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必须要大力援助中国。从日本的战略上来看,日本要的不是整个中国,中国是为其整个东亚战略服务的。因此,日本需要在中国的中东部建立起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来实现其南下掠夺的目的,这一目的在不久之后的将来,美国参加了太平洋战争后变的尤其突出,因为那时海上已经不是联合舰队的天下了。
。既然日本的战略如此,因此保持中国的实力,可以使其从侧翼打击日军就是非常重要的目的。
在日军占领缅甸后,通过西南陆地交通援助的渠道被掐断;为了稳定南亚局势,支持英国在南亚的印度的存在;以策应日后的反,必须依靠中国协助打通西南交通线。
如果失去中国,整个亚洲将基本陷入黑暗,这也不符合西方国家的传统利益。。因而从这几方面来看,美国全力援华也就成为了必然的事。
心里是这么想的,但嘴里却并没有说出来。高飞相信其实蒋介石也已经看到了这一点。
“你比我们的一些官员要强得多啊。”蒋介石指着高飞说道:“我们的一些官员,在失去了德国的援助,失去了英国的援助后,惶惶不可终日,总以为我们再也没有打败日本的机会了,再度抛出了抗战必亡的论点,这些人糊涂啊”
说着停顿了下:“但你就不一样了,看问题看得远,这点让我非常欣慰。假以时日,我相信你有更加大的前途。”
高飞淡淡地道:“委座过誉,高飞担当不起。”
“不要过于的谦虚。”蒋介石在那沉吟了会:“有两件事你去做一下,一是周恩来现在在重庆,你和他之前已经认识,这次听说你也来了重庆,两次向我提出要求,要和你见上一面,我已经同意了。见到了周恩来之后,应该说些什么,不应该说些什么,我相信,你心里是有数的,我也就不特别嘱咐的了。”
高飞应了一声,心里想到只怕这次见面不是那么好过。
“第二件事。”蒋介石点点头,在那继续说道:“我为你准备了一个记者会,就在明天,向那些中外记者们介绍一下抗战形势,要提升国内民众对抗战必胜的决心,要提升国际上对于中国坚持抗战到底的信心,这一点,对于我国的抗战前途是非常之的重要。”
高飞一个立正:“请委座放心,高飞一定竭尽全力不辜负委座信任”
第五百四十八章对华援助,
第三卷:会战!会战! 第五百四十九章 记者会
第五百四十九章记者会
重庆。
中外记者们早就已经在重庆市政厅里等着了。国军抗战名将高飞将在这里接受中外记者们的采访。
对于高飞,他的名字在中国大地上早已经是如雷贯耳。但是这个传奇的将军,却从来没有举办过任何一次记者会,就连曾经的接受记者采访,也都是显得那样的匆忙。
记者们已经在这等了有20来分钟了,正当有些焦急,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大厅外忽然传来的响亮的声音:
“中华民国陆军中将,福建省政府主席,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高飞将军到”
随着这一声声音,年轻英武的中华民国陆军中将高飞大步走了进来。
大厅里的镁光灯很快“咔嚓、咔嚓”闪亮起来。
“诸位,诸位请先落座。”重庆市长张笃伦陪同着高飞出现在了记者会上,挥手让记者们安静了下来,说道: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福建省政府主席,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高飞将军来到,回答各位记者有关抗日战场上的问题,欢迎各位提问。”
高飞屁股才刚刚坐了下来,已经有个记者站了起来:“高飞将军,您好,我是《重庆时报》的记者,听说您还没有到重庆,一个奇迹就已经诞生了。您的一位部下,率领着70余士兵,转战千里,非但击毙了倭酋柴田义男大佐,还带回了两千多的士兵?”
“是的,他的名字叫俞振海。”高飞点了点头:“这已经不光能用奇迹来形容了,我认为简直就是不可思议,最起码我就做不到这一点,如果我和俞振海换了一个位置,也许我现在正在日军的宪兵部里接受审问,而不是在这里接受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底下响起了一阵笑声,那个记者继续问道:“您也认为这是一个奇迹,让我和全国民众感到好奇的是,这样的奇迹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高飞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这的确是一个奇迹,但这样的奇迹,却是用无数将士的鲜血和生命堆积出来的。尤其是在撤退的时候,俞振海的副手袁庆保,带着三百勇士留了下来,最后无一生还”
高飞语气清晰的介绍了当时的情况,危机、困难、不屈,都从高飞的嘴里,一个字一个字清楚的说了出来。
记者们听的非常仔细,笔在那飞快的动着,生怕漏掉了一个字。
“在我们这里开会的时候,我的部下依旧在敌占区奋战着。”高飞的面色无比沉重:“他们中的许多人,你们知道他们的名字,日本人也一样知道他们的名字。老黑、谢依、锁柱、雷霆我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回来,更加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回来,但我唯一知道的,是只要日本人还在中国一天,他们就会一直战斗下去有的时候我真的觉得非常愧疚,老黑有了孩子,锁柱也有了孩子,可是一直到现在,他们甚至都没有见过自己的孩子一面。我欠他们的,国家也一样欠他们的”
高飞深深的呼出了口气,在那停顿了会:“可是,他们从来也都没有埋怨过什么。只有国家需要他们,他们就会一直的战斗下去”
记者席里长时间的沉默着,没有一个人说话的。
过了许久,一个外国记者站了起来:“高将军,我是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对于您和您部下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奉献,我代表我个人表达无限尊敬。您是最直接和日军交手的指挥官,我经常听说您身为军官,却时常和您的士兵一起奋战在第一线,随时都有阵亡的可能性,身为军事主官,您不觉得这样做太冒险了吗?。”
“冒险?”高飞的眉毛跳动了下:“难道这样做真的是冒险吗?记者先生,我想请您注意到一个事实,在武器装备以及士兵的训练素质方面,日军远远的要超过我们。他们的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坦克大炮,海里有军舰巨炮,但我们什么都没有。在川军誓师出川的时候,以我28师为例,平均每两个半的士兵才能拥有一枝步枪,手榴弹人均连一枚都不到,子弹的储备只能打上两场中型战斗,我们最常用的武器就是大刀你完全可以想像一下,拿着这样武器的部队,要靠什么来战胜武装到牙齿的敌人?
