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世-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不利局势一时难以改变,赵忆丛对持盾立在身边的蔡方说道:“吴元济这么坚决的抵抗可能是希望他的大将董重质来救自己。董重质在距离此地百里的淮曲城防守,手下有一万多精锐部队。如果挖断的桥梁不能阻隔住他的行程的话,我们腹背受敌就危险了。你立刻派人去寻找他的家人,对他们进行安抚。让他们带信给董重质原地待命不许救援,这样就不追究他的罪过。如果不知死活非要与叛贼同流合污,那么对不起了,家人一个也不留。我想董重质会权衡利弊投降我们的,他应该清楚现在大势已去了。”

久经沙场的蔡方当然清楚此事的重要性,答应一声亲自下去安排。城头的激战还在进行,虽然只是一个牙城,可是吴元济却把它修的与外城的城墙无异。唯一的区别就是里面的面积比较小而已。

城下的尸体慢慢累积起来,缓过神来的淮西兵开始了猛烈的反击,城墙上不断有石快、木头、弓箭如雨点般的砸了下来。可能吴元济自己也清楚,这样搜刮压榨民众实在不受欢迎,为了以防万一,早就对自己的栖身之所做了充足的准备。虽然这次他对付的不是乱党而是敌对势力的军队,但是所有的准备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又一批攻城的士兵惨叫着掉下来,如此伤亡让赵忆丛眉头紧皱。李进程小心翼翼的说道:“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是根本无法接近城门。接近的那些人,对那铁铸的大门也一样毫无办法。”

眼见士兵都杀红了眼,虽然伤亡惨重却毫无惧意,前赴后继的向前冲去,赵忆丛更是不忍,想了想说道:“暂时停止攻城,部队退出敌人的攻击范围外,组织大批弓箭手对准牙城,如果敌人出来也让他们尝尝箭雨的厉害。”

这时蔡方率人走了过来。赵忆丛问:“事情办得怎么样了?”蔡方道:“没费什么力气,他的家人就答应了,现在送信的人已经上路。听说董重质这人最重孝道,如今父母都在我们的手里了,量他也不敢妄动。”赵忆丛道:“很好,这样我们就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不必这样耗费人力的强攻。现在去发动城里的百姓过来帮忙,打开武库,把武器分发下去。我们要用他们自己的力量攻打他。”

天近晌午,再次开始攻击牙城,这次的攻击队伍中多了很多平民百姓。听说让他们帮助攻打吴元济,这些早就恨不得生食其肉的人们立刻动员了起来,发不到武器的甚至拿着自家的柴刀锄头过来。

平时软弱的他们此刻像疯了一样,把平日里所有的屈辱与仇恨全部发泄出来。事情就是这样,那些看似老实的人发起怒来更加的可怕。

民众?这个社会最底层的阶级,构成了金字塔最稳固的基础,他们是那些官吏压榨惯了的人。曾经有人说:平民之怒不过是以头跄地而已,没什么可怕的。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每次朝代更迁都是这些所谓的软弱百姓起到的重要作用。聪明如唐太宗意识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每天兢兢业业不敢稍微放纵。

众人拾柴火焰高,再坚固的堡垒也有被攻破的时候,渐渐的战斗从牙城城头发展到城里,激烈的巷战开始了。这时虽然宣武军伤亡很大,又加上一天一夜没有休息,早已经疲惫不堪。可是想到这是最后的一战,己方又有着老百姓的帮助,士气反而更加旺盛。几个时辰之后,最终全数歼灭了吴元济的亲信部队,他本人也被活捉。看也不想看他,直接命令将他打入囚车,好好看管起来等候发落。

次日清晨时分,董重质与各城镇守军三万余人前来请降,赵忆丛一一好言安慰,嘱咐他们放心,李朔大人绝对不会亏待你们。

照例大排宴席。席间,有人问道:“大人,最初郎山失利你却并不担忧。攻击吴房取得胜利后又不再继续进攻。选在风雪天进军,孤军深入敌巢,最后竟获全功,我们还不是很理解,大人能讲一下其中的原因吗?”

