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修仙种种田-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以前学工科的大学生,现在居然种出来如此出色的农作物,应该说是直接增强了作物的优良基因,但是,还让他们这一帮子研究了大半辈子的农科学家愣是破解不了。第一次开始,胡教授怀疑了自己的判断和直觉:看来不是土壤的问题了,因为查土壤根本查不出来问题,那就是现在生物技术了,可就是全世界也没有听说那个国家研究出了这种基因改良工程啊。

一个就是如此平凡的城市人,居然种出了谜一样的作物,这不得不让胡教授看待张伟又神秘了几分,甚至有了点雾里看花的感觉,可是,张伟给人的感觉就是那么的平凡和朴实。是的,在农村居住了这俩月,张伟的身上也沾染了张哇村人的几分的朴实。甚至在穿着上也完全没有了一丝城里人的感觉了。

“看胡教授你说的,什么打搅不打搅的,当然是欢迎还来不急呢,走走,胡教授,孙叔,我们前院去坐下休息一下,我给大家切西瓜吃,胡教授上次来的时候西瓜还没成熟,这瓜味道还可以,他还没吃过呢。”

张伟热乎的招呼着大家去前院走去。

“哈哈,这你就猜错了,这瓜刚一到省城,我就让小雷拿给胡教授去做鉴定了,应该说他比我还先吃到嘴里的呢。”

孙叔听张伟如此一说,解释了起来,不过,经过这么一鉴定,好处当然易见,三十块一斤根本就不待还价的。

“是的啊,这瓜的味道不错,你这瓜不错啊,要不是特优级已经是能鉴定出来的最高级别了,这瓜的级别还要高啊,里面不但不含一点催生素一类的化学残留物,而且所含的各种微量元素都是超越了标准,吃这瓜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保健作用,和你的青菜和黄瓜,西红柿完全都是一个级别的,看来我这次来又多了个研究的对象啊。”

胡教授有点感叹的解释着,这俩月没用,同一个人种植出了四种特优质的作物,这不得不让他惊讶和感叹啊。看来大厨并非都在皇宫啊。

“呵呵,那真的是谢谢胡教授了,有了您的鉴定书,就相当于有了一块金招牌,等下午回去的时候我给您准备俩,您带上也回去给家里人尝尝味儿。”

张伟满嘴里感谢着胡教授。当然,这也是实际情况,人家给鉴定,可知是收鉴定费,而没有收级别费的,鉴定费和级别费说是一回事,但是也可以归于两码事,有人想拿个好档次,可是他的东西本身的档次就不够,但是还想拿高档次,那就出级别费了。甚至有的人为了捞点外快,就是你到了那个档次,只要不出级别费,照样不给你上档次。这几次都是孙晓雷的父亲直接找胡教授鉴定的,再说了,胡教授也很在意张伟种植的作物,如果政策允许了,他免费鉴定也许都有可能,只要能有东西研究就可以了。胡教授是真正的科学家,并不是依靠他手里的戳去赚钱的那种科学家。

“小伟,咱们不是准备在你那块地皮建造房屋了吗?你这院子还整理他做什么啊?”

看着后院那里卸砖除沙的乡亲们,孙叔疑惑的问着张伟。心里却在想着这小子不会又有什么变卦吧,当然,脸上是绝对不会表现出来的。

“唉,还不是为了这几个瓜,可能是附近村子里的人眼热这瓜值钱,昨天晚上就有人来偷瓜,被我发现了,后来让我给吓跑了。瓜是没摘下来,不过把瓜给拽暴了一个。后院那个豁口堵上,然后再墙垣上面再加上一层的玻璃刺儿,这样小偷再进来也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不是,今天早上我又在村子里找了条小狼狗,以后晚上有个动静啥的也能汪汪两声,总比我在这后院搭个鞍子看瓜的好。”

