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记事簿-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白悦,边走边怨懑不止,怨自己不明情况就乱脾气,怨韩俊自己说别让他跟来他就真不跟来,可她并没有想过,为什么仅仅一封信,就会让她如此的失态呢……
    ps:两更6000字~求票~

第十一章 现实很残酷(上)
    赵大海没让韩俊等太久,韩俊返校回家不久,就接到了他的传呼。
    “小俊,日本那边的情况有些复杂啊。”赵大海在电话那头说道,言语间有些不太确定。
    “怎么了?”韩俊一阵紧张,问道。
    原来,韩俊委托他的事情,当他晚上赵大海就打了一圈儿电话,总算找到了驻日本那边工作人员的电话,好在春节他们回国休假,否则,光这个国际长途就有够麻烦的。
    待仔细询问之后,人家对漫画这种东西也不是很了解,仅仅知道那东西在日本是比较火的,而且出版漫画的地方非常多,见赵大海问的紧急,对方答应联系一下日本那边的朋友。
    可这一问之下,问题来了。
    日本最大的出版社有两间,一间是集英社,另外一间是讲谈社,而小的出版社更是林林总总的二三十家,而旗下的杂志更是数不胜数。对于赵大海的外甥想要投稿的想法,他们都只是觉得有趣,而至于如何投稿的方式方法,毕竟他们也不是业内人士,根本不知道。
    不过,赵大海在经贸委工作,身边的同事,特别是驻外的同事,与国外的商品以及客户接触颇多,信息不像一般的企业那么闭塞,国外的一些文化思想对这些人也有所影响。当他们听说了韩俊的想法,虽然觉得可能性不大,不过还是跟赵大海说,孩子既然有热情,就鼓励一下,浇冷水反而不美。
    举手之劳而已,不如把稿子寄到日本那边当地的朋友处,让他们帮忙处理,只是寄给谁,人家收于不收,自然是两说了。
    赵大海想了想,觉得也是,便代韩俊答应了。他有一个老同学在海南出版社工作,对于出版社里的一些情况多多少少有些了解,私下认为,如果单纯把稿件寄送给一家出版社,成功率定然是不大的,不如让韩俊多送几分,广撒网,多捞鱼。
    “你有没有寄到哪家出版社的打算?”待跟韩俊说明了情况,赵大海问起。既然韩俊想要投稿,想来他心中已有腹案,要是他有目标,这事做起来就相对的简单的多了。
    却没想到韩俊居然一愣,说道:“还这么麻烦呀?我又没去过日本,怎么知道投哪家,不如三姨夫,把稿子投给所有的出版社吧。”
    对于韩俊这种想当然的话,赵大海哭笑不得,说道:“臭小子,你知道人家那里有多少家出版社吗?”
    “哦,那不如就投几个大的吧。”韩俊提议道。
    电话那头的赵大海,略一沉吟,说道:“行了,剩下的事儿你就甭管了,先把稿子送我这边来吧,不过小俊,我可不敢保证人家一定能要啊,要是不成你也别灰心,大不了我帮你联系海南那边,人家有专业的编辑,还能指导指导你。”
    赵大海的意思,可就真的认为韩俊准备搞写作了,却不知韩俊本来就是玩儿票来着。韩俊称谢连连暂且不提。
    把稿子送到了三姨夫那,韩俊也算了了一件心事,毕竟是第一次尝试,赵大海的话也让韩俊的头脑有所清醒,自己心血来潮想要赚外国人的钱,可那根本是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行业,蒙头撞进去,会不会头破血流还不知道呢,索性不去想它。
    出了赵大海的家门,韩俊找了个书报亭里面有公用电话,准备给朱培江打个传呼,自从韩俊上次跟他提起,老朱也配上了传呼机。
