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衙内新传-第4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智深哈了一声。点头道:“是了!论武艺,你师兄不如你;论心性。你师兄也不如你。偏是你作了些许小事,便在那里说累,说筋疲力尽不能再兴,你可曾想过你师兄,他能不能说这样的话?他至今仍在那里苦苦挣扎,为的是什么?”

武松听的呆了。回想高强一向以来。东南杭州、山东齐鲁、北上辽国。作了多少大事,如今以一个二十多岁的少年晋身枢密院。成就本朝前所未有之功业,

他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创造了本朝新地历史。这样地师兄,他也是在苦苦挣扎么?他为的是什么?

“痴人!”鲁智深抬起头来。望着头顶的梁柱:“当日我遇见你师兄时,他说和我有夙世缘,能知我过去事。因此我才收了他为徒。后来到了杭州,为师出手不慎,杖下杀了一员好人石宝,故此心中迷惘,不愿在他身边住。这才孤身出来,至今在这禅寺中快活。每日里喝酒吃肉。冷眼旁观他世间众生,有一日忽地悟了一道,我佛说。众生皆苦,半点也不错了!”

武松听见说“众生皆苦”,想起自身所经所见,垂首合十道:“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哪知鲁智深却大喝一声:“咄!苦海虽苦,苦不过地狱,然则为何弥陀佛只身入地狱,誓愿地狱不空。便不成佛?佛为何不肯回头?你师兄生有宿慧,能知我过去事,我能悟到的,他自然也能悟到。为何他不回头?”

武松呆了呆,答道:“师父地意思是,师兄也如弥陀佛一般。己身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鲁智深却笑了,笑声越来越响。夜鸟为之惊飞。屋顶灰尘簌簌往下落:“痴儿!你如今回头,可曾看到那岸了?你再去问问你师兄,他可能回得了头,到得了岸么?!”

我今回头,可即是岸?武松心中将这句话咀嚼来去。一片迷茫。只觉得身在五里雾中,脑中各种念头纷至沓来,真不知说什么好。正怔忪间,只听外面有女子说话声。跟着又听见婴儿哭泣声。

和尚庙里听见女子说话声,原本已经是异事了,不过武松适才已经见到了潘金莲,虽然还没明白为何潘金莲会在这里。不过显然和鲁智深有关系,因此还没放在心上。可是,现在竟然有婴儿哭泣声?这竟是怎么回事?

他兀自跪在地上,回头去看时,只见方丈门开处,金莲依旧是那副装扮,一手提着酒壶,另一手抱着一名未满周岁地婴儿,额上出了一层细细的汗,温温微笑道:“劳师父久候了,这孩子只是哭闹。哄了不睡,只得携来叫师父说说。”

武松整个人如遭雷击,愣在当地,待想要移动身子时,却发觉全身的肢体都不由自己控制,嘴巴动了两下,哑哑地响了两声。竟连声音都发不出来。“是她,是她的孩子!不会错,决计不会错,那脸上的温癣笑容,从来也不曾见过。只有对着自己地孩子,女人才会这般笑法!师父,师父,这孩子……”

武松心中已经如雷轰一般地隆隆作响,偏生好似魔症了一般,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却见鲁智深咧开了大嘴,好似甚喜见到那婴孩,伸手从金莲怀中将那婴孩接了过去,伸出一个铁棒头一样的手指,点着那孩子嫩的似如滴水一般的小脸。虎着脸道:“哭,哭什么?见到师爷爷了,如何不笑?咄!”对着这样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鲁智深居然在用狮子吼!

