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夫影帝李小龙-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已有好几个武术爱好者跟在李小龙周围转。李小龙对建立武馆招收学员把握不大。木村鼓励李小龙,说你有真功夫,没设武馆就有我们做你的弟子,你树起旗帜,不愁没人投奔你门下,怕就怕没有功夫而牛皮吹得天样大的人。木村还引用了一条东方谚语,大意是树高自然会招来小鸟,水深自然会引来鱼儿。
李小龙的武馆设在西雅图唐人街的一个地下室里。武馆设在唐人街的原因是,武术堪称中国的国术,渊源极深,家喻户晓,也必然会为移居美国的华人所喜爱。李小龙设立武馆,初衷是以此为谋生手段,但绝非以盈利为目的,他的理想是将中国武术发扬光大并独创一支门派。
因此,李小龙不想把自己的武术沦为一种商品,他反对为自己的武馆做广告宣传——他认为会给人夸大其辞、华而不实的印象。他甚至最初连招牌也不肯挂出来。他笃信古老的武侠传说,若是一名大师,他隐居山林,也会有崇拜者千里迢迢、不辞劳苦地去寻找他,求他收己为徒。
李小龙的想法,在美国这种社会里不太行得通;人们对他的武馆反应冷淡。当然,这也与李小龙太年轻、名气太小有关。此时,李小龙的性格比在香港时要稳重得多,他不会以讲手为名四下挑衅,而把自己的名气闹得很大。他由此而想起叶问师父的教诲:武德与武功,是一位武师必不可少的左右两臂。
面对这种境况,李小龙并未气馁,他是个认准目标,就要奋斗到底的人——哪怕碰得头破血流。他跟木村商量后,就和木村带几个学武的学生,去西雅图的几所大学做示范表演。李小龙每次都要亲自示范,以博得对新事物持有好奇之心的大学生对他的武术产生兴趣。事实证明,他这种笨拙而古老的方法行之有效,他的表演越来越受大学生的欢迎,每次都有一两个学生放弃他们原有的爱好,而改学中国功夫。
那时试图在西雅图打开局面的东方武师并非李小龙一人。有一次,李小龙在表演前作了一番讲演,宣扬“截拳道”(李小龙对自己的武术取的新名词)的优点,也分析了其他武术门派的弊病。'奇‘书‘网‘整。理'提。供'李小龙的言论激起一名在场的日本武师山本的强烈不满,这名武师属日本空手道黑带三段,在另一所大学就读。他走到场边,以污言秽语羞辱李小龙,将正在表演的李小龙置于除接受讲手而别无选择的境地。他戳着李小龙叫道:“你的截拳道这么了得?敢不敢接我的空手道?”
李小龙原想将他的招数表演完毕,却不得不中止,他忍无可忍,接受了对方的挑战:“空手道是从中国武术演变而来的,岂有怕空手道之理?”双方摆下架势,李小龙像豹子似地贴近山本跟前,攻势迅猛凌厉,在短短的11秒内就结束了这场比武。山本被打得鲜血满脸,卧地不起。
后来李小龙到这所大学表演,听一位华裔学生说,那名自诩为日本大武师的学生整整一周没来上课,待他返回学校逢人则说他遇到车祸。李小龙听了一笑置之,在演说中没有提及跟山本比武之事。
这名日本武师的功夫上乘,名气颇大。李小龙轻而易举将他击败,名声鹊起,不胫而走,如做了一次成功的广告。慕名投到李小龙门下的学生越来越多,武馆大见起色。
李小龙初尝成功的喜悦,把武馆的招牌挂了出来,招牌名称是“Jeet·Kum·Do”、“Bruce·Lee”(直译为“截拳道”、“布鲁斯·李”)。他已经下决心独创一门武术,并终于使他日后成为名震中西方的一代功夫大师。
李小龙在悉心进行他的功夫事业的同时,并没有荒废学业。赴美的第3年,他顺利地完成了爱迪生学校的高中课程,成绩均在优良以上,使他能够如愿以尝步入大学。如果是在3年前,这样的事实,他父母怎么也不敢想象。
