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衙内新传-第6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宋军又用了两天功夫,才将黄龙府中的金兵大致清理干净…………有些房舍被震天雷炸地墙倒屋塌,也不晓得下面有没有藏人的地洞,宋军一时也没办法察探仔细,只要他们出不来,也就是了。那娄室的长子活女,一直坚持到了最后一刻,见事不可为,开了北门想要逃出,却被等待已久的张晖率部一举全歼,活女本人死于阵中,终于没有见到娄室最后一面。

黄龙府既下,宋军一面整修城池,一面分遣诸军扫荡左近,将混同江左的大小城寨尽数攻灭,西北进抵斡邻泊的沼泽边,东北则毗邻混同江而止,就此停下了进军的脚步,在各地开始修筑城寨,囤积粮草,一副住下来不走的架势。

却说娄室出了宋营,身虽得自由。心中却犹如火焚一般,仗着精熟水性,坐骑也是女真良马,泅渡过了夏季水涨的混同江…………当年阿骨打率军攻打黄龙府时,曾在此处玩过一个玄虚,命人在江中筑起暗堤,大军得以径渡,时人以为神助。娄室身为金国高层。自然晓得此事,只是事隔两年多,这暗堤早已被水冲的无影了,纵使还有时,身后有宋军地耳目盯着,他也不敢走这条暗堤过江。

过了混同江之后,便是昔日辽国边城宁江州治下,此处离完颜部地故地只有百里之遥,是以成为金兵当日起兵后首选的攻击目标。现今却是金国大将婆卢火的猛安所在。宋军进至黄龙府,婆卢火自然也已知晓,每日多遣逻者在江边巡查。娄室过江不过数里便即与逻者相遇,一起到了宁江州,具道黄龙府已被宋军攻克,他有要事须得急速禀报狼主。

婆卢火闻讯大惊,一面遣人护送娄室登程,一面四处征集人夫甲士,加固城防,囤积粮草,以为守备之计,复增加骑兵往江边巡视。候俟宋军过江。他这里兵力不及黄龙府,城墙坚固也不及,娄室一战而败,他自然也晓得宋军一旦过江,自己决计守不住。当下便吩咐人将各族妇孺和牛马家什尽皆向国中迁移,只留下粮秣和骑兵,打定了脚底抹油的主意。

那娄室马不停蹄到了会宁府,见此处亦不复往日繁忙景象,许多族人正在打点行装。向北迁徙。心中暗自神伤。金国草创,自然没有什么宫室建设。吴乞买被推选为狼主之后,仍旧在他自家住所中居住,娄室到了他屋子外面下了马,大老远便哭了起来。

众人多有识得娄室地,见他这般情状,晓得黄龙府大事不妙,慌即飞报吴乞买得知,过不片时,吴乞买便出来,将娄室接了进去,随即吹起号角聚将。

“……诚能顺天应人,俯首听命,实生民之幸,惟大王思之!”一份地道的劝降书读罢,吴乞买的大屋中登时沸腾起来,众女真贵人无不愤慨莫名,只因高强这封书信委实太过傲慢,对吴乞买只称为足下,且直呼其名;对于金国则是无条件投降的要求,除了要金兵解除武装,qi书…奇书…齐书听候大宋发落之外,竟没有作出任何承诺。金人起兵击辽以后,好容易翻身作了主人,好日子还没过几年,眼看着头上又压下一座大山来,怎不气恼?只是骂归骂,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拍胸脯说一句,愿领兵去杀败宋军,保家卫国地。在座众人泰半都经历了开州会战,对于宋军地战斗力深有体会,谁也不敢说有正面击败宋军地能力,何况今日宋军十余万大军,金兵在国中的却只有三万?自打吴乞买退回国中之后,虽也向治下诸部调兵,然而号令所到之处再也不是以往那一呼百应地盛况,只有三分之一的部落作出了响应,并且这些部落的兵员中,有半数在半路上又退了回去,最终能来到会宁府,加入女真大军者只有数千兵而已。

吴乞买脸色阴沉,将手中的短棒在地上捣了几下,喝道:“都住了!只今宋军锋锐,不日过江,当如何抵敌?”

