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真平日主要是学女红,没事的时候就在院子里和年龄相近的女孩儿玩耍。今日刚好从外面回来,正走在院子,就听到有人叫,跑到门口一看,居然是哥哥,孟真楞了一下,然后跑过去扑在哥哥的怀里。

孟殊进了院门,远远地瞧见了妹妹,一年时间没有见到妹妹,妹妹成熟了许多,脸色红润,穿着白色吴绫做成的长裙,显得格外俏丽。孟殊道:“妹妹,在沧州过得还好吗,哥哥忙,一直没来看你,你不生气吧。”

孟真脸上还挂着泪水,却已喜笑逐颜开,道:“我在沧州过得很好,大家都很照顾我,我现在认了些字,以后我可以给你写信了。”

孟殊笑道:“你认识的那几个字,怕是全忘了吧。”

“哥哥太小瞧我了,《三字经》我都学完了,不信我背给你听。你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哥哥在郑州买了一个小院子,等哥哥从北边回来,就带你到郑州去。”

“真的,那你要快去快回,我在这等你。”

孟殊、孟真两兄妹从小相依为命,孟殊投军后,两人分开了一年,孟真听说哥哥买了房子,心中的高兴无法言表,孟真年龄虽小,看似天真活泼,但从小经历了太多磨难,让其很早就领悟到人生的不易,侯府虽好,毕竟不是自己真正的家。孟殊看到妹妹一切皆好,大为放心,对侯大勇更是感激。告别妹妹后,便向北地而行,很快来到由辽军控制的渝关。

契丹本属东胡族系,是鲜卑的一支,4世纪中从鲜卑族中分离出来,游牧于锡拉木伦河和老哈河一带。六世纪前期,契丹族尚处在部落阶段,唐初形成部落联盟,曾臣服于漠北的突厥汗国。唐太宗贞观二年,契丹部落联盟背弃突厥,归附唐朝。契丹与唐朝之间,既有朝贡、入仕和贸易,也有战争和掳掠。907年,契丹建立了政权,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强大势力。九百一十六年,契丹族首领那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开始引用汉人,建造城郭,奠定了农业基础,又创造文字,开盐铁之利。九百四十七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辽成为中国北方统一的政权,此时已有适当的典章制度和南朝抗衡。

辽国和大周虽然屡兴战火,但是民间商贸往来从来没有中断过,渝关守将对来往商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交上足够的通关费,一律放行。

渝关守将楚济这几日正愁眉不展,近一段时间,悉独官马贼重新活跃在渝关附近,过往商队大大减少,通关费直线下降,听说有商队求见,顿时两眼放光,道:“让他们首领进来。”

孟殊和一名通译被带进渝关。楚济全身披挂,一本正经地坐在大帐里,很是威严。孟殊从来没有和辽人打过交道,传说中辽人都是五大三粗、凶恶狠毒之辈,因此进入辽营时,还有些紧张。等见到辽将时,才松了一口气,此辽将髡发短须,高大魁梧,肚子凸起,面色细嫩,和中原平常富家翁没有什么区别。

辽将楚济见来人和平常商人不一样,面相清秀,象一个读书人的模样,可行走间举止有度,似是行伍中人。便问道:“来人通名,有何事找本将?”一口中原话,说得十分流利,闭上眼根本听不出来是一名辽将在说话。

孟殊行过礼,道:“小民姓孟名殊,做些小生意,从渝关过,特来拜见将军。”

“恐怕不行吧,据律令,本关不准任何商队经过,你休提此事。”

“小民做的全是正当生意,并无禁品,我们运的茶、布都是北地所需,若我们不去,很多人家冬天就没有茶喝,没有新衣服穿,他们打的猎物没人买,就一点用处都没有,请将军明查。”

“放你们通行,我可要受到拖累啊。”

听到此言,孟殊从怀里拿出一包银子,恭敬地放在楚济面前的案桌上,道:“我们商家来往北地,全靠将军保护,这点银子,孝敬将军。”