那孩子却也奇怪,在金莲怀中便只哭泣不休,一到了鲁智深怀里。身下垫着鲁智深地毛毛手臂。面前是鲁智深地光头大脸。耳中是鲁智深那如闷雷一般的狮子吼,他却竟然不哭了!一面咯咯地笑出了声。一面伸出两只馥白白的小手来,十个春葱一样的手指径去抓鲁智深地胡子。

这鲁智深的胡子有个名堂,叫做电光螺丝卷。根根都是盘旋如螺,平时卷曲着,若是发怒时,旁人是怒发冲冠。他大和尚没头发。那就是怒须扎脸,根根都要直立起来。现刻抱着婴孩,花和尚笑的开怀,只顾逗那婴孩,根根胡须越发卷的翘了起来,那婴孩便伸手去拉,拉直一根。手一松,跟着又卷回去,越拉越乐。笑得咯咯直响。

一个大和尚,抱着一个孩子。身边更有一个美貌的少妇,在那里轻轻拭着额上地汗……身临此境,武松只觉得这就是阿鼻地狱,无尽之苦!也不知从哪里来的气力,他从地上奋然而起,呛啷一声,腰间戒刀已经半出鞘来,喝道:“在……这婴孩,哪里来的?!”

武松空手打的死猛虎,在梁山统率万人,豪气杀气凌于全山。他这一发怒。山寨纵有多少凶悍顽劣之徒。也要吓的不能言语。哪知鲁智讶眼睛都不抬一下。好似根本就没看到他拔刀。只当没有这个人在面前一般,仍旧是去逗弄那婴孩,那婴孩也仍旧去抓面前地螺蛳胡子,咯咯笑个不停。

只有金莲,也不看武松一眼,全副心思好似都放在面前的孩子身上,却轻轻地答了一句:“叔叔。这孩子。姓高。是你师兄和我的骨血。”

姓高!师兄高强的孩子!师兄高强和她的孩子!高强和金莲的孩子!

武松愤怒填胸。大吼一声,双刀出鞘,便要抢上前来。恰在此时,鲁智深眼皮一抬,两支电光眼向武松身上只一扫,喝道:“武松!你且看好了,这便是你的苦海!”

武松一怔。大叫道:“鸟的苦海,师兄欺我嫂嫂,辜负我所托。与我何干!”

鲁智深面上忽然现出怜悯之色,还没说话,金莲却在一旁柔声道:“叔叔,你错怪你师兄了。是我勾引了他的,一切都是我之所为。若你要恨,要杀。便来杀我罢!”

武松头脑嗡的一声,只觉得天旋地转,周遭的一切都好似在离自己远去,只有金莲的话在耳边回响:“是我勾引他的!是我勾引他的!你来杀我罢!来杀我罢!”

恍惚之间,他又回到了那个古庙,那个他杀死了西门庆,又和自己的师兄割袍断义。放弃了对嫂嫂的一腔执念,无悔地冲入江湖路的那个古庙。金莲也是在那里说着:“你只管来杀我好了!我就是喜欢他!你自己没胆来爱我。偏偏见不得别个男人碰我!”

举刀,刀有千斤重。不,纵有千斤重,我武松天生神力,也将它举起来了!为何举不起,为何举不起?为了我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一刀将如何斩下,斩的又是什么!

刀斩恶人,斩恶行,斩恶念!然而,如今这恶,究竟在哪一方?

呛啷一声,戒刀落在地上,武松晃了两晃。一张口,哇地喷出一口鲜血来,双眼紧闭,仰天向后便倒。

  第九章

大宋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枢密使,这个头衔看上去光鲜亮,令无数官员为之疯狂,多少人看着头顶这个光环的高强口水拖的老长。人心都是肉长的,自己想要的东西被别人得到了,自然就会生出嫉妒之心,尤其这个对手按照国人传统的评判标准来说,还是一个堪称接近人渣的坏蛋,这心里简直就象翻江倒海一般。

因此,当高强真正深入到枢密院的工作中去时,才发觉这份工作绝对不好作。或许对那些循序渐进,几十年熬到这个份上的文官来说,大可垂拱而治混日子,但是新任的年轻枢密副使在上任初始的个把月当中,基本上处于无人搭理,无人问津,无人合作的三无状态,发出去的命令总被人阳奉阴违,三天就能得到的回文半个月都不见下落,坐在枢密副使的官廨中,连叫人倒茶都得三请四邀,气得高强两眼冒火星,却又无处发泄。

他自从来到大宋之后,凭着他衙内的身份和自己节节高升的地位,处处受人奉承,江湖上那些豪杰如史文恭李应等人,哪个见了不是纳头便拜?虽然这些恭敬之中带了太多的功利成分,高强也没太当回事,不过毕竟是习惯了,如今升到了枢密副使高位,却骤然受到了这般冷遇,叫他一个二十郎当岁的年轻小伙子如何承受的起?

