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上神兵-第5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克垂下手来,失望的叫道:“那你会什么?”

    杨南呵呵一笑,手指忽的一指地面,道:“你看看,你脚下又是什么?”

    “嗯?地上?这是什么东西?”

    李克听他说得自信,不禁低头往脚下看去,却见脚下多了一个寸长戏台,台上数十个不过一分左右的小人各执兵器捉对厮杀,这些小人儿面目精致、栩栩如生,不知何时来到自己脚下,却如唱大戏一般,打得好不热闹!

    李克生平最喜的就是看大戏,那里面的文官武将、各个故事他都能了如指掌,如今这些小人儿在戏台演的正是前朝有名的征西域的故事。

    大将巴瀚海奉帝命率十万大军远征域外,这位大帅生平勇武过人,号称九洲第一量,他座下十大金将‘大银将个个都是人中豪杰,哪知来到西域后,胡族中的大将莫干多尔同样也是一个大量,胡族神廉辈比比皆是,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哪一个自命天下第一的勇士肯承认对方的厉害?

    巴瀚海号称有神仙赐力,莫干多尔受天神祝福,这一次大战斗的不再是兵多兵少,而是个人勇武!

    两方于是在大草原上立了一个生死擂台,来决定这场战争的胜负,这一战在后世被人编成大戏,在民间久唱不衰。

    这小戏台上演的正是巴瀚海带着手下二十大将,与莫干多尔手下的十八胡骑较量的故事。

    杨南变出的小戏台上,两方将军量轮番上阵,举止神情与真人一般无异,一个豆芽大的小人儿,居然使着一件超过自己身量十倍的黑铁棒,可想而知,若是放大为真人大小,这一个个小人儿绝对是超级大量!

    “好!好厉害的干达!好厉害的飞鹰!!!”

    李克虽然聪明顽劣,但生平最喜武将量,他的目光立刻被戏台上的真实小人吸引过去,当下捧起手中那个小戏台,再也舍不得放下来。

    戏台上的小人儿咿咿呀呀¢砰梆梆打得热闹,李克看得如痴如醉、身临其境,杨南终于也从这个难缠小家伙手中脱身出来,他回到自己房间,却见妙源呵呵笑道:“想不到郎君哄孩子的本事也是不小!如今可让我长了见识。”

    杨南嘿嘿一笑,道:“只怕,我将来要哄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堆孩子了。”

    妙源轻轻点了点头,凝声道:“郎君入凡,可曾想到如何凝结道果了么?”

    如何结道果?

    这可是一个无法说清的事情,有的大圣人转眼便结出道果,有的终生停在圆满境界无法突破,更有甚者花了上千年才悟出道果凝成之法。

    杨南如今的元神已然凝炼到实质,神魂世界广大无比,什么样的道果才能配得上他的天仙境界?

    杨南淡然一笑,道:“漫步人间,遍观三界,心有所悟,道果乃成,结道果再不需要苦炼法力,重在一个‘悟’字,何时能悟,何时便能结成道果,你我夫妻二人今后就在这凡间安家落户,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凡人吧!”

    到得杨南这般境界,再不需要苦苦修炼什么法力,而是重在对天地本质、法则的领悟,悟得出来就是神仙,悟不出来就是凡人!

    “凡欲为仙,先必化凡,天地造化,玄妙难言。”妙源点头赞许道:“我是天生妙源仙果,不需再凝元神道果,郎君将尘世视为菩提妙树,自身凝若沧海烟云,以清静自然心观想三界、俯看轮回,这道果不难悟出。”

    妙源仙子天成道果,想飞升只需将仙身凝炼完毕,她助杨南祭炼武仙真丹,仙身如今也渐进大成境界,忽忽数十年后,便可轻易飞升仙界。

    而杨南却与她恰好相反,杨南如今的仙身、仙力俱已大成,差的只有从元神圆满升华为不灭道果!

