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繁荣-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不再重要了。刚到待产室的时候,赵一飞已经吩咐张元通知中东及其它准备访问的地区自己可能要推迟一点时间过去。而对于赵一飞的这一请求,相信所有的人们都不会表示不满,毕竟一个新生命诞生的重要性对父亲来说是无以伦比的!

听到张元传达的消息后,中东地区的治沙人员首先对赵一飞表示了极其诚挚的恭贺。而在这一消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出去后,整个世界的人民都为之庆贺不已。这是赵一飞的孩子,是这个为人类作了如此巨大贡献的人的骨肉,善良的人们又怎能不为他高兴呢?作为一个人,哪怕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如果他没有经历过正常人类都应该经历的生命繁衍所带来的喜悦的话,仍然不能说他是一个完整的人。毕竟这是人作为物种的本性之一。

伴随着这些消息纷纷传到赵一飞耳中的时候,赵一飞与岳琪的孩子已经出生了。

看着两名护士怀中抱着的孩子那粉嘟嘟的小脸,赵一飞居然陶醉了。虽然刚出生的孩子看起来并不美丽,但对于一个父亲来说,这种“丑陋”的样子又是如此的美丽!这是生命的结晶,这是两个人爱情的结晶,也是人类繁衍所必需的延续。没有孩子也就没有了未来,没有孩子也就不会有人类前进的动力,如果人类不能保证自己孩子的生存环境的话,那么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类将是多么的悲哀。

正是在这种心理的熏陶下,凝望着孩子的赵一飞暗暗地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继续努力下去。只有能够尽快解决地球正在经历的物种危机,孩子以及全人类的未来才会绚烂多彩。

进入产房,望着岳琪疲劳的面庞,赵一飞轻轻地在她的面颊上给了一个吻。现在的岳琪已经脱离了刚才地兴奋期,看到自己刚刚生出来的一对双胞胎,岳琪的心理不由得一阵自豪。这是一对龙凤胎,虽然这种现象在大灾难发生之前很少见,但在大灾难发生之后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不知道为什么,大灾难发生之后人类好像突然对生育情有独钟起来,一方面是少年人类生理成熟的年龄普遍提前,甚至出现一些年轻人在刚刚小学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发育到可以生育的程度,另一方面是怀孕妇女所带胎数的增多,很多妇女在检查的时候就已经发现是双胞胎、三胞胎甚至多胞胎,而这在以前却是不常见的。

而在以前非常常见的单胞胎却变成了不多见的现象。根据岳琪所在医院的产科医生统计的资料来看,整个医院几年来单胞胎生育所占的比重下降得非常明显。据统计数据表明,五年来的单胞胎比重由一开始的99。98%下降到了现在的33。72%,而双胞胎的比重则上升到了38。29%,已经超过了单胞胎的百分比。剩下的27。99%则是三胞或多胞胎。

显然,这不能算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之前医院的医生们和生物学家中也有人简单讨论过这种情况,在他们看来这可能与人类为了适应环境的突变有关,随着地球地磁状况的改变和气候等等的变迁,人类种群自身调节机制在发挥作用并导致了这一异常现象。

不过在赵一飞看来情况却不一定那么简单。浸淫复杂系统研究多年的他认为复杂系统自身的稳定是很强的,而人类及其所生存的地球作为太阳系,或者包括更多的各种星系,中较高层次的存在,岂不会这么轻易地就能够调整的。而如果真的发生了这么剧烈方式的调整,那么在其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一些奥秘,只有能够把握了这些奥秘,人类进化才会尽可能不受他们的盲目支配,否则人类仍然只能算是进化之树一个分支而已,永远都无法达到整个宇宙范围的进化之树的顶端。

除了担心人类整体的进化之外,赵一飞还在担心另外的意见是——那就是大量新生人口的出现必然对未来的人类生存带来巨大的生活和社会压力。如何尽早解决这一矛盾是摆在地球上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一道早晚要面对的必然难题!

如果把上面的两种考虑综合的话,赵一飞发现其最终完全可以合并为一个,那就是改变现在地球的气候状况,尽可能恢复到以前的地球地磁和气候等基本状况,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人类继续原有的进化之路,同时也解决了人口激争的可能。或许在地球恢复未原状之后,人类突然增强的生育能力也会恢复原状吧。

对于这一点赵一飞自己也没有把握,毕竟现在人类走上的是一条从来没有发生过的、而又必须走下去的不归之路。对赵一飞等人来说,所能做的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伴随着岳琪生育喜讯而来的还有让赵一飞所没有想到的事情——就在这个人类共渡难关的关键时刻,就在中华民族以无私的精神在为全世界奉献的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海天碧积劳成疾、因病辞世。

他是死在在即的办公室中的,本来就已经身体状况非常不好的他坚持不肯去医院检查,没有听从秘书的劝阻夜以继日的在办公室中指挥着全中国、协调着全世界的整体发展。可谁又能想得到呢?一个已经80岁的老人,居然还要承受如此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呕心沥血,为国为民操心不止,仅从这一点上就已经让无数人汗颜不已。

在中国迁都西安之后,在北极寒潮发生之后,海天碧等高层人士就已经认识到了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之下人民内部不能够再有一分的不团结。正是出于这种整体忧患的意识,海天碧和各方的核心人物谈了很久很久。深明大义的众人同样认识到地核巨变引发的自然灾害对世界、对中国的伤害太巨大了,在这个时候任何内斗都只能减弱人类抵抗自然的能力。

