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如此多骄-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魏得感觉天旋地转,肩膀的伤口也疼痛非常,接着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一个猎户平时捕猎所用的捕兽坑被魏得撞个正着,如果不是战马替他搪灾的话,那尖尖的竹签就把他给当场结果了。

第三百九十章【冷颤】

白起踏着月色在军营之中漫步,缓慢的走在营帐之间,想让清冷的夜风使他更清醒一些。

魏得被赵军生擒的消息是从赵军壁垒那边传来的,这个消息让白起紧张了好一阵子,因为随着魏得的被擒,秦军已经将近半个月没有得到来自国内的粮草补给了。

转过营帐,前面是耀眼的火光,军中的铁匠们正在修补兵器铠甲,炉火炽白,铁锤有节奏的一起一落,传出了砰砰的打击声,而铁匠们在炉前都赤着上身,前胸后背挂满了汗珠子。

铁匠们看到白起到来,并没有停下来打招呼,仍旧奋力的敲打着烧红的兵器,一下两下……

大锤不时落下,火星向四面飞散着,赵括看到炉中的那团烈火,不禁想到了长平这场战争,这战场就像是那炽烈的火焰,而秦赵双方差不多就是围着火焰不停扑腾的飞蛾吧!

明知道飞蛾入火的下场是什么,可秦赵双方仍旧在持续着这场战争,而现在,决定生死的已经不是那团烈火了,而是秦赵这两只飞蛾还能飞多久,谁是第一个进入烈火葬身的飞蛾呢?

司马梗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白起的身边,和白起一起看着铁匠们打造修补器械,一件件被修理好的兵器和箭簇被扔进一个大筐里,慢慢的堆积的越来越高。

“军粮还够几日用度?”白起打破了和司马梗之间的平静,询问起了眼下最为紧要的问题。

司马梗没有犹豫道:“还够十天左右的用量,如果省着吃一些的话,半个月之内应该没有问题。”

白起叹了一声道:“已经半个多月没有军粮运来了,看来赵括的这个战术发挥了作用,给我军制造了很大的麻烦啊!”

司马梗苦笑了一下,道:“以赵括的才能,袭扰我军的粮道,我军想要反击,实在是老虎吞天,无从下口啊!”

白起深吸了一口气,道:“不能这样下去了,大王的信使刚刚离去,大王有意亲临河内,一旦知道我军是现在这个情况,我们如何向大王交代呀!”

司马梗愣了,道:“大王亲临河内?这怎么使得,万乘之君怎么可以擅离国都呢!”

“大王还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可能是要看看我军的最新进展才能确定吧!一旦现在的境况被大王得知,难保大王心焦之下不亲临河内。奇书…整理…提供下载”白起仿佛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咬了一下牙齿,道:“所以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粮道问题八五八书房,不容拖沓。”

司马梗明白有信心是一回事,可眼下的情况实在太难以让人乐观了,“有赵括率领精锐赵军在我军后方捣乱,想要解决粮草的问题,只怕不大容易啊!”

白起笑了笑,道:“谁说我们一定要从后方运粮了,廉颇在麋山不是修建了一座大粮仓吗!我们就取来自用好了。”

司马梗啊了一声道:“赵军在麋山附近驻有重兵,一旦我军抢夺麋山粮仓,秦赵之间的大决战只怕要提前了,而我军现在并不具备优势,只怕……”

“我军现有兵力多少?赵军大概的兵力如何?”白起仿佛没有听到司马梗的话,问道。

司马梗略微想了想,道:“我军步兵三十七万人左右,骑兵一万五千骑,赵军的情况应该和我军仿佛,当在四十万人左右。”

“这恐怕是亘古未有的战争啊!秦国输不起这样的战争,赵国也是如此,为了取得胜利,牺牲秦国二十万大好男儿,应该是值得的。”白起语气不由得有些肃杀。“一起看文学网首发,请支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您的一次轻轻点击,温暖我整个码字人生。”