问到具体的退敌策略,众人立时闭嘴,大帐中寂静无声,忽然有一人道:“宋军势大,不可力敌,只可假意议和,一面催促去往中原汴梁地使人速速与大宋朝廷讲好,令那高强退兵,方为上策。”众人视之,乃阿骨打庶出长子斡本,有个儿子后世大大有名,便是海陵王。

议和本是金人惯用伎俩,战胜亦讲和,战败亦讲和,此类手段的运用巧妙不在后世的西方殖民者之下,因此斡本这般说话,也无人出来说他怯懦云云。斡离不却道:“当日阿玛也曾对我等说及此计,说道从前我们买通了辽国主事地萧奉先,才能从容整顿武备,起兵杀败辽国;如今宋军难以力敌,亦唯有买通其朝中大臣,蛊惑南朝皇帝,令那高强退军而已。故此已遣乌林答赞谟多带金珠宝贝,随阿玛南去勾当,只是那南朝京城到此,隔着大海,间关万里,路途便要三个多月方至,纵然请得南朝皇帝圣旨退兵。恐怕也来不及。”

金使往来数遭,都是从登州海面上岸,沿途弯来折去,半个多月的路硬是要走三个月才到汴梁,女真人与中原素无往来,接触的多半都是高强及其手下,怎知其中奥秘?纵然有疑心,也不知端的几许远近。故而斡离不有此担忧,众人亦皆以为然。

吴乞买承父兄余荫,却无阿骨打那般雄才,幸而女真人素来是采取集体领导制,权力交接倒也顺畅。如今听见众人议论,他便皱眉道:“娄室,当日你献上坚壁清野之法,曾说要死守黄龙府三月,而今三天便被宋军攻下。我这里诸事措办不及,万一宋军即时渡江杀来,如何抵敌?若是尽起大兵至宁江州。凭混同江而守,你以为胜算如何?”

此时女真气运方盛,国中尽是有能之人,娄室之才素为众人所知,又敬他敢于以孤城力抗宋军十万大军,故而竟无人欺他兵败而回。娄室见问,伏地道:“狼主,宋军之长者,火器而已。方今水涨,江面宽阔。倘使据江而守,使其火器无从用武,则宋军不能大举渡河,便难奈我何,此法亦可御敌。只是宋军兵多。江水又长,倘使他分兵向江水上下觅地泅渡,我兵却未必能守的严密,除非是尽起大兵至江上,建立烽燧相守方可。”

他刚说到这里。吴乞买长子蒲鲁虎便摇头道:“我们没有许多粮草。能让几万大军在江上守到冬季大雪降下!”

娄室依旧伏在地上道:“狼主,粮草还不为难。最多将些无用的奴婢杀了来吃,然而有一事更加可虑,我若悉兵往江上御敌,国中少了镇制之兵,万一有降顺诸部起了异心,与宋人勾结起来,却是心腹之患。”

此话一出,众女真贵人尽皆缄口。在女真人残酷的生存环境下,能坐到这里议事地几乎没有一个傻瓜,开州战败之后诸部离心的倾向,谁看不出一二端倪来?女真人并不是天生的辽东诸部领袖,也是数十年来父子几代血战杀出来地声威,他们从来不以为辽东诸部是铁杆跟随、不离不弃的死忠,从来都是对治下诸部存了警惕之心,而今大难临头,这种来自内部的潜在威胁便越发显得强烈起来。

难就难在,现在女真人还要指望这些部落提供粮草和兵员,帮助他们抵挡宋军的进攻。过了一会,阿骨打嫡长子绳果方道:“如今诸部虽然多怀观望,一时还不敢便作反,尚有可为。只是那宋人和高丽人相继来攻,我军分兵抵御,亦恐不及,万一契丹人乘机来攻,我兵更无许多兵力,如何抵敌?”

