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3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李恪这样思量的时候,已经有人开始jiāo卷

  jiāo卷的第一个人是薛仁贵,他将慢慢的一张写满自己战术策略的纸张放在李恪的案几前的时候,显得有点坎坷不安

  “不用紧张,只要你写出了自己心中所想就行”李恪鼓励了一下薛仁贵,薛仁贵这才放松了紧绷的神经

  薛仁贵之后jiāo卷的人是薛崇和宇文过,等薛崇和宇文过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人jiāo卷,直到考试的时间快要结束的时候,méng昭、周青、周文和周武也将考试试卷jiāo给了李恪,他们既然同样在李恪面前显得很谨慎,一副惴惴不安的神态

  “你们不用紧张”李恪淡淡的向几人说道,“本王相信你们的能力”

  李恪鼓励了一番四人,四人这才心里暖暖的离开了考场

  之后,便有学员陆续jiāo卷,等到考试时间到了之时,整个考场上只剩下了四名学员,按照考试的规定,这四人被淘汰出局了

  铛铛铛,三声钟声响起,入院开始结束

  当李恪走出考场的时候,发现汉学院考场的大mén缓缓打开,士子们成群结队的出了考场,有的人兴奋,有的人沮丧,有的人痛苦流涕,有的人沉默不语大家的所答的问题不一,表情就不一样

  但李恪自己也没有办法

  这就是科举,这就是文人之间的较量

  这就是优胜劣汰的规律,他不能改变,任何人都不能改变

  士子们身后出现的则是一脸笑意的董伯仁、谢偃、王绩、陈叔达和杨师道等人他们在考场上看到数千士子们专心答题,奋笔疾书的样子时,心里就ji动不已,这是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场景呢?今天终于实现了啊

  所以,当考试结束,厚厚的一摞考试卷宗放到他们面前的时候,他的脸上lù出了凝重是神sè,但也有不少的欣慰

  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份考试卷宗里面,将会产生不少有才学的人,他们将来的成就肯定不可限量

  众人见到李恪,急忙上前给李恪施礼

  李恪则是微微点头示意,示意大家不用多礼

  当众人李恪的目光相jiāo,彼此之间的脸上都lù出了淡淡的笑意

  第四百六十九章宇文过的身世

  第四百六十九章宇文过的身世

  第五卷第四百七十章校场试武

  李恪在书房里静静的翻阅考生的试卷,特别是对薛仁贵和薛崇、宇文过、méng昭等四人的试卷他是亲自审核,,其他人的试卷则是jiāo给了狄知逊和元德谦还有于开伦三人初审,将过关的试卷在jiāo给他复审***

  所以,李恪第一个翻开的是薛仁贵是试卷

  薛仁贵对于吐谷浑和高丽还有扶桑的战略构想很符合他的xìng格,特别是对于大唐西陲的吐谷浑,薛仁贵在试卷上写到:吐谷浑能战之士有将近三十万,跟昔日突厥相仿,但突厥地域广大,兵力分散,孤大唐能一击而溃,但对吐谷浑则不尽然,yù想击败吐谷浑,必挫其jing锐,杀出大唐骑兵的威风,让吐谷浑骑兵从心里上失去对大唐的优势,这样则可以一举歼灭这个号称有三十万jing锐骑兵的游牧民族

  李恪在看到薛仁贵是这个策略的时候,心里不由的想到,薛仁贵的战术还真像他自己的xìng格,当年在高丽的时候,“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表现所以,他才会对吐谷浑提倡这种以硬对硬,jiān其jing锐,丧其军心的策略

  对于薛仁贵的神勇,李恪一点都不怀疑,当年,唐出征高句丽在辽东战场上,唐朝将领刘君邛被敌军围困,在此危难时刻,薛仁贵单枪匹马ting身而出,直取高句丽一将领人头,敌人观之胆寒,遂退,刘君邛被救薛仁贵当时只是一个小兵,但敢为大将之事,勇气甚佳,本领佳

