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血色战旗-第6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中国却都处于熊熊燃烧战火之中,“国统区”里找不到一块安静得可以组装飞机和训练的地方。

    陈纳德费得一番工夫,征得英国人同意,好歹在缅甸东吁觅得一处机场。为了组装这批P-40战机,国民政府特地又把中央飞机制造厂搬迁到中缅边境的雷允。

    好长时间内,蒋委员长和国防部、包括陈纳德本人,一直都弄不清楚在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这场战争中,英国人的真正意图,是袖手旁观还是幸灾乐祸就和当初同意日本人提出的关闭滇缅路但又开放启德机场,及后来稍一接触战事即自行撤退一样,作为殖民者,英国当局同意陈纳德和他的队员可以在东吁停驻,却不能在这儿上空飞行训练。

    其实老谋深算的英国人直至小鬼子侵入缅甸前,一直是想躲开这场与己无关的战火,两面都不想得罪

    费了很长时间周折,最后连时任航委会副主任毛邦初都出了面,英国人才勉强同意。可惜,时间已经过去很多。空战胜利的前提是大强度训练,陈纳德赶紧让他的队员训练,结果刚一训练就出事--3架飞机坠毁。

    出师未捷身先死如果能按时更新备件,悲剧根本不会出现。

    缺少航油。

    每一滴飞机发动机专用的高辛烷汽油,都是从12000公里外的美国本土运进来。“一滴汽油一滴血”的口号就是这个时候喊出来的。

    每一滴都像血液那样宝贵可见到了什么程度。

    还有,先不说武器弹药、医疗用品、食物这些大桩给养,单就是P-40尾轮轮胎、电路开关、电子管、机枪电磁阀、氧气瓶、化油器、火花塞、电池数以千计的小零件也难以保证,还能不摔飞机?

    基本的给养跟不上,还要训练和作战,不过,除了国民政府、航委会、中国空军还指望他们出现“奇迹”外,在美国本土,国防部还真没把这伙人当回事,似乎已经将他们遗忘。当美国总统、蒋委员长、宋子文、邦德、王承黻,中国国防物资供应局、国民政府、交通部、“中航”公司还在探讨“新航线”,还在为最后的“通道”作着各种各样的计划之时,1942年12月6日,老头已经带着他的“散兵游勇”们狠狠地揍了小鬼子一顿。

    第一仗击落6架小鬼子“零式”机,落荒而去的小鬼子都回到基地了,还没回过味:以往中国人一知道我们出来,早就跑远远的,想看都看不见,今天是怎么了?

    其实今天这仗打的小鬼子也没“看见”。

    陈纳德确实非常厉害,知道自己的P-40性能不行,不是“零式”机对手,采用的是“空中游击队”招数,在空中隐蔽等待,小鬼子进入伏击圈后,从高空冲下,然后打了就跑

    第六百四十五章空中生命线!!,

第三卷:会战!会战! 第六百四十六章 怒败“黑风队”

    第六百四十六章怒败“黑风队”

    横渡怒江攻势于5月11日拉开序幕。

    又是一个“五月渡泸”

    往日里狂躁不安的怒江,这时节,更是一条暴怒难羁的巨龙。“云蒸孤鹤喘,海热巨鳌惊”,古人这样形容怒江的苦热。“要过怒江坝,先把婆娘嫁”,民谚如此描绘怒江乌烟瘴气之毒害。而对怒江一泻千里的滚滚洪波,只要看看两岸峭立的万仞石壁,看看怒江和其他水系如何操刀弄斧,将滇西高原切割成千沟万壑的横断山脉,你便可以想像到江水的威力了。五月,正是怒江发怒的时候。

    当年,诸葛亮远征南蛮,“五月孤军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

    如今,由中国远征军总司令高飞亲自指挥的Y部队10余万精兵渡怒江,伐日寇,又当五月。

    也是月明之夜。晚风在轻轻吹拂,雾岚在悄悄飘动。月光朦胧,昏昏欲睡。夜色下,怒江舒展着身躯,闪烁着粼粼波光。奔腾、咆哮了一整天的怒江,现在乏了,困了,开始进入了梦乡。笼罩水面的白雾,是盖在大江身上蓬松的棉被,哗哗作响的涛声,是大江匀称的鼾息。明月,使猛兽也变得温顺驯服了。

