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寄予这两个因素,李恪才会一语惊醒李泰,让他去怎么做李承乾对抗。

  李恪骑在马上,心里正在想李泰会怎么对付李承乾呢?就见前面的队伍又停了下来。

  李恪有点怒了,他今天出城才走了多少里路,队伍就停了两次。

  但是,这次朱童没有跟他来汇报情况,直接就将一个书生摸样的人带到了李恪面前。

  “殿下,他说要见你!”朱童恭敬的说道。

  “王绩?”李恪惊呼道,他发现眼前这个灰头土脸的文士就是自己前两天去请他去太原的王绩。

  “王绩参见殿下!”王绩对李恪施礼道。

  “王先生,你想好了没有?”李恪淡淡的问道,但他的心里还是很紧张,生怕王绩说不。

  “殿下真能每天管够王绩的酒吗?”。王绩向李恪询问道。

  “只要你在授课的时候不喝酒之外,闲暇时间的酒本王自会让你喝个够。”李恪很看到的说道。

  “那王绩的这本条命就交给殿下了!”王绩很认真的说道。

  李恪欣喜,他终于又搜罗到了一个人才。

  李恪让朱童将王绩送到了董伯仁和谢偃的车上,再让朱童给王绩送去了一坛酒,这才下令继续赶路。

  经过了这一波三折,李恪一行才离开了长安地界,开始向太原方向而来。

  第四百三十九章一语惊醒东王梦

  第四百三十九章一语惊醒东王梦

  第五卷第四百四十章遇到神相该怎么办?

  李恪一行人都是骑兵,但依然走的很慢。

  因为,他们的队伍中有谢偃的家眷,还要董伯仁这个老头子,他们坐马车的时候,李恪为了不让颠簸,尽量的降低了速递。

  这样,队伍走了四天的时间,才经过了蒲州,跨入了金州地界。

  但是,这也已经隶属于并州,是李恪北府治下的州。

  所以,沿途的官员都要出城十里相迎,还会在城内摆下宴席盛情款待。

  刚开始李恪倒是坦然受之,可每经过一个地方,官员都会盛宴款待,这就让李恪很不满意。第一,这样会耽误他的行程。第二,他这一路向太原,要经过多少州县,要每到一处都经受这样礼遇,那李世民会怎么想自己?

  所以,他果断的下令队伍不在走官道,即便走官道,但只要入了州县城池的十里外,就改变线路。这样他们接来的三天时间里行程又慢了不少,走的路也开始比较偏僻。

  晋州城外有一座大山,不走官道,就那必须要绕过山路才能过晋州。

  李恪也不准能入晋州,他便下令队伍走山路。

  队伍之中阿史那云和王氏还有谢氏聊天,他们的行程倒是不枯燥,而董伯仁和谢偃还有王绩三个文学大家讨论诗文绘画书房,王绩又有美酒可喝,三人倒也过的舒服,不在理会李恪走哪一条路。而李恪有了王方翼在身边,他时常教导王方翼行军之道,让王方翼受益匪浅,隐隐有成为李恪弟子的迹象。

  ………………………………………………………………

  这一天,天气格外晴朗。

  山路上,两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在边走边聊。

  两人行至一处,看见一棵两扒权树长在当道上,两人就坐在树下歇息。

  半响,其中一个年纪大的说:“咱俩算一算,看经过这条路人是从树哪一面走呀,看谁推算的准。”

  另一个年纪轻笑的说:“行。”

  两人开始掐指一算,年纪长的一个说是走左面,年纪轻一个说是走右面。

  两人便移向了山路便的树林中等待行人路过,看他到底走那边。

  半响,他们就看见一只黑甲骑兵出现了山路的一端,黑甲骑兵是后面则是四辆豪华大车。

  看到这一幕,两人不由的惊讶,半天都没有说话。他们很清楚这肯定那个地方大员或者将军的队伍。

  看到这支队伍的阵势,他们就清楚,队伍中有车辆,他们肯定是也不走左,也不走右,二话不说会将数抬走。

  而这支队伍就是李恪的队伍!

  果然,朱童看到前面有树挡住了队伍的道路,便吩咐鹰卫将大树搬走。

  李恪的队伍顺利的通过了。

  打赌的两人探头看着李恪的车队抬木而过时郁闷不已,蹲在路边长叹短嘘。

  但这一幕让朱童给发现了,他看到两人有点鬼头鬼脑的样子,本着宁可抓错人,也要保证安全的原则,命令鹰卫将两人带到了李恪面前。

  “你们是什么人?”李恪对两人笑着问道,他听完朱童是叙说,觉得这两人很可爱。

  只是,他的话音还没有落,就听见两人惊呼。

  其中年长的一个说道,“不可能,怎么会这样呢?”

  “绝对不可能啊!”另一人也说道。

  两人相互注视,根本不将李恪的话听在耳中。

  “殿下在问你们话呢,你们还愣着干什么?”朱童见两人如此不知礼数,便大声吼斥道。

  两人被朱童这一声吼斥惊醒,方才对李恪施礼道,“袁天罡,李淳风见过殿下!”

  尼玛!李恪差点被两人的这句话给震下马背!袁天罡?他难道就是大唐的神相袁天罡?李淳风?不就是西游记中那个算命丈夫吗?

  遇到神人了啊!李恪心里想到,要是将这两人拐到太原,让他们去汉学院授课,讲授天问地理知识,那对汉学家可是锦上添花啊!

  “原来是两位军事啊!本王李恪,有礼了!”李恪跳下马背对袁天罡和李淳风说道。

  “你是北王殿下?”袁天罡反问道,随即,又暗暗自语道,“难怪!难怪啊!”

