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3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进了院子。

“侯相,我确实不识唐门之人,前日在河边遇到的唐刚,我也并不相识,只是小徒在青城山上看到过唐刚,故而窥破唐刚的行径。”凌靖见到侯大勇,就猜到没有好事,果然,侯大勇是来追问唐门之事。

王朴之死的真相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仍然属于大周朝廷地机密。侯大勇自然不会给凌靖讲明,就道:“唐刚既然来到了大梁,那么大梁城定然还有唐门其他人,这些人留在大梁城是个祸害,在下想要除掉他们,只是唐门中人向来行踪不定,我想请熟悉唐门的青城道长到大梁城内,秘密帮助在下搜捕唐门中人。”

唐门中人要下毒,必然背后有主使之人。而且这个主使之人的地位还应该极高,否则光凭唐门之人,根本接触不到三公主和王朴这等人物,捉拿唐门中人,或许可以查出谁是真正背后黑手。另一方面,唐门之人下毒手段太历害,今天能毒杀王朴,明日就能毒杀自己及家人,放纵唐门中人,说不定是养虎为患。

王朴之死,给侯大勇敲响了警钟。

凌靖刚刚游历回城,准备好好休息一段时间,闻言有些犹豫,道:“大梁到蜀地来回至少要数月,这数月时间,说不定唐门中人早就离开了大梁,而且小徒和青城山道长也有些冲突,只怕他们不愿意到大梁来。”

“青城山道长到大梁来,也是有好外的,大周即将发动攻蜀之战,等到西蜀灭亡之后,在下自会下令保护青城道观,并送一些钱财给道观。”侯大勇顿了顿,突然加重语气道:“若不答应此事,等到西蜀灭亡之际,青城道观必然化为灰烬。”

凌靖周游四方,深知侯大勇所言非虚,西蜀的灭亡是迟早之事,他沉吟了一会,问道:“唐门是江湖中人,和官府向来没有关系,为何侯相要千方百计寻找唐门中人,能否直言相告。”凌靖实在不愿卷入官场之争,因此想问个明白。

侯大勇干脆利落地否定道:“不行。”

凌靖素来受人尊敬,自然有些脾气,愠道:“若不直言相告,恕在下无能为力。”

侯大勇微微一笑道:“若凌道长肯办此事,事成之后,在下为凌先生修一座道观,如何?”

凌靖不断地摇头。

侯大勇脸色一变,道:“当日大梁城外,道长行凶杀人,在下可看得清清楚楚,道长是有家有业之人,到时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凌靖大怒,站起身来,“没有想到堂堂侯相,竟是如此小人,当日在郑州看错了你。”

侯大勇并未生气,只是淡淡地道:“查找大梁城内的唐门弟子,事关重大,凌道长还是不知道最好,今日在下话已出口,凌先生必须答应,否则后患无穷。”

凌靖武艺极高,向来没有受到别人威胁,他猛地站起身,冷笑道:“要找麻烦,可没有这么容易,哼,在下也有三尺青锋。”

侯大勇冷笑道:“凌家在许州有大量田产,有三人在朝中任职,还有六人在各地官府之中,如果因为凌先生一念之差,让凌氏家族遭灭顶之灾,让凌先生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何况在下请凌先生所做之事,不过是区区小事,为了这等小事,为家族惹来滔天大祸,实是不智,还请凌先生三思。”

俗话说:光脚地不怕穿鞋的。凌靖出身于世家大族,世家既是财富也是累整,侯大勇死死拿住凌靖的弱点,逼其就范。

凌靖空有一身武艺,却受制于人,他呆了半响,长叹一声:“罢、罢、罢,明日我就出城,争取请李明道长到大梁来,他和唐门有仇,料来认识大部分唐门弟子。”

侯大勇也不管凌靖的脸色,“哈、哈”笑道:“事情紧急,在下只有当小人了,多有得罪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决战幽云(五) 

