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4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朝臣们只是惊讶了半天。

  傍晚时分,就见有一道圣旨从皇宫发出,大家这才惊讶于皇后的布。这道圣旨的内容是,任命程知节为幽州大都督,改任苏定方为并州大都督。

  这一些列的人事任命让大唐的朝臣我们心里惊讶不已,大家都在讨论一个话题,那就是北王殿下真的得罪了皇上,不然怎么连最为重要的幽州大都督的位置都腾给了程知节呢?

  但是,只有中枢大臣们心里很清楚,这是皇上的布局和谋划,意图在迷糊吐蕃和吐谷浑在长安的使者,还有就是为北王殿下出任西北道行军大总管铺路。

  果然,又过了半个月,李世民终于下达了一系列的任命。任命李恪为西北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为蜀中道行军大总管,杜君绰为灵州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个杜君绰两人都受北王李恪节制。

  兵书的这道命令一出,朝臣才发现,皇上这是要向朔方发兵,是要跟吐蕃和吐谷浑开战!

  随即,李世民又在两仪殿聚集中枢大臣们讨论,让岑文本督办对朔方大军的粮草事宜,让柴绍掌管朔方大军的粮草和辎重。并且,还给李恪下了命令,让他在三月十二之前准备大军,出兵朔方!

  李恪在接到自己被任命为西北道行军大总管的时候,就开始给幽州苏定方和同州杜君绰下令,让苏定方率领五万重骑营和一万幽州铁骑先行到凉州,让杜君绰率领三万突厥精骑道灵州,还发了两道调令道太原,第一条调令是,让驻扎在太原城外的五万黑骑军开拔道凉州待命,第二道调令是,让三千五百名鹰卫和任虎的两万鬼面骑及其侯虎的一万狼骑营快速回长安。

  李恪的着一些列调令都有他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幽州可以让出,但在幽州的精兵一个都不能留下。还有让鬼面骑和狼骑营回长安,除了跟他同行去凉州之外,他也想给李世民和朝中大臣安一个心,告诉他们,这才大唐跟吐蕃和吐谷浑作战,大唐必胜!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吐蕃和吐谷浑的地理位置特殊,速战速决未必惯用,想要灭掉吐谷浑和打残吐蕃,没有个三五年时间的不行。

  李世民的任命下达,李恪的调令一出,整个大唐朝廷开始运作起来。

  只用了三天的时间,狼骑营和鬼面骑便已经到了长安城。

  李恪让两骑营在城外扎营,只让三千五百名鹰卫进城,他则是进宫跟李世民辞行。

  “父皇,大军已经准备妥当,儿臣想明天就出发去凉州!”在甘泉宫的御书房,李恪对李世民说道。

  “离大军出发的时间还有三天,你这么快就要走了?大军准备的充分吗?”李世民问道。

  “儿臣已经下令北府精骑在凉州待命,鬼面骑和狼骑营已经在城外驻扎!随时都可以出发!”李恪向李世民回道,“兵贵神速,儿臣想明天就出发!”

  “听说这次你将李愔和李宗两人也调动到了军中?”李世民淡淡的问道。

  “李愔和李宗两人都是宗室子弟,他们也该身入军旅历练一番了!”李恪谨慎的回答道。

  “如果,朕将稚奴交给你,让他跟着你,你可愿意?”李世民淡淡的说道。

  “九弟想身入军旅,只要不怕吃苦,儿臣没有意见!”李恪淡淡的说道。

  虽然,他心里惊讶为什么李世民会这么说,但还是顺从的答应了李世民。

  “稚奴还小,就让他在长安多待几年吧!”李世民淡淡的说道,“明天,朕会在朱雀门外为大军饯行!”

  “多谢父皇!”李恪躬身退出了御书房。

  随即,他又来到千秋殿跟杨妃辞行,母子两人说了半天话,李恪这才离开了皇宫。

  第二天,李世民在朱雀门前为李恪大军饯行。

  其实,大军都已经在凉州,朱雀门前的只有李恪的四千黑衣卫鹰卫。

  而他的身边除了王中长一员侍卫队长之外,就只有许敬宗这个军务司马!

