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云的古代生活 作者:南瓜夹心-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好帮的,提一提名字他都嫌脏了自己的嘴,叫关二叔快快的离开,不要为了那一家人在拖累了自己。
  关二叔被自己的女婿说的脸上轻一阵,紫一阵的,知道这是郑家人不待见自己,想要快些把他给打发走的。
  要是依着他过去的脾气,早就翻脸了,但是今时不同以往,为了女儿的将来,他是硬吞下这口气挤出了一个笑脸,请郑秀才看在他姑姑和妻子的面子上帮一把,不管这么说那都是他的表妹和小姨子呀。
  谁知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出来,那郑秀才就像是一个被点着了的爆竹,指着关二叔狂吠的说到:“你还好意思提姑姑,我姑姑现下在哪儿那?要不是你们老关家,我姑姑怎么会被关在那间破庙里面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还有你的那个女儿,嫁过来两年了,连一个蛋都不下,白白的耗费了我的精力。我不管你们家愿不愿意,我以把母亲赐下的春桃开了脸,总不能叫我们郑家因为你们家的女儿断了香火。至于你们家的那个惹祸精,你爱找谁帮忙那就找谁去,我是不会为她出头的,她没出嫁之前名声就在理县是响当当的,出了嫁之后更是妇孺皆知,这样的女子搁在我们郑家早就被浸了猪笼了,她拿什么脸叫别人去救她,我看岳丈不还是省省心吧,那样的女人早死早消停。”
  说完,看也不看被自己说的目瞪口呆的关二叔一眼,起身就叫仆人送客了。
  关二叔几乎是被人给赶出郑家的,回过神来的他再也压不住心里的怒火,站在郑家的大门口破口大骂:“说我女儿不好,你们家也不撒泡尿好好的照照自己,那郑春花在外面家耀武扬威的时候,怎么就没看见你们家出来一个人管管她呀,她撒泼耍无赖的时候,你们家人都在那里缩着那?怎么着现在用不上我了,就翻脸不认人了,我告诉你们别得意,是王八就永远都是王八,那头不管是伸出来还是缩回去它都是一样的,你以为你能好上几天?老天爷是长眼睛的,我等着你们家倒霉的时候。”
  不论他怎样的叫骂,郑家人就是大门不开理也不理,等到关二叔自己骂累了,见是真的没人搭理自己,便扶着墙,拖着鞋子,一步一步的挪回家去了。
  郑家的事情虽然是办砸了,但是女儿还是得管的,光靠自己的娘舅一家是绝对的压不住高家的,想来想去关二叔还是厚着脸皮来到了自己的哥哥家。
  关大叔看着站在自家门口的弟弟,额头上的青筋突突直冒,真想脱了写拿着鞋底子冲着他的脸上擂几下,但是看着巷子里探头探脑等着看热闹的乡邻们,实在是不想要丢人的关大叔只好把身子让开,让自己的弟弟进了屋。
  看着在自己的面前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弟弟,关大叔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关蓉那女孩子的脾气他是知道的,十足十的遗传了她妈的性子,想要让她消停,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一回她要真是没了嫁妆被徐家给休回来,她的哥嫂是绝对不会容她的,到时候自己的弟弟在一闭眼睛,他们一家少不了就又是一回天翻地覆。
  到时候以关蓉的四处攀咬的性子,是肯定会找上门来的,那是自己是管还是不管哪?
