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血色战旗-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诚不放弃自己的方案,说:“看来我要解释一下,这三道防线并非是三道木头人组成的呆板的防线,可以互相jiāo替掩护,可以机动歼敌,总之,是步步为营,层层抵抗。”

    会议没做出什么结论就结束了。陈诚坐吉普车来到武汉,将讨论的情况向蒋介石、何应钦、白崇禧、李宗仁等作了汇报。蒋介石又对整个方案作了调整。调整后的方案是:

    利用鄱阳湖与大别山地障,并藉长江南岸之丘陵与湖泊,施行战略对峙,计划在武汉外围与日军作战四个月,并将第九战区主力编成第一、第二兵团,将第五战区主力编成第三、第四兵团。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率25个师担任南浔线及其两侧地区的防务,取外线之势侧击西进日军,屏障南昌;第二兵团总司令张发奎率33个师担负瑞昌至武昌间的正面防御;第三兵团总司令孙连仲率八个师,担任大别山北麓及正面防御;第四兵团总司令李品仙率13个师在长江及大别山之间布防,遏止第六师团西进。

    部署调整后,蒋介石向全军发表训令,号召全军奋起打击日军的狂妄气焰,保卫武汉。

    几乎不约而同,中**队调整部署时,日军也在调整他们的部署。

    7月4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华中派遣军战斗序列,先后调集了九个师团另三个旅团和航空兵、海军陆战队各一部,约25万人,编成第十一军和第二军,由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烟俊六指挥,分别沿长江两岸和大别山麓合击武汉。

    日军第十一军军长冈村宁次,是中国人心目中的恶魔。他是十足的“中国通”。1907年,他担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清国留学生队队长。中国的孙传芳、何应钦、阎锡山等,包括后来发迹的许多大xiǎo军阀,都是冈村宁次的学生。1915年,陆军参谋总部为编纂日德战争作战史,派战史处参谋冈村宁次到青岛搜集资料。这是冈村宁次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由于他的野心和灵敏的嗅觉,他对中国特别感兴趣。回国后不久,他被调任驻扎在xiǎo仑的步兵第十四联队,职务是少佐大队长。

    xiǎo仑位于九州,是日本通往中国、朝鲜的xiǎo港口,这里常有中国商人来往,尤其中国的渔民比较多。冈村宁次一有空就去找中国人聊天,不到半年,他完全学会了讲中国话。1922年,冈村宁次返回参谋总部工作,安排在第二部中国班。主要任务是到中国搜集政治、经济、军事情报。第二年,他被调任上海,担任谍报武官。两年后,冈村宁次调回东京,担任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六联队联队长,军衔也同时晋升为大佐。

    1928年5月,冈村宁次率联队随师团开赴青岛,与中**队作战。7月,他被调回东京,担任参谋总部的战史课课长。1932年2月,他被提升为日军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曾经作为日方代表,数次来南京同中国外jiāo部谈判。几次见过蒋介石。这年6月,他调往东北,担任关东军副参谋长,曾与何应钦商谈签订《塘沽协定》。1934年,他又调回东京,担任参谋总部第二部部长,掌管情报工作,主要任务就是专mén搜集有关中国的军事、政治情况,研究和制定对华政策。到职不到两个月,就以商人身份秘密到中国,以旅游为借口,在沈阳、大连、旅顺、北京转悠,尤其在南京住了两个月。目的是通过和中国人jiāo朋友,了解中国的军事情报

    。何应钦留日读书时,冈村宁次是他的老师,关系相当密切。他在何应钦家住了一段时间,学会了烧中国菜,特别喜欢吃千张结红烧ròu。据他在日记中透lù,他一次能吃一斤千张结红烧ròu。然后,他又到广州,多次拜访广东军阀陈济棠,有时李宗仁也陪着jiāo谈。冈村宁次遇到情绪好的时候,邀请陈、李二人上饭店喝酒,在jiāo杯换盏、笑谈风月中搜集了大量关于蒋介石的情报。由于搜集情报有功,他被破格提升为中将第二师团长。这个职务非同一般,因为那时整个陆军总共才有17个正规师团。

