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转道长悟得《无极图》之奥妙,他说,在显得六年,大周朝政将有一次大变,天子将崩,天下将为赵氏所得,我是大周皇亲,又手握重兵,若赵氏得天下,必不容我,日前之计,总在阻止赵氏掌握重权。”符英脸上有些不相信的神情,侯大勇肯定道:“陈转道长耐世外高人,所言极准,我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侯大勇之话让符英心中猛地一跳,脸色变得异常苍白,符英在心中默想了一会,道:“朝中赵姓重臣首推定国军节度使兼殿前司都指挥使赵匡胤,此人是陛下心腹,忠心耿耿,怎么会夺了周家天下?不过,人随势而变化,以后的事情谁又说得清楚。”

符英突然想起一事,道:“贝州之时,郎君不过是低级军官,为何陈抟道长要将此事告诉于郎君。,,

“据陈抟道长说,当日我们过贝州之时,他正在推演《无极图》,天空突然出现了一颗亮星,将天象完全改变。,.侯大勇见符英眼神仍然极为迷惘,又道:“若陈抟道长所言是真,到时大周朝文臣武将都可投靠赵氏,唯大周皇亲没有立足之地,我现在所做的许多事情,都是防备这一天的到来。.,

侯大勇回到大梁以后,符英一直在诉相思之苦,今日是第一次谈正事,符英没有料到,谈话内容是如此惊心动魄,只有传出一句就是灭族之祸。大梁侯府占地数十亩,主院是一个封闭的院落,没有吩咐,任何人都不能进来,犹是如此,远处响起一声爆竹的脆响,还是把符英吓了一大跳。符英把头靠在侯大勇肩膀上,幽幽地道:“俗语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根扁担抱着走,小英愿和郎君同生共死。”

这时,门外传来几声有节奏地敲门声,侯大勇和符英对视一眼,侯大勇道:“这是封沙敲门的节奏,定然有大人物到了府上。如我猜得没错,要么是东京留守王大人,要么是大内都点检张大人。”

来人正是东京留守王朴和大内都点检张美。王朴是侯大勇老朋友了,稍作寒暄,王朴便详报南线军情。

张美长了一张大圆脸,他地正式职务是判三司,三司即盐铁、户部、度支,判三司相当于财政大臣,等到王朴说完,紧接着道:“从去年十一月我军南下以来,耗费颇巨,现在敌军拒守楚州。我军粮草也告危机,需要从各地官仓调运粮草,请侯相定夺。”

侯大勇接替李承于宰相之职、办公机构应在中书门下,按大周惯例,应有王博、魏仁辅、侯大勇在中书门下集体办公。

大唐贞观年间,为了防止首席宰相专权,均衡宰相之间的权利,实行了宰相轮流执笔制度。此制度最早在唐代实行,唐灭后被破坏,梁、唐、晋、汉等均实行首席宰相制度,柴荣称帝后,恢复了宰相轮流执笔制度。

此次柴点亲征,范质、王薄两位宰相车妁跟随在柴荣身边.魏仁辅带兵北下定州.陪御辽军趁南线大战之机奔袭中原,侯穴勇点成为在大梁的唯一一位宰相。不过,枢密使、判三司皆为天子重巨,手握重权。王朴又为陛下亲定的东京留守,侯大勇虽然位列宰相,在大梁城内却并没有决定权。

王朴、张美两人到侯府拜访。礼节性意义远远大过实际含义。

侯大勇自是明了自已的处境.并没才说具体的意见,笼统地道:“南唐不汁是分疥之六.两位大人不必过虑,若在下所料不错.战事很快就会见分晓。”

果然,王朴没有深究其意,顾自道:“陛下车驾出大梁之时。曾对臣谈道,侯相在西北征战数年,今日回大梁,应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尽享天伦之乐。”

侯大勇心道:谈军情是假,王枢密使最后之话才是今天来访的真实意义。如此情形,只有奉旨在大梁城内吃喝玩乐,否则,定然吃不了兜着走。嘴上却道:“多谢陛下厚爱,不过,陛下浴血奋战,臣下却优哉游哉,实在难以心安。”