  又一次,唐军前锋进抵高句丽至安市,高丽25万大军抗拒唐军唐太宗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薛仁贵身着奇装异服,手持方天画戟,腰挎两张弓,单骑冲阵,一人杀入敌人25万大军里面,打的敌人阵型húnluàn无法迎战,高丽军队屡次想重组织队列杀起来,都被薛仁贵冲杀的七零八落,唐军大举跟进,高句丽军大败战后,李世民召见还只是小兵的薛仁贵,赐赏马匹、绢及奴仆10人,并提拔为游击将军李世民对薛仁贵说:“朕旧将并老,不堪受阃外之寄,每yùchou擢骁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拿尽辽东大地,百万领土来评价薛仁贵,可以看出薛仁贵的能力

  所以,对于薛仁贵提出的关于针对吐谷浑的这个策略,李恪觉得甚为可行但在这里所谓的可行,那只能是由薛仁贵来执行,要让其他的将领统兵的话,可能未必就会达到这样的效果毕竟,其他的将领除了陈其之外,能达到薛仁贵这样武略的人一个都没有

  放下薛仁贵的试卷,李恪拿起了薛崇的考试卷

  薛崇的考试卷对吐谷浑的策略很简单,李恪觉得没有什么可取支持,但他对高丽的作战方式提出自己的意见:兵不在多,在于jing将不在广,在于明隋朝三征高丽每次动辄大军数十万,甚至百万,却屡次失败卑职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1。统帅决策失误,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大隋皇上确实不是一个好的军队统帅,把握不了战场的上息万变的局势,既想当“英武之君”平高丽,又想做“圣明之主”招降高丽注定了làng费军机2。后勤方面吃紧,给养不足,劳师远征,隋炀帝一征高丽,总计征兵万运者倍之万人3。内部不稳;远征期间国内发生了杨玄感叛luàn农民起义风起云涌4。当时高丽是很强的,它也是高丽历史上相当强盛的一个时代而且他的战略也很对头,就是坚壁清野,固守坚城

  看到薛崇分析到这里,李恪的内心震动不已,他没有想到薛崇对隋征高丽的简介这么独到,而且,他还列出了不少是数据加以证明,这就可以看出薛崇的细腻的心思和善于分析的能力

  所以卑职认为,征高丽,兵不在多而在jing,将不再广而在勇,只有jing兵勇将,杀出大唐人的血腥,杀破高丽人的胆,才能让高丽彻底的臣服于大唐的铁蹄之下,而不是降而复反还有,要是高丽坚壁清野,固守坚城,那我军则独断高丽粮道,烧毁高丽农田,将他们困死在城中

  等李恪看完这份战略试卷时,他心里只有一个问题,这个薛崇还真是一个天生的参谋之才,不但胆大心细,主要的还是他心狠,为了能够达到战争胜利的目的,可以不计较对方的伤亡,可以不在乎对方死伤的军人还是平民,这就是典型的军人准则啊,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人不干政

  突然之间,李恪似乎想起了朱童关于对薛崇的解释,薛崇的祖上出过几个将才

  这使得李恪对薛崇开始刮目想看,心里有像在重点培养的想法

  然后,李恪又翻开了宇文过和méng昭两人的试卷,两人的答案都很颖,让李恪对这几个人心动不已再想到崔放那怨毒的眼神,相比是要对付薛崇和méng昭还有宇文过三人所以,李恪经过仔细的一想,觉得有必要跟三人见见面,跟三人详细谈一下,了解一下三人的处境

  “王中长”李恪朝书房外喊道

  “末将在”王中长回道

  “你让鹰卫去给薛崇和méng昭还有宇文过三人传达一下,让他们来北王府,本王想见见他们”李恪命令道

  “诺”王中长应声道

  “还有,让薛礼和周文、周武还有周青四人到校场等候本王”李恪向王中长说道,“对了,让李庆先也到校场”

  李庆先没有跟随薛仁贵等报考陆军学院,原因是他的年龄已经标,他今天已经二十岁了,这不符合陆军学院的招生标准,而李恪绝对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废来制度所以,李庆先现在被李恪安排在了狼骑营之中,他的箭术了得,李恪就让他协助侯虎训练狼骑营的箭术

  李恪来到校场的时候,薛仁贵和周文、周武、周青已经等候他多时了看到李恪,四人急忙给李恪施礼

  “参见殿下”

  “不用多礼”李恪淡淡的对四人道,“薛礼,在王府住的可否习惯?”