    到得那一步,才可以算是真正不灭仙人境界,而不再是眼前的半仙修为。

    一夜无话……

    第二日一早,李何带着李克登门拜访,杨南出来客厅,却见李何一脸歉色的拱手道:“道果贤侄,小儿顽劣大胆,昨日竟来纠缠,倒教贤侄破费许多,实在令老夫汗颜。”

    昨日李克回房之后,直将戏台上的大戏看完了才入睡,哪知他一早醒来,却发现小戏台居然变成了一个精美玉盘,那一个个武将量变成了一个个唯妙唯肖的小小玉雕,只是,这些指头大小的玉雕小人儿不会再动,与昨夜张牙舞爪、热血拼杀根本就是两回事。

    李克不知这些玉雕贵贱如何,饶是李何见多识广,也是看不出来这精美玉盘上的玉雕价值几何,但是他也算是见识过一些奇珍异宝,心中隐隐知道自己一时爱才引来的客人出手极是大方,不看质地,光看那一个个玉雕宛如真人、活灵活现的气息,便知其价值不菲。

    杨南呵呵笑道:“前辈何必客气?这件玩物只不过是小孩戏具罢了,不值一分半毫,只要贵公子喜欢便好,晚辈初来乍到,诸事还要劳烦前辈,衡玉件不甚值钱,我已备下诸件玉饰小礼,正要送予贵夫人,从此你我两家即成通家之好,岂不妙哉?”

    其实,这玉盘精雕哪里是什么凡间珍宝?分明是一件威力不弱的法宝!

    若是李何知道,这玉盘中的玉雕俱是衡上品冰玉,价值远不是人间金钱所能比拟的话,他一定不会如此轻松淡然的不放在眼里。

    数十个玩具一般的玉雕小人,其实好比数十个宗师级的护卫,若有人对李府图谋不轨,玉盘上的法阵帘启动,到时侵犯李府的贼人可就有得好看了……

    李何也不在意金银钱财,他抚须微笑道:“好,来而不往非礼也,贤侄既送礼上门,老夫也不能无所馈赠,今日先带你去看宅子,宅中家具、仆役、婢女便由我包办就是,三日之后,贤侄便可去城外仙树庄上乡学任教,这仙树庄离城不过十里,繁华富庶,往来果得城也极是便利,不知贤侄意下如何?”

    杨南笑吟吟的点头道:“多谢前辈美意,如此,学生也就不再推辞了。”

    李何见这青年书生落落大方、豪迈爽朗,心中更添喜意,当下命下人备起车马,直往仙树庄而去。

    仙树庄,座落在果得城外仙树山脚下,此地百姓口口相传,说上古洪荒之际,此山便是阳神得道的地界,不过,问玄道十万里内不知有多少仙树山、遇仙山、仙果山等类似地名,每一处地界百姓都说本处才是上古仙树生长的地界,这仙树山也只不过是其中一个罢了。

    仙树山高不过五十六丈,山峰秀丽、白云飘渺,如今满山所种的仙树茶才是一大特产,仙树庄人口足有三万有余,庄中农户皆是以种茶为生。

    仙树山麓白云幽幽、山下农庄人来人往,官道之旁建有一个极大的市集,此庄离城不过十数里,人烟密集,显是十分繁华。

    李家在仙树山麓也有茶园百亩,故而在仙树庄青竹林之旁也置了一个三进幽静大宅。

    这所大宅建得极是幽静,与庄内农户屋宇距离也在数十丈开外,宅院直通庄内大道,道旁一座好大竹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发,宅前一池青水碧波荡漾、波光盈盈,显然是一处极具风水的上等佳宅。

    李何领着杨南一路行到自家庭院之内,细细看过宅内各般景物之后,他方才抚须笑道:“贤侄,此宅头一进大厅可作为客厅、乡塾,第二进可供宾客、下人居住,这第三进内宅方是你夫妻二人居住之所,不知你可否满意?”