  李恪对袁天罡的表现很奇怪,不知道他口中喃喃自语什么。

  就听见袁天罡继续说道,“我们两人已经致仕,不在朝中任职,军事的称呼请殿下就不要再提了!”

  两人在听到李恪报出自己的名违,就不在像刚才那样大呼小叫,长谈短嘘了!

  在大唐建国之初,李世民东征西讨的时候,袁天罡和李淳风当过李世民大军军师,故而李恪才会这样称呼二人。而两人直到大唐统一了全国,李渊定都长安之后,才离开了李世民。

  “那本王就称呼两位丈夫如何?”李恪笑道,见两人不愿意李恪称呼他们军师,李恪则开改口道。

  他也不为两人为什么会见到自己后会那样说,还会露出那样的举止和表情。

  对于神相,李恪倒是有过了解,特别他对武则天的相面,精准无比。

  所以,李恪也猜测了两人为什么见到自己后会大呼小叫了!

  那是因为现在李恪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使得他们的断言没有成真,两人才会这样惊喜,否则就凭两人的修养,即便遇到千军万马也不会露出刚才这么失态的举止和表情。

  “请殿下自便吧!”李淳风比袁天罡年轻了很多,说话不像袁天罡这么客气,他好像对李恪很有敌意一样,这让李恪摸不着头脑。

  不过李恪对二人比较敬重,他也没有理会李淳风的话,继续向袁天罡道,“丈夫怎么在此呢?”

  “我二人在家待着无聊,故而出来走走。”袁天罡对李恪说道

  “不知道殿下怎么会走这条路呢?”李淳风见李恪没有追究他刚才的态度,对李恪态度好了很多,开口问道。

  李恪将自己一路而过,城中官员竞相请客吃饭的事情说给了袁天罡和李淳风听,两人听到李恪不愿意劳民伤财,才会选这样的僻静道路,为李恪的高风亮节所折服。

  李恪也询问两人要去哪里,袁天罡还没有说话,就见李淳风抢着说要去太原。

  李恪有心想将两人收纳到皇家汉学院,见他们也去太原,就邀请两人一路同行。

  显然,袁天罡是不愿意跟李恪同行,但见李淳风已经说出了他们的太原之行,再见李恪极力邀请,这才答应了李恪,对他对李淳风则是狠狠的瞪了一眼。

  李恪的四辆大车中,第四辆是为他自己准备,现在有了袁天罡师徒,他就将自己的大车让给了两人,两人也不客气,径直就坐上了李恪的豪华车架。

  这样,李恪太原一行的路途上有收留了两个名人!

  不过李恪的心里现在高兴不已,他暗自喜道,“遇到神相怎么办?”

  答曰,“收之”

  第四百四十章遇到神相该怎么办?

  第四百四十章遇到神相该怎么办?

  第五卷第四百四十一章遇到薛仁贵

  李恪的队伍中有了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气氛顿时热闹了不少。*(*)

  因为,袁天罡以前也在隋朝担任过官职,跟董伯仁和谢偃还是同僚,这样大家聊起倒是不闲的生分,话题也比较广泛。

  再者,袁天罡在天文和星相学方面的造诣很深,他声名在外,董伯仁对他这对师徒不友好,而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也跟董伯仁等相处的融洽,这样一路上倒是热闹异常。

  只是,自始至终,李淳风对李恪都有点忽冷忽热,这让李恪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清楚自己究竟在哪里得罪了这厮。

  就这样,队伍行走了两人,终于出了晋州,入了绛州。

  李恪依然秉持着不走官道的原则,想绕过绛州。

  这样,队伍自然要穿过绛州城外的村庄。

  这天,中午时分,李恪一行人走累了,就想找一处地方休息。

  但李恪又不想激动村庄里的里正,不想让附近是人知道他路过此地。

  所以,特意让朱童在村外找一处有水源的地方让大家休息。

  朱童领命而去。

  可是,半天也没见踪迹。

  李恪就觉得很奇怪,朱童为人谨慎,李恪这才让他在长安城负责情报工作,可今天他出去这么久了,到现在还没有消息,这不符合他一贯的作风,难道出事了?

  李恪想到这里,就将王中长叫到自己身边,让他跟随自己前去看看究竟。

  王中长领命,率领五十名鹰卫跟随李恪左右,一行人向朱童离开的方向而去。

  西北的农村,现在还是正月,山坡上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就连草木都枯萎的不成样子。所以,李恪对这样的景色没有欣赏的兴致,他行走的速度比较快,之所以自己离开大队出来,目的就是想透透气,不想跟李淳风这个对自己忽冷忽而的家伙在一起。

  只是,李恪沿着小路向前行走了半刻,就发现一处山坡后面传来打斗之声。

  “前去看看!”李恪向王中长说道。

  “诺”王中长领命,率领鹰卫离开。

  王中长前脚离开,李恪后脚就跟了上去。

  走上山坡,李恪眼前的一块平淡的打谷地,就见王中长正在跟一个英俊的青年已经交上了手,而朱童脸色惨白是站在一边。

  青年跟王中长双方都是赤手搏斗,但两人竟然打了个旗鼓相当。

  而青年的后面,还有三名长相威武,跟青年岁数相当的人,正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场上的众人将注意力都放在了王中长和那好青年身上,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李恪一行四十多人。李恪也不让鹰卫开口提醒,而是站在一旁开始关注场上的打斗,他觉得这个青年能跟王中长交手到现在还没有露出败绩,可见他的势力强悍,绝对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