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家娱乐指南-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也自称诗人。不过未被承认。

宣州是此去信州路上难得一见的大城,旅途真正的快乐不是为了到达目的地,而是在路上,周宣很懂得这个道理,而且宣州宣州。与周宣有缘啊,岂能不入城一游,说不定有奇遇、艳遇。

十一日傍晚到达宣州时。因为怕地方官员打扰,周宣便没有住馆驿,只让范判官、祁将军带着五十名府兵住馆驿,吃喝免费不住白不住,他和林氏姐妹、三痴夫妇、来福、小茴香。还有茗风、涧月两俏婢进城住客栈去。准备明日游敬亭山、登谢眺楼。

宣州城,澄江坊。“悦来客栈”。

来福奉周宣之命,用三十两银子包下了悦来客栈二楼地十六个房间,众人沐浴后下到一楼大厅用晚餐,四方桌三桌,周宣、三痴、来福、小茴香坐一桌,静宜仙子、林涵蕴、蔺宁、茗风、涧月一桌,其余四名赶车地车夫一桌,喝谢公酒、品尝时鲜小菜,南湖银鱼、宁国竹笋,很是入味。

蔺宁走过来和周宣换座位,让周宣去和静宜仙子她们一起用餐,她要和她的三哥坐在一起,这股粘乎劲实在让周宣无语,老三算是废了,绝对地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邻桌有两个住店的商贩在卖弄学识,一个说:“请问澹台灭明是指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另一个回答:“是两个人,春秋时人名都是两个字的。”

静宜仙子轻声一笑,侧脸对周宣道:“孔子说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子羽就是澹台灭明,是复姓。”

周宣笑着举杯一饮而尽,听那两个商贩还在互相问难,便道:“我有一题请问两位?”

两个商贩见周宣锦衣华贵,气宇轩昂,齐声道:“不敢,公子请讲。”

周宣说:“既然澹台灭明是两个人,那么尧舜是指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一个商贩应声抢答:“自然是一个人。”

另一个补充说:“古之明君也。”

周宣忍着笑,点头道:“很对很对,两位真是好学不倦啊。”

一个商贩道:“我们宣州人不爱读书、不会吟诗的会让人瞧不起的,无论贩夫走卒都是手不释卷,吟哦之声随处可闻,公子是远地来的?”周宣道:“从金陵来此。”

那商贩眼睛一亮,说道:“公子是来参加敬亭山惜春诗会的吧?”

周宣问:“什么是是惜春诗会?”

商贩道:“每年四月十二,春已残花将谢,我辈诗人伤春惜春,是以举行惜春诗会,你看一到明日,敬亭山麓骚人墨客漫山遍野都是,要争那惜春诗魁。”

周宣问:“得了这惜春诗魁,除了名声外还有别地什么好处?”

周宣重实利,单单一个诗魁地雅号不足以吸引他。

那商贩道:“好处甚多,最主要一项是可以和宣州花魁共渡惜春之宵。”

“宣州花魁?”周宣有点明白。

两个商贩脸上都露出色授魂与的表情:“就是宣州青楼选出的最美的歌妓,每年三月三,南湖踏春,宣州数千歌妓就要选花魁,今年的花魁是鸣玉楼地夏侯流苏,美艳不可方物,至今尚是清倌人。”

“夏侯流苏?名字不错。”周宣微有心动,扭头看了林氏姐妹一眼,顿时心如止水,呵呵笑道:“有意思,有意思,明天要去见识一下宣州俊彦。”

林涵蕴问:“周宣哥哥,你该不会想去争那诗魁、花魁吧?”

周宣说:“我已经多乎哉了,没那心思。只是喜欢凑热闹而已。”林涵蕴“嗯嗯”地点头:“好,明日我们一起去看热闹。”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周宣一行九人策马乘车出宣州城北门,前往水阳江畔的敬亭山。但见车马填路,书生士子摩肩接踵,相互对话不是七言就是五言,打油诗琅琅上口,看来昨日那商贩所说地诗人遍地走、墨客多如狗,还真不是虚夸。

敬亭山主峰有特点,名叫“一峰”,峰顶建有“拥翠亭”和“云齐阁”,借地是李白和谢眺的诗意。敬亭山势平缓。攀登很容易,很奇怪的是,绝大多数所谓诗人都聚集在山脚下,越到高处人越稀少。

周宣问身边一位士子,那士子道:“上山有两关。必须根据临时指定诗题吟出诗句,才能通关。”

周宣兴致勃勃,对静宜仙子道:“道蕴姐姐。去闯诗关吧?”