    能在果得城外拥有这么一座大宅,李何的财力、人望也在本地属一属二,如今他将这大宅拱手相让,倒是十足人情。

    杨南见这宅院极是宽大,占地足有十亩有余,更是建在竹林、水池、大道之旁,算起来,二百多两纹银想买下这所宅院实是李何有意做个人情,他拱手笑道:“前辈如此照顾,倒教学生惭愧,长者赐、不敢辞,晚辈这便收下就是。”

造化威能! 第五十六章节 树人书院!

    见杨南说得谦逊,李何摇头呵呵笑道:“此话差矣,你我二人极是投缘,将来后世子孙还要成为世交之好,你年青力壮、来日方长,老夫却是风烛残年,说不定李家将来还要托庇于杨家!”

    九洲世交之好,通常皆是如此而来,但凡两家先人有来往、情份在,后世子弟只要不出什么差子,一般都会互相照拂。

    杨南微微一笑,道:“不敢当,若是李家他年有用得着学生之处,学生如何敢推辞?”

    两人说了一会闲话,李何便命管家将备下的仆役、丫环一一让杨南过目,一座三进大宅,至少也要二十来个下人侍候方才是妥当,李何好人做到底,一心想要与杨南结下交情,这顺水人情做得极是顺手。

    壮实的仆役、清秀的丫环,技艺出众的园丁,就连看门、打更之辈也是应有尽有,加上杨南带来的一个管家、五个家丁,一瞬间俨然便是成家立业的气象。

    这些仆役、丫环等下人算是李何庆贺杨南成家立业的贺礼,九洲并无奴制,这些下人各有家室,只是在杨府中务工罢了。

    杨南有感这位儒门老者重情重义之心,也受了这份人情,两人在客厅稍坐休息之后,李何这才取出一份文书凭证,道:“这是一封乡学文书,本县吴知县曾请我在仙树庄开设乡学,此庄这三万余口百姓共分一千多户人家!

    依此算来,此庄其中幼童实不下于七百之数,吴知县秉承圣人‘有教无类’之旨,故而要开此乡学,如今贤侄这前院宽敞,正可作为书院之书,若贤侄开设一座书院,必能解此地无学的燃眉之急。”

    杨南微微点头,道:“仙树庄离城池不过十里,为何庄内幼童不去城内书院受教?”

    李何摇头笑道:“此庄家家户户急于种茶采茶制茶,家境只算中等,如何有余力供养幼儿往来城池?虽说我大煌朝政通人和,却也难免有肖小之辈做那拐骗勾当,十数岁的少年寄在城中书院就读倒是无妨,这十四以下的幼童无人看护却是难办。”

    杨南这才明白为何仙树庄内大街小巷不听读书之声,倒只听到顽童戏耍情形,不管哪朝哪代,文风教化到哪里也不能落下,九洲最荒凉的北洲也是书院处处¢声朗朗,一个有三万余口、七百孩童的仙树庄居然不开设乡学,若被人告上一状,本县知县岂不要落个‘误人子弟、蔑视儒学’的臭名声?

    有志科举的书生绝不肯做一群小孩的启蒙老师,果得城儒生虽多,但也不屑为乡学私塾孩童之师,他们更没一个名望能比得上李何这个老儒,杨南有衡游学归来的名头,加上李何的力荐、金银打点,这仙树庄的乡学书院一事便落了下来。

    杨南想通其中关节,便慨然允诺道:“前辈既是青眼相看,晚辈也不推辞,如此,这仙树庄乡学便称为‘树人书院’便罢,从明日起,便开始招收幼童入学,凡八岁以上,十四岁以下皆可入院受教,晚辈虽才疏学浅,却也会尽力而为。”

    李何点头笑道:“好个树人书院,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贤侄这书院之名虽看似平凡无奇,但寓意深远,如此,老夫明日便命人送来桌椅器具、笔墨纸砚,以备贤侄所需。”

    开一个乡学,只不过是做一个启蒙老师罢了,一个仙树庄的乡学倒也不必多么隆重,杨南大笔一挥,在一块匾额上龙飞凤舞写下‘树人书院’四个镏金大字后,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