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立国传-第3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费以及二分之一的外债(由于贸易逆差,罗马帝国欠华夏不少钱)之后。狄奥多西一世答应将原本要被烧毁地亚历山大图书馆、罗马图书馆、米兰图书馆、雅典图书馆、君士坦丁堡目书馆所有的“非基督异端书籍和文物”送给华夏,所有应该被逮捕和处死的“非基督异端”学者可以申请去华夏。

事情谈妥之后,曾华、狄奥多西一世、巴拉什一世开始谈正事。他们就华夏、罗马、波斯三国地相互关系和地位做了一次讨论,一致认为三国是友好互助、互相尊重主权和风俗的兄弟国家,他们代表着世界先进的文明,为了保护这种文明,有必要联合起来对野蛮、凶残的蛮族进行压制和打击。

在解决三国之间矛盾纠纷时,第三方有义务帮助矛盾双方调解,帮助他们化干戈为玉帛。

◇    ◇    ◇

为了各自国家的进步与发展,三国之间保持密切的往来和沟通。保证商业自由贸易和学术上的交流。为此他们将授权相关官员起草和签订相关的商贸和关税协议,人才流动协议,通航协议等等一系列友好互惠协议。最后,三位皇帝陛下签署和公布了《巴拉米尔宣言》。

剩下地就是下面的官员进行各种协议细则的讨论了,而闲下来的曾华提议三位皇帝去就近的叙利亚游览一番。狄奥多西一世和巴拉什一世表示了同意。

过了近两个月,正在大马士革游览曾华收到了罗马方面送来的《赠送书籍和文物清单》以及自愿申请避免地学者名单。由于这项工作还在继续中。所以这份清单和名单还将继续延长。不过曾华看完最先拟定地亚历山大图书馆目录,还是忍不住心脏乱跳。

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的全部诗稿。由亚历山大图书馆复制和译成地拉丁文版本;包括《几何原本》在内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许多真迹原件;早在公元前270年就提出了哥白尼太阳和地球理论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托芬的关于日心说的理论著作;古希腊大悲剧作家爱斯奇里斯、索福克里斯、幼里披底斯的手稿真迹;古希腊医师、有西方医学奠基人之称的希波克拉底的许多著述手稿;第一本希腊文《圣经》旧约摩西五经的译稿;对医学、数学、物理等诸多方面有贡献的古希腊哲学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和学者阿基米德等学者的众多著作手迹。此外,还有曾华不知道名字的古埃及人及托勒密时期众多的哲学、诗歌、文学、医学、宗教、伦理和其它科学的大批著作。最后的统计数字是各类手稿超过五十万卷(纸草卷)。

曾华看着这些熟悉和不熟悉的名字,手都有些微微颤抖,看来以后西方要想研究他们自己的文明历史就得去华夏留学了。有了这个惊喜,曾华对多达三千七百六十九人的申请避难学者名单只是匆匆瞄了一眼,反正他都不认识,就是其中的伊帕提娅也是从狄奥多西一世嘴里以女巫的名义听说的。好吧,都去华夏吧,反正华夏国学和州学里的教授一半是圣教徒,另一半是各种各样的异教徒,也不在乎这些人了。

曾华在大马士革城领事馆里举行了一次让罗马人和波斯人觉得新奇的华夏过年庆典,时间很快就到了华夏十七年。

二月,狄奥多西一世要回君士坦丁堡了,因为随着一系列的压制政策的出台,异教徒的反抗也越来越强烈了,罗马皇帝必须回去坐镇。曾华也准备回国了,因为他出来都快四年了。

与曾华告别分道后,狄奥多西一世对身边的侍卫官抱怨道:“这位华夏人的皇帝看上去像是与我和巴拉什在开会,实际上却是在同马可·奥勒留和沙普尔二世开会。”

曾华看着越来越远的大马士莘城,突然回头对曾稽说道:“如果你有一天要建国,我建议你把首都设立在大马士革。”

曾穆脸色一惊,但是很快就冷静下来,开口问道:“父王,这是为什么?”

“两河流域太富庶了,出不了好士兵。波斯高原虽然不错,但是离这里又远了些。唯独这大马士革,南连阿拉伯地区,东通两河流域,北望小亚细亚,西出埃及,不但有叙利亚谷地做基地,还背靠着地中海,实在是一个东西南北要冲之地,就好比华夏的洛阳。”

曾穆听完之后,不由地向远处的大马士革眺望,过了一会才答道:“请父王放心,我一定会回来的。”

第二百八十二章 … 大争论(一)

华夏十八年秋天,在外面晃荡了四年多的曾华终于回国了,但定迎面而来的却是一场政治纷争,一场曾华执政以来最大的政治纷争,甚至可以说是一场政治危机。而这场政治纷争是由他的二子曾引起的。

华夏十六年,正当曾华率领的西征大军在波斯高原与卑斯支大军激战的时候,万里之遥的洛阳却悄悄地流传一种舆论:曾华入主天下已久,四方八荒的万民都已经衷心拥护他为天下共主,而且他打下的疆域是前秦、前汉、前晋的数倍,立此万世之功的君王居然还没有称帝,这是简直太荒谬了。而且曾华身为圣教的“最后一位先知”,早就是天命所归之人,所以要君天下称天子,秉承天意治理天下。

更有一帮学者根据前汉班固整理编纂的《白虎通义》为依据,高举这这本解释此前社会一切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成为此前主流学者认可的神学、伦理学法典为旗帜。先宣称“德象天地称帝,仁义所生称王,帝者天号,王者,五行之称。”并以此为标准,纷纷上书强烈要求曾华称帝。