第六十五章杨设计师

第六十五章杨设计师

“确实啊,农村的治安也是个问题,把那个豁口堵上也好,来,小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咱们设计院的杨设计师,咱们的酒店图纸就是杨设计师帮忙设计的。”一行几人边往前院走,边聊着,孙叔介绍了一下这个被着包的中年人。

这个杨设计师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很整洁,是的,就是整洁,扬设计师看起来有三十多岁,不过,隐约的让人看出其保养的痕迹就知道此人不止这个年龄,皮肤看起来也白白嫩嫩的,就知道此人并没有经过多少的风吹日晒,从前院下车走到后院这里,他的额头上已经隐有汗珠渗出,身上穿的件还长衫后背已经有点贴背了。不过此人说话到是很爽朗。

“你是张伟吧,我听孙老板说过你,这饭店是你们俩准备合伙开的,不要听孙老板胡说,什么设计师不设计师的,我就是一画画的,画两张画卖俩钱养家糊口的。”

孙叔的话刚落下,杨设计师就自我介绍到,一手扶了下背后的挎包,另一只手伸了出来,也不嫌张伟刚才搬东西的赃物,俩手握在了一起。

“杨设计师你这是开玩笑了吧,我们的饭店招牌以后可是全靠您手下的笔了啊。第一次来这里,这条件有点简陋,招待不周,请原谅才是,走,咱们前院去切个西瓜吃解解暑气。”

“说真的我很想马上就吃到得到胡教授如此高评价的西瓜,不过,我今天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际考察一下那块地皮进行最后的定稿,本来孙老板找我开始设计酒店给的时间就短,总共才两周的时间,到时候完不成任务孙老板可是不会付给我工钱的啊。我看我们这西瓜还是先放放,等我们从那片土地勘探回来在吃吧。”

张伟没想到这杨设计师的工作态度这么认真,不过一想也是的,既然接了这手活了,到时候拿出来作品不能另主家满意,不但不好交差,而且还让中间介绍人难做,像孙叔这饭店设计起来并不难,因为并没有高层建筑,而且是主体建筑已经规定好,四合院的建筑类型。外围才是园林设计,所以,不根据实际地形特征,他还真的不好定稿。

因为难度不大,所以,花费也并不算太高,也就是几万的个谱,当然,如果找设计院专门设计的话,那就不是几万了,而是几十万或者更高了,当然,集体设计出来的效果那也是更好的。不过,有些人也就像现在孙叔建的这饭店一样,并不需要多么的有标志性的建筑,但是,还需要一定的美观效果,这就产生了比如杨设计师一类人,利用空余的时间接点外收入了。当然,就算人家的要求并不一定太高,但是,作为设计师自然也不想因此而坏了自己的名声,以后可是要还在这圈里混啊,如果不负责任把自己的名声给搞臭了,以后也就不要在说接外活的事情了。

“吃完瓜再去,杨设计师的名声在圈内还是有保证的,不行的话我们今天晚走会就是了。”

孙叔自然不会让杨设计师刚下车连休息都没有就去干活,不然,这事儿传出去,自己还真的会丢人的,不过,这个杨设计师在设计这个圈子里的还是好评如潮,得到大家的认可的。

孙叔连连劝说下,杨设计师才作罢,不过,要求吃了西瓜就马上过去,不能停留。人家卖力的为自己干活,孙叔自然不会说什么。

张伟把冰在井里的西瓜小心的提上来一个,这西瓜就是瓜皮太薄了是个问题,张伟琢磨着能换一厚皮瓜种就可以了,这瓜不但运输不方便,而且摘瓜的时候还得小心再小心的,生怕给一不小心用剪刀把大西瓜给戳爆了。

要论作物种子齐全,那里也都没农科院多吧,而且要论种子的优良程度,农科院的也可以说是第一了。所以,张伟认为这事找胡教授帮忙给买点,一准是良种。

张伟清洗好宝刀,然后把西瓜放在案板上摆好,一手扶着瓜,一手提着刀,手起刀落,一阵刀光闪动,整半个西瓜一会的功夫被分成了刚好够啃的一小块一小块的。

切这种薄皮易炸的西瓜就是需要快刀和快手,刀不快,手不快,都容易使瓜炸开,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眼力,眼力不到,根本下不好刀,连刀都下不好位置,更不要说能切开这种易炸的西瓜了。

