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沃轩辕-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先杀了你!”

那游击大吼一声,宝剑快捷无比的刺入了马景隆的后心。

马景隆踉跄了一下,他想回头看清是谁,但他只看到了周围将士们愤怒的眼睛,看到了一口口雪亮的钢刀举起,然后,向着自己的身体落下……

巴达维亚的城楼忽然亮起了白旗。黄得功看了唐虎三一眼,笑了,这是早就在预料中的事,在如此优势的兵力,和如此强大炮火的打击之下,守军的心理防线迟早都会被打破!

大明景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巴达维亚郑部受奖马景隆死于兵变,守军开城投降。在被郑芝龙盘踞了三年之后,大明军队再次开进了巴达维亚。

“向武英王报捷!”黄得功深深吸了口巴达维亚的空气,空气中硝烟和血腥味有些刺鼻:“景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靖南侯、巴达维亚总兵黄得功,成功夺取巴达维亚,并将按照事先约定,增援台湾,向郑芝龙发起反击!”

随后,他向唐虎三道:“虎三老弟,我要急速开台湾开拔,我给你留下一万士兵和全部的火炮,巴达维亚,就拜托老弟你了。”

唐虎三领了命令,却看到一队士兵押来了几十个红夷。追问下,却原来是当初留在巴达维亚的西班牙人。自郑芝龙掌握巴达维亚后,他们向郑芝龙贿赂了一大笔钱,这才得以没有受到郑军士兵的伤害。得以继续留在巴达维亚经商。

黄得功接到的命令,是将巴达维亚的一切红夷全部赶走。他正想下达命令,却见到红夷中有一女人不过十七、八岁,长相甚是美貌。他却留上了心,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通译把话翻译了,那女子回答道:“我叫琳达·罗德里格斯·席尔瓦。将军阁下,我们都是普通的生意人,请不要伤害我们的性命。我们可以缴纳一大笔赎金。”

“不伤害,不伤害!我断然不会伤害于你的。。。。。。”

黄得功笑了起来,叫来一名士兵吩咐道:“你派几个人把这什么什么达的,小心护送去京师,亲自交给王爷,嘿嘿,王爷现在还一个人在京师,弄个红夷的婆娘给他倒也有趣!”

第三卷 大地风云

第三百十四章 … 倭岛

“王爷,郑森指挥的军队,对台湾和澳门等地发起了无数次攻击,但都被钟建击退,而黄得功指挥的大明军队,已经顺利夺回巴达维亚。我大明平叛军队,预计在十日后对福建郑芝龙发起最后总攻击!”

“知道了,我大军在福建一带筹谋三年,郑芝龙早晚必败。”面对黎风的报告,朱斌似乎显得并不如何热心:“黎风啊,你过来看看,这是哪里?”

黎风近前,朱斌面前放着一张地图,上前一瞄,便毫无犹疑地说道:“回王爷,此地必是倭岛!”

“对,对,就是倭岛。”朱斌居然显得有些兴奋,搓着双手说道:“你看,这里是美作,这里是南海道……不想地图却标得如此仔细”

这张倭岛地图,详细地注明了大明、朝鲜、倭岛的各个方位。在朝鲜那并仔细写着,“朝鲜乃箕子封国,汉唐皆属中国……”关于倭岛更是绘制得详详细细。(这张地图蜘蛛在古玩市场买到过的,不过肯定是仿制品。有些粗糙但非常详细。)

黎风眉毛跳动了下:“莫非王爷想对倭岛动手了?”

“早晚的事,早晚的事。”朱斌头也未抬,只管在那专注地看着地图:“倭人可恨,倭岛可灭。黎风,嘉靖四十二年兴化的倭寇之乱你可知晓?”

“属下当然知道。”黎风面色凝重地道:“嘉靖四十二年大年三十晚上,兴化大明子民正喜气洋洋地围炉守岁,突然数声炮响。满城杀声震天,六千手持刀枪的倭寇,从西门外翻墙入城。如同畜牲一般,见人就杀,杀了就抢,全城军民被杀近两万人,血流成河。汩汩有声。此是为我大明之耻,黎风又安敢忘记!”

