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繁荣-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的本质属性,如果失去了混乱,自然恐怕也不再是自然了。

现在这里的情况就是如此,一切给人的感觉都是那么的井井有条。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不能用“井井有条”一词来形容,但那种发自内心的感觉是挥之不去的。

事实上,不只是赵一飞敏锐地感觉到这一点,就连张元、卢纲等人也都不自觉地感觉到这种与真实自然相比的那种不和谐感。虽然同样充斥着各种各样闪着莹光的小动物、大动物,一些小动物依然在那里调皮地跑动着,而一些以小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则悠闲地散着步。好像那些小动物根本不存在似的,确切地说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开饭时间没有到似的。

与在“伏地树”草原下最初看到的各种动物不同,这里的动物好像都不为食物而奔波。是的!这就是与外面生态圈中动物本质的不同。如果你在一家食堂或者餐馆附近看到野猫或者野狗的话,那么他们那种悠闲的动作就与这里的动物非常的相似。

由于“狐人”的提醒,赵一飞等一行人早就打起了精神。毕竟这种有着较高智慧的生物恐怕更难对付,万一他们的智能比人类还高的话,那么弄不好所有人都要成为他的猎物。而更让赵一飞此时犹豫不决的是,这里的东西似乎有着一种奇怪的能力,可以让电波很快地衰减,以至于A队如果想和外面的其他小队通讯的话,只能选择离开这一区域。

虽然遭遇了这一困难,不过小队讨论的结果还是应该继续前进。这是因为一方面这块区域很可能是揭开“女娲2号”行星之谜的最佳地方,另一方面失足考察队员失陷在这个方向也迫使赵一飞等人不能就这样撇下他不顾。

既然通讯器材不好用,那么就没有必要背着它们了。于是在赵一飞的建议下,众人把身上不必要的通讯器材都卸了下来,只在“静静”身上留了一台用于远程通讯的通讯器。在装备停当之后,一行人再度开始前进,向那片充满着神秘的区域迈去。

第二章冲击

并不宽敞但却明亮的办公室,并不宽大但却整洁的办公桌,这就是周宁远的办公室。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的话,恐怕谁都不知道这就是目前地球上最有权力的人办公的地方。整齐的文件清楚分明地竖在衣柜里、摞在办公桌上,整个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有序和井然。

不过和这一切相比,办公桌后面的人就显得不那么阳光了。周宁远此时正坐在那里闭目沉思,他保持这一姿势已经足足有半个多小时了。如果不是非常了解他的人看到周宁远这样的姿势一定会认为他就这样疲惫地睡着了,不过守候在外间办公室中的秘书小王却知道这根本不是实情。

根据秘书小王对周宁远的了解,这个已经年过花甲之年的老人精力居然异常的充沛,尤其是在上次“穿心”行动之后,整个长安地区的人民似乎都变得年轻起来,而在当时会议室中的主席团成员中以周宁远的表现最为明显。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一些本来已经白掉的头发居然开始再度变黑,这让他的老对手兰斯雷特常常诧异不已。

在身体变得越来越好的情况下,周宁远工作的劲头更佳的充足了,而他的思维习惯现在居然也越来越像当年的海天碧,都是非常的喜欢独自静处,然后拿出的主意总是能够直接置对手于死地之中。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周宁远表现得越来越果敢坚毅,与当初在海天碧的羽翼之下有了截然的不同。这大概就是只有长年当政才能培养出来的霸气吧。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穿心”行动的结果已经很明显的表现了出来,那就是地球的气候状况开始趋于稳定,虽然人类本身的超水准生育问题还没有解决,不过在发现情况不对之后,在周宁远等六名洲主席的大力支持下,人类再度实行了强制性的人口固定性生育计划,那就是只有在男子达到30周岁,女子达到25周岁的情况下才可以怀孕,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

不过伴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善,人类内部的矛盾也再度开始浮现上来。本来周宁远认同“穿心”行动是基于可以更好地团结人类,以便于能够让在大灾难之后成立的“地球共和国”可以免除分裂的危险。可现在看来,他当初的想法大大地错了!

在灾难频发的时候,很多白人领袖在拼命地与当时的中国搞好关系,并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物资和人力支援,以至于到现在还有一个多亿华人在欧洲帮助重建。同样地,美洲也散布了大约一个亿左右勤劳的华人。应该说,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美、欧两洲是不可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之内就有很大的改观,甚至在农业和工业上有了巨大的恢复。

可现在情况却发生了相反的变化。受到某些不知名人物或者组织的挑拨,现在在欧洲和美洲居然频频发生白人与华人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本来只是小规模的,但带来的影响却非常得不好。因为毕竟现在华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实力最强的人种,以至于媒体报道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以强凌弱”、“大华人主义再现”等等字眼。

当然,这种冲突的发生是有其根源的。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对所有权规定不明。虽然是一个名义上统一的国家,但毕竟组成它的都是之前的国家,而各个国家当初对财产权的规定也是不同的,这种模糊的承认就带来了现在的麻烦。

本来这些不能算是多大的问题,至少可以通过双方协商来解决的。不过在某些不知名人物和组织的参与下,这种冲突便通过媒体放大了出来,以至于很多地方都在担忧华人侵吞他们的财产。而这些所谓的“财产”主要便是在大灾难中毁掉的土地等等。