知道如果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终究不能让他们彻底服气,赵忆丛笑道:“其实道理很简单。朗山第一战,虽然由于张将军的冒进导致失利,折损不少士兵,看起来很丧士气。但敌人也因此而小看我们,认为和从前的进攻并没区别,少了很多防备。因此在久攻不胜之下才恼羞成怒的倾巢而出,使我们轻易夺取了郎山。可是占领吴房之后敌方的守军就会转而奔回蔡州救援,并力固守蔡州。如果此时前去进攻,将会面临敌人的拼死抵抗,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虽然我军精锐,但是敌人是被逼入绝境的困兽,两军相接,必然是一场恶战,我们也并无胜算。而且还沿途遍布烽火台互相呼应,所以我决定暂时等待。四方士兵齐聚于蔡州供需用度都将非常惊人,加上天气越来越冷,势必不能久驻此处,这样吴元济只好再次分散兵力。而选择在风雪交加的夜晚进军完全是为了使敌人难以用烽火相联系。这样敌人就不知道我军的行动情况,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最后赵忆丛哈哈一笑道:“孤军诱敌,如同破釜沉舟,不进则死,退亦死,因此士兵的战斗力会增加。高瞻远瞩的人绝对不会在意眼前的微利,从大处着眼的人也不会详尽的去了解每一件小事。如果为了一点胜利就高兴不已,一点失败就担惊受怕,那就意味着自己已经从心里扰乱了自己还谈什么胜利呢!”

众将听完之后纷纷叹服道:“听完大人你的话,我才知道战争是如此的变化莫测,复杂纷乱。”

赵忆丛笑道:“取胜之道非止一条,各位也不必妄自菲薄。这次的战斗如果是由李将军亲自率领仍然会打赢,只是方法会和我有很多不同而已。很难说哪种更好奇%^书*(网!&*收集整理,只能说各自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已。”

第十一章 凤鸣 下

半个月后,卞州的信使终于到了。看到随同而来的是李天佑,赵忆丛立刻明白了李朔的安排。无论自己怎样表现,最终他还是不能完全信任自己呀。

恭敬的请他上座,自己则在下边垂手而立。李天佑忙又下来手揽着他一起坐下,说道:“赵大人此战劳苦功高,怎能让你立于阶前,这样我实在是心中不安呢?还请和我一起上座。”

推辞不坐,赵忆丛岔开话题道:“不知道李大人打算如何处理蔡州的事情,下一步有什么安排。”

李天佑拿出一纸公文,交到他手中后静静的注视他。赵忆丛看过之后恭敬的把公文递还给他,又亲自把蔡州的印信,自己的兵符全部转交之后,笑道:“这样就算把这边交给李公子了,我这就回去复命。”

似乎心有不安,李天佑道:“回去之后,我爹必然会奖励大人此次的功劳,你我年纪相仿,今后还要多多指教,千万不要因身份的关系而和我见外。”赵忆丛正色道:“今后公子有所问,我言无不尽。有所命,我赴汤蹈火。”

此话说的李天佑更加欢喜,忙说道:“赵兄客气了,你我私下里以兄弟相称如何,我最敬重的就是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说着拉着他的手着实说了不少好话。

直送到门口,李天佑才回去。才能有多高还不知道,但是这份爱士之风却非常有其父的风范。收拾了一下行装,带着阳城、李青、秋筱雨等人离开了蔡州。

刚出城就看到蔡方、李进程等几员大将在路边恭候,连忙下马。经过多日接触,他们的心里已经接纳了这个少年将军,没想过刚刚熟悉却要远离。赵忆丛一一告辞道:“谢谢各位的盛情,也幸亏你们的尽力配合,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回汴州后我一定要与诸位喝上几杯。”客气了半晌,才重新踏上了行程。