王朴之死,让柴荣前后四次痛哭流涕,他还多次在范质、侯大勇、王薄、魏仁浦等重臣面前感叹:天丧吾臂膀也。

柴荣的真情流露,让范质等重臣既感动,同时心中又有些不是滋味,好在王朴已逝,再也不会同大家争权夺利,重臣们也就把心气放平。

悲伤归悲伤,北伐的准备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好在北伐的前期准备工作一直是由侯大勇在亲自负责,王朴突然死亡并没有严重影响北伐大业的筹备。

三月上旬,当天气渐暖、春光初露之时,粮食、辎重、战船、地图等等已基本到位,还有无数玄蛟船神奇地出现在五丈河之上,两万水军日夜操练,明眼一看就知道水军定然有大的行动。

西蜀派到大梁城的细作已经发现这一异常情况,大周和西蜀半年前就开始对峙于凤州一线,凤州全是山地,水师毫无用武之地,细作对于大周朝水师的频繁操练很是惊疑:莫非大周要派水师沿长江而上,从夔州进入蜀地?可是想想又不对,大周水师聚于大梁城外,远离长江,绝非沿长江攻蜀的态势。

西蜀细作深感事态重大,连忙把这异常情报送往西蜀,大梁距离西蜀路途遥远,而且沿途关卡重重,细作要把情报送到成都,至少也有到五月。

契丹人也有细作布于大梁城,北马南船——已经成为传统的思维模式,因引契丹细作的目光紧紧盯着马步军的动向,对于水军动向就不太关注,只是水军操练得过于频繁,契丹细作还是想办法把这个情报带回了幽州。

幽州以北,有无数雄关重镇,从南向北,有乾宁军、益津关、瓦桥关三个易守难攻的雄关,又有易州、莫州和瀛州三个重镇。大周军要攻破三关三州,才能逼近幽州城。

由于三关三镇的保护,南京留守萧思温根本没有感到渐渐逼近的战火,得知了大梁城外战船云集的消息,却丝毫没有再意,他斥退了细作,依然趁着公主老婆北去之机,带着一帮手下天天行猎、喝酒。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好不快活。

王朴死后,大周朝政也慢慢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侯大勇意外地成为了最大地受益者,范质、王薄、魏仁浦、侯大勇四位宰相之中,范质和王薄均是文官,魏仁浦是小吏出身。

只有侯大勇曾是威名赫赫的黑雕军统帅,此时,侯大勇一手创建的黑雕军远在西北,没有了嫡系部队。侯大勇就是没有了瓜牙的老虎。因此,柴荣对侯大勇很是放心,委以重任。侯大勇就以宰相之位兼任了枢密使,成为了柴荣身边不可缺的重臣。

三月下旬,北伐提上了议事日程;

三月二十五日,任命宣徽南院使吴延祚为权东京留守,判开封府事,以宣徽北院使咎居润和虎捷都指挥使向训为副使,以三司使张美为大内都部署,吴延祚、咎居润、张美、向训成为留守大梁的四位重臣。

虎捷军成为留守大梁的唯一的禁军主力部队。

三月二十六日,西南面行营全面收缩兵力,屯兵于险关要塞之中。西南本行营都招讨使李重进在凤州储备了大量粮食,作好了抗击西蜀进攻地准备。

与时同时,昭义节度使张永德坐镇泽州,集中了潞州、泽州、沁州总计四万边军,死死堵住北汉南下的道路。

三月二十七日,北伐大军编组完成:

侯大勇为前锋大军统帅,前锋大军下辖铁骑军和汴河水师,总兵力达到四万人,铁骑军为陆路先锋。铁骑军都指挥使赵匡胤为为陆路都部署;汴河水师为水路先锋,汴河水师都指挥使李继勋为水路都部署;

柴荣坐镇后军,后军由羽林军、控鹤军和龙捷军组成,总计六万人。

三月二十八日,北伐大军从大梁城出发,水陆大军准备到沧州以后,稍作休整,再从沧州进入契丹境内。

前军水师旗舰是水师统领李继勋乘坐的大梁号。侯大勇既是宰相,又是枢密使,还是北伐军的前锋统帅,所乘坐的玄蛟船虽然不是旗舰,却也是制作精良甲等船,除了船头船尾的小型投石机外,还有船舷处各安装了两架床弩。