    听着寻呼台小姐柔美的声音,韩俊刚刚报完了号码,却被书报亭里摆着的滨海晚报吸引了,只见头版下方一个标题“崂山绿石——崂山的新标志”,韩俊一乐,顺手买了一份。
    “崂山风管委拟定于朱培江先生联合开绿石项目……把崂山绿石打造成崂山的第二张民片……”滨海市说起来是一个新兴的城市,百多年前,还是个渔村。改革开放以后,作为沿海第一批开放城市,在经济上取得了飞的展,却在文化底蕴上略显不足。
    没有济南府悠久的历史,没有泰安东岳的威名,就连相邻的淄博,也是春秋五霸齐国的都城,更何况临沂,则连诗仙李白也为了“兰陵镇”的美酒乐不思蜀。在这种情况下,崂山绿石的成名显得尤为重要。
    韩俊看完报道,心下一阵大爽。正好,电话铃也随之响起。
    “朱叔,忙什么呢。”电话那头声音嘈杂,似是闹市。
    “没事儿,我正闲逛呢,你这是在哪?要不来台东吧,朱叔请你吃饭。”
    韩俊笑笑:“不用了,初一那天我问你风管委那边联系的怎么样了,你说领导不再,我今天正好看到报纸,好像风管委的已经注意到这事儿了。怎么,朱叔不抓紧时间研究研究?还有咱场馆的事儿。”
    电话那头的朱培江一阵惊讶:“真的?好!明天再去找找他们,既然他们这么主动,咱也不能落后不是?”
    两人同时笑了起来。
    朱培江道:“小俊,你说咱的场馆安排在哪比较合适?我看着进景区进山口正在开一大片空地,要是咱能在那开场馆就好了,来来往往的车这么多,也算个地利。”
    他这么一说,韩俊也有些心动,开场馆是他一力撺掇老朱办的,可至于开在哪里合适,他还真没有想过,不过听他这么一说,韩俊仔细一想,要是把场馆开在那,着实不错啊。
    “朱叔,啥时候你去风管委,叫着我一起。”
    “这个是自然,你不去还不行呢,不过你小子现在该给我咱建馆子的钱从哪出了吧?我手头上是有点钱,可就算咱俩加起来也不到20万,要是弄个窝棚是够了,建博物馆可是不成的。”朱培江道,本来韩俊提起要建绿石馆的时候,朱培江之所以没有立刻同意,便是考虑着资金的问题。可每当问起,韩俊总是拍着胸脯保证资金绝对没有问题,老朱却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自信。
    “朱叔,这事儿你就放心吧,绝对砸不了。我得回家了,你啥时候去风管委,叫着我,到时候我在跟你说,电话里也说不明白。好啦,撂啦。”
    “嘟……嘟……”听着话筒里传出的忙音,朱培江笑骂一句:“这个臭小子,净想些鬼点子。”
    “老朱,还是上次来咱家那个小孩儿?”老朱的爱人问道。
    朱培江点点头:“是啊,别小看他,年纪不大,想的东西不少,要不是他,呵呵。”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朱培江淡淡的一笑。
    第二天,两人相约一起去了崂山风景管理委员会,一路上兴冲冲地韩俊,不断跟老朱描绘着未来美好的前景,其实不用他说,朱培江也自然能看到,尽管是正月里,还是有人慕名而来,找到他,想求一块绿石,毕竟他手里的绿石,是经过国家权威鉴定的,足足六卡车的绿石,具是拥有证书的!
    正月初七,各各单位已经开始正常上班了,年后没有什么事情,也是旅游的淡季,想必风管委内的工作人员大都很清闲,也有空来接待他们。
    进得风管委大院,俩人被门卫拦住,朱培江带着他标志性的何须笑容,问门卫道:“师傅,过年好啊,咱郝建州主任在吗?”
    门卫看了看韩俊两人,不冷不热地问道:“有介绍信吗?”
    朱培江一愣,摇摇头,他不知道想见风管委的主任居然还要介绍信?自从自己雇了六辆卡车上京,便辞去了公职,此时的他上哪找单位开介绍信?