    此刻,既得到蒋介石的赏识,也得到史迪威赞誉的Y部队总司令高飞,果断地下达了渡江的命令。

    栗柴坝至双虹桥间7个预先选定的渡河点,数百只橡皮舟悄悄下水。

    宽阔的江面上,满载兵员和军械的皮舟,星星点点,在波峰浪谷间时隐时现。士兵们手执桨板,驾轻就熟,顺水推舟。轻舟如离弦之箭,斜插西岸。

    约莫半个小时,第一批一个师的兵力登上了对岸,接着是第二批,第三批

    在夜幕掩护和涛声伴随下,天亮之前,Y部队第9集团军5万余官兵,神不知,鬼不觉渡过了怒江天险。

    这一夜,怒江一直在酣Y睡之中。

    几天后,Y部队第10集团军约7万人马从惠通桥下游以另一种方式渡过怒江。那是一个天晴日朗的白昼,中国军队发起浩大攻势,突破敌军炮火封锁,强渡天险。

    那天,怒江在焦躁中目送中国官兵胜利地登上彼岸。

    缅甸战场扑朔迷离,盟军与日军正打得难分难解。在野人山,X部队加紧围歼加迈和孟拱地区日军,中美特遣队神兵天降,奇袭密支那。日军虽然在缅北连吃败仗,但在中路,牟田口部队却在英法尔地区将英军第四军团铁壁合围。敌我双方各使绝招,出手很凶,你踩我的“炮”,我杀你的“马”,缅甸这盘棋正下到要紧处。

    Y部队投入反攻,使缅甸战局骤然改观。

    瞪着小眼睛,全神贯注于英法尔和野人山作战的缅甸日军统帅河边正三中将,突然发现一支中国主力军从侧后猛扑过来,顿时乱了方寸。他急急忙忙从缅中缅南抽调兵力向北增援。从南洋开来准备用于英法尔方面作战的第2师团,刚一登岸,就装车运往中缅边境。

    盘踞在滇西的日军,得到增援后,分兵固守腾冲、松山、龙陵等据点,准备与中国军队决一死战。

    滇西高原,抗战时期中国战区海拔最高的战场上,敌我双方展开一场又一场搏斗。Y部队如同一柄锋利无比的钢叉,直捣黄龙。

    跳下橡皮艇,登上怒江西岸,第8集团军大队人马立刻消失在崇山峻岭之中。

    怒江以西属高黎贡山主脉,海拔3000米以上,地势险要,断壁嵯峨。日本著名的山岳部队“黑风队”把守着山里所有关卡隘口。

    通向腾冲路上,充满艰险,充满恐怖。

    渡江次日,新2军先头部队在灰坡、唐习山、大塘子等隘口遭到日军抵抗。中国军队刚刚渡江,士气旺盛,攻势猛烈,各种轻重火力刮风一样卷上山头,敌军据点被打得硝烟弥漫,沙石横飞。日军居高临下,工事隐蔽,打得很沉着,火力并不太猛,但每颗子弹都直奔人来。中国军队伤亡很大。

    敌既死守,我亦猛攻,血战九日,敌军溃退,中国军队终于攻占了山头。

    老黑满以为头一仗起码报销千儿八百鬼子兵,登上山头一具尸体一具尸体地数,数来数去,一共才打死23个鬼子。活的一个没抓着。

    老黑脸都气白了

    把战果上报后,总司令高飞在电话里只说了两个字:

    “窝囊”

    老黑脸“刷”地红了。

    没有别的话比“窝囊”这一句,让老黑听着更伤心的了。

    4月间,史迪威曾要求给X部队增援。经委员长核准把老黑新2军派往缅甸。出国作战当然是派最精锐的部队,最得力的将领。当老黑带着自己的两个师空运到缅甸后,谁知史迪威根本瞧不起他这个从来没有上过一天学,甚至不认得几个大字的将军。史迪威要兵不要将,把两个师留下,将老黑的军部塞进飞机退了回来。