功夫影帝李小龙……第五章大学春秋初露锋芒羽渐丰[ ·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第五章大学春秋初露锋芒羽渐丰
活跃好动,却选择耽于沉思的好学。崇拜尼采,渴望超人。他是华裔学生的保护神,容不得洋人凌辱。几个中国姑娘遭房东非礼,他忿然之下拔枪相助。被征入伍,等待他的,或建立功勋,或战死。
1961年秋季,李小龙进入离西雅图有近百公里的华盛顿州立大学,学的专业是哲学。
在美国,热门专业是医科、法律、商科以及随市场变化而走俏的学科,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易,收入高。美国人讲究实用,而兴趣则排其次。哲学在美国从未形成热门,美国人不像德国人,是个耽于思考的民族。
李小龙为什么选择就业面狭窄的哲学专业呢?哲学是沉思者的精髓,与生龙活虎的他应属无缘。但是,熟悉李小龙的人,都会发现他性格的两个极端,极动与极静。于是,极动,他选择了武功;极静,他执迷于哲学。李忠琛对弟弟的选择一点也不觉意外,他说:“他从小就会一个人独处呆想,起初大家都以为他是病了,后来才知他在想事情,却不知他想些什么古怪事情。他学哲学,可以把他那些想不透的问题弄个透彻。”
李小龙自己曾解释道:“进了大学,我所以选择读哲学,这与我童年时的好勇斗狠很有关联。我常问自己,胜利了又怎样?为什么人们会把荣誉看得这么重要?什么才是荣誉?什么样的‘战胜’才是光荣的?人生到底为了什么呢?是不是就是为着光荣而生存?于是,导师协助我选系的时候,他认为以我的发问精神,最好修习哲学,他说:哲学会告诉你为了什么才活着。”
李小龙沉缅于哲学的海洋里,他崇拜的东西方哲学家,有中国的老子、庄子,德国的尼采,法国的萨特。他发现,叶问师父的教诲,以及古代侠客故事所包容的意义,皆可从老庄哲学中找到印证。而尼采、萨特的哲学,又与李小龙好斗好强、无拘无束的天性惊人地相似。“真人不露相”是中国古代大侠的行为准则和追求境界,而年轻好胜的李小龙,总在不断地推销自己,张扬自己,以证实自己是个“超人”。
东西方的哲学观同时作用于一个人。正因为李小龙的不懈努力,才使得古老而神秘的中国功夫,在鲜为人知的美国掀起热潮。
李小龙不是沉溺其中而不可自拔的人。他从哲学的象牙塔中下来,便脚踏实地,风风火火干他想做的一切。
他在大学里选修了好几门课,来提高自己尚不过关的英语水平。他喜欢文学课,喜欢美国当代作家海明威的作品,他被海明威塑造的“硬汉”形象而深深打动,更对海明威的传奇经历和冒险精神而由衷倾服。海明威曾独驾救护车在炮火连天的欧洲战场抢救伤员,他身中数百弹片,而大难不死。他独去非洲原始森林猎狮,其勇猛,连终身与猛兽相栖的黑人向导亦自愧弗如。他独驾一叶扁舟在茫茫的加勒比海猎鲨,凶残的鲨鱼,肆虐的飓风,都不能将他击垮。
李小龙在作业中写道:“海明威才算得上一位真正的作家,他把自己的经历和灵魂写进自己的作品里……”
李小龙的作业,得到教美国文学的教授的赞赏,李小龙与这位教授的关系也很好,教授向这位叫布鲁斯·李的华裔学生介绍欧美文学,希望他在这方面有所造诣。他终于发现布鲁斯仅仅是喜好,而无这方面的志向。布鲁斯喜好文学是为了完善自己,汲取力量,并且他的喜好十分偏执,他鄙薄欧洲先锋派文学的先驱和巨匠卡夫卡,他认为卡夫卡笔下的人物皆可怜可笑:庸庸碌碌,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他同时也轻视卡夫卡本人,认为他在世时默默无闻,少乐寡欢,还不如做一只大甲虫(卡夫卡代表作《变形记》中的非人非虫的主人公)。
