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沃轩辕-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不是一个能干地大臣,很快便会遭到被流放的运命。加上俄罗斯动荡的局势。也许这是大明能够利用的最好的机会。

眼下的俄罗斯虽然摆脱“混乱时代“已三十年。但是在总体上仍然萎靡不振,隐患四伏。在其对外方面。北方有着强敌瑞典,占领着从普斯科夫…诺夫哥罗德一线以北、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牢牢地控制着通往欧洲的商道。

向西就是俄罗斯的世仇波兰和立陶宛王国,占领着斯摩棱斯克为首的一系列重镇,时刻威胁着莫斯科;西南是藩属于波兰的乌克兰,来乌克兰大草原上的哥萨克骑兵对莫斯科也是一个严重威胁;南面就是几个世纪内无数次侵袭俄罗斯的土耳其藩属国克里木汗国。

只有南方草原上是听命于莫斯科,但顿河哥萨克人仍独立于沙皇俄国之外。

朱斌在脑子里竭尽全力地调动着自己的记忆,他好像依稀记得没有几年,俄罗斯和波兰战争就会爆发,沙皇阿列克谢将率兵亲征。而其后的掌权者将会强行推行改革,结果将造成贵族与教会的严重不满,进一步使东正教会分裂。

如何利用这个大好的机会?从资料上来看,波兰立陶宛王国正在日渐衰弱,俄罗斯对其虎视眈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而俄罗斯对波兰的征战,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虽然俄罗斯最终能取得胜利,但却会极大的消耗掉俄罗斯的实力!

但现在的问题是,在朱斌的构思中,大明积聚了几年的实力后,将开始迈出大肆扩张的脚步,而这,势必将面临着多线作战的境地。明军如果单独应对一个国家,以现有的力量来说,朱斌绝对有取胜的把握。但是,要面对几个国家的同时开战呢?

要想在各线都取得大捷,这看起来好像不太现实。利用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使大明在其中取得最大的利益,这倒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办法。但如何利用,如何周旋在这些国家之间,却是朱斌最头疼的事情。波兰等国当然是可以利用的,可以采取与对待英国一样的办法,给予其秘密的资助。瑞典做为俄罗斯最大的竞争对手,自己能够从容地调度。朱斌在这一点上心里就没有什么太大地把握。毕竟现在的瑞典,正处在一种强劲上升的势头。

黄溪所指挥的情报部,已经衍生出了“海外司”,大批的情报人员派往了朱斌指定的国家。虽然还没有能正常运作,但大量有用地情报,已经送到了国内。黄溪并不明白武英王为何对这个红夷国家如此感兴趣。但却还是忠实地完成了武英王交给自己的任务。

随着对情报研究的深入,黄溪这位本来对欧洲国家一无所知的大特务头子,才知道其实那些红夷国家间的矛盾远远超过了能够和平地地步。

在那场欧洲著名的的“三十年战争”中,战争的导火线是“神圣罗马日耳曼帝国”皇帝费尔迪南多二世,一心一意要使帝国内的各邦国都恢复天主教信仰。使帝国的信仰一致。由於他拒绝给波希米亚境内地誓反教徒某些特权让步,导致誓反教徒的反抗。

他派兵镇压不成,引爆了战事。战争初期,皇帝节节胜利,他颁布法令,要求自帝国内部天主教徒遭充公的产业悉数归还。这一道命令更引起誓反教徒的不满。他们纷纷和天主教的法国国王及誓反教的瑞典国王结盟,以对抗帝国皇帝。于是战争扩展到全欧洲。

这场战争原本就不全是宗教性质,到此更成了政治性的交相攻伐。最后演变成法国和奥斯堡王朝双方的欧洲争霸战。同样地,俄罗斯和瑞典这两个国家,也无一例外的被牵扯了进去,并使得两国地矛盾迅速加

