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家淦千恩万谢离开了,他想不到,苏天成如此轻描淡写。
  看着马家淦离开的背景,苏天成笑了。
  他没有必要弄翻马家淦,那样他得不到什么好处,还弄得名声不好,刚刚上任,就让同僚被罢官了,人家怎么看你,那是最为愚蠢的做法,马家淦是通判,有着直接给皇上上奏的权力,让这样的官员为自己服务,才是最为明智的举措。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调整'

      县衙里面热闹了。
  县衙的大门打开了,令人吃惊的是,里面的仪门也打开了,站在外面的老百姓,畏畏缩缩的,不敢进去,但县丞卢天明大人在县衙门口说了,请大家进去,知县大人要审问这些闹事的破皮无赖,还有不尽职尽责的衙役了。
  人群轰动了,老百姓如cháo水一般,涌入了县衙,通过了仪门。
  要知道,他们中间好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从仪门正门进入大堂的。
  好多人,受到破皮无赖的欺负,衙役更是过分,要钱要粮食,稍微不如意,拳脚上身是好的,弄得不好,就到大牢里面去了。
  大堂前面的院子里,站满了老百姓,大家议论纷纷,显得很是激动,人太多了,以至于甬道里面,都站满了老百姓。
  他们依旧不敢相信,难道说新来的知县大人,能够对着衙门里面的衙役开刀吗,这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巴掌啊。
  “孩子他爹,你说,这是怎么了啊,知县大老爷要教训那些官狗子吗。。。”
  “闭嘴,你是不是也想到大堂上面去跪着啊,看着就是了。。。”
  “老哥,你说这是怎么了啊,我都觉得,是不是假的啊。。。”
  “少说几句话,看着就知道了。。。”
  四周都是议论声,大堂前面的院子里,成为了一个马蜂窝了,奇怪的是,守卫在四周的军士,没有干涉大家的议论。
  “噤声,不要说话了,知县大老爷来了。”
  刘仲基跟在苏天成的身后,有些浑浑噩噩的,他至今没有反应过来。
  苏天成到县衙,他直接去了府邸,这个时候,跟着到县衙去,肯定是不合适,自己没有什么是可以做的,身份尴尬,只能是在府邸呆一段时间,看看能够做什么事情。
  可不过一天时间之后,他就到了县衙,而且得到一个吃惊的消息,苏天成要举荐他出任江宁县典史。
  这真的是做梦。
  典史虽然未入流,但已经是朝廷的命官了,和司吏、典吏的身份完全不同了,自己的父亲,奋斗了一辈子,不过是典吏,可自己马上就是典史了。
  做典史,丝毫不影响乡试,还可以收到一些照顾的,毕竟是朝廷命官。
  在二堂的时候,苏天成变得格外的严肃,告诉他,必须要全身心的做事情,否则一样遭到批评和弹劾,私人关系是私人关系,办公的时候,就要按照规矩来。
  刘仲基木然的点头,拜见了卢天明、渠清泽之后,跟着到大堂来了,苏天成到了江宁县,第一次升堂审案了,而且是在农忙季节。
  苏天成专门走到了大堂外面,身后跟着卢天明、渠清泽和刘仲基。
  他对着黑压压的老百姓抱拳开口了。
  “本官来到江宁县,恳请得到诸位父老乡亲的支持,今rì升堂审案,就是要清理掉衙门里面的那些败类,他们鱼肉百姓,坏事做绝,败坏县衙的形象,本官绝不容忍这等情况的发生,今rì升堂审案之后,今后若是还有衙役欺凌百姓,大家尽可以告状,这位是暂时署理典史的刘典史,你们受到欺凌,直接找到刘典史,县衙一定会秉公处理的。”
  黑压压的人群鸦雀无声,很快,前面的百姓跪下了,后面的跟着跪下。
  苏天成叹了一口气,再次抱拳。
  “大家快起来吧,本官要审案了。”
  首先被带上来的,是闹事情的泼皮混混,这些混混,被打的只剩下一口气了,看见押解他们的军士,浑身发抖,还没有等到苏天成开口,一口气说出来了衙役安排他们闹事情的缘由,而且将以往相互勾结,鱼肉百姓的事情,统统交代出来了。
  大堂里面,跪满了泼皮混混,几乎都是众口一词。
  听着他们说出来的情况,刘仲基的反应是最大的,恨得咬牙切齿,脸sè时红时白,卢天明的脸上,有着一丝惭愧,苏天成和渠清泽的脸上,没有多少的反应。
  很快,十多个衙役被押上来了。
  人群中间,出现了一阵阵的小声议论,这些衙役,平时横行乡里,这个时候,带着伤痕,被押解到大堂,老老实实的跪下了,身体还在颤抖。
  大家看着当然解气了。
  衙役也是老老实实交代了,包括以前做过的坏事情,全部都说出来了,在他们的交代中间,六房的司吏、部分的典吏,对被拉扯出来了。
  接下来,一些司吏和典吏也跪在了大堂上面。
  人群中间,已经是鸦雀无声了,如果说审理衙役,这些人,反正是官府的临时工,处理了就处理了,可司吏和典吏,身份不同了,知县大老爷毫不留情,一样审理。
  大家仿佛明白了什么,这是一位青天大老爷,江宁县的老百姓,要过上好rì子了。
  连续两个时辰时间过去,审理差不多了。
  苏天成退到了二堂。
  如此的案子,必须要当堂宣判,否则老百姓心里不舒服,也害怕,害怕官府做样子,这些衙役,包括司吏和典吏,今后出来了,继续危害一方。
  可怎么判决,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代理典史的刘仲基,是最为激动的,他的意见,一定要严惩,要杀掉好多人,包括一些为非作歹的衙役,看见激动的刘仲基,苏天成仿佛看见了若干年之后的愤青。