直接取道张柴村,翻过自己当年险些丧命的小山,回到了太平庄。顾道人亲自接了出来,大笑道:“听闻你不费吹灰之力三战三捷,攻下了蔡州生擒吴元济,我非常欣慰,现在的你已是名扬天下的人物了。”旁边的于寒倒没怎么在乎他有什么丰功伟绩,怨艾地说道:“你终于舍得回来了,亏我们这么惦记你,你却连信都不舍得带回来一封。”

赵忆丛含笑道:“虽然没带信,可我亲自回来看你,还不满意吗?”接着介绍阳城给众人认识。顾道人握着他的手看了半晌说道:“人说物以类聚果然不假,忆丛的朋友也一样是一表人才呀!有了你的帮助,他做起事来是如虎添翼呀。”阳城只能谦逊而已。

回到庄子里,顾道人设宴为赵忆丛接风洗尘,并庆祝他成功平定淮西,名扬天下。除了秋筱雨一如既往的沉默不语,其他人都显得非常开心。特别是于寒,拉着他的手问这问那说个不停,内心的喜悦行之于外,无法遮掩。

将近三更才曲终人散,人们各自回房休息了。于寒仍旧舍不得离开,拉着赵忆丛喃喃呓语。看着她微醉的样子,薰红的容颜,赵忆丛心里很感动。自被救回来那一刻起,始终是她陪伴自己,照顾自己。平日即使再忙也要见上几面,虽然偶尔会发些小脾气,但哪次都会放弃矜持主动和自己道歉,对自己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自己想不到的她也会替自己想到。无论是谁都可看的出她对自己的爱意与依恋,自己又何尝不知道呢?只是自己却无法确定是否也一样的爱她。

费了不少话才把她虹回去,回到自己的屋子里。依然是纤尘不染,一点也没有改变。知道她们经常来收拾,以寄托对自己的思念。

刚刚坐下就听见有人敲门,接着阳城走了进来,几月的奔波丝毫没在他脸上留下疲惫的痕迹,依然精神抖擞。见赵忆丛正坐在床边发呆,笑道:“睡不着吧,我也一样。”

赵忆丛道:“你为什么睡不着呢?”

阳城沉重的说道:“我左思右想还是有些担心。现在你已经锋芒毕露了,拉拢我们的、想要治我们于死地的都不会少。尤其是卞州周边的几大势力更加不会任由李朔坐大威胁自己,必然会想法设法压迫他。我怕他顶不住压力,为了保全自己而把我们卖掉。”

赵忆丛一笑道:“一切只能顺其自然了,该来的无法逃避,未来的事谁又说的清楚呢。”顿了一下又道:“好久没有与你痛饮一番了,今日你我把酒共谋一醉如何?”

阳城喜道:“正有此意,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

赵忆丛正色道:“非也,而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阳城恍然道:“正该这么说,是兄弟我错了。”

两人推杯换盏,开怀畅饮,不知道喝了多少,终于玉山倾颓,酣然入梦。

一觉醒来已经是日上三杆。推醒趴在桌子上沉睡的阳城,梳洗了一下来到前厅和顾道人辞行。却发现往日里早已热闹起来的屋子空无一人,不禁有些奇怪。问门口的丫鬟才知道顾道人把人都叫到他那里去了。

顾道人性喜清净,从不让别人在身边服侍,因此他的小院平时没什么人迹。赵忆丛直接走到了门边,刚要敲门,就听见顾道人正在说话:“寒儿,忆丛还没有起床么?”于寒答道:“我去他的屋里见杯盘狼籍,酒气扑鼻,好象喝多了,不知他们什么时候能醒呢?”顾道人叹了一口气说道:“让他们多睡会吧,小小年纪就要面对那么复杂的环境,他们已经是心力交瘁。回到家里就让他们放松一下,别打扰他们。”

隔了一会儿,李青问道:“父亲,你把我们叫过来有什么吩咐么?”

屋子里静了半晌,才听见顾道人的声音:“他大概就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