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血色战旗-第6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秦淮河面的气氛,也透出一份冷寂。其时,除了李士群数人包坐的一只花船,另外还有数只出来觅食的画舫。这就显出秦淮河畔的灯光惨淡、人迹寂寂了。

    不过,不管秦淮河面的风月如何的萧瑟,李士群等人是风月场上的老手,他们总有办法招来一些年轻的女子。后来,散发着***香、白兰花香、笼纱衣裳熏香的数位欢场女子,莺莺燕燕地走入画舫时,这微波荡漾的秦淮河,便流动了一丝甜的暗香

    李士群喝酒到了酣畅色动的一种程度,忽然睁开迷离的色眼问唐生明:“哎,季澧,汪主席讲的‘模范和平区’到底该怎么做,我们可没有经验。”

    唐生明一边挟菜喝酒,一边嘻嘻哈哈地回答:“也算不上什么新鲜玩艺儿,如果要说蒋老头子弄的那一套‘新生活运动’,也就跟从前的保甲制度八九不离十”

    讲到战时的保甲制度,唐生明在常德做常桃警备司令时,沈醉那小子曾经协助他做过。所以,对于那一套程序,唐生明有印象。

    后来,汪曼云弄来一份蒋介石在江西剿共时的保甲连锁防御方案,便不以为然地跟大家说:“其实那玩意儿也没有什么值得神秘的地方,那玩意儿的第一步是建立户口,核查人口。以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甲长、保长都要选那些看上去顺眉顺眼的,不要目露凶光的。在这个基础上再建个保区,配置一个扛枪的民团。每个敏感的地区都要设立封锁线或检查站。居民颁发良民证,居民外出一律要到当地的保安部门办理通行许可证。另外每一户人家的正门,都得有一个牌子说明人口情况。外面来了走亲串友的人口需要留宿的,也得到保甲长的跟前招呼一声。

    情报王——潘汉年的主要助手李士群与汪曼云、陈光中、唐生明一起,整理了一份行动方案出来。

    后来,晴气庆胤、中岛、大西等几个日本人,还参照了华北日伪军在八路军根据地拉锯扫荡的办法,在苏州试验区的清乡作战中,补充了一个封锁梳篦的办法。把苏州的丰饶乡村划成一个个的大方格,分开来一个个地仔细清理。每清理完成一段,验收合格的,便筑起一道道的篱笆隔离带,建立起配置有完备火力的高堡相互响应监视。对于那些一时间鞭长莫及的新四军、忠义救国军出没无常的游击地带,晴气庆胤建议:干脆就设置一个纵深约二三十里地的“无人区”,把它们隔离开来。

    日汪处心积虑策划的这个“清乡计划”,后来,汪精卫又把它仔细地划分成为了“军事清乡”、“政治清乡”、“经济清乡”、“思想清乡”。至于要讲到它的效果,也不能讲没有,但是,跟日汪高层起先预想中的效果,仍然是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

    这自然与执行“清乡”的骨干分子有关,因为大家各自怀有自己的一份心思。首先,李士群本人就是一个忠奸是非观念相当模糊的乱世奸雄式人物。

    他也看出了日本人的今非昔比,心里面自然翻腾得厉害。李士群后来的设想中是处处想树立自己的羽翼。

    其次便是分管军事的唐生明,他的离心离德那就不用说了。

    后来,李士群倚重为心腹干将的袁殊、胡均鹤等人,竟然是新四军的情报大王潘汉年精心埋设好的钉子如此,即使是在“清乡”制度执行最好的头二年,汪日的清乡军事行动,也没有真正地损伤到了中共新四军以及重庆政府的忠义救国军之筋骨。日汪大的军事行动即将兴起之时,国共双方均有他们灵巧自如的情报系统把信息及时地传了出来。只有小型的零散的地方抗日武装损失在所难免。真正深受“清乡运动”荼毒者,自然是圈定在“模范和平区”内的普通百姓了

    这个时期,一般的老百姓也能看出,日汪政权的统治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了。日本人对于各种物资的掠夺,几近于疯狂。普通百姓要维持艰难的日子,十分担心家常的物资会突然断供。

    于是,不管有钱无钱的人家,人人都尽可能地囤积手头可以收集到的一切物资

    第六百二十五章“清乡运动”,

第三卷:会战!会战! 第六百二十六章 “远征军”

    第六百二十六章“远征军”

    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亦《联合国国家宣言》,又称《二十六国宣言》。

    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并决心共同战败德、日、意的法西斯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

    中国独立抗战坚持了如此长的时间,这让列强重新认识了这个东方古老国家,她不在是几千几万外国军队就可以征服的国家,她的坚韧、毅力举世罕有,她的虚弱只是因暂时疾病所造成,一旦她恢复健康,她将展示出不可思议的力量。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中美立即结为同盟。为加强中美战时合作,罗斯福请蒋介石担任盟军中国战区司令,并派遣有15年在华经历的史迪威中将来华,出任美国政府驻华军事代表兼战区参谋长和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

    中美合作全面开始

    重庆。

    山城的晨雾渐渐消散。稍顷,一架军用飞机在重庆白市驿机场上空盘旋,然后迎风俯冲下来,呼啸着在跑道上着陆。飞机在跑道上刚刚停稳,一批前来欢迎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蜂拥到舷梯前。

    机舱门打开了,一位身着戎装的国民党三星上将出现在门前。

    高飞

    这位叱咤风云的将军,迈出舱来,看到下面有那么多袍泽在迎候着他,便打了个立正,行了个举手环视礼。然后迈着矫健的步子走下舷梯。

    首先迎上前去的,是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张治中。他是奉蒋介石之命,也可以说是代表蒋介石前来迎接的。随后便是军令部次长刘斐等人。

    高飞一一与来迎接他的将领握手,当他来到第五军军长杜聿明面前,高飞低声说道:“光亭兄,你委座也把你调来了?”

