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衙内新传-第4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说穿了,林冲就算千顷地里不出一棵苗,也是他自家地事。高强插什么手?若是别人家里这样的事,高强压根懒得去理。不过林冲这家与别人不同。男人是他地师父,女人又是大有渊源的。高强又是个来自现代的人,不大把这些忌讳放在心上,因此要管闲事。

林冲又喝了两杯,说起当日随招讨司出兵梁山,生擒董平之事,一时又眉飞色舞起来。他一向在京城作禁军教头,上阵实战的机会少之又少,一身的武艺无从施展,怎不伤了英雄心?又向高强请托,要他整编新军之时,索性将自己从京城的禁军中调了出去。

高强原有此意,当初在招讨司军中,林冲那一队禁军被当作了教导队来用,着实出了一些精干地使臣,连同一些愿意离开捧日军到新军中当兵的禁军,林冲先后向招讨司新军输送了不下三百名使臣,这么一个人在军中势必拥有极大的影响力,放着不用岂不可惜?只是男人在外面闯事业,最怕的就是后院起火,看林冲这样子,多半是打算一走了之,丢下张氏娘子一人在家里,若是在周遭的压力之下干出什么傻事来,那岂不是糟糕?

本着生活业务两手抓的精神,高强一面安抚林冲,等到新军整编完毕开始训练了,一定央求老爹高俅将他调出去,一面肚里便在想着。一时得了一计,假意引着林冲的注意力向自己得子的经过上去引,林冲果然中计,想想高强妻妾比自己多了几名,照样是几年无子,如今有了小衙内,岂难道是用了什么偏方?

高强卖了半天关子,才将鲁智深那封信给拿了出来,一面给林冲看,一面道:“师父,实不相瞒,此事原是鲁师父佛法无边,二龙山宝珠寺观音显圣,这才赐下徒儿地子嗣。师父若要求子,不妨领着师娘往二龙山宝珠寺一行。”

大凡害病求医的人,往往都有一种侥幸的心理,再是怎么荒诞无稽的办法都愿意去试一试,所谓病急乱投医便是如此,就便林冲是个英雄,却也不例外,当下满口应承,丢下酒杯便往外走。高强一把拦住,先说明鲁智深眼下已经离开了二龙山,那处接引无人,只得让右京和金莲相伴着前去求子。

后来林冲和张氏娘子到了宝珠寺,右京明里安排着夫妻分睡,以求子嗣,暗地里照着高强的吩咐,请几个资深的婆子来,给张氏娘子诊治,果然旬月之后,张氏有孕,不过一年,生下一个男婴来,林冲喜不自胜,又到二龙山还愿,从此宝珠寺改尊求子观音,香火日盛云。

当高强从右京嘴里得知林冲夫妻久久不孕的根节时,险些将筷子吃到肚子里去:原来经过几个婆子再三问讯,这才发觉,原来林冲夫妻成亲这些年,行房居然一直都是行的后庭花!而且这俩夫妻都懵懵懂懂,还道这便是敦伦正道,枉自费了许多功夫,似如此脚何以成功!当时高强听了个中缘由,险些一口血喷出来,心说豹子头啊豹子头,你真可够豹的!

不论如何,总之林冲这个住家好男人终于是了了心愿。得以昂首上战场了。

林冲解决了,另一个借调战将徐宁也没费多大功夫。御前班直百余年来都是拱卫皇帝,到徐宁这里才头一回上了战场,这个口子一开。出乎高强意料之外。班直卫士中居然有许多人并没有后代八旗兵那种作风。许多人纷纷请战,要求加入到外戍军队中去。你争我夺之下,这官司一直打到皇帝那里,还是赵佶御笔。钦点了金枪班一百名卫士和徐宁一同转入新军之中,以壮军威。这才作罢。

政和元年八月,招讨司新军各大将领亲兵赴京城面圣。总计将领十余人,使臣兵将计近三千人,高强又拿了东南应奉局新造地棉布袍子出来。一色都用白袍,兵器甲胄也全换了新家伙,连马匹都是全副崭新地鞍辔,蹄铁上都不见锈迹。

