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凡的清穿日子-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莎士比亚这时已经死了,不过也只死了几十年而已。

柳西西胡思乱想了半天,得出的结论是,她并不比这个时代的人多多少优势,顶多是见识广阔一些。许多后世的知识,她因为没有深入了解,所以用不了。而且等她长大到可以利用这些知识的年纪,已经是许多年后了,到时恐怕也忘得差不多了吧?

她不免有些泄气,低落了好一阵子。

二嫫自从端哥儿交给佟氏亲自抚育后,就只负责照看小妞妞,外加厨房的一些琐事。她见小妞妞这两日不大精神,有些担心,便想着法儿的逗她,又教她说话。原来这个身体的前身一岁多还没学会说话,佟氏担心她开口太迟,听别人说找个爱说话的人在跟前,可以引孩子早些开口,偏偏二嫫是个少话的,因此买了个绕舌的小桃回来。但小桃说话都是背着小妞妞说,结果任务还是落到二嫫身上。这日她哄了小妞妞半天,惹得柳西西不耐烦了,就跟着说了“嫫、嫫”两声,喜得二嫫什么似的,忙忙抱了她去给佟氏报喜。

六、起名

佟氏知道小女儿会叫人了,起初十分欢喜。但一听说女儿叫的是二嫫,心里有些酸,加上自从儿子在街上受惊,她就有些怨恨二嫫照看不周,于是脸上收起喜意,淡淡地道:“总算开口了。别人家的女儿一岁就会说话了,偏小妞妞现在才开口,叫我愁得不行。我本来叫小桃去侍候她,就是想让她早些学话,偏偏你总是压着小桃不让她说话,小妞妞才这样迟开口。不过这总是喜事,我就不怪你了。”二嫫知道主人是有意挑刺,不敢回话,低了头,不再开口。佟氏见她伏低,气也顺了些,抱过女儿,哄着要她叫额娘。

柳西西不忍见二嫫受责备,模模糊糊地“娘”了几声后,终于叫出一声清晰的“额娘”来。佟氏听了大喜,又哄着要她多叫,等听她叫了几声,又教她说“阿玛”,打定主意晚上要给丈夫个惊喜。结果一个下午,就在“额娘”、“阿玛”和“哥哥”声中度过。

晚饭前张保回家来,听到女儿喊自己“阿玛”,果然十分高兴,抱着女儿亲个不停。用过饭,他还抱着女儿带着儿子去书房说笑,不一会儿佟氏也过来了,一家人商量着要给小妞妞起闺名。

张保说:“端哥儿的大名是端宁,是人品端正的意思。我们家‘宁’字辈的孩子,按规矩起名用字都应与性情人品相关。小妞妞也是‘宁’字辈的,要找一个与品德相关的字才好。”

佟氏便问:“我记得你大哥的长女名字是芳宁,长子叫庆宁,小儿子叫顺宁;二哥的儿子叫诚宁倒还罢了,其他几个字多与性情品德不相关啊。”

张保笑答道:“其实大侄女那个名字原本应是‘方宁’才对,取人品方正的意思,原本以为是个男孩儿,所以起了这个名,谁知生出来是个女儿,只好改成同音的‘芳’字,女子品德,也讲究如兰芷芬芳,因此并不算很离了格。大哥的二女儿,只比我们小妞妞大两岁,名字就是‘婉宁’;二哥的小女儿,只有一岁大,上次来信时提到已经起了个名字叫‘媛宁’,都是女子美好之意。三个侄女的名字,俱是额娘亲自起的。至于男孩儿,按规矩却都是由各自的生父起,我大哥二哥都是军伍中人,不爱读书,他们能起这样的名字,已经很不错了,听说也是翻烂了几本书,又请教了别人才想到的。”

佟氏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只是提起家里的事,她难免有些黯然。张保见妻子难过,连忙安慰她:“你也别太担心,日后回京升了职,额娘又见了孙子孙女,心里自然欢喜的,怎里还会给你我脸色看?”

