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衙内新传-第4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闹地!今儿本衙内就教教你什么叫赤字财政,什么叫天上不会掉馅饼!

“臣敢请问陛下,朝廷用度连年窘迫,可有臣僚愿出资以资给朝廷的?”

赵佶摇头,进纳钱米买官者每年有之,不过顶多万石米而已,哪有人一把拿出百万贯巨资以助朝政的?也就是高强有这本事罢了。

“臣再问陛下,是否今年以后,朝廷再不会有用度窘迫之事?”

赵佶再摇头,这不明摆着么,过两年北面就是大战连场,到时花钱真如流水一般,眼下这几万兵地费用算得了什么?

高强当即道贺,说天子圣明:“陛下,如今一度窘迫,倘若真能为国为君父解忧,虽百万贯钱,臣又何所惜耶?但此事可一而不可再,他日再有需用钱处,则臣财已竭,世间岂有另一高强,肯将自家百万贯家财尽出佐军也?即是说,今日朝廷取了臣的百万贯,他日便欲得一贯亦不能也。”

赵佶连连点头,又看张商英。张商英这时已经是骑虎难下了,现在的辩论很有些当初和高强辩论钱引的味道,都是在高强的阵地上交锋,上次已经差点把裤子都输掉了,连方田法都险些不能废掉,这次不晓得又会输掉什么?硬着头皮道:“高相公巧言伪饰,为的便是要作陛下的债主。”

高强眼睛一瞪,冷笑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今日之事,非只为区区百万贯也,乃是为了后世百代立法,一旦后世再有窘于用度时,便可向臣民发行国债。所谓集腋成裘,百世未必有一高强,能以一身而致百万贯,且愿以之佐助朝廷;但大宋臣民千万,家有百贯者何止万人?令此等人购买国债,国家得百万贯军资,其民则一年可坐致十贯利钱,公私两便,可为后世之法,何乐而不为?”

尚书右丞刘正夫在一旁听的入神,忍不住插嘴道:“高相公,本相有一事不明,倘若一年之后,朝廷不能筹措一百一十万贯以还本偿息,失信于民,如之奈何?”张商英一听这问题提的犀利,赶紧跟着叫板。

高强笑道:“此事易与尔,再发新一期国债,定额一百一十万贯便可!”

赵佶以下,人人都听的目瞪口呆,心说这不是等于欺骗臣民么?还没等他们提出反对意见,高强正色道:“世间之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等为天子辅政,难道无意于进取,而期以年年相同么?今年国用不足,便当励精图治,这一年中多取一百一十万贯出来,上报陛下,下安百姓,这方是我等为臣之道。”他看了看张商英,大声道:“若是无意于政事,只知把些难题来令君父烦忧,或者筹划着刻剥臣僚地家财,此乃守户之犬尔,何可为天子之宰臣?”

张商英险些一口血喷出来,心说这小子骂的够狠啊!无奈此时赵佶已经被高强的大话给感动了,率先拍手叫好,走下龙案来拉着高强的手,连声感叹道:“卿家真乃国家之栋梁也,朕得卿为辅,实乃祖宗之福,国家之福!”

皇帝调子唱的这么高,臣子们自然要凑趣,况且高强这一派眼下在殿上党羽众多,一时间从左相何执中以下,梁士杰梁子美刘正夫外加太尉高俅等人一体道贺,张商英无法,也只得跟着喊万岁了。

于是皇帝降旨,拟发大宋第一期国债,总额百万贯,年利一分,由大通钱庄包销,并许于大宋金银钞引交易所上市交易,皇帝御赐名为“惠民国债”。责令中书和尚书省会同枢密院详议京东诸军安置事宜,一应用度不得扣减,并且以后每年中书编制国用时,须得将国债情况列入,今年须偿付多少本息,须再举债多少,务须详细,倘有不明处,得向大通钱庄咨议之。

数日之后,朝廷的德音来到梁山,宣读了各军的编制和姓名,并伤几名大将各领亲兵赴汴梁面圣。此诏所到之处,万岁之声不绝于耳,梁山军士们连日来眉宇间的隐隐忧虑,一夕间全都变做了喜气。