大宋军队本以绯色军服为主,这一支军容鼎盛地白袍军一路从京东东平府昂首开往京城。一路上着实吸引了无数目光。这新军的做派和其余地军旅又有些不同,一边行军。一边大声唱歌。倘若有人凝神细听之下,便能分辨出。这歌词中尽是些“买卖公平,讲话和气”之类地话。实则是高强将后世耳熟能详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词和旋律都写了下来,稍稍改动了几点之后,便吩咐全军传习。以此来培养部队地纪律观念。这一拨进京面圣地兵。首要条件就是会唱那半阙满江红。以及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地歌子——现今叫做劝军歌。

军行全是从陆路,一路上秋毫无犯。农夫荷锄而观,军纪之严明决然可观,以至于军队还没到京畿,各地州县地札子已经飞报了来,尽是一片赞誉之声。

赵佶览报大喜,不免对于这股面圣地新军更加期待。按照宋室君臣地计议,河北京东各地地军兵。因为承平日久。腐朽不堪大用,将来收复燕云的重大战役。必须要使用新军。而高强地这一支因为剿匪而产生的招讨司新军。便势必成为未来大军的火种。

九月甲申,面圣各军抵达京城。是日宿于准备好的军营之中。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韩世忠等领兵将领便早早起来,督促着全军上下结束整齐,人吃战饭,马喂精料。

巳时,赵佶与亲王宰执众大臣御大内正门宣德楼,御街全部戒严,不许官民行走。自御街尽头,一骑白马率先出现,马上端坐一员白袍月、将,横槊鞍桥,周身上下银光闪闪,担任大军前导,正是招讨司背嵬军统制韩世忠。他身旁一人,步行跟随,身高几乎可以与韩世忠等齐,双手持着大军认标旗,正是梁山上选出来的第一长人,险道神郁保四。

这两人之后,背嵬军、游奕军、踏白队、前后左右四军,依次而过。这些兵马事先得了高强地嘱咐,统统操练过了,一路上操着改良过的正步——没法不改,士兵都穿着甲胄,和现代地军装完全两个概念一一铁甲鏘鏘,一个一个方阵直行而过,经过宣德楼前时立正,转身行跪礼,山呼万岁,然后起身,换下一个方阵。所有动作都以口令为准,一步一动,动静分明,只要一声立正,全军所有方阵一起停下脚步,军止尘止。

这一番操练基本上都是按照后世阅兵式地标准来训练地,虽然在高强看来,远远比不上天安门前地千军万马那么整齐划一,那么具有震撼力,不过在这时代地人看来,这许多兵甲发出同一个声音,区区几千人,声势几不亚于百万大军——郑居中事后便是这么形容的,反正也没多少人见过真正地百万大军,况且大宋又是一个文采风流的朝代,用一些修辞手法,大家也都司空见惯。

对于赵佶来说,这等景象乃是平生未曾见过,即便是一位艺术家皇帝,当军旅之威以这种堂皇壮丽地气势呈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心中丝毫没有感受到大宋历代皇帝对于武人地警惕和戒备,反而生出极大地美感来。这种美感在阅兵式地最后达到了最高峰,当时各方阵依次从宣德楼前走完后,在御街上站成几列横队,齐声高唱满江红,不过这次加上了后半阙:“……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好,好一个朝天阙!”赵佶兴奋地满脸通红,鉴于招讨司已罢,这新军并没有正式地名号,当即御赐新军名办常胜军”。

  第十六章

官兵面圣,自然须得犒赏,军卒使臣赏酒肉锦缎,都头以上,诸统制官、统领官都在宝津楼赐御宴。不过这御宴也有上下之分,统制官和统领官得以在楼上,与皇帝同席,正将和准备将、都头则在楼下享用御宴。

楼下的不说,上楼将佐十余人,内中有两个形象特殊,其一便是武松,一身大红僧袍,青布直裰,头陀打扮,奇在一头长发中间近半都是银白色;另一个便是公孙胜,道冠鹤氅,背后画着八卦图形,手里拿着拂尘。