司马梗完全不知道白起想的是什么,可牺牲二十万秦军却听的清清楚楚,这让他打了一个冷颤。

远在秦国的都城咸阳,一样的月夜,不一样的人,只是这个人和白起同样满腹心事,那就是秦王赢稷。

秦军粮道被阻的消息此时已经传到了咸阳,这个消息当然只有极少数的人知晓,因为咸阳城内各国的间谍都不少,还有明面上的使臣在活动,所以赢稷在极力的封锁着这个消息。

当得知魏得被俘后,赢稷起了亲临河内的心思,他比白起更明白长平之战对秦国的重要性,以国君的身份亲临河内,对长平战事将有莫大的助益。

范雎深夜被召进宫,得知了赢稷的想法后,哪里会赞同啊!劝道:“大王,万乘之君不可轻易犯险,再者大王亲临河内一旦传扬出去,恐有助长山东五国气焰之嫌,稍有不慎将促成五国联军啊!”

赢稷叹息道:“爱卿不是不知道白起在长平的处境,赵国庐陵君赵括在我军后方断截粮道,白起军中的粮米,只怕都不够半月之用了。”

范雎笑道:“大王此言差矣!白起军中无粮,难道赵军就有粮草吗?根据邯郸间谍传回来的情报,赵军只在麋山粮仓还有些粮食,大概也就能用度半月左右,如此看来秦赵双方都拖不起了,长平大战在即,大王怎可擅离国都呢?”

赢稷道:“正因为长平大战在即,寡人才必须要去呀!寡人到了河内,当有三点益处,第一,寡人可以亲自督办粮草,确保粮道万无一失,第二,寡人可以尽征河内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充军,第三,寡人到了河内,前线将士必将士气高涨,有此三点好处,寡人怎么能不去呢?”

范雎道:“大王,其实微臣还有一个办法能确保我军在长平的胜利,而且不必死伤我军一兵一卒。”

赢稷见范雎说的如此玄乎,好奇道:“爱卿果真有如此良策吗?还不快快道来。”

范雎笑道:“大王,长平之战的胜负,不一定要在战场上分出来,只要微臣略施小计,定可让长平赵军永无翻身之日。”

范雎说的自信满满,想到白起数十万将士劳而无功,而他只要搞搞小动作就能让赵军万劫不复,这一比高下立判,想想都让他觉得兴奋呢!

第三百九十一章【釜底抽薪】

“大王,赵国上下并不是铁板一块,赵王赵丹对赵括信任的很,可是赵丹对廉颇却有很多想法,从种种迹象看来,廉颇仍在主持着长平的军务;赵括在粉碎赵胜势利的时候,杀死了赵太后的爱子长安君,这使赵括和赵太后之间有的只是仇恨;赵丹身边还有一些小人,如赵穆郭开之流,还有一些庸臣,如楼昌之辈……”范雎倒是说起了和长平之战并无直接关系的赵国形势。

赢稷聪明的很,一点就透,道:“爱卿是说从赵国内部寻找突破口?这似乎很难办到啊!赵国君臣都不是蠢人,面对长平之战的压力,其他的嫌隙都可以忽略不计。”

范雎笑道:“大王,如果白起将军在长平表现出劣势呢?这个劣势可以明显的看到,但又让赵军无法也没有胆量决战,这就造成了赵军在长平畏战的假象,只要有这个假象散播出去,那就是对赵军的最大打击。”

赢稷觉得范雎说的有些靠谱,因为他也是一国君王,对于手握重兵的将领很是猜忌,赢稷自认有极大的度量,可以信任白起,那么赵丹呢?他对赵括也一样的信任吗?可以把赵国的生死存在都系在赵括身上吗?尤其是赵括有拥兵自重嫌疑的时候,只怕就不那么牢靠了吧!