看了一眼朱斌,黎风忽然说道:“王爷,想必你知道我便是兴化人,故尔有此一问。当日倭乱后,为了表示对死难亲人的哀悼,我兴化人便在大红地春联上头覆盖一截白纸,取名叫做白头春联,又因为是正月初二回家收埋亲人的尸体,后人把这一天定为探亡日。最为忌讳的是在初二这天互相拜年。由于大年三十晚上围炉守岁不成,改为初四重新围炉。从此,我们便把大年三十晚上作为小年除夕,把正月初四作成定为大年除夕,俗称做大岁。这些都是为了纪念在倭乱中死难地人……”

这些朱斌倒是闻所未闻,他叹息了一声:“原来这其中还有这许多故事,我倒是不知道了。黎风啊。如果给你一个报仇的机会,你会怎么做?”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黎风想也未想便道:“若有机会登陆倭岛,黎风势必屠光全倭,为我兴化父老乡亲报仇!”

“当初的倭寇之乱,何止你兴化一个地方遭到了倭寇的屠杀,我大明东南沿海哪处没有受过这样的惨痛记忆?甚至松江、无锡这些地方亦遭倭寇袭击……”说这话地时候朱斌的神思有一些恍然:“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好一句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不错,我大明正该如此。我汉人也正该如此!”

黎风显得有些犹豫起来:“想法当然是对的,但是,王爷,此时我大明初定,金虏尚未平定,各地势力均需翦除。若早这个时候对倭岛用兵,是不是显得太仓促了些……”

“我也正是这么想的。”朱斌点点头道:“不过也就是在这两年的事。必须在这两年中,提前让你们这些头头脑脑们心里有个底,不要事情突然出了,一个个都措手不及!”

黎风猛然想到了什么:“王爷,你先攻巴达维亚,后攻倭岛,难道,王爷,你想……”

“我想让大明的战旗插到普天下的每个角落!”朱斌淡淡地笑了一下。

黎风却微微摇了摇头:“只怕,王爷的心思没有那么简单。依属下的看法,恐怕;恐怕王爷是在预先安排着什么……”

“黎风,太聪明了有的时候未必是好事。”朱斌微笑了下:“不过你猜得没有错,我是在安排着一些事情。陛下现在是个孩子,可他迟早会长大地啊……”

“属下曾经说过,早晚会被王爷杀掉,因此说起话来也没有了顾忌。”黎风倒是并不在乎:“现在陛下对王爷甚是依恋,可等陛下长大之后,与王爷一起,不得不面临的最严酷的事实是,历朝历代,功高震主都是最让君王忌讳的事情!”

朱斌淡淡地笑了,但笑容中却分明有些苦涩。

是啊,在他的心中,景平帝便如他的儿子一般。但他毕竟是皇帝,自己终究只是个臣子。当景平帝长大后,懂事后,会怎么对待自己?难道皇帝会容许一个臣子的身份地位,比当朝地君主还要高吗?

如果景平帝将来是一个英明的君主,自己根本就不想和他抢夺皇帝,但自己又该怎么做?继续当把持朝政地忠勇武英王,和皇帝一起争权夺利,还是回到自己的封地?这两样却又都是自己不想不到,他绝对不愿意看到和崇祯对立的事情再次上演。

立宪?让大明提前走向民主的道路?也许这是个好办法,但这需要时间,才能让大明的子民们所接受。甚至,自己只能为其奠定下个基础。

为了避免再次和皇帝决裂,也许自己和忠勇地部下们地出路,在海外!在海外那庞大的疆土!为自己,为忠诚地将士们,为大明的江山去开辟新的疆土!

