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血色战旗-第7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人的潜艇很少成群集队的活动,一般是单艇出击,其单艇作战能力较强,这就是有名的“伊”字号潜艇。一艘这种潜艇甚至击沉过“约克城号”航空母舰。虽说“约克城号”当时是在日机空袭中受了伤,但如果没有日本潜艇那最后致命的一击,这艘航空母舰是决不会在中途岛一役沉入太平洋的滚滚浪涛中。

    拟议中,日本人曾计划建造潜水航空母舰,设想中的大型潜艇将在封闭式甲板上载着飞机在水下潜行,到达指定点后,潜艇上浮,甲板的封闭外壳打开,飞机从甲板上起飞去突袭敌人。日本人计划用这种方法对美国西海岸的城市如旧金山等发动空袭。但由于这种潜艇航母造价过于昂贵,同时也还存在诸多技术问题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因此这个计划只是停留在纸上的一种设想,并没有付诸实施。而微型潜艇则是日本人认为的利器,也用于了实战。这6次袭击是;1941年12月8日的珍珠港事变,但并未取得任何战果,有6艘微型潜艇参战,2艘被美军发现并被击沉,一艘搁浅,艇长酒卷少尉被美军俘获。其余3艘无功而返。其它的5次袭击是1942年5月31日对澳大利亚悉尼港口的袭击,1942年11月23日和12月7日,两次参与了瓜达卡拉尔岛的争夺战,企图袭击美军运输舰队未果。1942年5月31日在马达加斯加海面,打算攻击一艘美军油船,结果被护航的驱逐舰发现,4艘微型潜艇未能斗过两艘美军驱逐舰,全部饮恨长眠于太平洋海底。1945年1月5日菲律宾战役中在棉兰老岛以西,2艘微型潜艇被一架美军水上飞机追得慌不择路,一艘当场触礁沉没,另一艘潜入了大海深处就再也没能浮起来。在这些袭击中共有14艘微型潜艇被击沉,27名艇员死亡,1人被俘,但取得的战果却微乎其微。

    与微型潜艇同时生产的,也是双人座的另一种小潜艇叫“海龙”,航程250海里,可携带两枚鱼雷攻击机上使用的那种机用鱼雷。日本人将它作为最秘密的武器储藏起来,准备在本土决战时用它重创美军舰队。到战争结束时共生产了230艘,但一艘也没有投入过战斗。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失败的东西是名叫“回天”的特攻武器。实际上这是一种“人肉鱼雷”,说穿了就是在一颗鱼雷上安装两把钢制简易座椅,座椅前面有一小块挡风玻璃,鱼雷尾部再装上一个小发动机。乘员两名。一人控制方向,一人确定目标。鱼雷高速撞向目标,连人带鱼雷一齐爆炸,从而达到摧毁敌方军舰的目的。这种特攻武器往往是由一艘潜艇将其带到目标附近,然后发射出去的。一开始这些“人肉鱼雷”还真的取得了一些战果。一艘这样的鱼雷潜入乌利堤环礁湖击沉了一艘载有50万加仑航空燃油的美军油船“密西西尼亚号”,这次成功使日本人大受鼓午,并针对它的缺点进行了改进。最后定型生产的“回天”,长54英尺,弹头装有3000磅高爆炸药。日本人称这种特攻武器能击沉任何水面舰船。

    一艘“伊”字号大型潜艇可带4枚“回天”,并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到美军舰队集结地,一举击沉4艘美国军舰。但这只是日本人一厢情愿的想法和期望而己。的确,在开始时美国水兵们也为这些小东西而头痛过,雷达根本发现不了它,声纳对它也没用,而空中巡逻的美机要发现“回天”那在波峰浪谷中隐蔽窜行的踪影很是困唯。但美国人不是傻蛋,他们很快就发现了速度比“回天”更快的鱼雷快艇来对付这种人肉鱼雷是一仵很容易的事情。鱼雷快艇不仅能用速度上的优势来拦截住“回天”,而且艇上的40毫米连发机关炮绝对不是骑在鱼雷背上没有丝毫防护的日本特攻敢死队员所抵抗得了的,往往会将这些日本兵打得粉碎甚至连带上他们的鱼雷坐骑也会被轰然打爆。日本人曾对盟军发射过数以千计的“回天”鱼雷,取得的战果是:击沉一艘加拿大的货船‘加拿大胜利号‘,击沉过一艘美军的护卫驱逐舰“恩德希尔号”。但在这一系列的特攻中,却有900余名日军死于“回天”攻击中,仅此而己。

    被寄以厚望的“飞象行动”是一个雄心勃勃地庞大计划。并付诸了行动。这个行动的主要内容就是用高空大气球对美国西海岸和加拿大进行袭击,这就是一度使美国人极为震惊的“汽球炸弹”。这是一种直径大至10米的氢气球,是被误认为是搞原子核研究的日本登户研究所的成果。最初研制这种气球的目的是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使用它向黑龙江对岸的苏联军队发散传单和轰炸用的。一开始,日本军方对这种“汽球炸弹”评价并不高。但从当时担任美国西部防卫司令部参谋长的W。H。威尔巴特准将在战后发表的《日本人的汽球炸弹》一书来看,美国人对这种汽球炸弹的顾忌超出了日本人的估计。威尔巴特将军写道:

    “尽管这种汽球连无线电装置也没有,非常原始,无法进行人工操控,只能随其自然,但仍有100多个飘到了美洲大陆的中部。从阿拉斯加到墨西哥,从太平洋北岸到加拿大的西部所发现的完整无损的汽球起码有200个。此外在其它地区和太平洋上发现的已破损的汽球不下50个。还有被观察到的有100余个,并有近40个是在空中就爆炸了的。显然,它的攻击作用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但事实上它标志着战争技术有了惊人的发展,它是世界上首次出现的不用人来操控的飞越大洋的工具,并且它还具有相当大的破坏力”

