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衙内新传-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调回京,并且推荐高强接任大名府留守的消息之后,对于这位梁留守急于甩掉黑锅的心情,高强是非常理解,并且也乐于借此机会成全他一下的。

第三件,将这个打算透露给宋江,要求他必须第一时间将晁盖等人的计划和布置打探明白,再传递给高强这边知晓,俾可一一应对,达成最好的效果。

最后一桩,就是行动时间了,表面上看来,这次是要等候晁盖一伙前来劫牢,再作出相应的反击,然而这么轻易将主动权交给对手,岂是智者所为?

“如今已是十月下,咱们可以放出消息去,说道明春郊祭大礼,柴进作为前朝子孙也有赏赐,大名府必须得在这之前作出决断,便可引敌来攻。”这是石秀的提议。

高强想了想,又问许贯忠:“这也不错,眼看入冬,若是梁子美想神不知鬼不觉了结了这事,多半要让柴进在牢里过冬,若是冻死了。那就是疲毙,他不用背太大干系,若是柴进能熬过这冬,郊祭他就熬不过去了,因此多半过了上元节就得问斩。如此一来,晁盖和卢俊义要劫牢,也得在这之前动手了。不过这中间也有几个月的功夫,咱们还是拿不准他们什么时候动手啊?”

许贯忠却笑道:“衙内,晁盖他们也不是傻子,更有卢俊义这个地头蛇在。自然会挑选最好的时机。如今已到年底,兵马校阅的时候,大名府又是河北重镇,操练兵马是顺理成章的事,衙内只需请梁留守在大名府内外驻扎大军,壁垒森严。借他晁盖个胆子也不敢来劫牢。如此一来,他唯有等待大军松懈的时机,明年郊祭之前。最合适的机会也只有一个……”

“上元节!”三人异口同声说了出来,接着对望了望,都大笑起来。

“痛快,痛快!就这么办!”这么商量事实在是叫人爽利,高强也不拖泥带水,立命石秀赶回大名府打前站,不但要与梁子美建立起联系,更要整顿大名府牢城的防守。不要被晁盖等人打个措手不及,这边还在商议什么将计就计,那边柴进都被人劫了去了,丢人可丢大了。

石秀答应了,片刻也不停留,在青州府换了匹马又赶奔大名府而去。

高强与许贯忠将他送出衙门,一面目送骑影远去,高强不禁心潮起伏:想不到书里有个大闹大名府。我这里居然也要上演类似地一出了,只是坐牢的从卢俊义换成了柴进。劫牢的则是宋江换了晁盖,至于原本救了卢俊义又陪他坐牢的石秀,如今却成了催命的阎王……造化弄人,造化弄人啊,本衙内这只蝴蝶,翅膀扇的颇有几分水平呢!

他这边刚要转身回府,忽听不远处有人叫:“那边可是青州知府高相公?”

声音不熟,却甚是洪亮,还带着几分与刘琦相似地陕西口音,高强循声望去,只见三五条汉子,身上穿着平民的褐衣,手里牵着马匹,马鞍上挂着包袱,一身的风尘仆仆,好似远路来的。

“看其人,听其声,遮莫是刘琦的故旧或者兄弟?”高强肚里嘀咕,口中应答:“正是本府,来者何人?”

那几个汉子闻听,都露出喜色,当先一条大汉最为雄壮,抢上几步叉手施礼道:“青州相公在上,小人等是应鲁智深大师相召,自陕西华州前来投托青州相公门下,小人史进,这几个都是小人的兄弟伙。”一面说,一面从怀中掏出书信一封。

高强乍听这名字,耳朵就震了一下:陕西华州地史进?九纹龙?鲁智深干的好事,什么时候把他给找来了,还一声不吭的,要给本衙内一个惊喜还是怎么地?