    杜聿明含笑答道:“委座召见部下面授机宜,听说你高老弟也奉召来渝,所以特来欢迎,”

    高飞笑道:“光亭兄,你是黄埔的佼佼者,今后我还要多向你请教。等见完委座以后,我们再慢慢谈吧。”

    众人寒暄已毕,张治中便邀请高飞同车。高飞却说:“我还是坐光亭兄的车吧,就便了解一些部队的情况和敌人的动向。”

    张治中点点头说:“好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将军还没有上任,便急着了解敌我情况了,这大概便是高司令被誉为常胜将军的原因。恭敬不如从命,高司令请便吧。”

    轿车开动以后,杜聿明很快说道地说:“我听说消息了,我国军准备远征缅甸,委座亲自点的将,任命你为远征军总司令,你高老弟百战百胜,这次又调动了压箱底的老底子部队26师,想来缅甸之日军的日子要不好过了。”

    “光亭兄,你参加了考察团,情况如何?”高飞却忽然话锋一转问道。

    杜聿明不禁微微一怔。“部下总的印象是印、缅防线脆弱,英军战斗力太差,这副担子落在我们肩上,是十分沉重的。”

    高飞皱起了眉头:“你再详细说说我们方面的情况。”

    杜聿明在那想了一下说道:“对于在滇缅边境作战,委座早有远见,去年即调动大量部队,集结于滇黔、滇川、滇康边境。第六军甘丽初部部署在兴仁、兴义附近;职部部署在安顺、盘县附近;第七十一军钟彬部部署在泸州、叙永一带;第七十一军第三十六师部署在西康、会理附近;第五十四军黄维部部署在滇桂边境;另外还有第二军王凌云部及第六十六军张轸部部署在川黔边境”

    高飞听到这里,做了个手势,打断了对方的话。“龙云态度如何?”

    他这一问是想到了蒋介石与龙云长期存在的矛盾,蒋介石如此部署重兵,分明是对龙云进行武力压迫。

    “龙云唉,这个土皇帝也太不像话了“杜聿明被对方突然一问,未免有点尴尬,所以略有迟疑,但是,继而一想,高飞与龙云素无瓜葛,而且龙云搞割据,总是不得人心的,所以便直率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抗战到了现在这样的局面,他还把持云南这块地盘,不许中央军入境,甚至坚持自己发行钞票,对中央实行封锁,这还怎么团结抗战怎么能够”

    说到这里,他见高飞只是严峻地望着他,又不免惶惶住口。然,现在滇缅边境的局势,使他明白,再不许中央军入境,日本人就打进他的老家了”

    高飞很想说的是:“不是老蒋排除异己太狠,搞得杂牌人人自危,龙云又何至于这样害怕呢?”

    但是,杜聿明毕竟是黄埔一期中佼佼者,蒋介石的得意门生,自己虽然是上将,但在杜聿明面前终究还是个晚辈,再加上杜聿明也是蒋介石的亲信,万一传到蒋介石的耳朵里,只怕自己有麻烦,想了下,还是把话压回到了肚子里。

    杜聿明见对方沉吟不语,不知对他的那一番话是何态度,所以颇为忐忑不安。于是搭讪道:“老弟这次能调到滇缅路来指挥作战,我认为对于各方面情况都有利。一方面凭高长官待人之宽厚坦诚,必能与龙云相处得好;二来所有参战部队对高长官都仰慕得很,必能听命于长官;更重要的是高长官运筹帷幄,在滇缅路必能大有作为。”

    高飞不置可否地一笑。

    杜聿明对高飞的态度莫测高深,为了打破沉默,他搭讪着道:“刚才我们来欢迎长官时,满城都是浓雾,视力仅只公尺,司机不得不开着大灯,却还是不敢快开车,人言巴黎的雾都很神秘,大概也不过如此吧。”

    “是吗?等抗战胜利了,我们去领略一下巴黎风光如何?”高飞见车外已是一派*光明媚的景象,心情豁然开朗。车队进入市区,忽然看见一些颓墙断壁,又不禁皱起了眉:“怎么,这里还经常遭到空袭吗?。”

    “据说最近好一些了。因为美国志愿空军陈纳德航空队进驻,给予日寇沉重打击,所以空袭明显减少了。”

    高飞摇摇头说道:“什么事都靠外国人总不是办法,但又不相信自己人就更可悲,去年六战区炮兵指挥官孔庆桂设计用一门炮隔江打到宜昌机场,击毁日寇几十架飞机,使日寇一时不能发动空袭。后来日寇派重兵偷渡过江,袭击了这个据点,有所损失,于是有人议论,说都是孔庆桂多事,他要不炮击宜昌机场,日本人也不会来夺这个据点了,光亭兄,做人为什么这样难呢”

    杜聿明附和道:“是的,我也听说过这件事。孔庆桂是保定三期炮科毕业的,老资格了。陈诚是六战区司令长官,是个不能容人的人,孔在他手下,能有好日子过吗?。”

    高飞摆摆手:“话不能这样讲,陈辞修这些年也颇不容易。凡是有野心的人,总要竞争的。在我们将领之中,有野心的人也太多了。”说罢,看了对方一眼,就差把“你又何尝不是野心家之一呢”这句话说出口了。

    杜聿明不料高飞竟说出这番话来,颇为尴尬,于是假装咳嗽了几声,把脸掉向车窗外。

    实际上高飞并没有揶揄对方的意思,因为在当时蒋介石嫡系中,已经形成了以何应钦为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