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如此多骄-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廉颇懒得搭理楼昌,奔出大帐去追赵括,没走出多远就看见赵括在望天不语,走到赵括身后,道:“君上这么做是不对的,不管怎样,王命不可违,还是跟我回去交接虎符吧!”

赵括沉声道:“我做了那么多事情,甚至牺牲了很多,就是为了能给大赵一个安稳的明天,可那些尸位素餐的家伙竟然想要断送这些……”

廉颇何尝不是如此想法,劝道:“可是我们毕竟还是臣子,身为臣子的第一要求就是服从命令,如果一直拖着不和平阳君交接军权,岂不是做实了这个罪名嘛!日后还怎么处理君臣关系?平阳君并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他估计也有不得以的苦衷,否则怎么会答应前来长平呢!”

赵括深吸一口气道:“如果把兵权交给赵豹和楼昌,大赵必败无疑,这怎么可以呢!如此一来我们近两年的努力可就付诸东流了。”

廉颇苦笑道:“我只知道一点,如果我违背了王命,那就等同于叛逆,这个罪名我扛不起,君上也扛不起啊!就由他们去折腾吧!”廉颇对于赵王的这个决定也很恼火,可他现在还算是死忠份子,并不像日后投奔他国那样心灰意冷,因此极力的帮衬着赵括,同时也要维护赵豹的权威。

赵括的心已经快要冻结了,一直以来他总是觉得可以避免赵国陷入长平之战这个大坑里,那样不管是他还是整个赵国,都还有希望,不必遭受战火的冲击,可现在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最后结果改变的可能性不大,如何不让他难过啊!

李牧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赵括身边,他的伤势已经全好了,刚才也听到了一些风声,低声道:“大哥,要不我们把赵豹等人赶走,反正这个军权是不能交给那两个草包的,平阳君我不太了解,楼昌就是白痴一个,把长平军权交给他们俩,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廉颇道:“平阳君也算是知兵的,可只怕是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场,并不知道其中的凶险,只要时刻提醒他,想来也不会犯什么大错。”

“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就够呛啊!”赵括说道:“我可以照顾他们的面子,完成合符仪式,但是不能把所有的军队就交给他们俩,廉颇将军去跟赵豹说说看,如果他不答应这个要求,我绝不会把兵权交出来。”

廉颇认为赵括的这个要求不算过分,想来赵豹也会答应的,果不其然,廉颇进去大帐没多久就出来了,道:“平阳君答应调拨一万人马归君上直辖,虽然兵力少了点,但我想也该足够了。”

赵括没想到赵豹使大劲就给了他一万人马,这哪里够啊!想要再说什么,一旁的廉颇苦道:“君上,这就不错了,大王的意思是让你交出兵权马上返回邯郸,赵豹能做得这个主,不知道要担多大的罪责呢!”

赵括哼了一声道:“好,一万就一万,给我一万人马,我去驻守……”一旁的廉颇打断了赵括的话,道:“平阳君让君上去驻守故关隘口。”

赵括愣了一下,笑道:“这摆明了是把我晾起来呀!我虽然没有伍子胥那两下子,但也要留着眼睛看看赵军是怎么败的。”

赵国的权贵们都认为赵豹知兵事,其实赵豹所谓的知兵事,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他是王族贵胄,和他在一起的是贵族子弟,身边的侍从也都是眉清目秀的小厮,而他来到长平军中,才感觉到所见所闻与他想象的有极大的差距。“一起看文学网首发,请支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您的一次轻轻点击,温暖我整个码字人生。”

一般人对军旅的认识无非是操练和检阅,赵豹身为贵族当然不会有如此肤浅的认识,在他的感知里,行军打仗有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充斥着大义与威武,可长平的实际情况却是充满了粗俗,狂野,杂乱和肮脏不堪。

