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血色战旗-第7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扩兵极容易每一号召即有数千人,羊有大批伪组织武装均待改编。

    (六)红军只驻大城市及要道,各中小城市及城乡无人管理,秩序混乱,伪组织等待交代或畏罪潜逃土匪兴起,并占领若干小城市。

    〖中〗央1945年9月15日9月17日,彭真、陈云、伍修权、

    叶季壮等乘苏军到延安的飞机一同去沈阳。但飞到山海关时,飞机出了故障,降落时,彭真、叶季壮、伍修权、段子俊、莫春和、曾克林都受了伤。

    飞机是不能再坐了第二天只好续乘火车。

    9月18日,巧得很,正是东北沦陷19周年的日子中共〖中〗央东北局的领导成员回到了,“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东北最大的城市沈阳。

    当天晚上,彭真、陈云等立即在当年张作霜的大帅府安营扎寨正式开始了中共〖中〗央东北局的各项工作,担当起这片黑土地上的中共党政军领导之责。第二天,东北局在大帅府的西楼召开了第一次扩大会议。

    会上,彭真、陈云传达了中共〖中〗央的决心和指示,确定了东北局的主要任务,是力争控制全东北,组织部队接管城市,控制交通线,迎接〖中〗央派来东北的大批干部和部队。

    毛、刘、周、朱、任等为代表的中共〖中〗央领导核心确实较蒋介石计高一筹。他们充分估计到,由于国民党的军事力量较为强大,这就决定了对东北的争取和发展绝对不是短期的和顺利的。因此,继续加强共产党在东北的政治、军事实力是支撑东北已有的局面和发展共产党强大力量的决定因素。

    9月6日,中共〖中〗央军垂就迅速和隐蔽地开展东北工作发出了接示。

    9月10日,中共〖中〗央在得知八路军、新四军可以自治军名义进入东北后,再次电示山东、冀鲁豫、晋察冀各解放区,决定除原调之四个团外,再拍出1500人到2000人的团10个开赴东尖。

    9月女日,中共〖中〗央根据山东分局派往东北侦察人员的报告,又两次电示山东分局,指出:为利用国民党军尚未到达东北之前的时机迅速发展我之力量,争取我在东北之巩固地位,〖中〗央决定从山东抽调四个师12个团,共2,5万人进入东北活动,并派萧华统一指挥。还要求部队首先进入乡村和中小城市,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政权,消灭并改编伪军,组织地方武装,壮大我军力量,改善群众生活,出版报纸,发动〖民〗主〖运〗动。同时,从各区抽调的大批行政、教育、技术干部组成干部团加紧送往东北。

    一贯执行中共〖中〗央意图最坚决的刘少奇于9月15日,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向各〖中〗央局的指示,该指示提出:,“目前我党对东北的任务就是要迅速地坚决地争取东北,在东北发展我党强大的力量。”“山东、

    晋察冀、冀鲁豫及太行准备开人东北之部队,应迅速继续前进,但在进入满洲边界时绝不可被红军及英美国民党人发现决不要经过有红军驻扎的地方,并且一进入满洲境内即须使用满洲本地番号。”“现在最需要的是派遣大批军事干部到东北。华北华中应派遣一百个团的干部迅速陆续起身前去。从班长、哥班长、排连营团长及事务人员、政治工作人员均配齐,不带武器穿便衣作为劳工到满洲找东北局,再行发展和装备。其他炮兵、工兵、骑兵、化学、教育等技术人员亦应派去。100个团干部的分配,〖中〗央提议华中20个团,山东30个团,晋察冀25个团,晋冀鲁豫25个团。各地准备去东北之部队在外,晋绥及陕北亦在外。此数是否可能望考虑电复。其他到东北能做司令、市长、专员、经济、文教工作的干部亦望尽可能派去。干部集中一批即走一批,不要等齐,各自寻找最迅速到达的路线前进。”

    为了与苏联方面达成进一步协同行动及其相互了解的协议,刘少奇、朱德、任弼时还致电苏军马林诺夫斯基元帅指出:已令进入沈阳、

    长春之八路军部队退出苏军占领区:并再次提出八路军部队仍留冀热辽根据地问题。这一要求得到了苏军的同意。

    在重庆的毛泽东和周恩来也完全赞同刘少奇的这些部署,致电延安:“各电均悉,甚为欣慰。这里友人和我们意见完全一致,希望力争东北时机要紧,万勿失机。”“除完全同意你们的部署及东北局组织外,请考虑吕正操率一至二个团兼程北进。”

    有毛泽东、周恩来的全力赞同和支持,刘少奇等延安领导人心里就更有底了,其抢占东北的部署遂越来越紧力度也越来越大了。

    面对东北这一,“真空”地带,尤其这块,“真空”又是块非同一般的战略基地,蒋介石此时也不敢再掉以轻心了,国民党军在美国的帮助之下,正加紧从数千里外的西南运兵前往东北的数十万伪军没有放下武器,打算同国民党合流。时机越来越迫切了!刘少奇和朱德等也没有丝毫的松懈”正在计划集中共产党的主力全力同国民党来一场关东大角逐。

