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衙内新传-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贯忠见他怕的狠了,便道:“何至于此?李大官人,贼人虽然残狠,也是江湖挣命之人,看那宋江攻打祝家庄不利,却仍旧不犯余下两庄,当知其御下必有说辞。大官人又是前去犒军,有道是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绿林中也有此道义,大官人不必担心。”

李应闻言,略略宽心,却终究害怕,直到许贯忠将高强搬了出来,说道若是不去,衙内与宋江之间无法联络转圜,到最后大军征讨玉石俱焚,衙内心血付之一炬,你李大官人何以自处?这话说来就是诛心了,李应吓得脸都白了,没奈何只得答允。

他正要出去吩咐庄客准备牛羊美酒等物前去犒军,许贯忠忽然冒出一句:“李大官人,昨夜曾听你说,祝家庄报官捉了为梁山供应盐货之人,究竟是谁?”

“小人也曾打探的来,道是河北沧州的一个姓柴的,好似便是江湖上有名的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

许贯忠“哦”了一声,发付李应去了,旋即回去拉了高强和扈成,依旧还进了那间厢房,劈头向扈成道:“扈成,你原在河北大名府勾当,此次梁山出兵打祝家庄,内情究竟如何?可曾收了什么风?”

扈成茫然无知,摇了摇头。

高强一头雾水,便问许贯忠:“河北出了何事?与梁山和祝家庄有何干系?”

许贯忠将适才李应的话说了一遍,高强待听得梁山的盐货是柴进所供应,腾地跳了起来:“有这等事?扈成,此事你可知晓?”

  第三十四章 藏兵(下)

扈成见二人神色郑重,也慌了神,忙道:“衙内,许总管,小人当日在河北大名府,一接到梁山要出兵消息就直奔家中,彼时梁山兵还没出水泊,消息是石三爷在山上布下的暗桩用急信发出。小人,小人委实不知河北沧州之事。”

高强脸色就沉了下来,心说本衙内下了偌大功夫,派石秀整顿各地的市井无赖,江湖人物,就是图个情报便捷,想不到事到临头,这个也不知道,那个也不晓得,白饶啊!“扈成,速传消息出去,叫石三郎星夜来此地见我,再调河北沧州道上的消息,将此事打探明白,明天此时,本衙内要有个准信!”

扈成慌即答应了,飞奔出去传讯,这李家庄也备有信鸽,可与北京大名府、东京汴梁通消息。

这边高强在屋里转来转去,越想越是头大。柴进可不是一般人,此人素来在江湖上有小孟尝的美名,所谓的轻财仗义,又加上他周朝遗子的身份,历来包庇绿林好汉,在绿林道上好大名声。像这样的人,梁山上受过他恩惠的必然不少,再加上此人又是为梁山提供盐货的人,一旦被祝家庄告发落入官府之手,必定激起梁山众人的极大愤慨,之所以宋江都无法压制住此次出兵,在这里算是得到了答案。

可是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而且还不是一个:柴进哪里来的盐货供给梁山?要知道,即便是对于江湖人来说,贩私盐也是一个极为封闭的圈子,等闲人是混不进去的,要为梁山这么大一个山寨提供盐货,柴进绝对不是此道的新手。那么,在梁山与柴进搭上线之前。柴进的私盐买卖是怎么作的?谁是他的上线?谁是他的下线?

“……这听着怎么有点耳熟?像传销似的……”高强忽然走神了一下,又想起一个事来:“柴进被捉,那时武松在不在他庄上?这事他又掺和了多少?哎呀哎呀,头痛头痛……”越想头绪越多,高强不由得有些心烦意乱起来,恨恨地一拍桌子,骂了声:“贼厮鸟!”

许贯忠晓得这事里头复杂,不过眼下没有确切的消息,也急不得。只得劝解了两句,高强这才勉强压住了心绪。在屋里转了半天。憋出一句话来:“飞报本州和齐、兖两处兵马,尽速赶来,迟则不及!”