由于在地球上原来的绝大多数国家奉行的都是私有制,也就是说私人对财产拥有最高权力,而且这种权力受到国家保护。可大灾难的来临让很多人和家庭不得不逃离到那些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土地自然就荒芜了,原有的房屋也由于灾难的侵袭而被毁掉了。这本来是没有什么的,谁也说不出什么的。

可随着华人大批的迁入,帮助灾后重建的华人基本上都是第一批进入到原来大灾难肆虐的地区,为了生存他们自然会寻找合适的还能居住房屋临时居住,同时建造了大量的房屋用来生活和生产之用。

在灾难没有过去的时候,这本来也没有什么,毕竟那些地方是自己不能居住的,既然华人愿意去受苦、去开拓,那就让他们去吧。所以白人们也没有说什么,再加上当时各地的政府都在大力宣扬华人的这种援助精神,如果没有华人无私援助的话,恐怕很多地方到现在都只能是一片荒芜,根本不可能再度发现任何绿色植物的存在。

但随着“穿心”行动效果的发挥,大灾难对各州的影响开始渐渐减弱,越来越多的本来被自然夺回的土地可以用于耕种、用于工业开发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有着越来越多的白人意识到了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失,那就是太多的华人已经占据了灾难退去后最为肥沃的土地、最适合建筑的土地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白人开始从笑眯眯地看着华人去拓荒变成了怒气冲冲地看着华人收获更多的粮食和果实,这也就意味他们过着更加舒适的生活。

在这种不平衡的心理下,再加上一些“热心”人士的挑拨,华人与原住白人之间的矛盾变得尖锐起来。而这一情况却是周宁远等人没有想到的,当初在海天碧要求欧洲等地同意华人援建的时候,虽然也考虑到了居住的问题,但海天碧并没有想到大灾难的影响会这么快就能够消退下去。如果根据当初海天碧的估计,人类要想读过这场灾难,恐怕至少也要在百年以后了。想想吧,一百多年后又有多少人可以说清楚到底哪块土地就是自己家当年所有的呢?

形势的发展就是这个样子,就算是再优秀的人类也不可能不所有的情况都分析到,毕竟世界是复杂的,一个人能够想到的不等于其他人也能够想到,而更多的情况是所有人都会抢着去抓自己认为最主要的矛盾,反而会忽视当初的次要矛盾,可往往是最初的次要矛盾最终却会演变为主要的矛盾,并最终以异常猛烈的方式集中爆发出来。

对当初海天碧、周宁远等领袖的智囊人员来说,当初也基本上考虑的是那时的主要矛盾——如何最好地抗御天灾,如何让华人能够帮助全世界生存下来,同时也是让华人自己尽可能地生存下来。尽管有个别人考虑到了在未来的财产分配权的问题,但却作为了次要矛盾就那样搁置了,毕竟对当时的中国政府来说那都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了。

可遥远的终究要变成眼前的,只不过由于时间拉得过快,很多本来可以依靠时间解决的问题现在只好成为了周宁远眼前的现实问题。海天碧已经作古了,不能指望他对这件事负责人吧,再者说了,海天碧当初关于华人大力支援各国的这一决策也并没有错,至少在当时是没有错的。这既解决了华人本身过于密集难以很好生存的问题,也解决了灾后世界各国重建的难题,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建议,也正是如此才会得到其它国家的大力支持。

可现在这一当时非常优秀的决策却成了很大的败笔,历史就是这个样子,总是喜欢和它的参与者开玩笑,本来是一件好事的,却往往随着时间的延续变成了坏事。而本来是一些坏事的,有的时候却随着进程的发展成为了一件好事。

相比之下,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其他人种对待华人援建者的态度就要好多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本来在灾前就是弱势群体,绝大多数好的土地是轮不到他们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们还能够较为客观地看待这一切。如果其他人种也加入到反对华人的浪潮之中的华,恐怕华人援建者和周宁远等华人领袖面临的困境就会更加的艰难了。

而更让周宁远等人感到可气的是,以兰斯雷特等人为首的白人领袖居然在发生这样的事情时采取冷眼旁观的方式不闻不问,任由事态扩大。而在北美洲的一些地方,甚至已经引发了较为激烈的冲突,双方之间甚至动用了武装,不过还好的是没有人员死亡,只有一名华人青年和两名白人受伤。不过这一事件已经在“地球共和国”内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一方面是华人在大力谴责白人忘恩负义,在帮助他们建设之后就想轻松地攫取胜利果实,把华人赶走或者沦为无产者;一方面是很多白人气氛华人未经允许强占自己的家园,自己只不过是想拿回本来就属于自己的财产而已,这有什么不对的吗?

显然,这不仅仅是强占不强占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应该是人类观念上的冲突。原来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华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全民所有的,尽管允许部分私有制的存在,但如果国家想要收回的话,那么所有的这些基本上都会无条件地被收回。就拿住房来说吧,在以前的中国居民购买的只是住房一定的居住年限,过了这个年限之后住房仍然归全民所有。对于土地来说也是如此,农民承包的只是一定的使用年限,过了年限后要重新分配。

而对于美、欧等国的传统白人居民来说,住房一经购买就是终生所有,即使自己死了也会根据继承法由自己的后代拥有。根据这种法律,也不能说他们要求收回被华人援建者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