楚济用手碰了碰银包,沉沉的,数量不小,便点头道:“既然如此,你们便过去吧,以后要到北地去,尽管来找我。”

第九章 商队北行(二)

辽将楚济收了孟殊的通关费,倒还有点职业道德,不仅开了通关公文,把悉独官活动的详细情况告诉了孟殊,还派辽兵护卫商队。

自从后唐石敬瑭和李从珂争夺帝位,把燕云十六州割给辽人后,契丹人和当地人长期居住、生活在一起,已有三十多年了,大部分年轻辽人从小就会说中原话,生活方式也和中原接近。孟殊心目中的辽军军士都是凶残狠毒的家伙,但辽军中几个年轻人都是一口中原话,在行军中,只要领头的不在,总是互相说笑、打闹,和黑雕军里的年轻人没有什么区别。

走了近三十里,辽军护卫队才离开,辽军小校和孟殊言谈甚欢,分手之际,他道:“马贼悉独官在前面活动,你们要小心。”

辽军护卫队走后,孟殊和吴二郎加强了防备,一路上平安无事。商队按照侯大勇给的联系方式,先后找到了霸州和平州的大商家。自从刘三死后,这两处大商家失去了和中原的联系,生意被迫中断了,失去了一大笔利润。虽派人到中原寻找新的伙伴,但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孟殊、吴二郎主动寻来,带来了许多贷物,真是喜出望外,均盛情款待了商队一行。

孟殊想到商队来一趟不容易,和吴二郎商量,决定再向北,到辽州后返回。孟殊商队从南方带回来的货物,越到北面价钱越高,在中原价格十分昂贵的马匹,则越往北越便宜,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竟然可用十几块砖茶换得。

两人尝到了甜头,率商队到了辽州后,所剩货物已不多了。孟殊坚决不卖最后的货物,把商队大部分留在辽州,和吴二郎一道,带着十几个人,来到了安边府。

孟殊和吴二郎经从沧州出发,到了安边府后,已走了两个多月。近年来,中原商人很少行到安边府,中原的货物都是几经中转才来到此地,价钱已卖得很高了,一般老百姓根本买不起。

孟殊的货物在安边府极受欢迎,孟殊送了一些丝绸和茶叶给安边府守将,守将夫人是幽州人,跟随夫君到了安边府后,很久没见过上等的丝绸了,她做梦都想穿上一件丝绸做的长裙,因此,得到丝绸后,爱不释手。守将夫人投桃报李,取了一些上好的长白山人参送给孟殊。

孟殊和吴二郎拿到人参,也是啧啧称奇,这是中原罕见的上等人参。孟殊细心,在安边府市场上转悠,见安边府市场上人参较多,其中不乏数百年的老参,孟殊用两块茶砖,换回了一枝人参和一条重要信息,在长白山一带,近期来了一支粟末靺鞨小部落,是渤海国遗民,手中有很多上好的野山参,安边府市场上的人参,大部分出自这个部落。

听说孟殊想去找这个部落,一向胆大包天的吴二郎也打起了退堂鼓:“这一趟我们赚得够多了,商路全部打通了,没有必要去找一群蛮人。”

孟殊眼睛里冒着兴奋的光芒,道:“你想想,这些上好的人参到中原要卖多少钱,一枝四百年的人参就可换一座小院子,我们现在用十块茶砖的价格,回郑州后就能换一座小院子,这个险值得冒。”

吴二郎见孟殊两眼放光,无可奈何道:“我真的很佩服防御使,他怎么如此神机秒算,让你来当军需官。我刚刚认识你的时候,只当你是白脸书生,根本没有想到,你是个天生的商人。”

吴二郎见孟殊敢去,也不甘示弱,两人带着四五个随从,拿着最后一点货物,重金聘请了两位和粟末靺鞨小部落打过交道的当地人,每人买了一匹好马,便进入了长白山茫茫林海。

一头扎进林海的孟殊小队,就象进了迷宫,在神秘莫侧的大自然面前,个人力量显得太渺小,这正是进入原始森林的孟殊发出的感叹。当时中原地区经过长期开发,原始森林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在森林里,随处可见数人不能合抱的大树,大风吹过,森林发出的吼声竟如大海里的狂风暴雨一样让人恐惧。