而这一起,从现在便可以着手做起了……

他这话却不能明着对部下说,只能在心里暗自谋划。而巴达维亚和日本,则是他的第一个目标。把心思放在一边。却又和黎风探讨起倭岛的问题来。

自大明驱逐倭寇后,倭岛国内也发生了很重大地改变。而最重大的即是“锁国”政策的到来。

万历四十四年,第二代幕府将军德川秀忠采取了进一步禁教措施。开始取缔天主教。一切外国船只均不得在大名领地通商,只能在崎和平户从事贸易活动;中国船只不受此规定之限制。

同时,加强了对朱印船贸易地管制,禁止西部大名拥有载重五百石以上的大船,朱印状只发给与将军关系密切的京都一些少数豪商。大明天启三年。幕府下令禁止西班牙船只来日本。紧接着,德川幕府连续五次颁布了所谓的“锁国令”。其中主要内容是:

禁止日本船出海贸易和日本人与海外往来,偷渡者要处以死刑;取缔天主教的传教活动,对潜入日本地传教士应该予以告发和逮捕,以防止天主教在日本的蔓延;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只实行严密的监视,贸易活动也由幕府进行严格的管制。

这样,日本的“锁国体制”最终确立起来了。从此,日本成为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这成为德川幕府统治之下的日本,一个重要特征。

而大明则走上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从景平帝开始。大明欢迎一切外国人到达大明。并且任命外国人为朝廷官员,积极鼓励外国人与大明的交流,吸取其先进地经验技术。放下了泱泱大国架子的大明王朝,正在走向一条强盛的道路……

一个敞开国门,一个闭关锁国,其结果只能使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而这,也正是大明灭亡日本的最好时机!

从这个时候开始。在朱斌的心里,已经制定出了对日的战略部署。其总的战略方针地第一步,即是利用日本的世仇朝鲜,对日本进行大规模地反击。

日本从平安时代末期开始,向海外寻求发展。部分日本商人、武士与中国不法商人相勾结。侵扰中国东南沿海以及朝鲜海岸。形成了明代中后期的“倭患”。嘉靖年间,戚继光等率兵荡平中国倭患。同时。朝鲜李朝与明军远征倭寇老巢对马岛,彻底根除了倭患。

万历二十年的时候,统一了日本的丰臣秀吉率军入侵朝鲜,并计划在占领朝鲜后进一步侵略中国明朝。

在丰臣秀吉的计划中,包括占领中国后定都北京,将朝鲜王移至日本。同时在巩固对中国地统治之后,越过青藏高原南下印度,随后西征欧州这一狂妄至极地想法。

毫无疑问,朝鲜屡遭倭寇侵略,一心想着报仇。但随着后金的崛起,以及对朝鲜发动地战争,最终迫使朝鲜不得不放弃了这一想法!

而现在,后金已被大明击败,声势大不如前,如果以朝鲜世子李滞为桥梁,给予朝鲜军事上的大规模援助,或许便能够实现朱斌心中的战略构思。

确定了这一计议,朱斌很快便赶到宫中。那朝鲜世子李滞,自从在山海关大战结束,落到明军手中后,便被带到了京师,一直放在宫中担任书记,现在到了用他的时候了。

那李滞一见朱斌到来,赶紧起身问安。朱斌却让他坐下,问道:“自从到了京师,一切可好?”

“回王爷话,李滞曾也在盛京住过很长一段时候。可自来了京师,果然觉得偏远小国,与天朝上邦不可同日而语。京城的繁华热闹,都让李滞大开眼界。”那李滞恭恭敬敬地答道。

“好,那就好。”朱斌笑道:“在这一切起居饮食都还习惯吧?”

“习惯,多谢王爷关

朱斌喝了口茶,忽然问道:“想家了不?”李滞的眼眶一下红了起来,赶紧道:“不想……”

“出来这么多年,不想才是怪事!”

朱斌笑了一下,说道:“别说是你,就连我才离开江南没有几个月,已经开始想老婆孩子了。满清狂妄,妄自攻击朝鲜,这才使你成为人质,滞留在盛京多年,若非多尔衮山海关之战将你带在军中,还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