    在美国,日本大汽球能到达西海岸时只能是在冬季,因为此时大洋上空东去的汽流比较稳定。但此时的美国正是被积雪复盖的时候,因此不可能发生大面积的火灾,只有一些小森林在爆炸中起火,还吓坏了几个冬季护林员,没有造成大面积的破坏。如果汽球到达美国时正值夏天,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那时美国西部的各州会干旱得象是一座座的火山口,可以肯定,汽球所到之处则会灾难暴起,将会弄得美国全国上下人心惶惶,束手无策的。在1944年3月,平均每天约有100个左右的大汽球从日本本土升空,不断地飘向美洲大陆。如果日本人将汽球上的炸药和大型燃烧弹换成数百个小型燃烧弹,或者挂上731关东军给水供水防疫指挥部的’特殊产品’能使人畜感染又能使农作物,植物也带上病毒的话,那么美国全国都会陷入灾难之中。

    登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太平洋的一万米的高空中,亚等温层会形成一种**气流的东风,军方的一些人员开始考虑,能否使用没有机械装置也不使用燃料的汽球,凭借这股力量,将大汽球带到美国去呢?根据登户研究所获得的数据证明是很有可能的。于是军方决定用一种经过处理而显得很结实的纸来作这种大汽球,并在上面挂上炸弹和燃烧弹让它飘向美国。汽球在8000至10000米的高空,被时速达250公里的汽流吹动,飞过12000公里的太平洋,用时需要2天半左右,从而又研制成功又一种特攻武器。

    汽球研制成功且其可行性得到认定后,登户研究所派出了第一课宣传班班长武田照彦兵工技术少佐到千叶县海岸一带建立汽球的放飞及监控基地。陆军第5研究所也派出了内滕赖武中佐在北海道和九州岛之间的三个被选中的地方设置5号无线电机站,用…交叉的方法追踪汽球的行踪。海军方面也派出了安达左京中佐协助进行这一工作。在多方论证的确可以施行后,以‘飞象‘这一代号命名,日本陆军省和武器行政总部共同拨出了2亿日元的预算,决定生产20000个大汽球对美国发起超远距离的特攻轰炸行动。

    大汽球是用纸糊成的,一个汽球要用上600余张纸条。所用纸张是由东上线越生附近生产的细川纸为主。并用辣椒根处理过后,其牢固程度才能满足需要。但日本本土生产的辣椒根并不多,这种东西本来是日本食品鸡烧素的重要佐料,现在却变成了军用品。于是在中国,新加坡,越南,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日本占领军都接到命令,要求在当地大量收集辣椒根并运回日本国内,这些辣椒根在群马县的下仁田工厂内被加工成符合需要的粉未状。

    因为汽球太大,裱糊和制作这种大汽球需要很大的场地,于是军方征用了全国所有的体育场,相扑馆,剧场,电影院等大的场所和建筑物。并动员了关东地区的800名裱糊工匠,还有自愿参加这项工作的义务工,计有双叶,麴町,神户,东京等高等女子学校的女学生,还有不甘寂莫的赤板,新桥一带的ji女和娼妇们也参合进来,用那些并不比她们的脸皮更厚的纸条来制作大汽球。

    汽球的重量,包括那些被当作砝码的沙袋,总重约20公斤左右。预计沙粒白天受太阳照射时温度可上升摄氏10度,日落后温度会逐步下降,最低可降摄氏50度左右。汽球下降时依次让沙袋脱落,预先计算好的降落地点当然是在美国境内。从1944年11月开始,在千叶县的一宫,大津,勿来三个地方开始放飞这种特攻武器。美国旧金山战时情报局曾在报告中说道:

    12月21日在蒙大拿洲的加里斯别尔市附近,发现了一种巨大的汽球残骸,它载有燃烧弹,上面的文字表明这是日本制造的。从汽球的残存部份来看,这样的汽球是完全可以携带载有10多人的空中船体的‘

    美国人误会了他们以为日本人打算用这种大汽球代替降落伞向美国境内空投间谍,汽球是起这种作用的。

    在二战时,美国人闭口不谈日本人的这种远洋特攻武器。一是因为它的确未能取得什么大的战果,乏陈可述,二是用不着去公布那些容易造成人们心里恐惧的东西。弄不好引起民众的惶恐,那才是帮了日本人的大忙了

    从45年的4月开始,没有汽球再飘向美国了。美国人高兴地认为,日本人大概因为汽球没起到什么大的作用而停止放飞了,战后,威尔巴特将军在他的书中也是这么写的。但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美国人肯定是自从为是的弄错了因为每年只有从11月起到第2年的3月底,在亚等温层才有偏东的大气流。所以从4月一开始,日本人就停止了放飞汽球,而是集中了更大的力量专心制造更多的这种大汽球,等候冬季来临,偏东大气流的出现。如果战争不是在45年的8月结束而是再拖上一年,那么从45年的冬季到46年的春,将会有更多的大汽球炸弹在美国境内爆炸。虽然不能与“B一29”空袭东京的规模相提并论,但只要看一看,从开战以来,除了有那么一艘胆大包天潜艇开到过美国西海岸冒冒失失的发射过几颗炮弹外,日本人是无法对美国本土采用任何直接进攻手段的。相比之下,用这种大汽球炸弹进行特攻作战应勉强算是及格,算是较为成功的了

    “人类的一切发明和创造总是会被优先用于战争的。”,这话一点没错。纵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特别是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上,日本以其区区1亿人口和87万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十分贫脊的资源,竟敢同时与美国,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