静宜仙子微笑道:“宣弟去吧,女道可不如宣弟大才。”

林涵蕴嚷道:“我要去。”

静宜仙子揶揄道:“涵蕴,你会作诗了?”

林涵蕴道:“我不管,我就要跟周宣哥哥去。”

周宣笑道:“也行,涵蕴做我的书僮。你看山上那些诗人。都带着书僮。”

做书僮就做书僮,林涵蕴无所谓。她小家丁都做,书僮算什么。周宣让蔺宁、小茴香、涧月、茗风留在山下,他带着三痴、静宜仙子、林涵蕴踩着沿山石阶上山,山路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牌楼,也不知是谁组织地,半山腰上那座牌楼有两个士子守门,不断有人上前答诗,却赧然退回,诗不过关啊。

周宣四人上前,左边士子手一伸,说道:“这位公子,请拈题。”

右边那士子便如寺观抽签一般捧出一个竹筒,上面有诗签数十根。

周宣随手抽出一根,见竹签正面镌刻着隶书体“芍药”两字,反而镌刻着“蔷薇”两字。

那士子道:“请以芍药或者蔷薇入诗,立赋七言绝句一首,如作不出,请顾及斯文,不要故意磨蹭拖延,速速退下,以让后来者。”

周宣习惯成自然地开始叉手,七叉之后,说道:“我一首诗里包括芍药和蔷薇两种花,就算代我姐姐一并把诗作了,如何?”

那士子望着身姿曼妙地静宜仙子,虽然隔着面纱,也能感觉丽色逼人,不免有点失神,应道:“那好,看你诗作得如何。”

周宣哂然一笑,吟道:“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好诗,好诗!”跟在周宣身后地一群书生士子纷纷夸赞。

守牌楼的士子点头道:“果然好诗,两位请上山。”示意周宣和静宜仙子通关了,却拦住林涵蕴和三痴,要二人作诗。

周宣指着林涵蕴道:“她是我女书僮,兄台让一个书僮作什么诗?”

士子心道:“此人风流,书僮都要用女地。”挥手放行林涵蕴,又拦住三痴,要老三作诗。

老三会舞剑、会玩虫、会围棋,就是不会作诗。

周宣又说:“他是我的保镖侍卫,自然要随我上山。”

守牌楼的士子不肯了:“上山是吟诗,又不是斗殴,你带侍卫做什么?”

周宣说:“我怕山上那些诗人忌妒我诗才出众,担心诗魁被我夺去,一拥而上群殴我,我是个外乡人,这不得不防啊。”

林涵蕴“格格”的笑,后面那群书生士子也笑,说周宣是个狂生。

守牌楼士子连叫:“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都是斯文人,谁会群殴你!”就是不肯让三痴进去,连周宣说再为三痴代作一首诗也不肯,说违反诗会规矩。

还是静宜仙子对那两个士子说道:“他是女道的书僮,这总可以上山了吧?”

美女说话总有人爱听,保镖变书僮,嗯,可以进,只是这书僮也太老了点。

  三、美女闯关

周宣、静宜仙子、林涵蕴、三痴四人沿石阶登上敬亭山主峰“一峰”,敬亭山竹林茂密,号称“竹海”,春末夏初,竹林青翠,连绵的淫雨今日始晴,明媚的阳光从竹叶缝隙间透入,斑斑点点洒在竹林小径上,景致清新可爱。

周宣笑道:“这诗关设得好,不然的话,登山小径全挤满了人,就少了很多雅趣。”

林涵蕴的声音又脆又甜:“周宣哥哥,还有第二关哦,你要带着我姐姐闯诗关,得多作好几首诗。”

周宣故意皱眉道:“嗯,是有点困难,不知道下一关是什么题…………道蕴姐姐,我求你个事。”

静宜仙子温柔道:“宣弟什么事?”