原来这张保出生时难产,几乎害得生母丢了性命,母亲对他一直不太喜欢。他又是排行第三,刚出生半年,母亲再次怀孕,于是全副精神都放在小儿子身上,自然就忽略了他。他身体不好,练不好武艺,无法象其他兄弟那样立下军功,为家族增光,因此在家中一直立场尴尬。本来象他这样的八旗子弟也多,说不定家人就以为他是个白吃饭的闲人了。他为了争一口气,下功夫读了几年书,考了个举人,因为满人考科举的不多,出身显贵之家的就更少了,殿试时颇引人眼球,搬了个二甲进士回家。他本以为家人会对他另眼相看,但满人家庭,还是军功第一,他虽有了官职,但位卑职小,也没什么光明前途,在父母跟前还是不如其他兄弟得宠,反而因为他身为满人,不是凭荫任官,却去考科举,让父兄在亲戚朋友受了些闲话。父亲哈尔齐出于联络勋贵以为援助之意,帮他订了康熙帝的舅舅佟国维的同族兄弟一个没通过选秀的女儿为妻,就是佟氏。佟氏虽是由父亲正室养在身边,却是庶出,生母是个汉官的女儿。佟氏自小是在生母身边养大,直到十一岁生母过世,才由嫡母认养。张保的母亲原来给三儿子看好了一桩婚事,是她娘家伊尔根觉罗氏的远房侄女,但最后还是拗不过丈夫,不甘不愿地放弃了本来的打算。但她一直对三儿子的婚事不满,从佟氏入门起,就对她十分不喜,又嫌弃她是个读书识字的反衬得婆母妯娌村,又嫌弃她不如其他媳妇伶俐讨喜,一边整日指使她做事,一边还挑三拣四。佟氏娘家自从几年前从山东巡抚任上期满,就一直没谋到好差事,在京中势力大不如前,只能依附族兄,她父兄不愿意帮她出头,得罪亲家,她只好忍气吞声。后来她生了儿子,本以为会好过些,谁知境况也没什么改善,未免心灰意冷。张保被外派奉天,她不想再待在那个压抑的府里,才跟着丈夫上任的。这时候说起京中府里的旧事,未免有些伤感。张保愧疚妻子跟着自己受了不少苦,心里只有柔情万种,想尽办法要让她欢喜起来,却把儿子丢在一边。

佟氏见他这样,有些不好意思,就转移话题:“话说远了。你说咱们女儿该用哪个字好?方才你挑了几个字出来,有‘淑’字,有‘贤’字,有‘悦’字,有‘嫣’字,也有‘珏’字,都是适合女子用的,你说哪个好?”

张保摸摸只有一点点的小山羊胡,想了想说:“用‘淑’字吧,愿她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贤淑的女子,宜室宜家。”

佟氏笑道:“那为什么不干脆叫‘宜宁’呢?那就再适宜不过了。”

张保只是摇头:“‘宜宁’的含义虽好,却有些男孩气。这是我们的长女,应当稳重些,我希望她象她母亲一样,温柔贤淑,做个纤纤淑女。因此‘淑宁’比较好。若日后又生了女儿,再用‘宜宁’这个名字吧。”

佟氏红了脸:“夫君谬赞,倒叫妾身不好意思了。”

“你又讲起规矩来。我们夫妻二人,何必这么彬彬有礼地说话,倒不象是一家人了。”

“亏你还是进士出身,读书人文雅些也是应该的,若我说话随便一些,你又要说我该象个夫人的样子才是,怎么能学泼妇讲话呢,是也不是?”佟氏反驳了回去,拿了帕子掩着嘴角笑,一转眼,冷不防看见儿子在一旁坐着,一脸好奇地看着自己。她不好意思地转过头,又看见丈夫怀里的女儿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自己,脸刷地一下就红了。她不好意思,只好赖起丈夫来:“都是夫君招的,却叫我当着儿女与你调笑。我都没脸见他们了。”说罢握了脸,万分娇羞。

