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如此多骄-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针见血,我才知道当时我父亲的选择多么不明智……。”

赵括觉得赵媛实在是够可以的,竟然被人给说服成了这样,恐怕那个范雎把她他忽悠上床都有可能啊!等等,范雎?赵括此时才想起范雎是什么人,那可是战国中晚期的著名人物啊!秦国之所以能雄霸天下,进而吞并六国,范雎的作用非同小可,秦昭王加范雎的政治组合乃是当时最佳拍档,其他六国的政治家望尘莫及,原来此时范雎还没有入秦侵啊!

赵媛见赵括陷入了沉思,还以为赵括也知道范雎呢!“范雎先生真的很有才华,我觉得如果范雎先生辅佐你的话,绝对大有可为,进而成为赵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赵括想的没那么远,他想到的是和原版赵括休戚相关的长平之战,可以说,长平之战是范雎一手策划的,如果他不想步原版赵括的后尘,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使长平之战的所有因素消失,范雎吗!还是见见为好,毕竟范雎确实是个人才,如果真能收为己用,那自己嚣张起来岂不更加威风。

赵媛听说赵括愿意见范雎,非常高兴,道:“我马上去找范雎先生,幸好他没有进城,否则就得等到明天了。”

赵括和赵媛的话虽然是在内屋说的,但是外面的毛遂赵臻等人听的非常清楚,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赵臻和毛遂听完那些话,脸色都变了,赵臻当先说道:“这个范雎,其心可诛。”

毛遂点了点头,道:“这个范雎我听说过,是魏国人,颇有才华,不过家境不是太好,投在大夫须贾的门下奔走效命,去年须贾使齐带着的就是他,听说他甚得齐王的赏识,不但赏赐黄金,还留他在齐国做官,不过都被须贾给回绝了,回到大梁后,嫉妒范雎的须贾中伤范雎,范雎险些丧命,不知道这会怎么来到赵国了。”

赵臻的直觉认为范雎的目的不纯,如果想要投奔赵国,就不应该蛊惑赵媛,直接投效赵王岂不更好,尤其是赵国正在执行招贤计划,以范雎的才华绝对可以得到重用,跟蔺相如比肩也是早晚的事,可范雎却反其道而行,居然有策反赵括的举动,这实在太反常了。

看到赵媛离去,毛遂首先步入内屋,道:“二公子,范雎用心不纯,动机可恶,此人当杀之。”

赵臻随后进来道:“毛遂先生所言不假,范雎根本就是来挑拨离间的,如果想要谋取富贵,为何不前去晋见赵王,为何退而求其次来见你,这分明是另有所图啊!”

赵括笑道:“这些我也想到了,不管如何,还是先见见他,如果不见他一面,岂不可惜。”赵括虽然不是追星族,但是范雎在战国时代确实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失之交臂委实可惜了。

让赵括等人没想到的是,赵媛回来时的表情有些垂头丧气,众人一问才知道范雎早就不知所踪了,这更确定了范雎的动机可疑,只有是赵媛还在为赵括没有见到范雎而感到惋惜。

赵括问道:“媛媛是在什么地方认识范雎的?之前对这个范雎了解吗?”

“我之前并没有见过范雎先生,不过我在墨者世家的时候,有个很要好的朋友叫郑安平,他跟范雎先生很熟悉,我曾经听郑安平说过范雎先生,前天在邯郸城外遇到了郑安平,也就和范雎先生认识了……。”

毛遂又补充了一下他所知道的范雎,最后道:“现在有两个可能,第一是范雎和郑安平是魏人派来的奸细,目的就是想利用赵媛姑娘来挑拨离间,第二个可能是范雎和郑安平的日子也不好过,毕竟魏国刚刚经历了政治风暴,他们是路过邯郸,有此一举是想帮魏人一把。”

赵括觉得第二种的可能性最高,因为范雎最终是要入秦的,算算时间也刚好吻合,至于蛊惑赵媛,可能是范雎顺手为之,想要尽身为魏人的最后一点义务吧!想到这,赵括示意毛遂跟自己出去。