饮食是粗劣的,衣甲是破败的,营帐是四面露风的,战马满身泥垢,连军旗都污秽不堪。

赵豹在赵军的大本营走了一圈,营帐里听到的是国骂,扑鼻而来的是极重的汗臭味,抬眼望去看到的不是英武的士兵,而是刚刚放下锄具的农夫,举手投足透着拙笨和粗野,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而这些军兵却是赵王新近增派长平的援兵。

最让赵豹难以忍受的是,当他视察到加固营垒的地方时,士兵们没有一个上前行礼,而且一个个满身泥垢,衣衫不整,有些军士还全身赤裸,一旁的一名中军侍卫告诉赵豹,“君上,以往遇到这种事情,庐陵君和廉颇将军都要脱下袍服跟军士们一起干一会的。”

赵豹明显的感觉到了加固营垒士兵眼中的不满,这让他满不是滋味,他总不能也脱下袍服跟军士们一起双手玩泥巴吧!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赵豹当即就严格规定了赵军的军纪,并且重新任免军官,如此一来不免人心浮动。

赵豹得知这个情况后,微微一笑道:“长官和军卒之间哪有刚见面就适应的,这好比是买鞋子,穿新鞋开始或许不会适应,但日子久了就会习惯的。”

赵括和廉颇治军,习惯采用一种粗狂的方式,这样有助于军卒们放松,增加亲近性,虽然赵括掌管军纪,但是并没有真的用违反军纪杀过士兵,顶多是打一百军棍了事,这种粗狂和严谨的结合,使军队的战斗力无形中提升了许多。

赵豹的治军则全然不同,赵豹按照兵书上所写的,要求军队必须严谨,连很多规章条令都做了更改,军士们首先感觉就是烦扰,闹心,营中一片哀怨之声。

一支作战英勇,敢于吃苦的军队,并不需要以严苛的军法来统帅,赵括和廉颇都知道这一点,而且这支军队也证明了这一点,赵豹却不知道,因此他的风格和赵括廉颇格格不入,最为难以承受的便是最低层的军卒了,吃苦受累的永远都是他们。

第四百零八章【白起出手了】

头脑清醒的赵军将领关注着平阳君赵豹上任以来的几把火,都看出了这位平阳君的本质来,那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说的文雅一点就是志大才疏,胸有大志而不能成大事。

面对秦军的搦战,赵豹马上展开了应对,他认为不能只等着秦人上门挑战,应该也学习秦人那样适度的对秦军的壁垒发动进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赵军的锐气不衰。

战国时代的壁垒,大多是用土夯筑而成的围墙,四面围护作为进攻和退守的阵地,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的土城。

夯筑技术是一种基础的建筑技术,先是在地面掘出墙基,然后立柱,立柱间用木板夹成曹箱,一层层填上土,一层层的夯实,撤去木板之后就成了一段土墙,然后依次向上替换木板,一面墙体很快就会矗立起来。

这些工作都是有参战的士兵来做的,因为当时还没有工程兵这么一说,所以参战的士兵对壁垒的组成都知根知底,每战之中针对壁垒都会做些破坏。

赵军在赵豹的一名亲信军官指挥下蜂拥而上,弓箭手成排横列,一声号令万箭齐发,压制住壁垒上的秦军后,赵军士卒冲到壁垒之下,一方面用临时捆绑的木梯向壁垒上攀爬,一方面用掘土工具对秦军的壁垒加以破坏。

壁垒虽然并不太高,但是给赵军进攻造成了难以克服的障碍,这一处壁垒的秦军顽强的抵抗着,让赵军无法取得进展。

廉颇虽然站在远处的营中,但是仍然可以听到杀声震天,看得到不时闪现的血光,心中对赵豹拿赵军士卒的生命做没有价值的军事行动感到非常悲哀。

廉颇对秦军的战力有着清醒的认识,当世之兵有笼统的区别,齐国的技击之士,魏国的武卒之士,秦国的锐士之士,当然还包括赵国的百金之士,诸强征战时,齐国的技击之士不能抵挡魏国的武卒之士,魏国的武卒之士挡不住秦国的锐士之士,而只有赵国的百金之士才有可能和秦军一争长短,但那也是有限的精兵而已。