侯大勇乘坐的艘玄蛟舰取名办幽州号”,本来侯大勇想为坐舰取名办幽灵号”,这名字就有些加勒比海盗的味道,可是大周朝向来是自诩为正义之师,用上“幽灵号”的名字似乎有损天朝威仪,因此,侯大勇几番思想斗争,还是正儿八经地为玄蛟舰取名办幽州号”,表达了北伐军志在光复幽州的决心。

玄蛟战船是隋代五牙战船地升级版本,隋代大型地五牙战船可容纳军士近千人,分为五层楼高,适合在长江和近海作战,玄蛟船专为内河交战所制,可为上下两层,就如一座小型的水上战斗堡垒。

幽州号可搭载一百人,除了水手之外,船上还有传令兵和伙头兵,战斗人员总计七十人,清一色侯府亲卫,此次作战,亲卫们没有带上“五虎上将弩”,只是按照黑雕军的传统习惯,每名军士配备一张长弓和一张黄桦手弩,加上一柄腰刀,一枝马枪。另外,船上还配有一些步兵用地方形大盾,也算是武装到了牙齿。

汴河水师共出动三百艘,其中玄蛟战舰共有一百五十艘,另外还有一百五十艘各式运输船运送送粮食、辎重和马匹,整个水师战斗人员和后勤人员合计三万余人,李继勋旗舰在前,侯大勇坐舰在中,水师副统领时英殿后,北伐水师连绵数十里,蔚然壮观。

水军的路线是从汴河经黄河进入永济渠,水师可以通到独流口,进入海河流域,经过百万老百姓数月的高强度劳动,这条水道已经完全疏通,成为一条十分便捷的北上通道,更为重要的是,此通道可以集中运输大量粮草,保障大军的后勤供应。

侯大勇以宰相之职专事北伐的准备工作。显德五年,他两次行船至沧州,对于沿岸河道情况了如指掌,从大梁出发,大军全部到达沧州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而这一个月的时间全部在大周境内行船,对于久经战阵地侯大勇,无异于有一个月的时间休整。

从大梁城外上船之后。侯大勇就在船上潜心研究幽云十六州的地图,累了,就出屋在甲板上放风。

第二天中午,战船仍在五丈河上行驶。

侯大勇在玄蛟船顶上安了一张躺椅,这张躺椅是侯大勇利用权势所得,王珏原本是军器监小吏,认识侯大勇之后就升了官,成为了军器监录事,王珏深感侯大勇知遇之恩,专门让军器监的匠人。为侯大勇制造了一个十分舒服的躺椅。侯大勇想到在船上生活近一个月,就把躺椅安在了幽州号的顶层之上。

侯大勇逍遥自在地坐在躺椅上,两岸风光如画。

从大梁往北。一直到德州,都是农业发达的地区,或许是河水常常泛滥,庄稼的收成并不稳定的原因,大周的村民并没有把河道两旁地绿树砍尽斩绝,沿河两岸仍然绿树成荫,流动的船掠过一排排绿树,就如缓缓播放的幻灯片。

在明媚的阳光之下,没有工业污染的河水清澈透明,水中不时有一群群在小鱼。长长的船队从河面划过,河面就如打碎了千百块镜片,波光嶙嶙,绚烂多姿。

岸边的老人、孩子和正在劳作的青壮年,站在河边,望着庞大地船队,小孩子们无比快乐地跟着船队追逐。

“没有战争,这是一个多少美好地世界。

”侯大勇身披软甲,腰悬飞龙剑。发出了衷心的感慨。

侯大勇也知道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这个世界是一个“物竞天泽、适者生存”地社会,弱者,永远没有追求和平的权利,即弱且富者,更是永无宁日,就算人类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的二十世纪,主要民族还是一样用战争来获取的生存权利,由于科技得到极大的提高,战争的规模和危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