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无敌前传-第3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兰?最重要的是,这场对英国的登陆作战,会不会再一次失败?如果再一次失败,那么美国政府将如何面对民众的愤怒和质疑?两人面对这几个问题,却无法作出任何肯定地答复。

罗斯福最后只好作出决定:暂时通过政治谈判来解决停战协议问题,而不是靠战争手段老迫使中国重新签订新的停战协议。

不过,当他作出这个决定后不到四天,美国军方就找到了借口,决定重新向中国发起新的攻势。

第二百七十九章 … 意大利的回归

中国在北非取得重大胜利,最焦虑的不是罗斯福,也不是艾森豪威尔,而是希特勒。

虽然艾森豪威尔私下里与希特勒达成了某种默契,但毕竟他不是美国总统,在一些关系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和政治事件中,无法给予希特勒更多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此次北非战役的失利,将极有可能引起美国国内对艾森豪威尔的弹劾。

失去艾森豪威尔这个重要的盟友,将会使希特勒在全球范围内找不到第二个支持者。

因此;现在他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将美国人的眼光从北非失利之中吸引过来;同时巩固艾森豪威尔欧洲盟军最高总司令的地位。战场上的失利造成的不利影响;只能在战场上夺回来。还有一个更重呀的原因;罗斯福已经决定采用政治手段来同中国达成停战协议;一旦成功;那么中国就可以倾尽全力来对付德国;这可不是德国所能够抵御的。因此;开辟新的战场;牵制中国军队的兵力;便成了希特勒的首选。就在北非战役结素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德国国防军便侵入了意大利北部,并在这里建立意大利法西斯党徒的收留营和训练营。

接着,在11月14日,借着严寒的冬季,希特勒曾经向苏联现政府允诺的“在适当的时机,帮助苏联恢复被‘中华帝国’占领的神圣领土”的诺言,也终于实现了。

在德国空军侦察机及情报机关的情报支持下,在德国强大的军事工业的支撑下,苏联政府终于决定向乌拉尔以东的中国控制区域发动冬季攻势。

苏联新组建的秋明方面军在叶卡捷琳堡向秋明,乌拉尔方面军在车里雅宾斯克向库尔干同时发动了突然袭击。

被德国的BF…109F,FW…190D;JF…87等作战飞机武装起来的四个航空军,也同时从数十个野战机场起飞,扑向预定的目标。

中国铁血军战士门虽然英勇善战,装备精良,但其体质确实无法适应苏联这个高纬度地区地严寒冬季。

虽然在预警机及侦察机的情报支持下,中国军队能够很好的掌握苏军的攻击动向,并作好相应的战斗准备,但战士们仍然无法正常的指挥各种武器作战。

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

使中国军队装甲部队的坦克、装甲车辆的燃油及各个管路的油料被完全冻住,不得不在战时临时用大火烘烤发动机、变速箱地下部,使油料慢慢解冻。

相对而言,显得娇嫩的作战飞机,则要麻烦得多,虽然有大量的机堡等设施,但被冻住的各种管道内的油料,却无法象战车那样。

用大火在下面烘烤,只能用热水一遍一遍地浇淋。

在分秒必争的战场上,这样严重地延误,显然会导致无法收拾的恶果。

11月14日凌晨,从苏军发动突然袭击开始,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

就有近五百架作战飞机被苏军摧毁在地面上。

地面部队的情况也并不太好,有三百余辆坦克因为无法动弹,在照明弹的照耀下,而被从天而至的炸弹和火箭弹击毁。

严寒使中国军队的各种武器都遭受到严峻的考验,并使其使用寿命急剧降低,甚至还未使用,便已经冻坏,前线需要更换的武器装备呈几何数量增长。

这样一来,又显著加大了后勤保障的困难度。

使中国军队在最初地两三天内,几乎一直处于被动局面。

情况最危急的当属秋明一带的中国军队,这里是著名的大油田秋明油田所在地,托博尔河、塔夫达河及其它几条较大的河流组成地一片湿地、沼泽群,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

中国在这里也建设了相当多的油田设施。

大量的输油管道纵横期间。

这是中国军队必须保住的一片重要区域。

当然,在几乎没有任何流动物质的冬季,这里也成为一片冰雪世界,即便是中国最新式的42式主战坦克,这种重达50顿的庞然大物,也能够没有任何危险地河面上、湖面上、沼泽面上奔驰。

但正是这种地形,使中国军队地防御阵地基本无险可守,居高临下的苏军一个冲锋就能够轻权地到达中国阵地前。

虽然中国铁血军战士拼死抵抗。

但面对数十万在整个防线上发起冲锋的苏军士兵,则也显得有些无力。

到11月19日,苏军的前锋部队已经可以用炮火封锁秋明油田基地的外围设施了。

关键时刻,西西伯利亚战区总司令洪万顷大将下令点燃外围地油井,打开大量的泄油阀门。

由石油构成的大火。

终于阻止了苏军的攻势。

而在库尔干地区,张小石的集团军群的日子要稍微好过一些。

由于地形崎岖。

不适合大规模的装甲部队作战,因此,部署在这里的基本上都是以山地野战部队为主。

严寒对坦克、装甲车辆等重型装备的严重影响,在这里,也因为数量远不如北方的秋明地区多,而显得有写不太醒目。

同时,因为地形原因,在这里,中国铁血军队借助地形构筑了大量的山体工事。

这使得中国的防御显得异常牢固,使苏军在连续五天的不间断进攻中,仅仅推进了不到二十公里。

苏军一开始的进攻得逞,使德国和美国尤如吃了兴奋剂一般,迅速活跃起来。

先是希特勒命令德国国防军立即进驻古比雪夫地区,准备在苏军彻底突破乌拉尔防线后,顺势越过乌拉尔河,进入里海沿岸低地地区,并在这里攻击中国军队,从而吸引大量的中国军队南下,减轻苏军的压加。