“这釜底抽薪之计,具体应该怎么做呢?”赢稷一下子就来了精神,他认为这个计策的作用应该在战场征伐之上,虽然兵不血刃夸张了一些。

范雎道:“首先要让白起将军由攻势转为守势,以前是赵人坚壁不战,现在该我们秦人坚壁不战了,其次要以重金贿赂山东六国的重臣,尤其是赵国那几个小丑,告诉他们赵括在长平另有打算,想要举赵国之兵拥兵自重,自立为王,最后就是离间赵国君臣了,在前两条计策的酝酿下,我们再给予最后一击,大王可以伪造一份和赵括的协议,就写秦国和赵括达成协议,将上党郡交给赵括,帮助赵括自立为王,而赵括作为回报,将出兵轻取赵国太原郡,帮助秦国夺取太原郡……”

赢稷听完之后,一拍桌案道:“爱卿果然是大才啊!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在千里之外,秦国如果这次能够成功击败赵国,爱卿居功至伟。”

范雎笑了道:“大王过奖了,成于不成还在两可之间,如果不成的话,大王可不要责罚微臣才好。”范雎自认不是神仙,他可不敢把话说的太满,之前的表态只是让赢稷听他说下去而已。

赢稷点点头道:“所以寡人更应该前往河内啊!爱卿不必劝寡人了,这咸阳的大小事情就托付给爱卿,对外则称寡人身体微恙,以此迷惑那些别有用心之人……”

赢稷决定在今天夜里就出发,这样可以避免让咸阳城内政治嗅觉极其灵敏的各国使臣和间谍们察觉。

月光透过林荫落在地上,就像是散碎的水晶一般一块一块的,但是仍然可以让御手看清楚道路。

赢稷透过车窗向外看去,队伍整齐的卫队和十几辆车飞快的行进着,在这样的深夜里,只能听到马蹄声和车轮声,还有士兵铁甲发出的铿锵声。

赢稷关上车窗默默的想着,所有掌握最高权力的王者,都是极为孤独的人啊!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这就和普通人有了极大的区别,赢稷对这种孤独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朝会百官时百官的臣服,出巡时千军护卫的壮怀,大宴国外使臣的喧嚣,秦国万民的欢呼等等,实际上都不能掩盖内心里冷寂凄苦的感觉,赢稷不禁想到身为王者常常自称为孤,自称为寡人,也许前辈们早就如他般领略到了那种高处极寒的滋味吧!“一起看文学网首发,请支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您的一次轻轻点击,温暖我整个码字人生。”

一声颠簸让赢稷回过神来,想到长平之战,赢稷的嘴角露出了笑容,他坚信即使范雎的计策不管用,有他亲自前往河内督战,白起的兵员和粮草就会得到极大的补充,用不了多少天,白起就一定可以大败赵军,夺下长平,然后直扑赵国都城邯郸,也许灭掉赵国也不是不可能呢!

赢稷又想到要时刻防备着齐、魏、楚等国发兵支援赵军,尤其是魏国,虽然和赵国一直龌龊着,但是在这等关头,那个信陵君肯定不会袖手旁观,魏国出兵协同赵国作战的可能性最大,是不是该派遣一支军队主动攻打魏国,让魏国自顾不暇呢!

夜深了,马车出了咸阳城后寒意袭人,赢稷将身上的皮裘紧了紧,想着这些纷乱的事情,慢慢的睡着了。

河内,是指弯曲而行的黄河在豫北平原环绕之内的土地,河内曾经先后被韩国和魏国掌控,而现在,它已经是大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河内地区是秦国新近开拓的疆土,也是秦国和东方六国接触的最前沿,秦国的国君亲临此地,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因为有史以来没有哪一个秦国的君王站在这片土地上。

赢稷让马车停在丹水的支流少水河畔停车,他漫步走下车来在河滩的沙土地上踏出了一个又一个脚印,看着入冬之后明显消瘦的河流,看着远处成片的芦苇丛,赢稷知道再往前就是滔滔的黄河水了。

赢稷来到河边蹲下身捧起了一手清澈的河水,将他的脸深深的埋进水中,那彻骨的冰寒让他精神为之一震。

秦国的官制,负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