  管,肯定是不会有人记他好的,不管,那名义上到底还是自己的侄女,能眼睁睁的看着她饿死吗?那死刑犯临行之前还给吃一顿饱饭那,他要是真的做出这样的事情来,那不用别人来戳他的脊梁骨,他自己就可以到关家的祖庙跟前跪死了。
  到时候少不得还是要拿出一些银钱来打发她的,只是这例子一开,那可就麻烦了,以关蓉那丫头的性格,不缠上来才怪那,到时候自己那才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想到这里,关大叔咬着牙对自己的弟弟说到:“看在爹娘的面子上,我陪你去高家走一趟,只是和离的事情你想都不要想,以你们家蓉姐儿的那个名声,和离了你要找谁来娶她?大街上的那些泼皮无赖、瘸子乞丐吗?徐家在不好也总是知根知底的,在闹腾也翻不了天去,真要是在嫁一回,你就能保证一定能找到更好的?稀里糊涂的找一个在把蓉姐儿给带走了,卖了她你都不知道上那里去找去。”
  关二叔听了哥哥的话,想了想自己女儿那豆腐渣一样的脑子,还真的有可能发生呀,于是连连的点头说道:“谢谢哥哥,谢谢哥哥,你能去我就没它的要求了,都听你的都听你的。”
  又是这句都听你的,当初在家里跟爹娘你就是说的这句,后来成了亲,跟媳妇你说的的还是这句,现在到了他这里,听到的也是这句,你这辈子就不会说一句别的了是吧?
  看着唯唯诺诺的弟弟,关大叔恨的牙根都痒痒。
  张云听说了自己的岳父要到高家去,心里很担心,到不是怕他过去吃亏,在理县的地盘儿,动他张云的岳父,高家还没有那个资格。
  只是那一家人毕竟是胡子出身,走的又是黑道,两边话赶话的,万一要是起了什么冲突,连累到他就不好了。
  于是张云叫人,送了一张自己的名帖到了高家,什么话也没说,但是意思却是很清楚的,就是叫高家的人在动手之前最好能考虑清楚,自己是不是付得起这个代价。
  关二叔四处求助的事情并没有瞒着什么人,很快县里的上上下下就都知道了,对于关大叔在这种时候还能出来拉弟弟一把的行为,大家给与了高度的赞赏。
  何家因为贞丫头的婚事,最近与张云家联系的很是密切,自然也就知道了这件事情,在听说了张云往高家送了名帖之后,何家的小姑夫也叫人给高家送了一张自己的名帖过去。
  小姑姑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虽然对丈夫力挺自己娘家的行为很是欣喜,但也不无担心的说到:“你这样做好吗?不会给你惹上什么麻烦吧?”自己的丈夫在衙门里熬了十几年才补了一个从九品,好不容易才出了头,可不要惹上什么事情呀。
  何小姑父看着妻子忧虑的摸样很是满意,觉得到底是自己的媳妇,还是关心自己的,于是对她说到:“不要担心,只是一张名帖,有什么关系,我只是让高家人知道还有我这么个人而已。”
  小姑姑闻言满是愧疚的说到:“总是累的你为我操心。”
  小姑夫闻言回到:“那总是你娘家,你总是要叫声哥哥的,他们家要是落魄了,与你能有什么好处,还不是要叫别人看了笑话,所以只要是不过分,能帮一下就帮一下吧。”
  高家这一回是还没见到人,就先收了两份帖子,两相掂量了一下,那一边都不想招惹,但三千两又不是一个小数目,就这么割舍出去他们也着实是舍不得。
  于是等到关二叔他们登门的那一天,两边还是吵吵了很久,最后双方各退一步,关蓉嫁妆里的金银首饰、玉器摆件、和压箱底的银子就留给高家算是抵账了,高家把他们给姑娘做的衣服、家具和他们陪嫁的土地给退回来。
  算算那也是五、六百两的银子呀,高家本来是不想还土地的,但是关大叔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要他们打消这个念头了,他之说了一句:“这土地你们就是留下了也没用,衙门等级的地契上,土地的主人还会是我们家姑娘的,你买不了也种不了,何必做那些无用的事情那?”