    “领导很忙,没有介绍信的一律不接待。”门卫说话不带任何感情,可言词间的拒绝之意已经很明显了。
    忙?刚过完年忙什么忙?韩俊一听气就不打一出来,笔记里关于人际交往的事情也有记载,总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自己也深以为然,可当他自己真的碰到了,少年的性子一起,热血冲脑门儿,当即恼火道:“刚过完年还忙?你知道他是谁吗?朱培江!上过新闻联播!我们找郝主任是谈重要的事情,你不让我们进?好!我们现在就走,回头就给郝主任打电话,好大的架子!”说着就要往外走,朱培江没有想到平常挺温和的韩俊居然就一脸尴尬,赶紧拉住了他。
    “呃……”可门卫脸色一僵,听韩俊口气不善,更像跟主任关系很熟的样子,心下暗呼倒霉,怎么就不先问问清楚了?昨天跟老婆吵架,都说了不能带着情绪上班,果然惹祸了。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门卫赶紧换了个笑脸,装作惊讶道:“哎哟!你看我怎么看这位先生这么眼熟,原来在新闻联播上见过!抱歉抱歉,郝主任在三楼,你们上”
    这会儿,他也不要介绍信了。
    朱培江冲着门卫歉意地点点头,拉着韩俊走了进去,边走边说:“小俊,你以后可别这么冲动,毕竟咱们也是求着人家办事,万一他是人家领导的亲戚,你这样做一点好处都没有,平白得罪人。”可韩俊扭着头,依然瞪着大眼“恶狠狠”地盯着门卫,一米八几的大个儿,加上凶悍的表情,让门卫不敢直视他的目光。
    老朱说的没错,待走了几步,韩俊回过头来,脸上狠厉的表情已经消失了,挠挠头讪笑道:“嘿,朱叔,不好意思,我就是一时生气,以后绝对不会了,绝对!”
    “行了!哎,今天出师不利啊,希望见到了郝主任,不要这么拧巴才好。”朱培江喃喃道,却忘记了有个成语,叫一语成谶……
    ps:众位兄台,码字很辛苦,或许前几章作为过渡情节平淡了些,可**即将到来啊,拿起您手中的推荐票,砸像我吧!老杨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满地打滚儿求推荐、收藏~

第十二章 现实很残酷(下)
    出了风管委的大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而韩俊俩人的心里却一会儿如寒冬腊月,一会儿如酷暑三伏,具是铁青着一张脸,一路无语,直到驱车回到了朱培江的家
    “这***什么事儿?还研究研究?韩建仁他有什么能耐?不就是个痞子吗?要说那死胖子跟他没关系,我韩字倒过来写!”憋了一路的韩俊,一进朱培江的小院就破口大骂,连一向温文尔雅的朱培江也阴沉着一张脸。好在他的妻女还在娘家没有回来,否则光是那两张拉到脚面子的脸就会吓坏了她们。
    韩俊长这么大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官僚,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憋屈。虽然他的老爹大小也是个官,可他见的那些人,都是些豪爽的“察哥”,就连过年时市局的局长都见了,也是毫无架子的,却没有想到……
    俩人顺利的见到了郝建洲,一个五十多岁的胖子,带着类似朱培江样的和煦的笑容,刚见面的时候,韩俊心里还觉得,凭着老朱在电视上露过脸,凭着专家的鉴定证书,凭着自己已经注册好的工商执照,合理合法,而且这个韩主任看起来也面善的很,谈起合作来应该十分的顺利。
    可事实却完全跟韩俊所想的掉了个个儿……
    “啊,原来是朱先生,欢迎欢迎!先,我很感谢朱培江先生,能不远千里到北京参加展览,让我们的崂山绿石一举成名,您,可是功不可没呀。其次,就我个人而言,也是很仰慕朱先生的……”一句客气的恭维作为他的开场白,让两人心中一阵舒坦,可接下来……
    郝建洲跟他俩聊了半个多小时,却顾左右而言他,对朱培江吹捧有余,却丝毫不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