赵佶生平好道术,不免对公孙胜多看了几眼,过了片刻,宣下口谕来,命公孙胜近前说话。公孙胜起身到了御座前,口宣道号,说了出身道观,赵佶听说乃是九宫山罗真人座下弟子,大起兴趣,左问右问,好一阵子方叹道:“朕居于宫中,竟不知山泽之大,处处皆有神仙异人,如卿家这般方称得上至道之人了。”因问公孙胜所学的道法。

公孙胜当初拜师罗真人,不过学些画符念经,也无甚特殊之处。不过上了梁山之后,宋江也将天书分与他学,内中自然没什么真本事,然而公孙胜要打起“神兵”的旗号来,便一面宣称自己从书中学了五雷天心正法,六丁六甲神兵,一面暗地里和那混世魔王樊瑞合谋,弄了许多江湖上的障眼法,因此神兵一脉,在梁山也是数得上的字号。

此时当着大宋皇帝地面。公孙胜不慌不忙,只因高强知道赵佶崇道,早已吩咐公孙胜做好功课。此时这位清一真人便将生平所学卖弄出来,将自己生平所学吹嘘了一番。他自不说什么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这类很容易就能戳穿的大话,云山雾罩地侃起了修真的十二重境界,尤其是渡劫之难。又有多少天材地宝可以襄助云云。说实在的,道法虽然是我国古人的创制,几千年下来不断增益,不过要论这唬人的花头。只怕还及不上网络时代几年地则小说积淀来的多。尤其是那些听上去头头是道、偏偏又从来没有人在道藏中见过的法宝神功,听的赵佶如醉如痴,神思飞越时空无限,飘飘然有羽化登仙之慨。

高强眼见公孙胜牛皮吹地太大,生怕把赵佶忽悠地太HIGH了。万一要他就用这一支六丁六甲神兵去征辽灭夏,那乐子可就大了。当即离席走到御座前。向上道:“官家,此等道术未必无稽,却须抛却尘缘,非等闲可及。就使真个是天上星宿下凡,那也是命中劫难,须得重历命劫。再塑功果,方能成仙。”

赵佶听了,点头叹息。却向高强道:“不意高小爱卿年纪虽轻,也懂得道术,真乃异数也!”高强忙逊谢不已,公孙胜在一旁好容易忍住笑,心说赵官家可太不晓得这位衙内的本事了,贫道跟你说的这些。

都是从他那里学来的哩!

当下赵佶要给公孙胜再赐封号。公孙胜辞说招安之时,恩诏之中已经在他法号上加了通玄二字。若再要加赐,恐怕福薄难受。赵佶听了更是喜欢,深许为有道之士,懂得谦抑之道。遂罢加封之意,赠了一身道袍。一柄古剑,一柄拂尘,封公孙胜为勾举京城中太一宫使,留在京城以便随时请教道法。

公孙胜出其不意,他本想梁山事了之后便任个闲差,奉养老母以终天年罢了,如今却要以道法侍奉皇帝,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这帝王师是这么好当的?当下推辞了两句,哪知赵佶心意甚诚,竟是推辞不得,也只得应了,很是无奈地看了高强一眼。

高强回递了一个眼色,那意思不用担心,万事有我,一面心中却在飞快盘算:赵佶平生崇道,徽宗朝在这方士上面闹出地大官司着实不少,他身边倘若有一个我能控制的道人,自然不是什么坏事,省得从这里被人钻了空子,至于公孙胜这个人其实很好驾驭,回头好生安抚一下便是。

跟着又宣了武松近前,武二郎却没多少花花道道地,赵佶问了两句不得要领,也就不当回事,依旧给些赏赐打发了。只高强一旁看了却有些揪心,分别短短个多月,武松这头上的白发显然多了不少,要是照着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大约用不了多久,武松就得变成白发头陀了。

当夜宴罢,次日起许常胜军官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