    奇耻大辱

    回国后,高飞重新给他拨了两个师,叫他一定干出点样儿来,让美国佬看看黄埔生将领不是吃干饭的。

    渡江第一仗却打个稀里糊涂。老黑心里烧得慌,一挥手,追

    “黑风队”的日本兵退出灰坡、大塘子一线后,且战且退。这支在北海道专门训练过的山岳作战兵团。士兵中不少人当过伐木工,矮脚虎似的特别善于在山岳地区奔跑运动。又在怒江这一带盘踞了两年多,地形熟悉,工事坚固巧妙,碉堡式据点,鼠穴式散兵壕,鸟巢式树上火力点,蟹洞式掩蔽部,星列棋布,互为呼应。据点与据点,山头与山头之间,有许多秘密通道。在中国军队追击下,“黑风队”化整为零,神出鬼没,机动作战,有便宜就打,没便宜就跑,就像一股诡谲、险恶的妖风在崇山峻岭间旋转。

    第9集团军大兵团运动,2个军4个师5万多人,加上运输粮草辎重的上万名民夫和几千匹骡马,浩浩荡荡,席卷而去。

    经十余日追击,中国军队进至斋公房地区。

    斋公房位于高黎贡山顶部,海拔4000多米。南北共有两个垭口,垭口之间有一条狭长隘路,是通向腾冲的咽喉要道。这里地形险峻,道路崎岖,气候恶劣。四周山峰顶天立地,犬牙交错,顶峰终年积雪,飓风怒号,气候奇寒。垭口内云山雾海,路径难辨,人马通行,极端困难。在这个地方打仗,就跟孙悟空大闹天空一样,得在云里雾里干。

    垭口两侧山头均有日军坚强据点,诚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慨。况且,何止一夫当关?据报,日军在这里布下了5个联队,约一万兵力。

    高飞效当年诸葛亮故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他新6军余文正部于斋公房正面佯攻,吸引敌军,以老黑新2军为奇兵,迂回敌后,断其退路。

    新6军在斋公房敌正面阵地,假戏真做,摆开架势,天天讨敌撩阵,不给日军片刻安宁。

    老黑这回该是露脸出气的时候了。他勒紧腰带,系牢绑腿,马也不骑,拄根拐棍,领着队伍钻进高山密林之中。

    翻过悬崖绝壁,越过万丈深渊,队伍向着杳无人烟,绝无道路可循之处开进。高山严寒,阴风嗖嗖,细雨霏霏,官兵衣单被薄,每日冻死人数达一二百人。还有摔死,饿死,毒蛇咬死的。因为高山缺氧,有的战士一屁股坐下去,再没起来。

    老黑下了血本。

    但是,这值得。一个星期后,他们突然出现在敌后。日军顿时乱了阵脚。中国军队前后夹攻,两面掩杀,“黑风队”死伤无数,遗尸遍野,残敌一溜烟,逃得无影无踪。

    斋公房夺路战,新2军建立奇功,高飞请准重庆,授虎旗一面。

    老黑总算出了一口气。

    斋公房既下,中国军队乘胜追击,兵临腾冲城。

    腾冲是滇西要镇,日军“黑风队”的老巢。城区附近虽为盆地,但四周有四座大山拱卫,飞凤山耸立于东,宝凤山雄峙于西,来凤山横枕于南,蜚凤山屏障于北。“四凤求凰”腾城像个骄傲王子,身价很高。城池方圆约4公里,城墙为明代所建,高7米,厚4米,由青石砌成。城墙上堡垒环列,四周均有坚固侧防工事。兼有大盈江、饮马水河三面环绕,固若金汤。退守腾冲时,日军已将城内数万居民驱赶出城。“黑风队”队长藏重康美大佐,接到命令:死守腾冲至10月底,等待援军。

    几乎与此同时,高飞上将也下达了斩钉截铁的命令:速占腾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