一想到契丹人,便要想到镇守泰州和长春州的萧干,此人可是不折不扣地契丹降将,如今却一手掌握着金国的半壁屏障,叫人如何放心得下?再一想到适才娄室的担忧,诸多女真大将只觉得屁股上好似扎着针一样,坐都坐不住了。

挞懒便即跳起来道:“当日那宋国高强来到我国中时,便是夔离不领兵相送,这两人一早相识,如今宋军大兵压境,那高强只须一封书信招降于他,岂有不降之理?须得速速将此人招还方好。”萧干的契丹名叫做夔离不,女真人便都如此称呼。

斜也瞪了他一眼,道:“长春州尽是夔离不的铁骊兵,招他回来地话,谁去统领其兵?”

谋良虎也道:“贸然招还夔离不,只怕他觑出我家有疑他之心,登时便反了。单只长春州也还罢了,夔离不之兄别里剌现为铁骊部太师,正在我国北面,倘若作反起来,与宋军南北夹攻,祸事不小。只今当命人加封夔离不官职,多送金帛子女与他,以安其心,再征别里剌之兵往宁江州助战,以此为质,令夔离不畏威怀德,不敢生出异心,方好。”

谋良虎在女真人中亦有多智之名,他这番话颇见高明,众女真咸以为是,独有娄室道:“无功不受禄,忽然加赐金帛子女与他,夔离不心思缜密,必道我已生疑心,若再征其部兵来国中,仍是促其反也。为今之计,莫若以静制动,我兵只须守住混同江,一面遣偏师扰宋军之后,待其自退,诸部无有外援,自然无事。”

两种意见,登时又激起一番讨论,娄室之言终究是太过保守,不合女真人地个性,何况在宋军强大的压力面前,谁又保得定,混同江能挡住宋军多少时间?人家可是连大海都过来了!

争到最后,终究是谋良虎地意见占了上风,当下便由吴乞买写了封信,信中对黄龙府地战事一笔带过,却大大褒扬了萧干稳守泰州和长春州至今无事的功劳,赐予大批金帛子女,并遣谋良虎为使者,前往长春州劳军。

使者是派出了,可是对于要如何守住混同江,众女真人仍旧是意见不一,最终也只是商定,先向宁江州派出援军,征集人夫在混同江边开始建立烽燧亭障,预备守江,会宁府这里的坚壁清野照旧进行,打定了一旦江边守不住,便即脚底抹油向后撤地主意。

娄室没了部帐,无处存身,吴乞买便拨了一个谋克与他,叫他暂且统领,监督国中各处守备。娄室谢过了,出得帐来,望见来去奔波的众女真人,心中忽然一片凄凉:“萧干若反,我金国顷刻便有覆灭之险,谋良虎此计特使其生疑而已!也不知我金国能否支撑到第一场雪落下之时?”

  第七十八章

辽国中京大定府,枢密院中。

“贵使,非是我不顾盟约,委实是我国兵微粮少,西北诸部多生变乱,方务一一抚定,如何出得兵?”耶律余睹一脸无奈,坐在椅子上的姿势却稳如泰山,丝毫也不见局促:“何况南朝高相公善能用兵,近闻连女真国主也都擒拿了,何须我辽国些少援兵?”

打从今年正月起,他和秦桧便几乎天天见面,并且每次见面都谈论同一个话题:辽国究竟何时出兵攻打金国?秦桧的态度有时激昂,有时低首,耶律余睹也有时无奈,有时徘徊,不过关于这件事情的方方面面,能说出口的和只能意会的,双方都早已说过无数遍了。到今天还要重复同样的话,耶律余睹也确实是无可奈何。

秦桧亦是满脸的无奈,他被留在辽国便是心不甘情不愿,偏生又摊到这样的差事,一头是辽东高强那里三番五次的来催,这个人是他万万得罪不起的;另一头辽国又是左推右挡,死样活气,好话说尽就是不发兵,他一个使人夹在中间,怎一个苦字了得?

好容易传来开州得胜的消息,秦桧只道可以松一口气,就算辽国还是不出兵,总之是不会闹到辽东失守,自己头上扣一顶硕大黑锅的地步了。哪知紧跟着高强一封信来,将他骂了个狗血淋头,毫不客气地威胁他,若是辽国仍旧对宋金战事作壁上观的话,罪同逗挠!

携着这封书信前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