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来归梦满清山-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是不是跪得太久了,只觉得双膝已全然麻木,屋子里极暖,却仍觉得有冷森森的凉意从青砖的地面上渗了出来。本以为她这一番话,并不足以动摇我的心神,可心底那片执意不愿碰触地隐忧,却仿佛被人浅浅的割开,留下一道血痕和隐隐的悸痛。

“你还是应承了我吧,左右不会有你的亏吃。”

“想想十四待你的好,难道你就忍心,一直留他在外面受苦?”

德妃语音低沉,仿佛屋子里凝滞的空气。

“我…我…”声音颤了又颤,却说不上一句整话,本来一心想逃开的是非,却还是避无可比的惹上了身。 阿禛,德妃,十四,我何尝愿意眼看着他们兄弟阋墙母子反目,可这其间的恩怨,皇帝的决绝与无奈,又岂是几句话就能化得开了?

咬牙摁着地面站了起来,狠了狠心道:“天不早了,太后还是好生歇着吧,奴才也该告退了。”
“那你,到底是怎么个回话?”德妃紧抓着桌上的茶盏,几条青筋在依旧白皙的肌肤下隐约可见。
“祖宗遗训,后宫不可干政。太后还是不要为难奴才了。”我不敢看她的眼睛,只匆忙福了一礼,便仓皇向门口走去。
身后传来一声脆响,不知是什么东西碎裂了一地。

出了院门,直到看见承乾宫的院墙,心里的压抑才觉得消散了几分。仰首西望,蓝得通透彻底的天际上,几缕暮霞,正摇曳着最灿烂的色彩。
曾忆画图开碧落,又见锦绮照衡门。
忽然记起那一年挨板子,整个人痛得跌入十四的怀里,是他抱着我,不管不顾地冲了出来。还有那一回,跪在御花园的石子地上,也是他,托起我受伤的脚踝,细细的查看。还有在热河的那一次,漫山遍野的恶狼,如果不是他,兴许我早已成了恶狼果腹的美餐…

记忆如潮水一般,淹没了我恍若麻木的灵魂。我知道,若是放在现代,我们一定会是两肋插刀的好哥们儿,可是如今,我却不得不隐藏起自己,学着虚伪,学着避讳。

“哎呦喂,这是谁啊?”
一声惊叫,我才觉得自己是撞在一个人身上。刚要道歉,身前的人却已跪了下去,“格格恕罪,是奴才瞎了眼,没撞伤您吧?”
低头细看,原来竟是高福儿。不禁后退了一步说:“高公公不必多礼,快起来吧。”
他磕了头,然后一骨碌爬了起来,笑嘻嘻的道:“主子可不兴跟奴才这么生分,万岁爷刚赏了奴才个新名儿,叫高无庸。这公公两个字,可叫奴才心里不受用呢。”

高无庸。
如今新君即位,他也升了养心殿的总管太监,整日价儿跟在皇帝身边,且不说康熙朝有头有脸的太监宫女,就是府里寻常的格格侍妾,见了面也是要陪上三分笑意。想到这不禁笑了笑,望见他身后一队抬着家具屏风的太监,便随口问道:“高无庸,你这大总管太监,又是忙着给谁搬家呢?”
“回主子的话,是万岁爷赏了承乾宫给年主子住,让奴才先把东西搬过去。”

承乾宫!?
腿一软,差点坐倒在地上。高无庸一把拽住我,急急地问:“主子这是怎么了?”
“没事,没事。”我扶住额头定了定神,松开他的手。只觉得一颗心,如水煮油煎一般,苦楚难言,牙齿狠狠地咬了嘴唇,却又有酸涩的液体顺着喉咙淌了下去。

高无庸似也看出了什么,瞥了一眼身后,凑到我跟前低声说:“主子别恼,这封赏之事,自然有万岁爷的用意。奴才说句不该说的话,您可一直都是,咱们爷心坎上的人呢。”

