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繁荣-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向透析”来对抗“基维”人的进攻。

也幸亏“蝗虫”开发出了“反向透析”技术,否则以它们的实力又怎么能够和发达的“基维”人对抗呢?仅仅一接触的时候便有大量的战舰被摧毁便是非常好的说明。而更幸运的是,不,还不能说是幸运,也可能是悲哀,另外的那颗恒星仅仅离“基维”人有1光年左右的距离,如果距离更远一点的话,那么“反向透析”的威力就没有那么大,“基维”人至少还可以多坚持一些时间。

或许在许久的过去“基维”人就应该灭亡了,尽管“基维”人中的天才“太白”可以让“基维”种族多延续几千万年的存在,但终究还是摆脱不了灭亡的命运,而且同样还是毁灭在原来的“唐卡”星系的恒星上面,这不能不说是冥冥之中的巧合了。

遵循着崇永光最后的命令,总司令在升空之前就已经命令太空中的战舰要尽力保障升空的安全,毕竟这里面有大量的“基维”人儿童,如果它们被消灭的话,“基维”人还不如直接在这里全部战死算了,没有了儿童,“基维”人也就失去了未来,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之所以会这样,也是和“基维”人特有的生育行为有关的。“基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生育机会,而这一次的生育一般来说可以产生10—20个后代。但这并不等于这些后代就可以全部存活,虽然现在的“基维”人可以保障基本存活,但在远古的时候,这些幼崽里面大约只能够存活1—2个。这是因为“基维”人的幼年极其脆弱,哪怕一点点的疾病都可能死亡。

而实际上,“基维”人中绝大多数战斗队员都是一种仿生机器人,这是因为发展到今天的情况下,“基维”人的总人口也只不过才几个亿而已。而在这场一边倒的战争中,如果再让自己携带的几十万名“基维”人儿童受损的话,那么“基维”人的未来可想而知。

为了能够保障尽可能地逃离,总司令实际上总共携带了几十万儿童分散在几万艘战舰上。原定的打算是分散到几个方向逃生,然后大家到“尤嘉星系”汇合。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可能不太容易了。不知道是“蝗虫”看出了总司令的企图,还是仅仅是巧合而已,在刚刚升空之后,就有一少半刚刚升空的战舰被“重元素透析”所摧毁。

不过“基维”人的战舰毕竟是极其先进的,他们在混乱的太空中尽可能地规避着各种各样的威胁,包括散乱的小行星、其它失去动力乱撞的战舰、各种战舰和陨石的碎片等等,以及极其不稳定的万有引力乱流和“重元素透析”的透析圈更加的危险。

显然,这种规避又让一部分“基维”人的逃生战舰被摧毁。等到总司令率领着剩余的战舰行进到距离正在被透析的第三行星50万公里的外太空之处时,所带来的舰队已经不足2万艘。不过幸运的是,这里面至少搭载有20多万“基维”人的儿童。

但是,另外的难题出现了。“基维”人还从来没有在星系内进行过超距离航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超距离航行会产生短暂的黑洞效应,这可能会引发星系内的引力混乱。再加上现在本来星系内的引力场就已经混乱不堪,在如此混乱的情况下超距离航行能够进行还是个未知之数,毕竟还从来没有人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过,以前的研究也从来没有做过这方面的试验。

不过凡事都有第一次的。在目前危机的情况之下,也顾不得这些了。再加上在总司令的内心深处实际上还有一个想法,这可能是一个反败为胜的机会。虽然这种做法会造成整个“太白星系”的毁灭,但也有可能就此消灭“蝗虫”。至少这样可以为死去的“基维”人报仇,哪怕能够重创它们也是好的。

但这种做法却是非常危险的,甚至可能让剩下的这些“基维”人都因此而死亡。这个时候到底该怎么做呢?一个难题就这样摆到了总司令的面前。从效果来看,很可能“蝗虫”会因此再也没有能力荼毒宇宙生灵,可是这种技术现在还不成熟,不知道成功率是多少。

不过反过来说,如果这种技术的成功率很高的话,那么它对“蝗虫”的杀伤力恐怕就没有多少了,只有这种不成熟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摧毁“蝗虫”的有生力量。当然,自己的母星系——“太白”也将成为历史,永远都不可能再现在宇宙之中。

再三犹豫之下,总司令却怎么都下不了这个决心。毕竟这个决策的后果太严重了,虽然可能就此消灭掉“蝗虫”,但带来的宇宙结构坍塌也可能非常的严重,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宇宙的结构,到时候或许会导致整个宇宙的智慧生物都要重新洗牌。

一边以亚光速前进着,一边思考着,而这个时候旁边的侍卫正好汇报道:“报告总司令,‘蝗虫’已经把我们的母星摧毁了,您看。”

屏幕上显示出来“太白星系”第三行星被毁的画面。整个行星好像突然间被刮掉了一层地皮一样明显地缩小了一圈,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不可能有任何生物能够逃脱。

和其它行星不同,第三行星经过了“基维”人最彻底的改造,因此在该行星上重元素的含量也要明显地高于其它行星。而让“基维”人自豪的是,经过改造后的行星基本上已经是一颗不死之星,这是因为经过强化后的星体不会因为外力的牵扯而轻易崩溃。

现在看来“基维”人确实是值得骄傲的,尽管“重元素透析”对星体结构本身的破坏性非常大,但它还是没能够让第三行星的星体崩溃。不过“重元素透析”的结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它让整颗行星的致密度增加了好几倍,在这种情况下,地核也受到了非常不良的影响,除了极少量的核内重元素得以保留外,绝大多数重元素大都已经进入到了“蝗虫”的口中。