  “回殿下,薛礼住的很好”薛仁贵有点腼腆的说道,自从跟了李恪来到太原,他们几个身手没有买院落,李恪就让他们住在北王府,这让四人心中对李恪知遇之恩感动不已而且,李恪还建议四人参加陆军学院的招生考试,希望四人能够进入陆军学院学习,让贫寒出身的四人感ji涕零,心里暗自发誓要誓死追随李恪左右

  “恩陆军学院不像汉学院和医学院那样管理松散,在陆军学院学习,要严格按照军营的制度,所以不能带家眷,柳氏就让她在太原再待四年,你可以多给她寄一些钱过去,要是没钱的话跟本王要,等你陆军学院毕业之后就将她接到太原”李恪想薛仁贵说道,他很清楚薛仁贵的为人,薛仁贵跟柳氏可是真正的贫贱夫妻,但薛仁贵不是陈世美,他在自己飞黄腾达的时候没有忘记贫窑之中的妻子,就这份真情就足以让李恪欣赏他的人品

  “多谢殿下薛礼必定誓死报效殿下的知遇之恩”薛仁贵跪地向李恪说道,此时他的语气已经哽咽,长这么大除了自己的父亲和妻子,还没有第三个对自己这么好过,而李恪就是薛仁贵人生之中第三个对他这么好的人

  李恪看了一眼在自己面前哭哭啼啼的薛仁贵,心里欣慰不已,果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汉子啊

  李恪上前扶起薛仁贵,笑道,“薛礼,男子汉大丈夫怎能做儿nv之态哭哭啼啼呢?本王欣赏的可是你的武艺和胆识以及打仗方面的才华,可不是你的哭哭啼啼啊”

  “殿下,薛礼失利了”

  听到李恪这么一说,薛仁贵立刻恢复了常态,这份适应能力也让李恪惊讶不已

  “你就放心在陆军学院学习柳氏那边本王会吩咐人去照顾她”李恪想了片刻,还是决定用这一招

  “多谢殿下”薛仁贵抱拳道,现在的他对李恪已经到了死忠的程度

  而就在这时候,王中长领着薛崇和méng昭还有宇文过来到了校场,在王中长的身后,还有侯虎和李庆先

  “薛崇、méng昭、宇文过参见殿下”

  三人向李恪施礼

  “末将见过殿下”侯虎和李庆先向李恪施礼道

  “不用多礼”李恪淡淡的说道,见薛崇和méng昭还有宇文过三人满脸的疑huò,李恪继续向大家说道,“今天,本王将你们召集到校场,没有别的意思,只想让你们切磋切磋”说到这里,他又看了一眼宇文过,见他肩上没有抗凤翅镏金镋,便向宇文过问道,“宇文过,你的兵器带了吗?”。

  宇文过一惊,没有想到李恪会这么问自己,他愣了一下立即回到,“回殿下,宇文过的兵器带了,就放在校场外面”

  确实,李恪见三人,三人也能带着兵器觐见虽然,大唐没有那么多的规矩,特别是现在的太原,武将觐见李恪,不需要接触兵器,那是相对于李恪的心腹将领而言,而像宇文过和薛崇、méng昭等人,王中长的绝对不容许他们带着兵器来见李恪

  “恩”李恪点头道,道,“你们的考试试卷本王已经阅览过,内容颖,战略眼光很独到,本王很喜欢所以,今天就看看你们的武艺如何,只要你们武艺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