名人见的多了,虽然高强对于水浒书中的史进颇有几分喜爱,但现实归现实,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将那书信接过,看封皮果然是鲁智深的笔迹,展开一读,乃是鲁智深亲笔的荐信,几行大字歪歪扭扭,剑拔弩张,有几笔甚至划到了纸边都没写尽:“高强徒儿,史进史大郎乃为师故友,其人熟习武艺,乃是义士,今荐去你处,好生相待。”落款不名,画一根禅杖,一头是八棱锤,一头月牙铲,此乃鲁智深独门兵器疯魔禅杖。

高强心说这信可真够鲁智深的!将信折好交给一旁的许贯忠,立时堆出一脸欢笑:“原来是史大郎,久闻大名,今日得见,幸也何如!不知这几位好汉如何称呼?”

难得见一个绯衣的大官如此礼贤下士,史进心想鲁达的面子真是不小,这徒弟也收的煞好。赶紧将身边几个人引见了,不出所料,正是与他一同落草的好汉,神机军师朱武,跳涧虎陈达,独缺白花蛇杨春,史进不说,高强也不好问。

余下一人却是个少年,看着身量不矮,筋骨显然还没完全发育,看着瘦小的很,一双眼睛却极为有神,闪动之间精光四射,相貌迥非寻常,高强平生见多了英雄,见了此人情状却也心中一凛,忙道:“不知这位好汉……”

史进有些为难,那少年却咧嘴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知府相公不必在意,我是史大哥的朋友,听说他要来山东访友,跟着来游历一番的,可不是投托知府相公,这名姓么,不足辱相公之耳。”

居然不肯报名?高强心中大奇,若是个狷介狂生,在他面前摆出这样的姿态,高强是眼角都不看他,偏偏这少年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叫人看了却不讨厌,用现在的话来说,此人虽然衣衫不显,满面风尘,却依旧潇洒自如,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有这样的气度,会是什么寻常人物么?

高强眼睛望着史进,九纹龙忙扯了那少年一把,向高强道:“知府相公,这是小人的一个小兄弟,山野之人,不懂得礼数,他姓李,叫做孝忠,宁州彭原店人。”

  第八章 (上)

“李孝忠?”高强脑子里百度了一下,愣是没找到这个名字,同阶段历史中,匹配度最高的一个是李显忠,可如今才大观三年底,李显忠还在吃奶呢,眼前这位,怎么看都已经断奶了吧;况且,李显忠原名李世辅,后来是高宗赵构给赐了显忠之名,根本对不上号,眼下赵构好像也在吃奶呢!

得了,荒野之中本多英杰,眼前这位多半就是了,看这气度,不是一般人,却不晓得有什么才能。高强不敢怠慢,忙将史进一行请了进去,又命人找刘琦和韩世忠来,大家都是陕西人,老乡见老乡,不说两眼泪汪汪吧,话总能投机一些。

当晚自然摆宴接风,史进听说鲁智深作了二龙山宝珠寺的住持,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白什么改了名更了姓,寨主改住持?早知如此,史进当初要是把少华山上的庙占下来,如今难道也能改作住持?

这等笑话,说过便罢,好在高强虽然是五品大员,一点架子没有,言语举止中对史进一行显得甚是器重,叫几人颇为心折。酒酣之时,史进向高强笑道:“鲁大师果然收的好徒弟,对我等山野之人也这等厚待,实不相瞒,我兄弟几人在陕西华州时,乃是绿林中人。”说出这话时,朱武和陈达都停杯不饮,凝神看高强的反应。

倘若换了别个官员,听了这消息都得打个愣神,唯独高强全不在意,谈笑风生——那当然了,他早就知道了——道:“草莽之中本多豪杰,难得史大郎身在绿林,心怀忠义,愿意为朝廷和官家效命。本衙内钦佩之至。如蒙不弃,便请史大郎在我这衙门里权且作个牙兵都头安身。陈壮士可为副都头,朱先生便委屈作个书吏,如何?”