雪夜会战一役,赵军精锐死伤众多,而赵豹带来的这些援兵,大多是都没有经历过战阵冲杀洗礼的兵卒,以这些兵卒对抗秦军的锐士,怎么会有取胜的道理呢!如果坚守不出也许还有机会,如果主动出击,只怕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赵括站在另外一处高地看着赵军的进攻,赵括看得出对面营垒内的秦军是善于攻战的野战部队,在守城方面并不擅长,但是对面的秦将显然有些本事,组织有序,指挥得法,将领稳健镇静,士卒英勇坚韧,是非常难以对付的。

战鼓声咚咚震天响,箭矢飞射如雨,秦赵双方不断有士卒倒下,赵军的死伤者往往被秦军迅速的扔下壁垒,遭到自己的人践踏。

赵军将领一次次的挥动手中的旗帜,战鼓声没有一丝一毫的停歇,在山岭间回荡着,赵军已经组织了三次强攻,可仍然拿面前的小小壁垒没有办法,只能放弃,白白留下了数千名赵卒的生命。

一个月之后,秦军的大本营中军帐内,空气异常的寂静,肃立的卫兵们一动不动,除了来来往往传送军报的脚步声和马匹的蹄踏声之外,只能听到大帐外帅旗翻飞的啦啦声。

白起已经知道了赵军的最新动静,赵国选择了再次替换主将,赵括和廉颇已经失去了对长平赵军的主导权,换来的是平阳君赵豹和将军楼昌,这是否是秦军大规模进攻的有利时机呢?

白起在考虑着这个问题,他紧握着佩剑,剑柄虽然冰冷异常,但手心还是出了一层汗水,可见他内心的紧张。

“君上,司马将军已经在帐外了,一万八千名我军精锐骑兵也都准备好了。”一名参谋来到白起身边说道。

白起走出大帐,只见司马梗已经全身披挂整齐,盔明甲亮,牵着的那匹战马连续的打着响鼻,显得暴躁不安,马蹄也不停的踏动着,地面上被它刨出了两个浅坑。

变成一只眼的司马梗气势更加的邪性,那模样有点像穷凶极恶的海盗,看到白起走出大帐,司马梗跪倒在地,道:“君上,司马梗都准备好了。”

白起点点头,道:“我只叮嘱你一句话,避开赵括的锋芒,赵括现在已经被调防故关隘口,那里并不是战略的重点,就让他留在那里好了,如果他敢稍有异动的话,本君会亲自奉陪他的。”

司马梗紧紧的盯着白起,看到白起用力的挥了一下手,他剩下的那只眼睛马上一亮,匆忙拱手行礼,随后一翻身,腾身跃上马背,纵马飞驰,紧接着,一万八千名秦军精锐骑兵全部出动,马蹄踏踏震撼着大地,如惊雷滚地一般向远方掠去。

白起针对赵豹和楼昌制定的作战计划,在心中酝酿很久了,之所以没有很快实施,是害怕赵括和廉颇碍手碍脚,现在赵括被调防故关隘口,廉颇在管理赵军辎重,这两个难缠的对手都失去了绝大部分军权,赵军等于是没有了牙齿的老虎,如果不趁这个时候给赵军有力一击,那他就不是武安君白起了。

白起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赵军分割,将赵豹和楼昌分割开,这两个人原本就不济事,再一分开,就更容易被秦军吃掉,一旦把赵军分割开,即使事急从权,可廉颇和赵括都将没有办法立即取得兵权,秦军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将赵豹和楼昌各个击破,长平之战也就会以秦军的胜利而告终。

太行山淡淡的日光和缭绕的云气笼罩着长平这块土地,千百年来这里都是如此寂静,然而今天,这里的山山水水却被笼罩在一片空前的狂热之中,在山岭和河畔的沙地上,到处都飘扬着秦军的旗帜,剑戈反射着日光分外耀眼。

司马梗的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