三人闲聊了几句,王朴、张美就告辞而去。

回到内院,侯大勇摸着下巴,在院中站了好一会,简单把两人来访之事讲了讲,道:“现在我是奉旨玩乐,就要玩出水平来,即不能有失宰相地风范,又要玩得让大家都知道,不知娘子有何建议。”

符英轻笑道:“要想声色犬马,哪有比这更好的理由。”

“这样吧,今日到醉八仙去包一桌,我要好好去吃一顿。”醉八仙酒楼是大梁城内最好地六间酒楼之一,侯大勇特意在醉八仙定席,正有奉旨玩乐之意。

虽说新春刚过,南线激战正酣,但是,大梁城内依然一片莺歌燕舞,文臣武将们都陶醉于美酒美色之中,醉八仙里座无虚席。一名青衣大汉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醉八仙,青衣大汉气度沉稳,顾昉间自有一顾威势,数名随从满脸精悍之色。青衣大汉正是侯大勇,随从则是封沙、杜刚、罗青松、林中虎。侯大勇在大梁官场名声极大,只是由于侯大勇常年征战边关,认识他的人并不多,一身素服的侯大勇出现在醉八仙时,没有人认出这就是新任宰相。

侯大勇一行进入酒家不久,这才发现醉八仙楼上房间全部被订完,侯大勇也不介意,就坐在一楼地大堂之上。

几位带刀男子进入了醉八仙酒楼,一个胖汉进门之后就把柜台擂得通通直响,大呼:“杨三,出来。”

杨掌柜对这几人恨之入骨,却不敢怠慢他们,急急忙忙出来陪笑脸。

胖汉横蛮地道:“把三楼的望星阁准备好,备上几个拿手好菜。”杨掌柜点头哈腰地道:“杨大人,实在不巧,翰林院几个大人正在望星阁饮酒。”

杨通进了内房,一把揪住杨掌柜的衣领,斥道:“杨三,为何怠慢于我,快把那几个酸丁赶走。”

杨三愁眉苦脸地道:“杨大人是醉八仙地衣食父母,小人如何敢怠慢,这不是砸自己地饭碗。不过,斡林院几个大人已经动席,没有半途让人走的道理。”

杨通劈掌给了杨三一个耳光,骂道:“真是狗眼看人低的家伙,我听说有巨盗在醉八仙饮酒,特来搜查。”又对一名手下道:“把杨三带回去细细拷问。”

杨三脸上出现了几个手指印,无奈之下,他哭丧着脸,转身上楼。不一会,杨三又灰溜溜地下来了,道:“李大人不肯相让。”

来人杨通是开封府城北尉,他虽然蛮横,却也不是无智之人,虽说看不起翰林院酸丁,可也不敢当真去动粗,就对杨三道:“算我晦气,那我到桃源楼去吃酒,这来回的车马费用,就算在你的头上,一共十贯通宝,快快拿来。”

侯大勇冷冷地看着杨通表演,突然,一人猛拍桌子,道:“京师重地,竟然看到如此强盗行迹,杨通,你一个小小的城北尉,居然如此作威作福,难道当真没有王法吗?”

杨通扭头一看,此人也是街坊邻居,不过素来看不起自己,骂道:“王珏,你一个小小的军器监小吏,敢来阻我捉贼,活得不耐烦了。”

第一百八十八章 庙堂之高(十六)

    醉八仙酒楼,城北尉杨通和军器监王珏当众吵闹起来,两人都是大粱人士,嘴皮顺滑,脏话就如六月暴雨一般脱口而出。

两人争吵数句,侯大勇已明白了其中原由。

城北尉就是大梁城北部区域的“公安分局长”,负责当地社会治安,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有着极大的处罚权,是一个官不大权力不小的角色,酒八仙酒楼在城北,正好在城北尉管理的辖区,所以城北尉对这些兰积一凶二恶。当年侯大勇任特种部队大队长的时候,驻地附近也有不少酒楼、宾馆,这些老板们见了派出所所长就如老鼠见到猫一样,一个个恭敬无比。