  第七章

高强命宋江在梁山练兵,当然不可能只要一些精壮而且见迄一”7,员。这种人虽然比丹丹放下锄头的民兵好了太多,不过对比起很久以前就实现了全脱产当兵的大宋官兵来说,战斗力其实也没多大优势——前提是大家都保持了足够的训练量以及作战经验。

因此在宣布的梁山军整编诏书中,虽然采取了招讨司军和梁山军混编的办法,但并没有直接将梁山军补充到招讨司军中去,而是扩大了招讨司军的编制,原先的招讨司六军番号不变,编制却扩大了四倍,每军都扩充到了一万人。如此大的编制,统兵将自然不可能还是原先的正将和准备将,由于讨平梁山有功,招讨司诸将一体封赏从优。韩世忠、关胜、杨志这三员正将升为统制官,李孝忠、史进、刘简三员准备将则升作统领官。鉴于统领官比统制官低了半级,因此皇帝特旨赐三将各带御器械,以示褒奖。

而梁山军的兵员便在遴选了合适的头领和喽兵之后,以营和都为单位打散编入招讨司各军之中,官阶最高的花荣、武松、刘唐、朱仝、黄信等五人进封为统领官,挂在招讨司各军下担任将佐,其余梁山各头领则各赐官大小有差。公孙胜不愿为官,因此御赐封号通玄清一真人,皇帝特旨随同面圣将领一同进京,与赵佶讲论道法——显然,皇帝对于盗伙中有这么一位看上去卓尔不群的道人感到极为好奇。

能够仍旧统领兵马,对于大多数梁山招安头领来说都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这表明朝廷对他们给予了相当的信任,至少暂时没有卸磨杀驴的打算。

再加上随诏书宣布了给予各军将士的优赏,这些绢帛钱币等物就直接排垛在军前,众将士一面恭聆圣旨,一面眼睛在那些财物上转来转去。等到钦使一宣诏完毕。几万人登时一起欢呼起来。虽说和招讨司的那些官兵不久之前还杀的你死我活,现在却要作同僚,而且还得居于对方之下,不少梁山将士心中难免有些不爽,不过相比起宋江猝死时地全山倾覆之危,现在这条吃粮当兵的道路可以说相当叫人满意了。

这一日已经是梁山宣布分金大买市的最后一天。事实上。这次分金大买市进行了足足一个月。在石秀和武松等人的精心组织下,这次分金在商业上其实乏善可陈,却在暗地里已经划分好了新建的梁山军和周边各州县的势力范围。按照现在地管理术语来说,梁山军的各个管道已经和周边各州县的民生和军政各条线实现了初步对接成功。莫要小看了这次划分势力范围,通常如果在已经划分好的各块地盘中间突然出现梁山这么一个庞大地团伙,重新分蛋糕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好在。这次分金给予了周边各个“码头”以相当的好处,再加上石秀的斡旋,此事进行的相当顺利。梁山招安后的第一批私盐在三天前就已经从梁山过境。运往孟州快活林而后再进行分销,将宋江之前开辟出来的商路又重新拾了起来。当然,现在梁山已经重新纳入了大宋地和谐大家庭,不会再以地下的生意为主,从东南沿承州、楚州一带湖泊港汊北上的运粮船也已经过了扬州,只要这条航路走通了,就可以在运力趋于饱和的大运河之外。再度开辟出一条南北之间的运输大动脉出来——实际上,这本来就是元代以后大运河的流经线路。为此高强还很是踌躇了一阵:又躬私盐又搞漕运,那么要不要给梁山起个盐漕总舵之类的名字?由此又想到了“红花青叶本是一家”。历史上地青帮和洪门就是从盐帮和漕帮分别发展起来的吧?于是愕然发觉自己弄出来地这个黑帮居然很有流传千古发扬光大的潜质。

他地这些心思自然不足为外人道。即便是受命治理江湖码头的石秀也不得而知。由于是分金地最后一晚。又新得了朝廷的大笔赏赐,梁山上欢饮达旦。连哨卡都撤了,要走的人。要留下的人,从此就要各奔东西,踏上新的道路,这帮惯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江湖好汉,又怎么不在这个时候痛饮一场。互道珍重?