  今天,李恪依然是一身黑色王袍,腰间是那柄渊红宝剑,只是手里多了一把马槊,平添了几分英雄之气。

  李世民跟中枢大臣们给李恪一行人敬酒,李恪连饮酒杯,这才跟李世民辞行,骑马率领四千鹰卫出了长安城。城外一万狼骑营和两万鬼面骑早已整装待发。

  “侯虎,任虎参见殿下!”

  侯虎和任虎两人骑马来到李恪面前。

  “出发!”李恪淡淡的说道。

  “诺”两人离开。

  三万四万黑衣精骑上了管道,缓缓向而去!

  将近渭水桥边,李恪骑在马上不禁张望了一眼那片熟悉的树林。

  突然,他却惊讶的勒住了战马!

  三月的早晨,淡淡的旭日霞光之中,树林口的小道上,就见一名绿衣女子静静的屹立!刹那间,李恪愣住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只是怔怔的端坐在马背上。慢慢的,绿色的身影一步一步走到他的战马前,将一个布包放到了道中。无声无息的跪下下去,连三叩首,又猛然起身,飞一般的消失在他的视线中……

  李恪蒙了,他的心开始隐隐发疼,他分明听见了林内沉重的喘息和呜咽,可他的人却像钉子一般盯在马鞍上没有动弹。

  良久,李恪缓过神来跳下马背,拿起了道中那个包袱,旭日朝霞之下,包袱皮上的四个鲜红打字赫然在目——冷暖炎凉!心中一动,伸手轻抚,湿hua粘手,竟是血书大字!

  “轰——”的一声,李恪觉得热血上涌,他翻开包袱,就见一件黑色的貂裘大披风展现在眼前,上面绣了一只双翅翱翔,双爪锋利的金色神鹰,栩栩如生的盘旋在天空之中。

  李恪怔了良久,这才将披风披上在身上,对着树林深深一揖,回身跨上了战马,率领大军消失在官道上。

  绿色的身影出现在树林中,站在道口久久地屹立着。马蹄声渐渐的远去,树林边却响起了悠悠的歌声——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第五卷第五百五十九章到了凉州,形势不妙

  李恪这次的行进路线时,他要去华州,看看柴绍,才会从华州到凉州。身边三万四千黑甲骑兵紧紧相随,在黑夜中就像一只黑色的巨龙。然而,在李恪身边,这三支骑兵也有亲属和轻重之分。鹰卫无疑的李恪最为看重的一支骑兵,这是他安全的保障。所以,只要究竟出新的战刀或者盔甲,第一个装配的必然是鹰卫。第二便是狼骑营,这是跟随李恪最早的一支骑兵,李恪对这支骑兵很倚重,才会让自己的心腹统领,而这支骑兵也被配备了一人双马。即便是李恪马匹颇多,但能够配备一人双马的,除了鹰卫之外就属狼骑营。至于鬼面骑,要是不是哲羽让鬼面骑立下那样的赫赫誓言,它根本就入不了李恪的四大铁卫。李恪的四大铁卫分别是,鹰卫,狼骑营和鬼面骑,还有就是重骑营,但现在的重骑营依旧扩充到了五万,不像以前的五千人了!