他话语恳切,倒不像是随意敷衍。只是耳轮中那低沉的调子,却似风中嘈切的呜咽。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萬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別。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那温存的声音,犹在耳畔回旋。只是纵使那梨花冷艳欺雪,馀香吹衣,却也是天际斗牛,不谙人世愁苦,怨憎会,爱别离。

………………………………………………………………………………………………………………………………………………………………………………………………………

亲们久等了,小白终于把这一章更新完毕了,抱歉抱歉!
不过今天是三十,也算是给大家的春节礼物吧,祝各位亲们身体健康如硕鼠,聪明伶俐像鼹鼠,活泼可爱如松鼠,收获多多似田鼠,天天快乐如米老鼠!呵呵!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奇。cc书'意气舒高洁。万萬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別。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是丘处机的《无俗念》,金庸曾改了一点用来形容小龙女。

其实在射雕里对这老道没什么好印象,不过他还真是个大大的才子。
                  有情无情
浑浑噩噩的走了回去,似乎已过了掌灯的时分。小乔正等在门口,一看见我就匆忙的说皇上召了我去养心殿。

去或者不去,直到走过了养心门,我的心却还在犹豫着。
即使当初他并没有答应,但至少还欠我一个解释,我的愿望,从第一次看见他起,就有的心愿,我不能也不想眼睁睁的看着他去和别人一起实现。
可是下午,太后跟我说过的那些话,我拼命的克制自己才能压抑下的冲动,却又让我不愿去见他。

正殿门口当值的小太监低声告诉我说皇上正在西暖阁里同怡亲王议事。
推开板墙上虚掩着的门,十三欠身坐在正对着门口的紫檀木太师椅上,神情肃然的说着什么,一眼瞥见是我立在门口,便换上一副笑脸道:“难怪皇上刚才就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原来是佳人有约啊。臣弟如此不解圣意,该罚,该罚。”
我侧脸避过他的目光,欠了欠身道:“十三爷如今晋了亲王,胆子也是越来越大了,倒是连皇上也一并打趣了?”
十三咧嘴一笑,道:“皇上瞧瞧,娘娘这口才可是越发了得了。圣人道,小杖受,大杖走。如今这么顶大帽子扣下来,臣弟可是不得不开溜了。”说罢便起身打了个千,笑吟吟的退了出去。

屋子里剩下我们两个,只觉得一波和煦的目光笼在我的周围。抬眼望了过去,北面的墙壁上高悬着“勤政亲贤”的匾额,左右是一副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皆是皇帝御笔。再往下面,一对紫檀镂空的炕桌上面,摆着汝窑青釉三足笔洗、夔龙纹松花江石的暖砚、玉杆的狼毫和赤红的朱砂。而中间那五爪金龙的黄缎子垫褥上端坐的,便整个天下的主人。

“玉儿,过来。”皇帝的声音,沉静而温和。
我低下头,盯着脚尖移动的方向,心里仿佛有千百个念头搅在一起,想质问,想逃开,可却只是按着他的话,沉默着向前。
“上来给我揉揉膀子。”他微眯着眼,随手指了指肩头。
因为是节下,他穿着造办处赶制的明黄缎绣彩云蝠金龙袍,镶着紫貂的立领。双肩各有一条金龙,以圆金线绣成,并用白色辑线点缀着龙角、龙爪和龙尾。那端庄威严的气势,让人看在眼里,好不心生敬畏。
我伸手去扶他的肩膀,却隐隐觉得那龙首狰狞可怖,森严的目色仿佛能一直看穿人的心底。下意识的往后一退,背心便抵住了墙里。

“今儿个你们去看太后了?”他抬手摁在我的手上,淡淡的问。
“是。”我答应着。
“噢。”他点点头,活动了活动肩膀,又说,“才刚不过看了十来个折子,这膀子竟就有些酸乏了。可巧怡亲王来请安,说到封妃的事情。”
“是嘛。”我随口一答,想起永和宫里德妃的那番话,心中又是一片纷乱。
“朕要封你作玉贵妃,你可欢喜?”他忽然转过身,语气平缓,只是含笑的目光中却闪过一丝莫名的情绪。