而且由于“重元素透析”本身是非均匀的,所以透析后的结果必然是某一部分的星体保留较多的重元素,某一部分保留很少,毕竟任何透析都不可能掳走全部重元素的。

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均匀自转的第三行星便成为了一颗偏转行星。好像是宇宙中的瘸子一样在那里一拐一拐地蹒跚着,似乎在倾诉着自己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

看到这种情形,总司令再也忍受不住,虽然“基维”人非常看不起软弱的流泪,但这个时候的整个控制舱内,不只是总司令,所有观看到这一画面的“基维”人都在那里流下了痛苦的泪水、流下了仇恨的泪水。也正是这一场面坚定了总司令采取极端行动的决心。

默默地把严重的泪水擦干,总司令以他一生中最庄严的声音宣布道:“全体‘基维’战舰连体组合,准备进行整体超距离航行。”

就在总司令的命令下达的时候,负责监控的战斗队员同时也发现“蝗虫”的“重元素透析罩”也在重新调整着方向,似乎意犹未尽的它们看来打算把“基维”人最后的一点残余也吞噬掉,现在它们正在缓缓地调整着,准备着,就等着角度调整合适后的最后一击。

显然,现在的情况十分危急。双方大概均发现了对方的不正常之处,每一方都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着。一方是快速地连体组合,而另一方则加快了调教角度的速度。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双方不同的速度居然达到了非常一致的结果。当“基维”人战舰的连体组合完成的时候,“蝗虫”的角度调整也基本上完成了。

只听到总司令的一声令下,连体组合后形成的巨大战舰体突然剧烈地震颤起来。由于引力场十分的不稳定'奇/书/网…整。理'…提=。供',总司令不敢命令连体战舰全速前进,他只是小心地命令以15万倍左右的光速进行超距离航行,尽快摆脱“蝗虫”的追捕,向星图中的“尤嘉星系”出发。

而这个时候的“蝗虫”已经通过重新发动后的“重元素透析罩”把其它几支其它方向的“基维”人战舰群全部消灭掉,正在全力地对这一支最大的战舰群进行透析。

震颤的组合巨舰突然之间变得模糊起来,那是强大的粒子场从战舰内部泄漏出来的结果,当然,这种泄漏是正常的,到目前为止任何超距离航行都会发生的。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不过,后面发生的事情就非常让人惊讶了。

由于超距离航行本身会引发短暂的黑洞效应,这是超光速航行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就像在地球上汽车启动后会带起来空气的流动一样,这种黑洞效应一般来说是非常短暂的,很快就可以在太空之中慢慢消散,也不会对周围的空间引发较大的影响。

但今天的情况显然有些特殊。组合巨舰的启动带来了巨大的黑洞效应,而且由于直接以15万倍光速的速度启动,所激发的黑洞效应自然也非常的强大,再加上本来就已经十分混乱的引力场,两者之间再度引发了巨大的引力激荡。

本来如果只有这些也没有什么,但是恰好在这是“蝗虫”的“重元素透析场”也插了进来,三股非常强大而又混乱异常的力场在这里僵持着,互不相让地扭曲着对方,让本来就已经非常混乱的“太白星系”更加的混乱不堪。

不过,显然从短期内看黑洞效应的威力是最为强大的,它首先支付了其它两者,并把自己的威力洒向了所能波及到的一切区域,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蝗虫”的“重元素透析罩”。

在黑洞效应和扭曲的万有引力场的双重攻击下,“重元素透析罩”就这样碎裂开来,不过可惜的是,只是单罩的碎裂,另外一个引导恒星的“反向重元素透析罩”却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饶是如此,由于强大的恒星能量扫过了一部分碎裂的“蝗虫”战舰,还是有无数的战舰就这样在一瞬间直接升华成了基本粒子。

而让人惊讶的是,很多“蝗虫”战舰居然冒着被摧毁的危险拼命地抢夺着这些在空中满布的重元素单元,似乎它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来自与同伴的尸体,还是出于别的什么不同的信仰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不只是黑洞效应发挥出了威力,在其发挥作用的同时,“重元素透析”的力量也对组合战舰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外围的粒子场由于本身是重元素,还是有一部分它们被透析了出去,这也对“基维”人组合战舰的航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显然“基维”人的这一做法更加地激怒了“蝗虫”,只见它们迅速地解除了原来的透析状结构,没有理会受到巨大震荡的“太白星系”和比邻星系,组成了巨大的战斗队形循着“基维”人逃走的方向紧紧追去。
第九卷 浩劫 第九章 阻截

“基维”人临别的攻击确实非常厉害,它让“蝗虫”居然一下子足足损失了将近1/4的战舰。在这种情况下,估计想不让“蝗虫”对其采取进一步的追杀都不可能。毕竟作为一个能够发明“重元素透析”技术,并且拥有着先进宇航技术的种族来说,相应的道德观念会自发地对其行为产生干涉,而这一干涉的结果自然是尾随“基维”人的组合战舰进行追杀。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也决定了“蝗虫”必然会迅速离开毁灭后的“太白星系”,那就是组合战舰形成的黑洞效应过于强大,对于本来就已经十分混乱的“太白星系”来说,这一黑洞效应恐怕会让原来的结构进一步崩塌。而这种过度的崩塌显然对“蝗虫”来说也是不利的,至少不利于它们对资源的掠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