  刘仲基的意见,肯定是不可取的。
  卢天明的意见,主要还是惩戒和教育,不主张杀人。
  这样的意见,也是不行的,俗话说的好,杀一儆百,对于那些作恶多端的恶霸混混,一定是要杀几个的,为虎作伥的衙役,更是要杀掉一些,否则老百姓不会相信,心里也不安,至于说司吏和典吏,当然是要惩处的,杀就不要杀了,毕竟就是收了一些银子。
  渠清泽一直没有说话。
  他佩服苏天成,这一手做的太好了,县衙大换血了,所有的司吏、典吏、书办,包括衙役,谁还敢乱来啊,敢不听话,那就是找死。
  利用这样的机会,巩固了自身的力量,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这样的办法,只有苏天成才能够想得出来,特别是讲马家寿交给了马家淦,这是做的最好的,马家寿毕竟是朝廷命官,到了大堂上面,官府的颜面也掉了,而且这样做,马家淦今后是绝对要支持江宁县的事情了。
  一箭三雕啊。
  渠清泽不会轻易发表意见,他已经猜到了苏天成的想法了。
  “渠大人,卢大人和刘典史都说了意见,你是什么想法啊,说来听听。”
  “下官的意见,杀一儆百,惩处首恶,但不可过于的扩大,以免引发惊慌,至于说那些随从,杖击教训,令他们今后不可惹事,就可以了。衙役中间,有些做得过分的,也可以杀掉几个,至于说司吏和典吏,下官看,还是训诫为主,可他们不能够继续在县衙做事情了。”
  苏天成的脸上带着微笑。
  “恩,渠大人说的有道理,我也是这么看的,不知道卢大人和刘典史,是什么意见啊。”
  渠清泽的意见,是折中意见。
  卢天明很聪明,发现苏天成是赞成这个意见的,连声说好,完全赞成,刘仲基也勉强同意了。
  看见刘仲基的态度,苏天成苦笑,看来刘仲基还需要磨砺啊,世界不可能太平,也不可能完全清白,黑白不可能是那么清楚的。
  小半个时辰之后,哪些该杀,哪些该杖击,哪些该训斥。哪些该开革,悉数定下来了。
  渠清泽跟着苏天成,进入了前面的想法。
  “渠大人,凡是确定斩首的,让他们不能够说话,明白吗?”
  “下官明白,这就去做。”
  看见渠清泽匆匆离开,苏天成笑了。
  那些要被砍头的破皮无赖,包括衙役,知道了结果,一定会大喊大叫的,牵连出来了马家寿,就不好收场了,只能够让他们不能够说话,至于说抱住xìng命的人,肯定不会多嘴,否则死的更惨。
  当然,下一步的行动,他已经确定下来了,县衙缺银子,很多的事情,都是不好做的,既然有这样的机会,要是弄不来银子,那不是白忙活了一场。
  宣判的时刻到了。
  大堂里面,气氛格外的严肃。
  跪着的人太多,好多是跪在外面的。
  苏天成拍响了惊堂木,这玩意,他还不习惯。
  “本官已经审讯清楚,此乃是我等的耻辱,衙役勾结泼皮无赖,毁坏县衙的声誉,更有县衙的公务人员,参与其中,鱼肉百姓,本官痛心惭愧,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本官也无法安睡,现判决如下。。。”
  被判决斩首的人,有二十多人,包括十多个地痞无赖,十余个衙役。
  这些泼皮无赖,包括衙役,早就被剪断了舌头,说不出话来了。
  被杖击的人,现场执行,噼里啪啦的板子打在身上,竟然无人敢叫一声。
  现场的百姓,感受到极大的冲击,他们根本不敢相信,知县大老爷玩真的,要被砍头的达到了二十多人,这些人,等到应天府衙门批准,秋后问斩,活不了多长时间了,说不定有些人,在大牢里面,就一命呜呼了。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七章 目标是银子'

      县衙的大换班,在毫无争议的情况下进行了。
  苏平阳出任户房司吏,苏俊出任刑房司吏,马华彪出任兵房司吏,苏二童出任工房典吏,这里面,因为苏二童过于的年轻,不能够一步到位。而吏房和礼房的司吏,也全部都更换了,以前的典吏出任了司吏。
  至于说衙役,从一千多人,锐减到两百余人。
  被撤换的另外一个职位,是大家都没有注意的,那就是巡检司的巡检和副巡检,在江宁县发生的小的动荡中间,巡检司因为没有能够及时发现,做出来妥善的安排,巡检和副巡检悉数被县衙弹劾,自动提出了辞职。
  巡检司暂时由孙元坤代理巡检,刘实亮、罗昌代理副巡检之职,至于说熊子健,暂时没有安排,熊子健的身份有些特殊,如果安排了,可能会形成一些影响。
  巡检司的军士迅速扩充,一下子增加到了三千人。
  这本来是很大的事情,但没有引发多大的轰动,因为在应天府,有马家淦帮着说话,不遗余力的强调,江宁县需要加强治安建设,上次遭遇事情,要不是县衙及时处理,会酿成大事情,甚至是影响到南京城的稳定。
  王道直是不会说什么的,皇上的密旨,他记得很清楚,且看苏天成准备怎么做。
  不过半个月的时间,苏天成理顺了县衙,最大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缺银子。
  江宁县全年的赋税,只有十三万两白银,这些白银,还要包县衙官吏的俸禄,虽然说俸禄不是很多,全年还不足万两白银,可县衙需要开支,包括衙役的补助,交给京营的银子、五城兵马司的银子,都是不能够少下来的。
  刨去这些开支,剩下的银子不多了,加之不能够足额征收,当然无法上缴了,更不用说做其他的事情了。
  要是不能够挣到银子,什么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