孟殊小队在森林里穿行了两天,向导曾到过的三个营地都废弃了。向导道:“粟末靺鞨部落居无定所,这三个营地没有人了,我实在也不知道他们到了那里去。”

吴二郎道:“这狗日的树林,密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不过野物挺多,他娘的,这几天野物都吃腻了。”

孟殊道:“再找一天,若找不到,就回吧。你看他们还可能在哪些地方活动?”

向导道:“粟末靺鞨人不愿意和契丹人打交道,还是向北走。”

一行人向北走了一天,让孟殊失望的是,没有找到传说中拥有大量人参的部落。孟殊道:“我们尽力而为了,可惜错过了一笔好买卖。”

吴二郎道:“天下这么大,生意做不完,见好就收吧。孟兄弟若去贩私盐,定是一等一的好手。”

虽然没有找到粟末靺鞨部落,但商队此趟获利甚丰,大家想着要回去了,心情也轻松下来。森林里动物甚多,孟殊等人先后打到了梅花鹿、麝、野兔等物,遇到水獭时,孟殊等人均不认识,向导道:“这是水獭,肉质细嫩,最是好吃。”向导又道:“林子里猛兽甚多,有大虫、黑熊、金钱豹、狼和野猪。”

向导话没说完,另一名向导就道:“黑瞎子,前面有一只黑瞎子。”

吴二郎等人拿出弓箭,向导道:“不能射,黑瞎子皮厚肉肥,没有射中要害,根本不起作用,黑瞎子不会主动攻击人,若惹怒了它,它报复心最强。”

说话间,几支箭射向了黑瞎子,向导急道:“别射,这下完了,快跑。”孟殊见几人的箭都没有射出去,道:“没有射箭啊。”

黑瞎子中了箭,直朝孟殊等人扑来,孟殊、吴二郎等人见黑瞎子扑来,举箭射去,五支铁箭射中了黑瞎子,但是都没有射中要害。黑瞎子越发狂怒,眼见就要扑近众人,孟殊以前只听说过黑瞎子,今天是第一天遇到,见黑瞎子悍不畏箭,众人掉转马头就跑。黑瞎子虽然看着笨重,狂怒中,速度着实不慢。孟殊一个随从的坐骑受了惊吓,猛地一跳,把随从抛在地上,黑瞎子朝落地的随从奔去,随从吓得连刀都忘了拔,只顾得喊“救命。”

孟殊听到救命声,停下来,见黑瞎子逼近随从,只道随从已无法幸免。正在危急关头,几支箭呼啸着射向黑瞎子,全部射在正要立起的黑瞎子的心窝上,黑瞎子摇昂着,倒在了地上,一只巨大的熊掌落在随从胸口。

孟殊骑马过去,见随从瘫倒在地上,想必吓得不轻。黑瞎子心窝上,插着几支雕翎箭,知有人出手相救,环顾左右,东北面林子里走出几名强壮的汉子,手持长弓,正看着他们。

第十章 商队北行(三)

向导见到那几位汉子,面露喜色,对孟殊道:“他们就是粟末靺鞨人。”说完走过去,对着几个人说了一会,一位粟末靺鞨汉子点点头。向导走回来对孟殊说道:“你们运气不错,遇到了粟末靺鞨人的头领突地稽,他叫你们过去。”

孟殊提马过去,下了马,道:“我是孟殊,是从中原来的商人,想到你们这儿买人参,我们还带有一些茶和布”孟殊说一名,向导就翻译一句。

孟殊遇到之人粟末靺鞨小部落首领突地稽,正是侯大勇初到草原遇到的黑衣骑手。当日侯大勇南行后,粟末靺鞨部族一路北迁,在长白山北麓遇到了黑水靺鞨人。黑水靺鞨人与粟末靺鞨人世代积怨,长年征战,这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