    1937年4月,他率第二师团来东北作战。镇压当地的抗日武装。1938年6月30日,他被提升为第十一军军长。也就在这一天,他回东京拜谒天皇,受领了御赐神酒和赏金,接受了进攻武汉的使命。

    7月12日,冈村宁次率领新组建的第十一军司令部人员在上海登陆。15日到达南京,向烟俊六报到。烟俊六向他介绍了日军下一步作战进攻武汉的方案,目的是除继续寻歼中**队主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政治因素,就是南京沦陷后,国民政fǔ迁都重庆,而蒋介石在武汉,军事委员会在武汉,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在武汉。日本政fǔ认为,只要占领武汉,便可事实上摧毁国民政fǔ。至少把它赶到西南一隅,降至“地方政fǔ”的地位,有利于yin*国民党内部的亲日派出来与日本合作,重新建立一个听命于它的中国政fǔ。这年年底,汪jīng卫果然逃出了重庆,投进了日本的怀抱。另外,选择武汉作为下一步作战目标,是因为武汉在长江边,便于举行海陆空三军立体作战,能充分发挥日本战舰的威力,也便于沿长江水路对大部队进行后勤补给。也就是说,粮食、弹yào在日本长崎上了船,几天工夫就可以直接到达武汉。

    烟俊六还向他介绍,投入武汉战役的日本陆海空军近40万官兵,同时,大本营为配合武汉作战,向中国增兵40万,增拨作战费用日元。

    烟俊六介绍完情况,拍拍冈村宁次的肩膀说:“进攻武汉说起来两个军,第二军从合féi经大别山向武汉进攻,绕道走远路,途中必然遇到中**队的阻击。走大别山的这一路行军步子慢,我不指望他们有多大贡献,我的意图是牵制中国人的兵力,进攻武汉的实际cào刀手是你,希望你不辜负天皇对你的信任。”

    冈村宁次说话谨慎,没有拍xiōng脯下保证,只是耸耸肩说道:“让我试试吧,不行另请高明。”

    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虽然知道中**队在武汉有120个师,110余万兵力,相当于进攻武汉日军兵力的三倍。而且,武汉外围地形恶劣,加上天气炎热,这一仗不是好打的。可是,不可一世的他,根本不把中**队放在眼里,他有必胜的信念。

    几天以后,冈村宁次来到彭泽,他先用一周时间熟悉双方情况和地形,尔后又用一周时间制定作战计划,他准备起用bō田支队作为进攻九江的尖刀部队。

    bō田支队的实力相当于日军的一个旅团,而支队长bō田重一的军衔却比一般旅团长的少将衔还高一级,他是中将支队长。bō田支队的成员大部分是台湾人。甲午战争后,中国在黄海大战中败在日本人手里,美丽的宝岛割让给了日本,台湾成了日本的“领土”,台湾人也成了天皇的“臣民”,许多台湾人起了日本名字,bō田支队的官兵习惯了台湾的ya热带气候,武汉又是出了名的火炉。因此,冈村宁次认为,选择bō田支队进攻武汉,是最理想的选择。

    冈村宁次同bō田俩人密商了三天,决定对九江采取偷袭。

    7月22日晚上,大约**点钟时,夜sè如墨,微微细风,九江城内的第二兵团指挥部,张发奎正在同房东王老汉下棋。走了没几步,张发奎便听到窗外的雨声,心里不觉烦躁起来,他推开棋盘,站起来走到mén口,只见mén外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不觉自语道:“这鬼天气,真是糟糕透了,鬼子就是进了九江城,恐怕我们还不知道呢。”想到这里,他实在不放心,便拿起电话,与第十八军军长黄维通话。叮嘱他说,“今晚天气恶劣,要提高警惕,防备敌人进攻。尤其是姑塘第十一师,要加强值班。”最后还强调说,“彭善师长今晚不能上chuáng睡觉。”

