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你要是说出实情,正如你想的那样,只会增加更多的血腥和杀戮。”李恪淡淡的道,“可是你理解的太晚了,你要是早一点明白这个道理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殿下不是有话要对小女子说吗?”盛田理惠子开口说道,显然是不喜欢李恪的长篇大论说教。

  “本王想说的事情现在对你而言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但是,”李恪说道这里,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本王还是想告诉你这件事情,因为本王想对你说,在我面前其实你很笨。”

  “在朱雀大街你派人假扮一老一少,在我面前让老的那个人中毒不治,目的就是想让本王到皇宫药膳房取药。可是你自己可能不知道,当你出现在本王的面前时,本王就已经猜测这可能就是你的一个阴谋。”李恪说道这里,略带伤感的道,“只是没有想到你们为了置我于死而选择的对象会是皇后娘娘!”

  “而当初圣德言为那个老者诊治的时候,自始至终他身边的那个孩子除了哭泣之外一句话都没有说,到最后甚至本王说要去皇宫拿药给老者医治,他也没有说半个谢字。也许这样的举动出现在别的地方本王不会察觉,但出现在长安城本王就觉得其中有蹊跷。”李恪继续道,“还有圣德言当初医治老者是告诉本王,老者所中之毒乃是产自长白山,这又是一个疑点。”

  “有了这三个疑点,本王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这可能就是你们想设计陷害本王的阴谋,但是为了能够查清到底有谁参与,你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本王姑且就将计就计按照你们的计划到皇宫药膳房取药,才会有了张忠的刁难母后宫中侍女的一幕,而他的目的只是想引出本王而已。”

  “有了张忠这个在药膳房当差数年之久的内侍的参与,本王就更加深信这件事情的背后参与的人不少,而且来头也不小。”李恪继续道,“等到皇后中毒,本王被软禁府中,我才发现你们真正的原因和目的。但是,这当中你们的计划出现了疏漏,那就是皇后虽然中毒但没有性命之忧,反而因为有了李尚提供的解药而得到了救治,而就在这个时候本王被传唤到大理寺会审,第一次三堂会审结束,你们突然间意识到想治本王于死地的机会不大,晚你就爬出了心腹探听本王的秘密,想借此制定机会。”

  “本王府中高手如云,岂能不知道有人潜入府中?”李恪笑道,“只是当时不敢确定他到底是谁派来的人,因此便没有揭穿而已,而当本王发现是你们人时本王就想了将计就计之策,才会有你后来说收到了那些虚假的情报,认为本王将目标放在了吐谷浑的身。其实,本王早就吩咐了七杀,让他暗中注意你的一举一动,因为这样原因才有了后来圣德言虽然被你投入河中但他依然没有死,依然能够站在公堂指证的原因。”

  说到这里,李恪发现地牢比较潮湿但盛田理惠子的额头还是渗出了汗珠。

  “其实,说到这里你大概也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输得这么惨了!”李恪微微笑道,“因为,自始至终你都所作所为都在在我的算计之中,你只不过是我手中的一颗棋子而已。当然啦,皇后中毒一事例外,本王没想到这点是因为我的心还没有你们达到你们这么阴险的地步。”

  “你确实可怕!”盛田理惠子极力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艰难的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李恪没有反驳盛田理惠子的话,继续等待她是下一句。而盛田理惠子则是努力将自己镇定,稳定了自己的情绪之后开口说道,“朱雀大街那么细小的疏忽也会被你发现,你能够控制这么大的一盘棋,我盛田理惠子输的一点都不冤,冤的是有些人自己输了还不知道他其实只是别人的棋子而已。”

  “殿下,请你不用再说下去了,我知道的越多心里就觉得自己比死了还要难受。”盛田理惠子痛苦的呻吟道,“我以为自己聪明,没有想到今天才发现自己有多笨,在你面前的多少的渺小。”

  “哎!”李恪悠悠的叹气道,“只要你经历了我所经历的一切,在自己长安的路被人追杀差点要了性命,而且这幕后的凶手还不能查,只能忍气吞声;又被人在长安城刺杀,差点死于弓箭之下;还有在远离长安城的北方大漠被数千万的骑兵围追堵截,差点命丧漠北;只要你经历了这些,你也可以变得像本王这般的谨小慎微。”

  “好了!”李恪见盛田理惠子听的痴迷的样子,立即收住话语道,“既然你不想再听下去,本王也不会勉强与你,但是你知道本王原则,犯我李恪者必杀之!所以,你所犯的罪该有你的鲜血来偿还,只是你一心想维护的那个人,本王可以答应你放他一马不再追究。”

  盛田理惠子完全能听得懂李恪话中的含义,而她自己也深深的将头埋在地,语带哭腔的给李恪施礼道,“多谢殿下!”