于是在协商之后,众人一致同意在此国家的危难之际、人类的紧要关头所有中国人必须团结起来,任何破坏华人团结的举动都将被制止,都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中华民族传统在此时得到了最好的发挥,所有的生活和生产资料的物资交易都尽可能通过公正的方式公平、公开地进行。而为了能够公平、公开、公正地进行这些物资的交换,国内的三家由于自然灾害影响已经停业的期货交易所再度被组织起来,只不过这次他们已经合并为一家大型的商品交易所。

根据要求,这家商品交易所不但要进行期货交易,同时也要进行大批的现货交易配对,以便于尽可能地保证物资公平的交易。而之所以采用交易配对的方式一方面也是为了调整物资的供求,不至于让物资价格由于政府调控的原因而偏离过度,从而很好地保证了在物资非常匮乏的大灾难期间各种生产、生活物资可以有效分配。

这是世界上第一家在大灾难发生后开业的商品交易所,随着中国的商品交易所开始交易,很快来自世界各地的期货和现货交易商纷纷加入了其中。要知道期货交易很好地平抑的地方对价格的保护和分割,这种情况下各地生产的总成本纷纷下降,也就更进一步地促进了中国的商品交易所的发展,同时也更进一步地增强了中国作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

随着中国的这一商品交易所的发展,世界各地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开设了大大小小的各种商品交易所。不过不管怎么说,占有了世界上大部分可利用资源的中国商品交易所已经先拔头筹,来自世界各地和全国各地的生产商和用户已经充斥于中国商品交易所中。

于其他国家的商品交易所相比,中国商品交易所无论是交易规模还是交割规模都远超他们的总合,占据了整个世界电子化商品交易的80%的份额,占总商品交易的63%的份额。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中心才真正建立起来。尽管如此,富裕的中国人民并没有因此而高傲起来,反而更进一步支援全球的灾后建设,尤其是位于亚洲部分地区、非洲、南美洲的一些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更是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帮助。

而就在整个世界的灾后重建开始慢慢走上正轨的时刻,作为引导世界各国共同抗灾的领袖人物——海天碧居然累死在办公室中,这不能不说是对整个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在海天碧去世的这段日子里,国家主席的职位暂时由副主席周宁远担任。至于前任的国家副主席章万里,他本身比海天碧还要大两岁,这几年来因为拼命章万里的工作身体状况急剧下降,在前两年的时候卧床不起的他已经退休在家,安心养老去了。

周宁远在向全国和全世界发布海天碧辞世的公告之后,同时向全世界表达了海天碧的遗愿:希望在如此灾难之秋,全球的人类能够团结起来,共抗天灾。在发现的海天碧的日记中更是表达了浓浓的希望全球人民可以消除政府和国家的概念,既然人类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国家和割据的政府存在只能让人民的生活增加地区差异,反而不利于整个地球的重建。

在海天碧的日记中,他深深地为地球现在的状况表示担忧。在海天碧看来,虽然现在的各国政府之间能够共同携手抵抗天灾,但对很多国家这种携手却仍然缺乏很深的诚意。一些国家和政府仍然在背后做着很多小动作,诸如培养亲己势力、鼓动一些不明世事的年轻人打击其他民族的灾后重建者、甚至有些地方政府秘密培养私人武装劫掠中国发往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救援物资,以至于造成部分地区大面积的人口衰减等等。

在海天碧的字里行间都表达出了一种对这些行为的担忧,在如此灾难的情况下,在人类必须团结起来共同互助的情况下,这些情况的发生很可能最后会带来整个民族的灭绝、整个国家的灭绝、甚至最终可能导致全人类的灭绝。

这不是一种危言耸听,这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现实,如果不能够正视这种现实的话,那么人类很可能无法度过这场天灾,最终消失于地球的历史长河,所能留给地球后续生命的只有那曾经辉煌过的异常灿烂的人类文明遗迹而已。

不知道在几百万年、几千万年过后,等下一个具有高级智能的物种崛起于地球生物圈的顶峰的时候,他们是否还能够看到人类的遗迹,他们是否还会从废墟中发掘出人类的骨骼化石,然后指着人类的骨骼化石教育自己的孩子:

孩子们,你们记住了,在遥远遥远的过去,地球上曾经有过一个和我们同样聪明的种族,这个种族被称为“人类”,至少他们自己是那么称呼自己的。不过可惜的是,这个种族被毁于一场巨大的自然灾害。而之所以他们会毁于那场空前的自然浩劫,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度过它,而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什么叫做团结。依靠他们的力量本来完全可以度过那场浩劫,可是没有了团结,整个人类将是一盘散沙,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种族因为保守和掠夺而勉强维持着,而更多的种族则慢慢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失去了多样性的人类慢慢发现自己周围的资源也开始变得不够用了,可这个时候可用于掠夺的国家和种族已经不多了。无奈之下剩余的人类种族之间只有进一步从对方进行掠夺,否则自己的种族就无法生存。

旷日持久的互相掠夺消耗了他们本来可以用来进行生产的人民,最终的结果是只有极少数强壮的人类可以生活下来,可再强壮的人体又有什么用?他们能够和自然抗衡吗?在如此剧烈的自然灾害面前,就连人类书籍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