造成这种状况的,除了周围那些大小官员心中的妒忌和对于高强地臭名声的鄙视之外,也和枢密院这部门的建制有关。大宋朝经过近二百年的沿革。在官员升迁上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制度,正常情况下一级一级地爬上去,到了枢密使这个级别基本上也就半只脚跨进棺材了,在这个年纪,有多少枢密使能精力充沛地抓起枢密院的事务来?在这种情况下。枢密院地机能设置便将日常事务都放在了枢密都承旨这个级别上,通常枢密使若不是自己亲自抓的事务。也就能从枢密都承旨那里得到些关报而已,并不需要事事插手。

如今高强推荐了陕西种师道出任枢密都承旨这个位子,那圣旨要传到京兆府去,再等种师道安排妥当赶过来就任。少说也得一个月。而前任地枢密都承旨是从河东任上积功升起来的何灌,此人文武双全,却颇有些崖岸自高的品性,听说了新任枢密副使的不良声名之后,二话不说,借口自己另有差遣,扔下枢密院地事务直接跑路了。就这么着。少了中间这个秘书长级别的人物,高强对于并不直接向自己负责地枢密院众官员完全没有办法,于是乎。便给了高强一个难得的机会,让他见识见识。抛开了想要从他身上占便宜的念头。人们究竟有多愿意亲近他这个衙内。

“国乱思良将啊……”高强闷闷地坐在属于自己的官廨中。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早已泡的快成白开水地茶,心里惦记两个人。其一当然是自己推荐为枢密都承旨的种师道,倘若他来了,大家也算有些交情,自己又是将他从投闲置散的逆境中拔起来地人,怎么着这日子也会好过许多;这第二个人就叫人意外了,竟是最近在暗地里斗个不休地蔡京!

“人啊,总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情,这话一点都不错!想当初本衙内娶了蔡颖为妻,仕途上就此一帆风顺,所到之处文官冲着老蔡地权势,武官看我老爹的面子,哪个不对我奉承?这一路升官也全无阻遏,台谏地言官屁也不曾放一个,老蔡的面子着实不小呐!现如今,老蔡大约也对我没了指望了,照着小乙的估算,不定暗地里怎么想招数对付我呢,幸亏现在这老狐狸下台了,威风减了八分,倘若如今作宰相的不是何执中和梁士杰,本衙内的日子只怕还要难过几分,说不定这枢密副使的位子屁股没坐热就得滚蛋。”高强颇有些悻悻然,若不是明知老蔡谋国不足为恃,他才不想费尽力气去和这老狐狸明争暗斗,这棵大树何其荫凉!

唉声叹气了半天,实在闲的没事作,便吩咐门口的亲兵去请赵良嗣过来 这亲兵还是他从自己府里带过来的人,堂堂的枢密副使,这枢密院居然连个使唤的人都不给配备,当时令高强着实愤愤半晌。

赵良嗣便是在辽国时的马植了,来到中原之初他给自己改了名字叫做李良嗣,现在又得皇帝赵佶赐以国姓,因此叫做赵良嗣。这位爷要是按照后世历史上的一个典故,发迹之后大约可以被人称为国姓爷,眼下在枢密院里可比高强混的好的多,人人都知他奉御旨筹建燕云房,未来必定是枢密院中最为紧要的部门之一,自然处处受人奉承。

一高一低,却此冷彼热,高强不找他的麻烦,又去找谁?这赵良嗣又是他引进来的人物,因此高强叫,他不敢不来,于是赵良嗣便成了这些日子进出枢密副使官廨最频繁的人,每天没有十趟也有八趟,只要高强能想起一个由头来,便即劳动他的腿脚跑一趟。好在赵良嗣从辽国到这里,这么远的路都跑下来了,这么点路程也不放在心上。

今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