黄溪逐渐有些明白了,武英王的战略目光,早已不放在那个原本对大明最有威胁的满清身上。而是开始着眼于俄罗斯,着眼于周边的国家。乃至于着眼于整个欧洲。这份庞大的战略计划,让黄溪想来便觉得有些心惊……

他初步帮武英王计算了下,要催动这个计划,在扣除了欧洲各国因矛盾而削弱地力量外,大明起码要动用一百到一百五十万以上地人力。几千外的民夫。以及数不清地物资。当然,这是建立在必须胜利的基础上。

而万一失败的话?黄溪简直不敢想下去了。

他曾经试探着把自己的担忧旁敲侧击地提醒了武英王。但这位王爷只淡淡笑了一下:

“你所说的只是在正常的军事层面上,但要想打败敌人并不一定要完全靠军事,军事只是其中的有个辅助手段。有的时候,一个人便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人便可以摧毁一个民族。利用好身边可以利用的一切事物,才是取得最终胜利的法宝……”

见黄溪并没有太理解自己的意思,朱斌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大剑阁最喜欢决斗,而在他大大小小数百次的决斗里从都没有输过。有次一个大夫不小心得罪了他,让这位大剑阁认为自己受到了侮辱,于是便向这位大夫提出了决斗。

这位大夫手无缚鸡之力,又怎么会是大剑客的对手?大夫所有的朋友都劝他赶快逃走,可是大夫却一律拒绝了。等到了决斗的那天,那位大剑客不屑地看着文弱的大夫,并大方地让他挑选决斗的武器。无论什么武器,大剑客都愿意奉陪到底。

结果,大夫拿出了两个盛满了酒的碗,说这就是我的武器。其中的一个碗里是上好的美酒,而另一个碗里却放了致命的毒药。他让大剑客自己挑选,或死或生,只在大剑客的一念之间……结果,大剑客终于输掉了这场决斗!”

黄溪明白了武英王故事里的意思。也许你的力量没有对方强,而如何利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打败你的敌人,这也是最好的选择。对一个国家动武,未必便一定要靠着军事的力量去解决。

天上开始飘下了一片片的雪花,朱斌痴痴地看着,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了。

一见外衣披在了他的身上,陈圆圆的声音在他的背后响了起来:

“那么冷的天气,你却只穿这么一点,也不怕着凉了。你平日里公务繁忙,今日好容易有空回来一趟,不好好休息却在这做什么。”

朱斌轻轻地握着了她的手,指着一天的飞雪说道:“在江南的时候,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雪花漫天了。瑞雪兆丰年,今年咱大明的百姓有好日子过了。苦了那么多年,百姓们也可以安生上一段时候了。”

陈圆圆立刻领悟出了丈夫话里的意思:“安生上一段时候?难道不久后你又要大举用兵吗?”

“是啊。”朱斌微微笑着:“北方的金虏之患还没有消除,咱们周围还有很多的敌人都对大明虎视眈眈。一天不翦除他们,我就一天睡不好觉。圆圆,这是咱们军人的责任啊……”

“你们男人本来就应该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建立不世的功绩。”陈圆圆将头轻轻的依靠在了丈夫的肩膀之上:“可是,要到什么时候才会真正的安息下来?你终有一天也会累的。”

“我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朱斌抚摸着陈圆圆的秀发,说道:“也许等到我们大明再也没有敌人了,也许等到我们把战旗插到每一个可以插的地方。我们这一代人会付出很多,可是等到我们的下一代长大了呢?我们留给他们的,将是一个无比强大的帝国!”

陈圆圆不太懂丈夫的意思,但她相信丈夫这么做便一定有自己的道理。他崇拜身边的这个男人,从江南到京师,到处都在传颂着他的功绩。甚至他的许多故事,都已经被编到了民谣中。人生得夫如此,又还有什么可以遗憾的呢?