“你这小子切瓜的技巧有很大的进步吗,记得上次切瓜的时候切的还没这么整齐,看来我不在的时候你偷吃了不少的瓜啊。”

孙晓雷这丫的拿起了一块瓜先啃了起来,从来碰到好吃的他孙晓雷总是不知道什么叫做客气的。

张伟直接无视于他,张伟放下了宝刀自己也拿起了一块啃了起来,总共才他们五个人,张伟估计这半块瓜能吃完就可以了,张伟最多啃两块解解渴,除了孙晓雷这丫的是个吃货。其他人估计也不会吃的直仰脖子吧。

只闻着瓜的香甜味到已经使人口舌生津,这里面除了杨设计师是第一次来,其他人对张伟来说也算是熟人,最少也都见过一次面不是。所以,孙叔一声“大家都不用不客气”于是,众人狠狠的吞下了自己嘴里的那一大口的口水,都不客气的拿起瓜啃了起来。

总的来说,大家也都是一点身份的人,虽然不是如孙晓雷般每次都吃的鲜红的瓜汁四溅,弄的满脸满手都是的,不过,看着几人的吃相,真的还和斯文挂不上边。

张伟一口一口的一边啃着瓜,一边和胡教授聊着,问有没有厚皮西瓜种的事儿。

现在的瓜种改良基本上都向薄片,沙瓤,味美这三个方面改进,厚皮的西瓜已经被逐渐的淘汰了,而胡教授明白了张伟是嫌弃这瓜皮薄,不耐运输,所以想换厚皮瓜。

不过,胡教授的意思是这瓜种已经是最优良的瓜种了,根本不必要换,如果张伟执意要换,他可以帮忙给找找,至于换不换瓜种,那是张伟的事情,胡教授只是提个建议罢了。

厚皮瓜种也是有很多种的,最厚皮的瓜种就是以前的老青皮,那瓜笨,也就是说的个大,一般情况下都能长到三十斤,味道还可以,属于硬甜瓤瓜,不是沙瓤西瓜的种类,瓜皮最少也要有两三公分这么厚,瓜皮的重量都快占整个瓜重的一小半了,不过这瓜还不是一般的耐运输,耐放,放个月把是没问题,还有一个承重量大,皮厚点的瓜上面站个百十斤的汉子没问题。

经胡教授这么一说,张伟还就选择了这老青皮瓜种,就是因为他皮厚。不过,胡教授却说还不知道有没有这瓜种,因为这两年已经很少有人在种这瓜了,都是院里为了研究和配种可能留了点瓜种,如果有他就让孙晓雷给带来给张伟。

第六十六章给你点股份

第六十六章给你点股份

如果站在周围的山顶上向下俯视张哇村,就可以看的出张哇村的整体轮廓是个东南西北走向的狭长地带,张哇村在这万里大山之中和其他的村落几乎没什么不同,都是靠近山脚和河流冲积成的一片平地而成的小盆地一般。再近点看张哇村,整个村子里靠近南边的部分是张哇村水稻田的集中地,大约有五百亩左右,在这方稻田地的中间是一条小河,小河从山里弯曲流淌而下,把张哇村的稻田地一分为两部分,一条跨河石桥连接着两块稻田地张伟的鱼就在靠近村子的这边稻田地理放养着。

稻田地的西北方就是张哇村的村庄所在,狭长几百米的距离分布着百十户人家,并且很有规则的分成了两道街,总体上是前排的人居住的多点,后排的街道上居住的人家少点,张伟家的老宅就在后一条街道的西边。

在居住的地方因为距离河流比较远,所以,除了水稻田外,张哇村很少有在其他地方种植水稻。在水稻田和张哇村之间,还有一段田地,这是各家的自留地,里面种植一些小麦或者花生,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