补这方面不足的极好装备,可惜换了装备却没有改换作战观念,再好的装备也难以发挥作用。后来很多美式装备落到了共产党军队手中,1947年,华东野战军围歼国军整编74师时,很多解放军战士就是手持美国的汤姆逊冲锋枪冲上孟良崮的。抗美援朝初期,前线的美军指挥官也曾惊讶于中共军队怎么有如此多的美国装备。

西边传来脚步声,借着曲梁方向的熊熊火光,看见几十个国军向这边快步走来。徐亮怕出误会,急忙命令三个司号员一起吹奏“义勇军进行曲”。雄壮的乐曲响起来,火光和枪炮声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激昂。对面来的国军也一起大喊:“高团长欢迎八路军徐团长光临!”

徐亮向前走出几步,对面一个上校军衔的年轻军官也向前紧走几步。互致军礼。手握在了一起。

“高卫国欢迎徐团长,兄弟对您可是仰慕已久了。孤军奋战了大半日,眼看陷入绝境,一听说是您来了,我还以为他们弄错了,您真是有如神兵天降啊。”

“高团长客气了。”

“哪里,徐团长,您不知道,民国37年的时候,兄弟还是个连长,当时部队在商丘一带陷入鬼子的包围圈,当时是您和陈团长率领只有区区数百人的保安团夺下兰封、内黄集车站解了围,此等神勇奇迹当时谁人不知?后来看到战报,说您守民权车站殉国了,被追赠上校军衔,当时真是惋惜,后来又听说您当了八路,带的部队和陈团长这边的116团一样都是特别能打,兄弟心中一直是以你们为楷模的。”

“高团长不必太客气,咱们还是赶紧一起打破敌人的围攻要紧。”

“对对对,快,团部请。哎,后续的部队都上来了吧,告诉前沿的弟兄千万不要误会了。”

“我们的人都过来了,后面有鬼子,也许不久就会到达沟对面。没关系,只要敢来,这条沟就是他们葬身之地!”

正文 第九十八章 火龙冈

  冲锋的日军来不及考虑这些问题,他们只是感觉到这些人是要拼命,不假思索地放慢脚步,纷纷按照条例规定将枪膛里的子弹退了出来。三十来人要跟近三百皇军拚刺刀?日军对这些人的勇气暗暗产生了一些敬意。

高团指挥部,高卫国问:“徐团长,前几天在湾岔攻占鬼子油库的事情是你的部队干的吧?”

“是。”

“我这几天正纳闷,谁这么厉害,一下子拿下了鬼子筑垒坚守,防范严密的油库?见到你们就一点不奇怪了。我的上峰认为是我干的,要予以嘉奖,我高某人可不是贪天之功,冒功领赏的人,回电否认了这事。可我怎么也不相信那支只成立没几天的扎崖山游击队能干出这么大的事儿,虽然听说那里有一员延安派来的干将。拿下湾岔真是立了大功,可惜一战区也不会对你们有什么嘉奖。怎么样,代价不小吧?”

徐亮答道:“是啊,代价真是不小。”

湾岔之战,西进支队阵亡七人,另外有两人重伤,四人轻伤。轻伤员继续随队西进,重伤员留在飞飞那里照料。这些伤亡人员可都是38团的以一当十的精华骨干,让徐亮心痛不已,真是觉得代价不小。

而高团长想的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本来听说徐亮38团来援,他以为38团全团都拉过来了,当看见徐亮带的只有一百多人时,立刻联想到可能是在攻取湾岔时遭到了巨大损失,全团剩下的人就这么多了。在他看来,在没有重武器的情况下,迅速攻占日军一个中队筑垒设防的易守难攻的湾岔,付出这么大伤亡后能够得手已属不易,敬佩之余也有些失望。

“徐兄,大概守湾岔的鬼子在贵部兄弟的刺刀下无一生还吧,要不然现在怎么会连鬼子也都一死认定这烧油库的事情是我高某人干的,竟然调集了四个大队的人马来围剿我,一定要致我于死地呀。看来,我这次是代老兄你受过了,哈哈哈哈。”

“高团长,你知道我们打游击战带着俘虏不方便,但是我徐亮可也没有杀俘虏的习惯,鬼子报纸宣传我的部队违反日内瓦公约的那些事情全是造谣诬蔑。其实小鬼子的俘虏实在难抓,这你也知道。”

“徐团长,你们原来不是在豫北、豫东一带活动吗?怎么跑到这里来了,不会是专程来增援我高某的吧?听说你们在豫东还经常和汤司令的游击部队动刀动枪的。可是真有此情吧?”

“天地良心,我们可从来没有主动先向国军攻击过,那些个游杂部队,想必你高团长也听说过是怎么回事。”

“是的徐兄,那些家伙确实不怎么的,这次新黄河西岸一战,真是丢尽了我们国军的脸面,真是误国殃民。”

“至于,我们来这里嘛,怎么说我们也算一战区范围内的中国军队,不管蒋长官、汤司令怎么对待我们的,这小鬼子向一战区进攻,国难当头,我们怎么也不能袖手旁观吧?拔刀相助那是应有之义。”

“是呀,徐兄,你在湾岔的这一刀可把鬼子捅得不轻,鬼子看来是急眼了,把气都撒到我头上来了。”

“高团长,可否谈谈战况如何?”

“正要向徐兄请教。请来看。”高团长指着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