杜州久在大梁,对大梁情形极为熟悉,解释道:“俗语说,县官不如现管,城北各行各业都在城北尉管辖范围之内,虽说能够在大梁城立足的掌框们都和朝中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城北尉杨通为人蛮横,撕破脸之后常有鲁莽之举,掌拒们都要给他三分薄面,就连一般朝堂官员,也不敢轻易招惹于他。”

汉唐以来实行了州(郡)县制,县之主官叫县令,二把手叫做县丞、老三是主薄,老四是县尉,这四个官职等级不高,却是科第出身之人初入仕途常任的职务,均是由朝廷委派而来。

历史中,由县尉出身的名人层出不穷。

魏、蜀、吴三国的缔造者有两人是县尉出身。曹操是洛阳北城尉,他当北城尉时,颇为威风,造了五色大棒,犯禁者一律大棒侍候,权臣赛硕的叔父因为违反了不许夜行的禁令,被曹操活活打死。

刘备镇压黄巾军有功被委派到安喜当县尉,用马柳狠揍了督邮,这一段故事被罗贯中施展乾神大挪移手法,加在了张飞身上。夺了刘皇叔的风采。

唐朝以来,当过县尉的名人更是比比皆是,白居易登弟之后就做过县尉。柳宗元当过蓝田县尉、温庭箔当过随州县尉。

大粱城是帝都,东西南北四城尉,由于处于京麓重地,城尉远非一般县尉可比,东西南北四城尉皆是勇武之士来担任,且各有背景。

城北尉杨通和王珏对骂了叶番之后,再嘴皮上渐渐落入了下风,再也按纳不住;上前换住王珏的之领,准备抱以老拳。王珏用手抱着头,大叫:“杨二,你狗胆包天,不怕火烧屁股。”

侯大勇见城北尉杨通和王珏到缠在一起。对罗青松道:“罗郎,你去试试杨通的斤两。”

罗青松武艺了得,和浑末部吐暮人交战之时,曾被五名悍勇异常的吐藩军士围攻。罗清松一恶恶斗心严五h仝部劈翻在地,此役之后,罗青松就以勇武闻名于黑雕只中,陈猛齿任指挥使以后,罗清松就成为侯大勇的第三位心腹亲卫。

杨通肩了王珏两耳光之后,听到王珏地叫骂,想起以前的粗事,新仇旧恨一起涌下心头。扬起拳头,对准王珏挺直的鼻子砸了下去。

杨通和王珏都是大梁人,两家父亲都在朝廷当八品小官,颇为交好,常常在一起往来,杨通素来不喜读书,每天舞枪弄棒,而王珏虽然喜欢读书,却只喜读杂书,对《四书五经》没有任何兴趣,从少年时代,杨通和王珏就常常见面,两人却如上辈子有仇一样,从小就互相仇恨,也打过无数架,每次都是杨通大胜而结束,不过,十三四岁以后,王珏常常弄来一些稀奇古怪地武器暗算杨通,杨通吃了几次亏以后,也就不敢招惹王珏。

两家父亲都是进士出身,见此情景,每每挨胸顿足,却也无可奈何。不过,世事往往难以预料,杨通和王珏长大以后,杨通投军居然屡立战功,而王珏也弄了一个明经出身,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军器监。两人分别成为朝廷官员,这多少给了两位望子成龙的父亲一些安慰。

杨通拳头还没有砸在王珏脸上,忽觉手腕一紧,一个青衣汉子握住了杨通的手腕。杨通手腕一翻,想去反抓对方的手腕,青衣汉子用力把杨通手腕往身边一带,右手一记重重的直拳打向杨通的鼻子。

青衣汉子正是罗清松,他和侯大勇一样,换上了圆领清衫。

杨通从小就在花头街打架,从军后正儿八经学过几年武艺,交手经验极为丰富,见势不对,借着青衣汉子的拉力,抬腿踢向青衣汉子的下身。这一招名为撩阴腿,当是杨通就用撩阴腿称雄花头街,也正是因为这一腿踢伤了当年的城北尉,杨通被迫投军。

罗青松见杨通反应灵敏,出招狠毒,他放住杨通于腕,向左一闪,在避开撩阴腿的同时,右手突然变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