这帮学者更是将《白虎通义》中无类比附的手法发扬光大,将此前制度下君臣、父子、夫妇之义与天地星辰、阴阳五行等各种自然现象相比附,用以神化此前的秩序和等级制度。他们高喊着“子顺父,妻顺夫。臣顺君,何法?法地顺天”。“君有众民,何法?法天有众星也”。“君不名恶,臣不名善,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臣有功归于君,何法?法归月于日也。”

他们还顺势提出要求恢复三纲六纪,要求重新建立君臣、父子、夫妇三纲;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六纪地社会体制,这是因为三纲法天地人。六纪法六合。

到后来,这帮学者开始抨击现有的社会制度和法律体系,说这些东西无父无君,唯以图利,是有违天意的倒行逆施。

《白虎通义》是今文经学的政治学说提要,它将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提出一整套“天人感应”的神学发挥得“淋漓尽致”,然后再结合了庸俗经学”和汉代盛行的谶纬。使得神学经学化,经学神学化,最后成了今文经学压制古文经学的重要工具。

经学一直是两汉时期独尊的官学,为朝廷入仕取禄之门。其所分的今文经学流行谶纬之说,天人、阴阳、符应等观念大盛,依附政治,而日渐荒诞,为许多有识之士所弃;而古文经学则偏重章句刮佶,流于繁琐支离。所以魏晋学子主流思想已经转为玄学,今文经学只是在儒学南北方分裂后所形成的北学中占据一隅之地,这次莫名其妙地跳出来实在是让人有些意外。

首先反对《白虎通义》地却是圣教神学院的一帮教授。《白虎通义》的这种说法对于圣教的教义来说简直就是异端得不能再异端了。虽然圣教把孔子、孟子、老子做为先知摆在圣教典籍里。但是圣教神学学者们认为这三位先知只是奉承了上帝、圣主之意,部分转述了“圣意”,只能算得上对圣主和其他先知流下来地古典文献进行整理保存,“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知。根本不是今文经学所认为的“为汉制法”的“素??

而且《白虎通义》学派的神学算是踩过界了,严重侵犯了圣教的地盘,对此非常敏感的众多圣教神学家纷纷出言。《白虎通义》学派地无稽之谈。

圣教神学思想体系这些年来“贯汇中西”。信仰它的不止华夏学者,更多众多波斯、罗马、天竺学者投入到其怀抱。不少人因为坚定的信仰而成为神学学者。加上圣教拥有多家影响深远的邸报,所以一开火立即将《白虎通义》学派打得晕头转向。

《白虎通义》学派不知受哪位高人指点,面对圣教学者地猛烈抨击,很快就使出非常卑鄙无耻的招数。今文经学学者们笔锋一转,很快就把古文经学等经学派“拖下水”,甚至连同为儒学分支的南学也被卷入丑中。到后来,新学、玄学、道学、佛学纷纷加入其中,只见华夏邸报上口水横飞,勿各国学、州学里更是舌枪唇剑,辨得不亦乐乎。

开始的时候还是学术之争,但是这些学派背后都有政治团派的影子,争瓣到了后面便开始互相抨击对方的政治主张,因为《白虎通义》本身就直指一种政治理念。于是纷争数十年的新旧两派之间的矛盾和争论被点燃了,他们本来就是华夏最大地两个政治派别,新派是以古文经学、儒学南学北学、法家学外加曾华的新思想混合而成,掌握着华夏的主要政治力量,旧派以玄学、今文经学等数派组成,他们在政治上没有任何优势,而且自身内部就分成几派,但是他们此前一直是朝代的官学和世家士子的主流思想,在民间和学术界的力量不可小视。

争论到了华夏十七年几乎失去控制了,不但旧学派分成了几派,就连新学派也分成了激进派和温和派,激进派要求宣布今文经学等“落后学术”为“邪说思想”,对其进行禁止,温和派则反对这种做法,改用温和地改造手段。

除此之外,神学要求建立政教合一、禁止一切异教地宗教激进派;要求全部恢复到前汉制度,以儒学为官学的复古派;要求以中书、门下省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地方半自治地“新新”学派;甚至一帮“热血学子”提出了废除一切旧思想、旧体制,施行直接选举为代表地“民主政治”等等。==

这场纷争可苦了执掌尚书省的平章国事谢曙和代行国王职权的曾纬。谢曙当平章国事已经七年了。按照惯例在曾华这次西征完后要把位子交给参知政事崔宏。现在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叫谢曙怎么向曾华交代?

而曾纬更难堪,虽然他代行国王职权,但毕竟还没有继位,如今发生这件事,叫天下人怎么想?已经有谣言说这场争瓣和纷乱的幕后黑手是曾纬,为得就是要逼宫,趁明王西征不就国的时机乱中夺权。这叫曾纬是有口难瓣。

这时,一个叫李贯的学者在《民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三纲古政体与华夏新政体》。在文章中,李贯毫不客气地指出。君臣、父子、夫妇三纲是打着礼教旗号的历史大倒退,是赤裸裸抢夺别人财产、藐视他人生命的强盗行径,三纲的本质其实是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臣是君地附属,子是父的附属。妇是夫的附属,君、父、夫可以毫无忌讳地将臣、子、妇的财产看成是自己地财产,甚至将其本人也看成是自己的一种财产,可以以任何借口随时掠为己有,这完全就是以前蛮夷羯胡所行之事,居然被一些人堂而皇之地披上了“礼教”的外衣,流毒华夏。这些人简直就是罪大恶极的“学贼”,因为这些人学着先知们传下来的学识,却干着为少数人掩饰强盗行径的事,目的只有一个。将华夏百姓变成一群愚昧地绵羊再卖给他们的主子,而且他们完全不管这些主子是谁,哪怕是羯胡他们也敢卖!

李贯把《白虎通义》学派大骂一通后转言说道,圣主黄帝将自己的百姓一视同仁,众生皆平等。君是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