  快要到华州的时候,李恪勒住战马,将侯虎召集到自己的身边,他跟侯虎详谈了整整一炷香的时间,就见侯虎率领狼骑营突然离开了李恪,消失在西方的天际。李恪看着远去的狼骑营,默默的沉默不语。在他身边的三支铁卫之中也只有狼骑营能够顺利完成他的命令。

  华州的诸将听说西北道行军大总管北王殿下来到了华州,急忙出城迎接,但还是迟了一步,等到他们出城的时候,李恪人已经到了刺史府。李恪来到刺史府,跟柴绍见面,两人聊了几句话。李恪简单用了一点饭,就立马向凉州而去。

  因为,从柴绍的口中李恪得知了凉州的一些情况,那就是大唐已经陷入了危局,有了扰兰的败北,现在的凉州大营,大军的士气很低落。李绩打了败仗,将十二万将士魂丧扰兰,他已经在军中没有,李承乾又担心自己的太子之位,整天忧心忡忡的样子,根本就鼓舞不了士气。现在的凉州大营已经弥漫着一股悲凉的气息,要是这个时候吐蕃、吐谷浑来袭击,大唐准败。

  因为,在柴绍的口中听到了这个信息,李恪这才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的下午时分到了凉州。

  凉州,这是大唐西北边塞的最后一座城池,是用来防御吐蕃和吐谷浑的要塞。

  城池坚固而雄伟,虽不似嘉峪关那样有天险之称,但城墙高大而坚固,易守难攻。

  李恪在看到凉州城池的时候,这才清楚为什么吐蕃和吐谷浑没有选择趁机攻下凉州要塞。以凉州的天险,只要有一支战斗力不俗的守军,还真不是吐蕃和吐谷浑这样的以骑兵为战的大军能够攻破的!

  李恪大军来到凉州城下,就见吊桥和城门打开,李绩率领诸将大踏步走出了凉州城。

  “见过北王殿下!”李绩向李恪施礼。

  “学生见过校长!”薛仁贵和宇文过两人向李恪施礼。

  “不用多礼!”李恪淡淡的说道,他一甩马鞭,大吼一声,“进城!”

  黑甲骑兵缓缓跟随,跟李恪进了凉州城,让一旁的李绩和薛仁贵、宇文过三人尴尬不已。看到李恪身边的黑甲精骑,李绩羡慕不已,要是自己有这样一支精锐骑兵,还会败给吐蕃和吐谷浑吗?李绩心里不断的问自己。他今天收到斥候的禀报,就知道李恪要到凉州了,为了不至于让自己尴尬,他特地将薛仁贵和宇文过叫到自己的身边,他认为以两人跟李恪的关系,李恪也不至于太过冷淡,不给自己面子。只是他还是没有想到,李恪真没给他面子。

  跟随在李绩身边的军士们也是一阵脸红。

  李恪进了凉州城,便来到了行军大营,李绩也紧随其后。

  擂鼓聚将,在行军大总管行辕,朔方二十多元大将汇聚一堂,李绩和李恪交接完兵符,李绩便离开了军营,李恪坐上了帅位。

  堂下出了在城外遇到的薛仁贵和宇文过两人之外,还有陈其,薛崇和快马赶来的庞孝泰,他虽然任职了灵州大都督,但依旧来到了灵州觐见大总管,想听听李恪的训示。

  李恪坐在帅位上没有说话,诸将都不敢开口,只能默默的等待。

  这时,许敬宗走进大帐,对李恪说道,“殿下,账目依旧核对明确!”

  “延族,你说说吧!”李恪淡淡的说道。

  “现在凉州军营,有突厥精骑两万,幽州铁骑一万,朔方步骑六万!”许敬宗向李恪汇报道。

  “北府精骑现在到了什么地方?”李恪继续问道。

  “已经过了华州!”许敬宗回道。

  李恪行军打仗,他除了做军务司马之外,还兼任了斥候刺探的情报工作。

  “突厥精骑呢?”李恪继续问道。

  “突厥精骑由扎德勒率领,两日之后便到灵州!”许敬宗回道。

  “传令!”李恪高声说道,“将六万朔方军加以甄选,选出五千弓箭兵,三万精锐步卒,其他的——让他们回华州,由华州刺史统一调遣,负责押运粮草。”

  “诺”诸将领命!

  李恪摆摆手,诸将退出了行辕!

  现在,就只剩下了陈其、宇文过和薛崇、薛仁贵、许敬宗五个人!

  “校长!学生无能,给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