“王爷……”正在这时,一名亲兵匆匆进来,才想开口,却见王爷两口子正在那卿卿我我,愣了下,也不知这时候该不该说话。

陈圆圆脸上红扑扑的,赶紧退回了内室。朱斌笑道:“猴崽子,早不进来晚不进来。有什么事情说吧。”

那亲兵裂嘴笑了下,说道:“王爷,各镇总兵都已到达京师。按照王爷的意思,陛下刚才已经接见了他们,此刻他们正在向王府而来。黄飙总镇让我问下,今天王府里有饭吃不!”

第三卷 大地风云

第三百六十五章 … 重聚

听闻一众部下皆到,朱斌大喜,笑道:“这帮崽子莫非事先就商量好了,一同来到京师?好好,黄溪这个公子哥,到了便打我的秋风。你且去告诉他,让他们立刻到我这来,好酒好菜我管他们个够!”

等那亲兵去后,他想了想,又急忙叫出自己几位夫人分头做事。只管把部下尚在京师的一众家眷全部接来,今日便要在武英王府里大开酒宴。他那几位夫人又惊又喜,又有几分责怪,这匆匆忙忙准备起来的宴席,只怕不够细致惹得那些部下笑话。

到了掌灯时分,那些镇守在外的大将陆续赶到,黎风、黄溪、岳谨元这些人也都被请来。顿时,喏大的武英王府热闹非凡。那边关四大镇将时常见面,倒也罢了,其余人都是久别重逢,一见面下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脚,乱哄哄的便像个菜市场一般。

“舅父,我回来了。”见到岳谨元来到,黄溪上前恭恭敬敬地道。他原来对这舅父总是一副放荡不羁的样子,眼下年岁长了,阅历多了,又身为总兵之职,当初的那点疏狂放荡,可已收敛去了大半。

岳谨元看着自己这个得意的外甥,心里充满了骄傲,又没来由地一阵心酸。他早就知道这外甥当初狂是狂,傲归傲,但早晚会成就一番大事业。现在,自己的这个预言已经成真,只是看着外甥空荡荡地一只袖子。让岳谨元的声音又哽咽了起来:

“飙儿,这些年,实在是苦了你了……等在王爷这用过了饭,回去住吧,你舅母想你得紧啊……她,她最近身子骨不好。叫了几个大夫,都说,都说熬不过开春了,可她还天天在念叨着她的飙儿……就让她走前能再看你一眼吧……”

黄飙的眼睛也湿润了起来。在自己从小到大的印象总,舅父总显得那么严厉。甚至严厉得有些儿古板。他还不太看得起舅父的这副作派。在自己地记忆里,舅父是第一次对自己真情流露。这时的舅父哪里像个大学士,却像个看到归家游子的老人……

“黄飙,岳大学士。”朱斌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边上,看着这舅甥两人,说道:“浩然。这段时候好好地陪陪两位老人。等过完了新年,你就又要回去了。这一去,只怕有些年头不能回到京师了。哎,就当我对不起你们吧……”

黄飙愣了下,督帅的这话似乎在告诉自己,即将有重要的任务在等待这他。而这任务想来也不会如何简单,否则地话,也不用几年才能回来。只是他想不通。对满清的攻击只不过是雷霆一击而已,又用得着费上几年时间?可见朱斌以目视自己。便又把这疑问生生咽了回去

“定南伯,蜀、云、贵总督地方军务,节制一应文武官员,征南将军郑天瑞;诚意伯、云贵总兵李定国,携郑、李二府家眷到!”

随着唱官长长地呼声。郑天瑞和李定国大步走了进来。顿时。王府上下所有下人的眼神,都投向了这两位平东胡。定暹罗的传奇将领身上。在他们的身上,已经被赋予了太多的传奇;在他们地身上,传颂着太多神奇的故事……

在民间的传说里,都说郑天瑞身高十丈,嘴能喷火,眼能放电,洋夷一见,立刻灰飞烟灭。李定国身高九丈,跨一步有二十来丈远,凡被他盯上的敌人,再也不用想逃生的。可现在看来,这两人却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