周宣望着静宜仙子朦胧的面纱说:“姐姐把面纱摘了吧,这样我就不用答两次诗题了。”

林涵蕴问:“为什么?”

周宣微笑道:“道蕴姐姐本身就美得如诗如画,还需要作什么诗!”

静宜仙子羞涩道:“宣弟又乱说话。”心里却是暗暗欢喜。

林涵蕴见周宣这么夸她姐姐,有点吃醋,怂恿道:“姐姐摘了面纱,看守关的书生让不让你过关?”说着,动手就来扯静宜仙子的面纱。

静宜仙子赶紧说:“我自己摘。”玉指纤纤,将面纱卷起在帷帽边沿,露出娇艳动人的芳容,眉带青彩,脸若朝霞,睫毛蝶翅般扇动,目光半羞半喜。

周宣一握拳头说:“哪个有眼无珠的不让道蕴姐姐过关,我打得他熊猫眼。”

林涵蕴脆声笑道:“周宣哥哥小心你自己吧,你诗才太出众会遭人嫉恨的。花魁夏侯流苏也不知美成什么样,这满山的诗人都是冲着夏侯流苏去的,周宣哥哥这么一个路过的外乡人要是得了诗魁,他们都要恨死你,群殴你也难说哦,那么多人一拥而上,老三先生一个人也防不过来。”

周宣嘿嘿笑道:“我又没说要争花魁,涵蕴妹妹这么一说,吓得我两腿打抖。要打退堂鼓了,我们还是回去吧。”

林涵蕴笑嘻嘻:“临阵脱逃怎么行,好歹看看花魁什么样。”

说话间,步出竹林小径,抬头便是“拥翠亭”,当年李白就是在这里写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地佳句。

“拥翠亭”高耸轩阔,亭下又是一座小牌楼。一群宣州士子立在牌楼下看着从山道间拾级而上的周宣四人,这些都是通过了两关的诗人,要看后来者答诗,对那歪诗劣诗,则尽情笑谈。

诗人风流,不入流的诗人轻薄,看到来了两个美女,其中一个是美貌女冠,那些所谓诗人都是精神一振,就有人开始低吟香艳诗句意淫。

牌楼下那群士人当中走出一位中年书生。笑着对周宣拱手道:“公子贵姓?却是面生。”

周宣还礼道:“姓周,从金陵来,恰逢惜春诗会。特来凑热闹。”

这中年书生姓董,是宣州小有名气的诗人,宣州有三大诗社,分别叫“尚香诗社”、“青萍诗社”和“墨酣斋诗社”,董诗人便是“青萍诗社”的得力干将。据说每日必作三首诗。诗稿已经一大叠了,在此把守惜春诗会第二关。

边上另一位装模作样摇折扇的华服公子盯着林氏姐妹猛看了几眼。问:“这几位又是谁?”

周宣道:“一个是我姐姐,一个是我妹妹,这位是我书僮。”

华服公子姓胡名扬,宣州巨族,其父是宁国节度副使,此次作为“墨酣斋诗社”的首领把守诗会第二关。

能入“墨酣斋诗社”的都是豪门子弟,“青萍诗社”比较平民化,至于“尚香诗社”,那是女子诗社,一般只限于闺阁唱和,很少与其他两个诗社往来,不过这一年一度地“惜春诗会”,女诗人们是要参加的,女子最是多愁善感,这惜春诗也不知作了多少,就想在“惜春社会”力压男诗人,她们不需要过两关,直接上“谢眺楼”等待最终诗魁竞选。

胡扬胡公子听说这美貌娴雅的女冠和活泼灵动小美女是周宣的姐妹,顿时满脸堆笑,问:“周公子闯第一关时作的是什么诗,可否再让我等领略京城诗家的佳作?”

周宣便把那首宋代秦少游地《春日》诗又吟了一遍,胡扬鼓掌道:“好诗,好诗!”对“青萍诗社”的董诗人说道:“周公子此诗明丽清婉,实乃罕见的佳作,我以为就凭此诗直闯二关何难,老董你以为如何?”

林涵蕴不禁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