    半夜,狂风大作,长江及鄱阳湖的水面上,bō涛怒吼,搅海翻江。làng涛声、风声淹没了日军数十艘军舰的马达声。bō田支队迅速在姑塘登陆。守军哨兵发现后鸣枪报警,等部队起chuáng,日军已冲到了营房前。张发奎急令第十一师反击,同时命令第十五师、第一一八师增援,务必于拂晓前将bō田支队赶下湖。

    天亮了,张发奎满以为日军已被赶下了湖,谁知他拿起望远镜一看,竟被吓得呆若木jī般愣在那里。映入他眼帘的是日军的几十架飞机轮番地轰炸,湖面上净是日军的军舰,增援的两个师被炮火拦在半路。第十一师孤军奋战,被bō田支队撵得四处逃散。。。。。。。。

    张发奎急调四个师增援,却如泥牛入海无济于事。24、25日两天,反击失败。25日晚上,bō田支队和第一○六师团蜂拥攻入九江城。

    蒋介石对日军在九江登陆十分气愤,连下了三道命令,要张发奎夺回九江。张发奎是进是退决心难下,他手中的预备队第四军,在北伐攻打汀泗桥、贺胜桥时,被誉为“铁军”。这是他起家的老本,他估计敌人攻势太猛,第四军拉上去恐拍也难以扭转乾坤。前思后想,他决定不做血本无归的事,如果部队拼光了,以后还凭什么来打持久战?权衡再三,再三权衡,张发奎做出决定,不能进只能退。

    26日晚,张发奎一声令下,中**队全线向牛头山、金官桥、十里等地转移。

    九江陷落,对蒋介石是个巨大的打击。他没想到九江会这么快落入敌手,以后在多次会议上,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大骂特骂张发奎,就差没把他的祖宗八代都骂出来。接着,下令由第二兵团司令薛岳接替张发奎的职务,让张发奎靠边站。

    冈村宁次拿下九江,没再继续追击。原因是他的部队普遍得了霍luàn,冈村宁次迁怒于中国的老百姓,下令在九江城内捉拿染病的人。遵照他的命令,九江所有生病的老百姓统统被抓去活埋,无一幸免。

第三卷:会战!会战! 第三百五十九章 乌龙庙

    第三百五十九章乌龙庙

    就在日军节节推进之时,高飞之26师接到了防御乌龙庙之任务。

    而他们的对手,即为日军之第十师团。

    防御乌龙庙三天以上,这是蒋介石亲自对高飞下达的命令

    负责防御第一线阵地的,是新任独立营营长金锁柱

    鬼子的战术果然是一陈不变的,大家刚刚胡luàn地吃了些东西,敌人的飞机就出现了,对着乌龙庙的阵地狂轰luàn炸起来,而此时,鬼子的山炮也在大家忙着对付空中的敌机时,布置到位,对着山上的阵地一阵猛轰。

    事先,锁柱和副营长徐思钟做了准备,在阵地的最高处的地上挖了大dòng,可以躲进去两三个人,这几个机枪手可以扛着重机枪隐藏在草丛中,向天空扫shè,不让鬼子的飞机飞得过低,过于靠近我方的阵地,这样多少会减轻阵地受损害的程度。

    敌人的五架轰炸机呼啸着盘旋而来,躲在山下树林中的锁柱与徐思钟听着山头阵地处传来的巨大爆炸声,都在为余文正捏了一把冷汗。同时,大家也都听到了自己这边的重机枪不断的shè击声,尽管这声音被震耳yù聋,此起彼伏的炮弹与炸弹声时不时地淹没,但是,这声音在大家听来却是异常得亲切,也异常地欣喜,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