李小龙的喜好厌憎十分鲜明,他在很多场合下,都会将他性格的某方面无遗地表现出来。
李小龙在港期间喜欢美术课的习惯也带到大学里来。美国的大学,科目极广极杂,只要有学生愿学,就会有先生开设这门课。来修美术课的学生,仅仅出于爱好或是为了消遣。李小龙缺乏美术天赋,但很惹师生的注目。他自以为是以中国画的技法,绘了许多中国古代侠客或将士图。他故意将画面弄得很夸张,譬如他画一名剑客,跳到三丈高的房顶与敌手搏杀。这在写实的西方人看来简直无法想象,纵使世界跳高冠军,也只能跳跃两米多高。
李小龙把他的绘画作品分赠给同学和老师,但他的作品大部分已遗失。然而,教李小龙绘画的老师至今仍很好地保存着一些,挂在他的工作室里。他回忆道:“布鲁斯·李喜欢画东方勇士,他自己就是来自东方国度的勇士。布鲁斯·李没画过仕女图,那不是他性格所在。”
大学里汇集着各色人种的学生,种族歧视显而易见。美国只是从法律上废除了种族歧视,而实际状况令那些有色人种学生感到愤懑、压抑和自卑。白人学生,在他们面前总会流露无法掩饰的优越感。
李小龙的心境,自然跟众多的有色人种学生一样。但他反对美国黑人中的极端分子采取暴力的手段来对抗,尤其反感伤害无辜的白人妇女及儿童。李小龙认为,要消除种族歧视,最好的途径是使自己强大,显示出比白人更优秀。比如,30年代美国著名黑人短跑明星欧文斯,至今人们仍把他视为英雄。美国黑人拳王阿里,摘取了1960年奥运会重量级拳击金牌,所有的美国青年都为他欢欣鼓舞,由衷地崇拜他。
李小龙一点也不认为自己比白人学生差,他要以行动来不断证实自己,他渴望出人头地,要使所有的美国人,甚至全世界的人对他刮目相看。
他非常注重自己的身体状况,只有强大的体魄才是旺盛精力的不竭源泉。他身高5英尺7寸半(约合1.73米),体重140磅(约合63公斤)。他在中国人眼里,体格属中等;而在美国人看来,却显矮小。李小龙练功或表演时,喜欢穿紧身背心,甚至赤裸上身,以展示他发达结实的肌肉。他动作的力度,尤其是一瞬间的爆发力,使众多高大的美国学生再不敢小觑。李小龙勤练不辍,以求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他不吸烟,不饮酒,也极少服药,即便得了炎症,也尽量避免服用阿士匹灵。
美国本土的学生学习大都不用功。学校实行的是学分制,几乎没任何纪律约束。学生们大多时间是在玩,或打工赚学费。这种状况,对李小龙做自己的事,提供极大的便利。他应付学业绰绰有余,主要精力放在功夫上。
李小龙在学校附近的停车场租用了一个角落,每月20美元租金,用作他的武馆。李小龙和木村对这块地方非常满意,较唐人街那个地下室,空间和光线都要优越得多。
李小龙招收学生的方式跟以往一样,只是现在他的名气颇大,是校园里引人注目的华裔学生。李小龙的某些性格,跟土生土长的老美非常相像,他好出风头,擅长演讲,乐意推销自己,绝不故作谦虚。李小龙最初的门徒,大都是亚裔学生——他们对中国功夫有先入为主的了解,尤其是见识了李小龙的功夫以后。随着影响的扩大,不少地道的美国人也加盟到门徒的行列。
李小龙总能如愿地招满学生,每位学费每月15美元。对囊中羞涩的李小龙来讲,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但李小龙绝不会为金钱而滥招学生,他总是根据场地和自己的时间安排控制在一定的数额内。
十多年后,中国功夫风靡世界,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