“先生马上派人前去追范雎,如果找到了范雎和郑安平,就地格杀,主要去追前往秦国的方向,如果范雎返回了魏国,那么就告诉信陵君,杀掉范雎是获得造纸厂的一个必要条件,好了,先生马上去办。”

赵括心中一直有个阴影,那就是原版赵括的命运,他绝对不能容忍自己也步入那条不归路,所以就必须加以改变,不但要改变自己,还得改变其他的政治因素和人为因素。

毛遂极为赞同赵括的想法,马上前去督办此事,毛遂刚走,赵媛就来到了赵括身边,道:“为什么要杀范雎先生?难道你对赵国就那么忠心?还是你真的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唯一的想法就是纨绔终老?”

赵括伸手将赵媛的下巴勾起来,看了一会道:“如果你答应陪我沐浴,我就告诉你答案,怎么样?”

赵媛打开赵括的手,哼了一声就走了,她和赵括虽然有过一次男女之事,但是在赵媛心中对这种事极为厌恶,哪里可能答应赵括的非分要求呢!

赵括看着赵媛的背影,想了想刚才赵媛的问题,不禁迷惘起来,他在后世的时候,世界观和人生观很独特人生观与大众没有任何两样,那就是,人生在世无非吃喝玩乐,那些天下大事就交给伟人领袖们去烦恼吧!难道这么想有错吗?

第一百三十四章【范雎不使命】

邯郸城外,一个身材高瘦的年轻人一脸不解的对身边的人说道:“先生,为何对赵媛避而不见?如果不见赵媛岂不是白费了那些力气嘛!”

“安平有所不知,我们并不能以常人猜度赵括的为人,这次也算是一次试探吧!是决定我们去留的试探。”说话的正是赵媛口中的范雎先生,他大概四十岁左右,相貌普通,不过身材比身边的郑安平还要高出半个头,看起来很是魁梧。

郑安平猜不出范雎心中的想法,道:“先生当初可不是对王稽这么说的,我们不是要去秦国吗?赵国虽好,但是和秦国相比差了一些,这不是先生昨天才说的吗!”

范雎叹了口气,道:“此时已经不是苏秦挂六国相印的时代了,如果有选择的话,我绝对不想去秦国,秦国乃虎狼之地,稍有不慎就会遭受灭顶之灾,我可是刚刚从茅坑里捡条命,岂能不慎重,赵国乃当世大国,和魏国又有嫌隙世仇,我将来报仇也容易些。”范雎一想到被须贾和魏齐百般凌辱,就气不打一处来,发誓这个仇一定要报。

郑安平晃晃头道:“先生,那我们为什么不去见赵王呢?赵王礼贤下士,蔺相如又有容人之量,先生面见赵王肯定会受到重用的,等到大权在握,报仇不是轻而易举吗!”

范雎摇头道:“赵王和蔺相如是很好,我前去投奔确实可以受到重用,但是想要报仇却万万不能,你不要忘了赵国还有一个平原君赵胜,赵胜和信陵君互为表里,焉能让我对魏国复仇,别看现在赵魏局势紧张,烟消云散也快的很,通过最近的发展来看,赵国也就只有赵括有潜力,如果赵媛能够说动赵括,我的仇三年之内可报,反之,赵括必生杀我之心,那时候我们也就只能前往秦国了……。”

郑安平突然打断了范雎的话,道:“先生,好像有人来了,怎么不像是请我们来的,一个个弓上弦刀出鞘,分明是来要我们的命呀!”郑安平发现来了不下五十人,气势汹汹,不像是礼贤下士的样子。

范雎示意郑安平禁声,二人伏在草丛中一动不动,借着月色悄悄打量那些人,发现那些人四下搜了搜,接着一个管家模样的人下命令向西追去,并且说了赵括断定范雎肯定往秦国跑了,这让范雎禁不住出了一身冷汗。

又过了一会,范雎和郑安平才从草丛里站起来,郑安平疑惑道:“先生,那个赵括怎么会知道我们要去秦国呢?这下我们该如何是好,王稽可只等我们三天啊!”