  李恪没有继续待在地牢,而是选择了沉默的离开,他认为今天他所说的这些话对于过度自信中的盛田理惠子是一种致命的打击。而跟盛田理惠子说完这些话,此时此刻他已经不需要她的供词,他需要的是利用盛田理惠子现在的状态和情绪再跟扶桑的两外两个使者犬三田耜和药师惠日做一笔交易而已。

  第五卷第二百六十七章交易和协定

  李恪和魏征、孙伏伽还有戴胄四人出了大理寺的地牢,李恪便吩咐戴胄派人将扶桑使者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叫了大理寺,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两人已经知道通过各方面的渠道探听李世民已经任命李恪负责案子的审理,所以在听到李恪要召见他们两个人时,两人心里嘀咕不已,不知道究竟是是福是祸,但两人还是特意准备了一番。急急忙忙赶到大理寺,在大理寺少卿戴胄的引领下来到大理寺客厅,大理寺的客厅里只有李恪一个人,两人刚一进门便急忙给李恪施礼,态度非常殷勤。

  “小使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见过汉王殿下!”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同时上前施礼道。

  “两位使者免礼,请坐!”李恪和蔼可亲的说道。

  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和两人见李恪态度和善,不像是兴师问罪的样子,心里安稳踏实不了不少,但两人不敢大意,小心谨慎的坐在胡登上。李恪将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两人的举止表情看在眼里,心里虽然不欣赏扶桑使者这种故作谨慎的做作态度,但依旧表现出和蔼的笑容坐在主位上笑而不语。

  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被李恪的态度搞得不知所措,沉默了片刻,犬上三田耜还是忍不住开口道,“殿下,不知道最近案子调查的怎么样了呢?”

  “有劳犬上正使关心,案子进展顺利,已经初步定案,只是……”李恪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不语,见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两人焦急的等待下文,他脸色一沉,沉声说道,“只是,案子的主谋是贵国副使盛田理惠子公主,这让本王很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所以今天特意将两位召到大理寺,想跟你们一起商量商量。”

  李恪的话说的很委婉,但听在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两人的耳中却很刺耳,两人心里何尝不明白李恪的意识,李恪嘴上说是要跟两人商量,但在强大如斯的大唐帝国汉王面前两人又什么底气商量呢?因此,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两人在听到主谋是盛田理惠子之后脸色只是微微变了变便恢复神色,同时开口说道,“汉王殿下说的那里的话,扶桑跟大唐两国邦交,作为正使我们理应代表扶桑天皇的意见,既然盛田理惠子公主是主谋的证据确凿,那汉王殿下该怎么处置悉听尊便,我们扶桑绝不插手此案。”

  李恪见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这么说,微微一笑,“两位正使好像是误会了本王的意思了,本王找两位想商的是怎么向扶桑派遣大唐教习和运送一批书籍的问题。”

  “殿下的意思是?”犬上三田耜怎么也不敢相信李恪会说,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难道本王说的是笑话吗?”李恪正色道,“贵国公主在大唐犯罪自有大唐的律法处置,两位使者代表的是扶桑国,本王怎么能够为难两位使者呢?”

  随即,李恪又正色道,“但是,两位使者也知道我大唐现在国库空虚,想要给贵国派遣教习和印发书籍的话在银钱方面……”李恪说道这里,故意将话说的很慢。

  但是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两人自然能听懂李恪话中的含义,两人急忙向李恪道,“殿下过滤了,既然扶桑要跟大唐学习先进的文化科技,银钱方面自然是由我们扶桑一力承担。”

  “恩,两位使者既然这么说,那本王也就不再推辞了。”李恪脸色严肃的说道,“两位正使请放心等待,只要大唐准备好印发的书籍,挑选好派遣到贵国的教习,两位扶桑国使者就可以顺利完成任务准备回国了。”

  “小使明白!”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异常恭敬的道。

  李恪的话说道这份上,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两人已经明白了李恪今天召自己两人来大理寺的真正的目的,李恪话里的含义很明显,那就是扶桑公主犯的罪大唐自己会处理,绝对不会追究扶桑国的不是,但是扶桑必须要拿出银钱来补偿大唐的损失,说白了就是要交赎罪银。而且,想扶桑派遣教习这个问题比较模糊,扶桑根本就没有提过,现在李恪趁机提出这个问题,里面包含的真正的含义两人都猜不透,而两人也不敢乱猜,只能点头答应。

  而且,最让两人心惊的是还是李恪提出等到扶桑国的银钱到了大唐之后才能放两人回国。显而易见是对两人还不怎么不放心,两人很聪敏,知道在这个时候拒绝李恪的条件后果将不堪设想。

  “恩,既然两位正使没有什么意见,那本王还有公事要办,就不在奉陪了!戴胄,送两位正使!”李恪对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两人说完,对门外恭贺等待的戴胄喊道。

  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在戴胄的陪同下离开了大理寺,李恪虽然没有像当初在太极殿那样表现的霸气凌然,今天的微笑依旧让两人心惊胆战,走出大理寺的门口时两人发现额头上早渗出了汗水。

  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两人离开大理寺,李恪回到后堂对一脸不解的魏征和孙伏伽还有戴胄三人没有就这事做任何的解释。对于向扶桑公主在大唐所犯下的罪,李恪猜透了李世民的心思,知道以大唐现在的势力只能象征性的谴责几句而已,要想真的发兵攻打扶桑的话,两国远隔大海,大唐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要赎罪银是李恪想到的最好的一个解决的办法,他这么想也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大唐要在这两三年之内大力发展经济,钱财的花费会很大,还重要是要在今后的两三年中对突厥开战,到时候钱粮的花费会更大,而趁这个机会向扶桑讨要银钱,可以缓解大唐现在的财政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在变相想减弱扶桑国力。

  至于向扶桑派遣教习的问题,李恪也只是一时兴起想出来的主意,目的自然是想给扶桑一点点的麻烦而已。

  “戴少卿,你到大理寺的地牢挑选十名罪大恶极的人。”李恪严肃的对戴胄说道,“电脑访记住,本王要的是罪大恶极的死囚,而不是文质彬彬的书生。”

  “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