按下高强在李家庄里等候消息不提,那李应出去之后。安排庄客牵羊担酒,迤逦望独龙岗前而来。梁山此番大举前来,动用的贼兵不下万人。也派了两路偏师把守。

看守李家庄大路的喽兵约有五百多人,头目叫做张荣。此人乃是梁山本地渔民出身,算起来乃是王伦时期的梁山元老。宋江上山之后,发觉此人勇力过人,人也剽悍讲义气,因着晁盖曾经火拼王伦的缘故,对晁盖很有些不满。于是加意栽培提拔,此次命他独守一路。也有历练的意思。

张荣迎着李应一行,问明了来意。他是个义气为重地人,所谓的义气,其中也包括了对于抢劫对象地某些处理规则,例如这种送上门来地肥羊,应该由自己的老大来处理。因此在笑纳了李应的若干孝敬之后,便即放行,派了两个手下引路,又将消息送往中军。

李应过了这一关,再行数里,见前面道旁立起一座营寨,足有十亩方圆,放眼望去但见刁斗森严,旗幡招展,一派肃杀之气,不由得暗吃一惊,心道:“这宋江果然有些能为!但看这营盘的气势,已然有了大军模样。”

进了营盘,一路数个辕门,都有人盘查,张荣派来地引路人出示令牌,又对了口令,这才放行。到了中军大帐,有人报了进去,不一会传出号令,用了一个请字。

李应硬着头皮进帐,只见帐中两排交椅,高高低低坐着十来个头领,背后都有认标旗,人人全装惯带,杀气腾腾;当中一个桌案,后面坐着一个大头领宋江,见此人脸黑如石炭,其貌不扬,穿着一副铠甲倒是雪亮,背后插两杆认标旗,上书“山东及时雨,梁山呼保义”,面前桌案上摆着令旗令箭,场面上一派大将风度。

李应当下不敢怠慢,大声报了姓名来意,宋江还没答话,一个头领已然大笑起来:“李庄主却还识得厉害,只是区区一些酒肉,就能打发我梁山众好汉不成?”余众也多大笑不止,只有上首的一员白面少年头领面带微笑,却不出声。

李应看看宋江,那黑脸上也没什么表情,不晓得到底是什么打算,还是用言语点一下:“小人素知梁山好汉大名,自不敢如此轻慢,只是山寨若是缺粮时,只消一封书信到来,小人自当支吾办理,今番大军到此,不知有何用意,是以前来相问,区区酒肉,只是犒劳众好汉而已。”眼睛弹了弹宋江,又道:“古语云,唇亡齿寒,我独龙岗与梁山有比邻之谊,若是自相残杀,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

众头领一听这话,都鼓噪起来,却见宋江在中间一抬手,顿时大帐内鸦雀无声,李应暗自心惊:这宋黑子好大威势!只听宋江曼声道:“李大官人,若念着比邻之谊,原本不该这般刀兵相见,劳烦李大官人远来犒军,宋江感怀。只是那祝家庄欺我梁山太甚,将河北沧州柴大官人陷在官府之中,山寨众人不忿,因此兴兵问罪,却与李大官人无干。”

李应听这话头,便即放心,晓得宋江这是在向自己说明出兵缘由,虽然李应和扈成都是为高强效力的,祝家庄和高衙内可没什么关系罢?而且祝家庄这次与官府勾结,又告发柴进,样样都犯了绿林道地大忌,梁山若是不痛加讨伐,只怕难服众心。

他还没说话,宋江左手一个披发头陀已经站了起来,手扶戒刀往李应面前一站,喝道:“李大官人,我梁山不兴无名之师,此来只因祝家庄欺人太甚,坏我伙中义气。李家庄只需置身事外,万事皆休,若是要仗着三庄联保,想要一试我梁山兵威,先问过某家手中戒刀!”说着将戒刀刷的抽出半截,一道亮光闪过,端的杀气惊人,引来两旁众头领一阵叫好。

李应心中却是暗惊:“想不到衙内的师弟,武松竟然在此!”

  第三十五章 武松(上)

久闻武松之名,李应却没见过他,此时暗地打量,见这头陀披发当胸,头戴一顶金箍,(前轻后重左宽右窄……),身穿青布直裰,腰系丝绦,上面挂两把戒刀,一看就是打造精良的好刀。端的是一派英雄气派!