忠义堂上又是另外一般景象。梁山既然招安了,这地方自然不能再叫忠义堂。而且其格局也太大了些,不适合作梁山军的官廨,因此张叔夜已经命令将该处房舍加以改建,拆卸下来的材料运到山脚去建造新的码头和货仓。这一夜之后,曾经辉煌灿烂,几十名将领济济一堂的梁山忠义堂,就将不复存在。

汇聚于这里饮宴的前梁山众头领们,自然不会有太好的心情。如扛干宋万,阮氏三雄这些“根正苗红”的绿林人。念及往日之盛一旦将逝,连昔日的大哥宋江都已经在招安前夜撒手尘寰,个个都恨不得立刻将自己灌醉,阮小七拎着酒坛子逢人便干,喝到刘唐面前已经有八分醉了,俩人将手中酒坛子底一口喝干,抱头痛哭。

哭了没一会,刘唐心里有愧,酒力发作的格外快,已经直接出溜到桌子地下,人事不知了。阮小七忽然发觉抱着的人不见了,支棱着眼睛四下望,忽然看到武松和花荣,朱仝这两个人坐在一处。彼此也不说话,只是你一杯我一杯地喝。阮小七看看手边,随手提起半坛酒,迤逊歪斜地走了过去。

“武二郎。如今招安作官。你那师兄又身居枢密使高位,想必指日便可升官发财了吧?”梁山招安之后,双方使者几度往还,尤其是石秀来到梁山主持谈判之后,武松和高强之间的师兄弟关系就不再是秘密了。在梁山大多数人看来,这并不算什么,象黄信和秦明就本是师徒关系,梁山众人原本都是从大宋治下逃出来的,谁能和山下真正断了干系?

只是,此时阮小七的口气,显然不是这么单纯。武松的酒意也有了七八分,乜斜着眼去看阮小七。拧眉道:“师兄自师兄,我武松还我武松,却恁的?”

阮小七大着舌头,说了几回都不成句子,却还在那里晃着脑袋想词,花荣看不下去。起身和他拼了两碗酒,阮小七本已喝的差不多了,这两杯下肚顿时如同中了一箭,一跤跌倒在地。抱着个半倾的酒坛子睡去了。那酒坛子搁在他胸口。酒水随着他的呼吸从坛口一下一下地倾出来,阮小七便伸嘴去接,一面含混不请地叫“好酒!”

花荣见状,摇了摇头,也不去理他。转身坐回原处。又端起酒碗来,向武松举了举,也不待武松回敬,自己一口喝干了。武松也将手中酒喝干了。忽然瞪着花荣道:“花知寨。我武松与梁山众兄弟相交,全是一片真心。你信也不信?”

花荣默然片晌。低下头去。用手按了按自己的那条中箭地腿,忽然自嘲地笑了笑:“真心?我花荣昔日为众兄弟在那河滩上舍身断后之时,何尝想过,伤愈之后竟会投了官兵?又哪里想到。我花荣求死而不死,如今招安作了官;宋江哥哥求招安。如今梁山招安,他却不在了……”

他仰面朝天。大大地吐了口气,向武松道:“武二郎。人生在世,旁人地目光言语,原顾不得许多。我记得你当日曾向我说起,令师鲁大师在五台山出家时,醉打山门,呵佛骂祖,沙门中目为败类,长老却独以为有慧根。是非对错,你不知,我不知,人不知,只有”,他占上指了指。又向下指了指:“天地知尔!”

一时大笑起来,端起酒碗起身,大声道:“众家兄弟,今朝有酒今朝醉。他日相见莫要忘了咱们一起快活的日子!干!”待要喝时,才发觉碗中酒早已尽了,随手将那酒碗掷在地上,一手抄起个酒坛子来。对着坛子痛饮起来。那清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