范雎看着西方出了一会神,道:“赵括如为良臣,则大赵固若金汤,如为奸臣,将来必窃赵取而代之,这里非久留之地,我们先隐匿行迹前往燕国,再折道去秦国,就算没有王稽的引荐,我们也非去不可了,因为除了秦国之外,我们没地方可走。”

就这样,范雎和赵括失之交臂,赵括所认为的不确定因素成为了一个潜在的可能。

其实赵括对范雎还是很挂心的,第二天起床后就过问了此事,得知一无所获后不免叹息,他哪里知道范雎试探了他一回呀!如果他不那么心急,结果肯定就不一样了。

毛遂一夜没睡,可范雎并没有逮到,今天还得秘密排查,看看范雎是不是留在邯郸附近没有走。

赵括却是拿得起放得下,对毛遂说道:“没拿到就没拿到吧!如果真能把范雎抓到,他就不是范雎了,有这个时间我们去看看那些燕国壮丁。”

燕国壮丁被毛遂安排在后山,后山的布局和前山迥然不同,赵括打眼一看就知道是按照军营来布置的,那些老弱被安排在中部,两边则有两个营盘互为犄角,驻扎的应该是那些年轻力壮的燕国壮丁,不禁回头对毛遂道:“先生对排兵布阵有些心得啊!”

毛遂一笑道:“我这是班门弄斧罢了,主要是觉得二公子可能要将他们作为家将使用,少不得要操练,让他们尽早熟悉一下也有好处,二公子操练起来也方便些。”

赵括深以为然,虽然这个时代农民拿起刀枪就是军人,但是有没有经过训练,训练的程度如何就是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了,他记得历史上的廉颇跑路到了楚国,就因为楚国的士兵训练差劲的很,才让老年的廉颇思念训练有素的赵国军士,由此可见一斑。

毛遂传令下去,那些燕国壮丁很快便在营盘前集结起来,已经有了些军队的雏形,赵括一眼望去,时隔数月,这些燕国的荒民脸上已经找不到菜色了,精气神充足的很,赵括并没有说什么客气话,而是直接下令让这不到三百人围着训练场地跑二十圈,长度将近一万米。

这些燕人前来投靠赵奢,得赵奢收留,一个个感激涕零,全部把姓氏改为赵姓,视赵奢父子为再生父母,这些壮丁更是希望拿命来报效马服君,别说赵括让他们跑一万米,就是让他们现在就上战场,他们都不会有丝毫的犹豫,淳朴的他们时刻不敢忘却赵奢的活命之恩,以命报效是他们唯一的资本。

燕赵自古出豪侠,身体素质都不错,不过这一万米跑下来也把他们累的双腿打颤,呼呼直喘,更有甚者,一万米刚跑完就直接昏厥了,由此可见完全是信念在支撑着他们。

赵括看了看首先跑完一万米,而且精神和身体看起来还不错的两个人,问道:“你们叫什么名字?”

“赵卓(赵弼)参见二公子。”两个人齐齐跪倒在赵括面前。

“以后你们就是队长了,这些人都归你们二人统领,希望你们别让我失望。”赵括直接任命二人为队长,虽然这些燕人非常团结,随便找个人出来出任队长都不会有人反对,但是这次赵卓和赵弼成绩突出,更能使燕人们信服。

赵卓和赵弼面露喜色,人的本性里就有出人头地的欲望,谁不想高人一头啊!两个人再次磕头谢恩,心中更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的给赵奢父子卖命,也只有这样才能报答此等活命和知遇之恩。

赵括话锋一转,道:“有多大的权力就有多大的责任,你们二人身为队长,就要比旁人做的更好,如果做的不好,不但要撤换你们,还得惩罚你们,现在我把一些基本的训练要求告诉你们俩,过段时间我来检查,达不到我的要求,你们就要被鞭挞一百,听清楚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