原来武松因在江湖上待的久了,很是沾染了些凶厉之气。他在柴进庄子上住了大半年,颇受恩惠,以武松的仗义性格,对柴进大有感激之情,不料晴天一个霹雳,官府来捉了柴大官人,竟然说是贩私盐!这等事在江湖汉子看来根本不算什么,而祝家庄与官府勾结,却是犯了江湖大忌,武松身受柴进厚待,不由得他不恼。

当初柴进被捉之时,并没有在自己家中,却是到了沧州府城,处理些事务,恰好撞到当地官府手中,才落了网,否则以他庄上那些门客庄丁,等闲还拿不得他,倘若迁延久了,引起京城的注意,那开国太祖所定的丹书铁券也不是假的。

其时柴进被衙役堵住门,武松正陪在他身边,本来是要凭一人双刀杀出条血路,救他出险的,却被柴进劝住,叫他脱身独走,来梁山泊报信求救,否则柴进自己目标明显,武艺又是平平,倘若拖累了武松时,两个都走不脱。

因此上,武二郎跳后墙逃了,星夜走来梁山泊报信。那山上好汉多有受过柴进恩惠的,现在又指望着柴进那里运盐过来生财,听闻柴进失风,登时人情汹涌。吵嚷着要去救人。只是嘴上叫的凶,现实却是残酷的,柴进关在沧州大牢,与梁山泊隔了足有近千里路,途中要过五六个州军,几条河流。梁山贼人哪里有这等本事。大军直杀过去?后来吴用发话,说道柴进家有丹书铁券,只消不是叛逆,便不得死罪,众人若是为了他公然攻打州县,正好是害死了柴进,这才暂时平息了众好汉杀到沧州救人的念头。

宋江先前听得众人叫嚷的凶,想到高强的反应,正有些惴惴。听得大众不去打沧州,好歹松一口气,正要张罗着设法营救柴进,不想晁盖忽地冒出一句:“那祝朝奉阻我梁山财路,又陷害了柴大官人,此等宵小之辈,不杀何待!”一句话激起轩然大波,众好汉刚刚平复的情绪又被煽动了起来。

宋江眼看不好。这回是没什么办法阻止出兵了,若是被晁盖这么拉队伍出去攻打祝家庄,恐其趁机夺权了还在其次,若是兵火殃及扈李二庄,高强那里如何交代!宋江无法,只得抢着出来。说了一通“哥哥乃山寨之主,未可轻动”之类的场面话,“慨然”承担了攻打祝家庄的任务,好歹这战场局面还能控制在自己手里。

他眼下在梁山已经是名义上的二号人物,实力上的头把交椅,既然出头挑了这梁子,晁盖也拿他没办法。众好汉又多是宋江的人,一时纷纷响应。于是梁山立寨以来最大的一支抢劫队伍就此浩浩荡荡杀出水泊来。

实则宋江也有心要给高强送个信,无奈他为高强效力之事,满山没一个人知晓,就连弟弟宋清,因其不堪大用,宋江怕他走漏风声,也没敢告诉他,是以一面向祝家庄进军,一面就在考虑以后要如何向高强分说此事。

不想到了祝家庄之后,遇到的抵抗出乎意料的顽强,头一仗就折损了五百多喽兵,困在盘陀路中被祝家庄捉的捉,杀的杀,白面郎君郑天寿还险些被人捉了去;以后虽然逼着当地人引路,进了盘坨路,却因地形复杂,兵力不能集中,祝家庄的庄丁又很是能打,梁山军十几员头领、过万喽兵打了五六天下来,居然连祝家庄的院墙都没摸到。

出兵时的浩大声势,与此时的进退维谷形成了鲜明反差,由不得众好汉不恼,李应此来,正是撞在枪口上,碍着宋江的面,不好发作罢了。

在宋江心中,正是天上掉下个李应来,他也曾听石秀说过,独龙岗李应已然投靠了高衙内,大家自己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