而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则立即调集了整个大西洋驻守的兵力,共计有3艘超级战列舰、3艘战列舰、8艘舰队航母和多达40艘的护航航母,准备对英国的中国驻军发动空袭,希望能够一举消灭此地的空中力量,为下一步登陆英国打下基础。

原本有些消停的战事,再一次被德国人和苏联人炒热了。

中国政府也立即多管齐下,先是让魏长安亲自到意大利,与拉涅尼亚进行谈判,然后就是决策处听询总参的汇报,以便在合适的时候动用那种终极武器。

现在的拉涅尼亚正焦头烂额。

国内的反对势力暗流汹涌,国外地武装入侵正势不可挡。

他现在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援,虽然中国自己“送上门来”表示提供强大的武装支持,但拉涅尼亚内心深入还是希望美国人能够出手帮他一把。

但现在的情况也不容得他继续拖延下去。在意大利的东北部;德国国防军已经进入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并占领了该省最大的城市乌迪内;并向波代诺内快速推进。在北部;七个德军山地师和空降部队已经全面控制课特伦蒂诺…上阿迪杰省。整个意大利北部的局势已经完全糜烂。意大利陆军部队根本无法有效抵抗德军的优势。美国人在北非惨遭失败;两个集团军数十万人不是阵亡就是被俘;已经完全退出了北非。而要美国人实质上援助意大利;就需要进入地中海;但整个地中海两个出口;却又被中国人牢牢掌握。如今;要想完全抵住德军地进攻。只有依靠最真诚也对意大利帮助最大;带来好处最多的曾经的盟友…中国了。因此,魏长安的意大利之行相当顺利,他先说服了在墨索里尼时期,长期支持墨索里尼,并同中国保持了良好合作关系的大财团,让他们至少在战时坚定地支持拉涅尼亚。

接着,他又向拉涅尼亚表态:中国军队可以从北非进入意大利,帮助意大利军队将德国人赶出去。

但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意大利临时政府必须重新加入新世界联盟。

意大利海空军也必须重新参战。

至于意大利陆军,这个扶不上墙的阿斗,魏长安这个对军事外行地人都对他们不抱任何希望。

当然,说明拉涅尼亚最关键的因素是那些曾经强烈反对他的大财团,在中国的“劝说”下。

重新支持他。

这实际上就意味着,意大利临时政府已经可以非常稳固地“存活”下去。

拉涅尼亚也明白,美国人暂时是指望不上了,要想维持临时政府的生存,为今之计,只有全面倒向中国。

不过,由于苏军在秋明地区取得的暂时性优势,使拉涅尼亚弄不清。

中国到底有没有那个实力,在数个战场上同时进行作战。

他可不想过于深入到这个“泥潭”中,因此,他也提出了一些条件。

拉涅尼亚提出,意大利海军可以重新参战。

但只在地中海一带活动,为中国各个船队护航。

并清除潜在的德国潜艇的威胁。

而空军,除了在地中海上活动外,也只在意大利北部区域同德国作战,不会参与任何与意大利战事无关的战斗。

这样的条件,让魏长安暴跳如雷,他毫不客气地指出:意大利陆军的战斗力,全世界有目共睹,如果不是需要“小小地”借助一下意大利海军的力量,中国陆军根本不会掺和进来,任由德国跟意大利打生打死。

届时,拉涅尼亚政府绝对不可能在国内外的双重打击下生存下来。

经过一番唇枪舌战,也让魏长安明白了拉涅尼亚的害怕中国失败后,遭受美国、德国双重报复地心理。

已经知道中国即将在苏联战场上使用终极武器的魏长安,心里很清楚,苏军在战场上绝占不了任何便宜,最多不出一两周,中国军队在乌拉尔地区的反击就会打响。

所以,他非常隐晦地透露,中国军队将有绝对的把握消灭苏军,将将德国军队也从东欧赶出去。

这给了拉涅尼亚一丝心理安慰,经过数个小时的权衡后,拉涅尼亚终于同意,意大利海军将接受中欧联合舰队的指挥,空军也将配合中国军队对任何区域的德军作战。

中国最高统帅部之所以要魏长安说服意大利海军重新参战,就是看重了意大利海军中刚刚装备的十余艘护航航母和三艘舰队航母。

经过印度洋大海战后,意大利海军也清楚地认识到,航空力量在未来地海战中,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墨索里尼也通过私人关系,向中国索取了大量的技术资料,最终使意大利改装、改建和新建了这些航空母舰。

至此,意大利海军可以说已经成为欧洲各国海军中最强大的一支力量了,甚至连法国也无法与之相比。

12月1日,意大利临时政府总统拉涅尼亚正式宣布:意大利重新加入新世界联盟。

意大利军队也将与联军一起,同万恶的德国法西斯及邪恶地美国霸权作最后的斗争。

当天,数万中国远征军山地作战部队,就搭乘从整个意大利、法国及中国远征军空军中收集到地所有运输机,在大量地中意两国的战斗机的护航下,从北非机降至威尼斯、博洛尼亚和米兰等地。

四个师的山地部队,将在这里构筑新的防线,并等待各种装备通过海路、陆路的运抵。

在完成了地面部队的运输后。

数百架俯冲轰炸机和水平轰炸机,也从北非转场到了意大利各大机场。

对德国国防军饿战斗准备逐渐完善。

意大利地突然改变;令艾森豪威尔大吃一惊;希特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