今天,他是第二个人,跟我提起贵妃的封号。可我读过历史,知道雍正元年他只会册封一位贵妃,而且那个人,并不是我。心中不禁一动,滑出几缕欢悦,而那再自然不过的一个“朕”字,却又勾起同样的苦涩。

屈膝跪了下去,低着头,说:“臣妾惶恐,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怎么,你不满意?”头顶的语气瞬时多了几分压力。
“臣妾不敢。只是…只是臣妾出身寒微,配不上贵妃的荣宠。”我强忍着心中的割痛,轻声道了出来。

“玉儿,难道你,也要存心跟朕这样生分?”过了许久,对面的人终于在叹息中发出一声询问。

“我…”心中一软,忍不住仰首望了过去。极近的距离,那明黄色的袍子,在灯下看,却亮的有些扎眼,仿佛千条华彩,搅出一条光芒万丈的波澜,直横在两个人中间。那是多少人须仰视才见的光芒,又有多少人甘愿趋之若鹜,只是我不想,不想靠得太近,更不想被这样的光芒遮蔽了心神。

“皇上,既然臣妾想要的那个家不能如愿,那这个金雕玉琢的外壳还会有什么意义吗?”我终于鼓起勇气,直视着他的眼睛说了出来。
他一愣,似乎根本没有听懂我的意思。顿了顿,忽然道:“你今天是去过承乾宫了?”
我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默然无语的望着他。

“明丽是贵妃,你也一样,这难道还不够补偿吗?”他追问道。
“不是不够,而是多的有些过分。”我低声回答。

“册妃的旨意已经下到了礼部,玉儿,你该知道,抗旨是什么样的罪?”他的声音一下子变得威严而高亢。
我克制住心底登时生出的惧意,转身下了炕,跪倒在地上,说:“雷霆雨露,莫非君恩。”

他一下子站了起来,蓝色漳绒串珠的云头靴缓缓踱到了我的面前。
“玉儿,你一向是个明理的人,这人世间,不是你想要的,就一定能够得到。”
“皇上圣明,如果想要的却不能得到,那臣妾希望至少可以保留拒绝那些替代品的权利。”我紧咬着嘴唇,只觉得眼底一片酸涩,却终究没有落下半滴泪水。

“哗啦”一声,炕桌上的东西落了满地,点点的朱砂,溅在蓝绿红青的四色立水上,印出斑斑的污迹。我下意识的伸手去擦,他却着意的转过身,挪步避开了。

“浑似姑射仙子,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这紫禁城里,哼哼,有的是人比你更适合这样的句子。”身后的门轴转动,和着几声森冷的笑声,在空旷的宫殿里寂寞的回响。
屋子里的烛光,投射在碎裂的青釉瓷片上,晕出幽深迷茫的光。

咨尔格格耿氏,克叶柔嘉,早推淑慎,允合珩璜之度,宜膺象服之荣。曾仰承皇太后慈谕,册封尔为裕嫔。
第二天,一纸册封的诏书将我送入了钟粹宫的西配殿。
这里,距承乾宫不过一墙之遥,却也是,这东西六宫里,距离养心殿最远的地方。

同为藩邸格格的宋氏被封为懋嫔,住了钟粹宫的东配殿。按宫里的规矩,只有封了妃的女子才能做一宫主位,而我们两个小小的嫔,就只能躲在东西两面的配殿里,望着黄琉璃瓦歇山顶下的正殿一片空寂。

懋嫔起初是福晋房里的大丫鬟,康熙三十三年的时候生了皇长女,于是便封了格格。听说当年,也算得上是府里才貌拔尖的人物,可后来连着两个女儿夭折,想是心气儿也渐渐淡了。不到五十岁的人,终日里只是诵经念佛。

如果放在以前,我兴许会以为这是为了博得皇上的欢心。可看到那佛堂里缭绕的香雾,屋檐下寂寥的背影,却只觉得,那不过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