精神,我们唯一拥有的就是精神,除了这个以外我们一无所有。我们不能仅仅让士兵去拼命,一旦上了战场,每一个军官都必须战斗在第一线,必须和士兵们一起浴血奋战。当敌人冲上来的时候,团长、旅长、师长,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拿起武器来,把自己当成一个最普通的士兵,和敌人以血搏血,以命换命没有例外一旦你退缩了,那么整个部队都会退缩,而你一旦用自己的行动来激励士兵,那么所焕发起来的决死决心,你将很难在这里能够想像得到,除非你走上最真实的战场”
说到这,高飞的目光从记者们的身上一一扫过:
“其实这不光存在于26师,不仅存在于川军,在国军中每一个部队里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的分别。第九军军长郝梦龄,卢沟桥事变爆发,郝将军请缨北上抗日,此前他对妻子说:‘我是军人,半生光打内战,对国家毫无利益,日寇侵占东北,人民无不义愤填膺。现在日寇要灭亡中国,我们国家已经到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我应该去抗战,应该与敌人拼。’当他率部经过武汉与家人告别时,对儿女们说:‘我爱你们,但是我更爱我们国家,现在敌人天天在屠杀我们的同胞,大家都应该去杀敌人,如果国家亡了,你们也没有好日子过了。’他不忍看到行前家人哭哭啼啼,便悄悄写下遗书,让孩子们日后拆阅。他写道:‘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等要听母亲的调教,孝顺汝祖母老大人。至于你等上学,我个人是没有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
战前,他鼓励官兵说‘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官长。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在决战前夕他给妻子的信中说‘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抱定牺牲决心,不成功便成仁。为争取最后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世界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我既牺牲后,只要国家存在,诸子女教育当然不成问题余牺牲亦有荣。为军人者,为国家战亡,死可谓得其所矣’
日军指挥官板垣征四郎指挥日本第5师团,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倾全力向忻口阵地发起猛攻。面对强敌,郝梦龄毫无惧色,亲临第一线指挥第9军在日军飞机、大炮轰炸时掩蔽起来,日军炮火一停,冲上阵地用步兵武器狠狠打击日军,多次与日军展开了白刃肉搏,战况之惨烈,双方损失惨重。10月12日,南怀化主阵地被日军攻破,第9军与日军在忻口两北、南怀化东北的204高地上展开激烈的拉锯战,一昼夜竟易手13次之多,终于占领了204高地,第9军损失惨重。为了坚守阵地,郝梦龄对阵地上的将士说‘先前我们一团人守这个阵地,现在只剩下一连人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一天就不算完。出发之前,我已在家中写下遗嘱,打不败日军决不生还。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
10月15日夜,总司令卫立煌给郝梦龄增派了7个旅,并命令他分三路夹击日军。16日凌晨,郝梦龄率部队对日军阵地发起了攻击,枪炮声如雷,喊杀声震天,日军节节败退。第9军乘胜追击日军,混战中,郝梦龄不幸被日军机枪子弹打中,壮烈牺牲,时年39岁。”
会议场内可怕的沉默着,每一个人都深深陷入到了高飞的故事之中。
“39岁,郝将军阵亡时仅仅只有39岁”高飞的眼角有些湿润:“他是一军之长,尚且率部战斗在第一线与敌死战,最后慷慨殉国我高飞又算是个什么?焉能因为贪生怕死而驻步不前?其实,我国军中又岂止只有一个郝将军?
吴克仁,陆军中将,67军军,1937年11月8日淞沪会战牺牲于上海松江;王铭章陆军中将,41军副军长兼122师师长。四川陆军军官学校3期毕业,1938年3月7日鲁南会战中牺牲于山东滕县西门;佟麟阁,陆军中将,29军副军长,行伍出身。陆军巡阅使高级教导团,1937年7月28日南苑之战中牺牲于北平南苑大红门;饶国华、赵登禹、方叔洪太多了,实在是太多了太多了这些人,都是我高飞的前辈,官阶何止比我高上几个档次?他们尚且奋战于第一线,我高飞算得了什么”
高飞深深的吸了口气:
“所以这才是我们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