这几个虽然不是什么正经官职,却都是高强身边亲信的位置,史进等人喜出望外,知道高强没把他们当了外人。纷纷拜谢,大家将酒杯端起,一饮而尽。

那少年李孝忠在一旁笑吟吟地看着,又看了看一旁作陪的刘琦和韩世忠,忽而端起酒杯道:“高知府。小人年纪虽然不大,却爱结交天下英雄,像你这样的官从来不曾见过。少不得要敬一杯酒。”

这时代的酒比啤酒还不如,以高强在现代啤酒论箱喝的肚量,自然是不在眼里,闻言立刻就把酒碗端了起来,刚要去碰,那少年却又将手中酒碗缩了缩,笑道:“且慢!高知府,咱们先说好,我虽然是跟着史大郎来的。却只是游历,不须你给什么官职,只是往后一段日子,怕是要叨扰知府相公,这可使得?”

“使得!”高强一口答应,心说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年纪这么小。又是跟着史进从远路来的,总不成你还能是个奸细?其实说到史进的性格。颇为粗疏,这少年若真是奸细,处心积虑的通过史进来接近高强,难度也未必就有多高。

俩人酒碗一碰,干了酒,高强便问:“李哥儿,看你模样,不似绿林中人,怎地与史大郎作了一路?”

李孝忠一笑,史进脸上有些尴尬,还没等说话,朱武忽然插进来道:“高知府,莫要看这李小哥年纪不大,却是智计百出。说来惭愧,我们与他还是不打不相识。”

原来史进作了山贼,他武艺是好的,但对于经营山寨是一窍不通,又爱劫富济贫,因此山寨没什么钱粮积蓄。年景好的时候,日子不难过,今年各地大旱,陕西也不例外,史进这少华山一伙不但抢不到多少粮食,还时不时要拿出点存粮来赈济灾民,山寨就有些青黄不接起来。

朱武是实际上的当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说不得要史进带队出去吃几个大户。有道是兔子不吃窝边草,史进又是本地庄户出身,更加下不了手,这次吃大户的目标就选在了邻州的一个庄子。

哪晓得这次出兵倒了大霉,也不知怎地走漏了风声,史进一路上吃尽了苦头,东边一支冷箭,西边一阵锣鼓,到了晚上更加不消停,吵的众山贼连觉都睡不着。如此情形,显然对手已经有了防备,史进和朱武一合计,当即退兵,而后又连夜进军,杀了对方一个回马枪。

高强听到这里,胃口已经都被调了起来:“此计大妙!寻常庄户人家,能如此调遣已经不易,看到史大郎回兵,多半要大大庆幸,哪里还有防备?不过看样子,这回马枪恐怕没落什么好下场。”

果然,史进率军先退后进,一昼夜跑了近百里,虽然众喽兵跑的叫苦连天,仗着史进平素御下有方,队伍倒还没散。看看到了地头,已经是黎民时分,史进便下令休整队伍。这一休整不要紧,立时听见一声号炮响,跟着锣鼓喧天,杀声动地,周围好似千军万马杀来一般,一片声地叫不要走了一个贼人。

所谓的奇兵,都是建立在不被敌人识破的基础上,一旦被敌人识破,打了个反埋伏,士气立刻崩盘,史进手下地几百喽兵登时就溃不成军,史进眼见兵败如山倒,气的两眼冒火,自己带了几个心腹喽兵望前冲,哪晓得那条路上不是绊马索就是陷马坑,连同史进在内一个都没跑掉,全当了人家的俘虏,后来还是朱武出面给赎回来地。

高强看了看李孝忠,心想多半这就是出自这少年的手笔的:“李哥儿,不知这一仗,你带了多少人?”

李孝忠一笑:“三十人而已,多了我也调遣不动。”

座中皆惊!三十个乡丁,经这十来岁的少年一调教,居然能把数百精壮喽兵都给打垮了,甚至活捉了对方主将,别的不说,这少年的胆略高得惊人!

刘琦和韩世忠都有些不信,但这话既然是史进说的,他是高强师父的朋友,看性情又颇为豪爽,好似不大会在这事上撒谎。俩人对望一眼,都来了精神,座中话题一转,大家就聊起了兵法来。

  第八章 (下)

说到这时代的兵法,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