    值得一书的是中共高层领导骨干中,不乏独具慧眼的杰出人才。

    而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就是其中的一位。9月有日,当黄克诚获悉苏军已占领东北,各军区也开始调动少数部队去东北的情况,遂致电中共〖中〗央”提出了具有真知灼见。黄克诚向〖中〗央的建议是经华中局电台发出的,在该建议中,黄克诚主要说,我军数量虽大,但精干坚强的主力不多,占领地区大,主力分散,除山东外,突击力量均很薄弱,各根据地内都有敌顽据点,被控制了铁路及大城市,很难独立长期支持大规模战争。为了取得连成一片的大战略根据地,有利于进行长期斗争,军事上应集中主力决战,向东北派出大部队并派有威望的军事领导人去主持,迅速创建总根据地,支援关内战争:并以晋、绥、察三地为关内第一战略根据地,集中10万主力:以山东为关内第二战略根据地,集中15万主力。其他各地区成为两大战略根据地的卫星。东北既能派部队去,应尽量多派,至少5万人,能去10万最好。为执行上述方针,黄克诚认为山东应调3

    至5万人去东北,华中应调3到6万人去山东:在河南及平原主力的一部应调山西:江南(新四军)一个师的主力应调回江北。

    黄克钱的大胆设想与刘少奇考虑多日的战略构想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9月15日,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的毛泽东,依据谈判进行情况,致电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提出准备将浙异、苏南、皖南部队在适当时机撤到江北和八路军南下支队与新四军第5师靠拢的意见。

    黄克诚的进言,毛泽东、周恩来的南方战略收缩意见,表明战后中共战略发展方向已有重大变化,这就进一步促使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刘少奇加快了思考。

    9月17日。刘少奇将一个酝酿了十多天的战略构想,通过这一文电,电告正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和周恩来。刘少奇指出:东北为我势所必争”热、察两省必须完全控制。红军在东北现已开始撤退”据说在12月初将撤完。内méng红军即将撤退,已三次要求我接防德王府、百灵庙一线。傅作义尚未遇到我之打击,胡宗南在敌人掩护下完全可能进入平津”冀东尚有伪满军五个旅及本地伪军共约5万人,华北、

    华中、山东伪军尚多。在此情况下,我之战略部署须立即加以考虑。

    刘少奇在全面分析全国局势后,提出必须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和部队大规模调动的部署,这个,“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就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最初提法。刘少奇的主张是:我们必须在冀东、热河控制重兵,除现在派去东北部队外,并须屯集至少5万军队在冀东,以备红军撤退时能抢先进入东北。因此,现在必须立即计划1调集10万至15万军队到冀东、热河一带。

    否则将会来不及,对东北与热河的控制,均将没有保障。为了实现这一计划,我们全国战略必须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方针。否则我之主力分散,地区太大,处处陷于被动。因此,我们意见,新四军江南主力部队立即转移到江北”并调华东新四军主力10万人到冀东,或调新四军主力到山东,再从山东、冀鲁豫抽调10万人到冀东、热河一带。而华东根据地则以剩余力量加以扩大去坚持。

    为了加强冀热辽地区工作,应即成立冀热辽〖中〗央局,派高岗、富春、康生等去工作,并须组织强有力的军事指挥机关,以陈毅或林彪或徐向前去担任。

    9月18日,刘少奇起草的中共〖中〗央向中共谈判代表团的通报电文中还反映了饶漱石和黄克诚的建议。该电文主要内容如下:(一)

    西安确息,英美高级人员向国民党高级人员说:如果此时共产党控制张家口、承德、山海关一带,并利用苏联掩护控制满洲,则英美将来在和平会议上对国共问题不能不采取折衷办法”如果中共此时没有实行此着,则中鼻问题不难解决云。

    (三)满洲四周连接苏联势力,南面旅大又系苏联军事管制地带,故我们如能控制热、察及冀东,在满洲沿海又配置数万兵力,即可阻止蒋军进入满洲,控制东北,此着关系极大…………,昨电抽调10万至15万兵力的部署望速考虑。又饶漱石提议从新四军调数万兵力到山东,以便山东兵力能迅速进入东北。黄克诚提议陇海以南兵力北调,以热、

    察、东北为第一全国战略根据地,以山东、太行为第二战略根据地,其余为卫星,他认为如此,可长期坚持,一切不怕。

    在这份电报中,刘少奇对黄克诚的建议的概括稍有出人,但基本反映出了其向北推进和发展的思想。

    9月19日,毛泽东就刘少奇、朱德17日电复电表示完全同意,并寄予了高度的信任。毛泽东指出:完全同意提出筠电所提战略部署,苏南、浙东、皖南主力迅速即开,冀东屯兵五万,并成立冀热辽〖中〗央局及军事领导机关,人选请你们考虑。建议由政治局形成决议,在此工作紧张时期内,全权委托〖书〗记处及〖中〗央〖主〗席及代〖主〗席行使政治局职权。

    接到毛泽东电示后,刘少奇立即召开政治局会议,在延安的重要领导人共十八人参加了会议,主要是讨论将原来中共〖中〗央决定的,“向北防御,向南发展”的战略方针改变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刘少奇首先让大家传阅毛、周的电报。接着指出我们今天的方针应确定,这是最重要关头。方针即刚才这一电报上所说的力求控制热察两省,控制东北。搞得好,苏也可掩护我们。仅有苏联帮助,不成功。要我们有决心,有坚决行动,舍得把其他地方丢了,以保障这一块,才有可能。是否有危险xìng“两头塌,?可能。但赶快动作,利用时机,还可能实现。因此,我们要当着全军全党的任务提出,完成这样的计划。现在问题就是快的问题,一刻千金。大缺点就是没有飞机,时间太迫促干部走得慢。因此可能做到,但保证难说。危险有一点,但只要搞到了冀东与满洲劣势总比无势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