  高家一听立马就想到了自己受到的那两张帖子,有一张可不就是理县新的主管土地录事的吗?他要是不动他的笔杆子,还真就过不了户,那这地契要了也就没用了,无用的东西何必要争那,于是高家只得把地契还给了他们。
  
  第 133 章

  廖二奶奶的娘家听说关蓉把嫁妆要出来了;等到第二天就也跟着登门了;他们家到是想的挺好的;心说都是徐家的媳妇;你既然能把关蓉的嫁妆给了,那就能把他们姑娘的嫁妆也给了;就算是只给一部分那也是可以的呀,总比一点都没有要强呀。
  谁知他们才刚刚上门;话都还没说完那,就被一群高家的家丁挥舞着棒子给赶了出来。
  高家这边现在正是满肚子的气那,还了关蓉的一些嫁妆那是迫不得已的;他们家的靠山太硬,不是高家能惹得起的,但是廖家算是个什么玩应儿呀,也敢上他们家的门口来叽叽喳喳的,不给点颜色看看,还真的就以为他们高家人都是吃素长大的吧。
  被打出门来的廖家人很不服气,在门口与高家人理论,问他们凭什么还了关蓉的嫁妆,却不还他们家姑娘的,是不是因为他们家有人在做官,所以不敢惹,只能向他们这些平头百姓使威风。
  高家人听了问话啐了一口回到:“娶进门来的太太才是有嫁妆的,纳进门来的小妾不过是个奴才,连人都是主人家的,哪里还有什么嫁妆,我们家主人是发了慈悲才留下了你们家姑娘的,识相就快一点走,惹急了我们现在就到徐家去,要他们写下卖身契,拉着你们姑娘就给卖了。”
  这话说的虽然是有些过了,但道理还是有的,廖氏虽说是二房,但是衙门的文书上她还是徐家的妾氏,虽说是良家,不能随意的打杀,但是妾范了错,主人家要怎么处理那是谁都管不着的,妾无娘家,妾的娘家不算是亲戚,这是历来的规矩。
  廖家人听了大惊,怕高家真的说得出就做得到,赶忙相互搀扶着离开了,在也不敢去提嫁妆的事情。
  徐家儿媳妇们嫁妆的事情就算是解决了,但是徐家那里还欠着高家银子那,刨除关蓉用嫁妆替徐家还上的,那还要有1000多两那。
  因为顾及着关蓉的娘家,高家不敢再提高利贷的事情,但是那3000两银子可是实打实的借出去的,借据见证人都有,就是到衙门去打官司他们也是不怕的。
  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一点就算是关二叔他们也说不出什么来,更何况这是徐家的事情,他们一点都不想要插手。
  借出去的银子都得回来,这是高家历来的传统,但是徐家现在真的是穷的叮当响,除了关蓉带回来的那些嫁妆,在多一个大子他们也是拿不出来了。
  按说哪个要账的要是碰上这样的人家,那应该是要火冒三丈的,但是高家偏偏就没有,到了收账的时间,高家人笑眯眯的来到了徐家人的面前,把一身破败,刚刚回来没多久的徐举人给带走了。
  这让不少等着看徐家笑话的人们都惊掉了下巴,心说高家带走徐言有什么用呀?要走也应该是把徐家两个年轻的儿媳妇给带走呀,关氏动不了,不是还有一个廖氏的吗?把这两个人带走了它好歹还是有些用处的吗,徐言他虽然是一个大老爷们,但是那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的,除了一身的穷酸味就在没在剩下别的了,把他带走了能有什么用呀?也没听说高家的哪位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呀?
  别人想不明白,高家的人心里可是精明这那,他们家人在理县经营着十几家的赌坊,这玩意来钱快,高家两代人几十年的经营下来,现在的高家在理县虽然说不上是首富,在前十里那也绝对是排的上号的。
  人要是有了钱,就会想要往更高的层次发展,高家当然也不会例外,有了钱的高老爷自然是想着让孙儿们去尚学的。
  读书多好呀,不仅能明事理,还能考功名,有了功名就有了官身,高家已经很有钱了,若是在出了一名当官的,那就是如龙遇水,如虎添翼,那整个高家飞黄腾达的时候就指日可待了。
  想的是很好呀,无奈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