张保看她这付娇态,心中一动,但儿女还在跟前,多有不便,他只是笑着睨了妻子一眼,也不说话。佟氏被他这一眼看得连耳根都红了,连忙转过头去道:“‘淑宁’这个名字也好听,就依夫君的意思吧。”说罢叫了二嫫来抱起已经昏昏欲睡的儿子,自己抱了女儿送回房去,然后找了把梳子抿抿头发,整整衣服,才慢慢走回房。至于夫妻俩之后又做了什么,就没有人知道了。

柳西西知道以后自己的名字就是淑宁了。刚一听到这名字时真是万分黑线。幸好她不姓郭络罗氏,也没有两个好姐妹,一个叫尔淳,一个叫沅淇,不然真是呕死了。虽然自己叫淑宁,日后也有很大机会参加选秀,但绝不会走上那位小主的道路的。

想到这里,她不禁觉得心里霍然开朗。穿越了,名字啊身份啊,都不重要,重点是自己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人生。为什么总要特地想着用前世的东西来影响现在的自己呢?不管有没有利用那些未来的东西,她本身的灵魂就来自未来,她的想法、她的性格,都是在现代生活中养成的,受现代影响极深。这样其实已经是在利用未来了,那她为什么还要刻意去想怎么利用现代知识呢?剽窃“后人”诗词,或是用未来的科技为自己谋利顺便推动社会的发展,或是利用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影响政局,所有的这些都与自己的性格南辕北辙。为什么一定要按照穿越套路来改变自己呢?她不想成为才女,不想成为发明家,不想赚一大堆钱然后为了保住它们而绞尽脑汁,更不想卷进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她想要的,大概是衣食不缺,有空闲时间学点琴棋书画陶冶情操,做点感兴趣的小手工,看看书,吃吃美食,闲了出门看看风景,有三两手帕至交,偶尔可以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八八卦……天啊,这样的生活实在太完美了!!!

现在的自己,还不满两岁,想要学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从头开始计划。就算是不学其他的穿越女,就算是不跟数字军团谈情说爱,她依然可以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至于未来的婚姻,还远着呢,暂时不去想它,反正船到桥头自然直。

“好吧,从今日开始,我就好好当他他拉淑宁吧!”

这样想着,她心情也松快起来,高高兴兴地期待着穿越后的第一个新年的到来。

七、年礼

满族的新年,繁琐处也不亚于汉人的新年,而且自清兵入关后,两个民族互相杂居,风俗也渐渐趋同,而在奉天这个满人的大本营,倒还保留了一些旧时风俗。

自从秋天过后,城里各家各户都在腌制大白菜,贮存萝卜,采买各种过冬食品,还要准备红纸做窗花和福字,女孩子和小媳妇们都连夜赶制送人用的荷包。

张保家不但要准备这些,还要烦恼送回京城家中的年礼。往年送得不算丰厚,京里也知道奉天苦寒,倒没什么,但今年因奉天特制的精酒在关内打响了名声,卖得极好,京中就有传言说回屯的旗人发了财。前两个月京中伯爵府来信,话里话外就有抱怨他们藏富的意思,说家中人口多,花费大,他们一个小家通共才几口人,奉天又富有,还向家里要钱。张保与佟氏都是在兄弟妯娌中要强的人,商量了半日,决定今年宁可自家节俭些,也要办一份体面的年礼送回京去。以往都是派长福和小听差马三儿送礼回京,今年怎么也要再添一个人。

佟氏见这段时间淑宁好像突然开了窍,说话走路都会了,虽然年纪还小,但性子乖巧不哭不闹,加上儿子也大了,不必像从前那么费心照料,就决定亲自抚养女儿,趁着送年礼的机会,把二嫫打发回京去,还嘱咐她在家多呆些时日,不必着急回来。二嫫虽然知道佟氏不待见自己,但有机会回京与儿女团聚总是好事,心里仍是将佟氏感激到十分。她见佟氏烦恼准备年礼的事,便使出浑身解数出主意,令佟氏十分满意。两主仆有商有量,就定了要送十二只风鸡、十二只风羊,再加十二坛奉天精酒。佟氏还嫌不足,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