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4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对于双方的谏意,李世民没有给与任何的评价。他到李恪静静的听众人争论,自从进两仪殿就没有一句话,便开口问道,“李恪,你力主苏定方封王,你的意见呢?”

  “父皇——”李恪出列道,“西北是大唐的通往西域诸国的门户,西域诸国的西方还有两个强大的帝国,他们跟大唐一样跟西域诸国通商,但是,只要我们跟西域诸国通商取得了丰厚的利润阻挡了他们的财路,肯定会引起他们的注意,有可能会有一两场的战争,这种情况下西北门户对大唐的重要不言而喻,而大唐是否能够稳定西域诸国,跟西域诸国达成同盟共同抵抗强敌这也很重要,而这些问题大唐不可能派出单独的使者去解决,因为他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只能有镇守西北的苏烈慢慢的去跟西域诸国交涉和联络,而跟西域诸国交涉和联络的苏定方的爵位则表示了大唐对他们的尊重和重视。所以,儿臣才会力谏给苏烈封王!”

  “恩——”李世民淡淡的点头道,但他还是没有给予任何评价。

  “父皇,儿臣这三年征战西北吐谷浑和吐蕃,身体不适,想长安修养,还请父皇恩准!”李恪出了自己换取苏定方封王的条件。他很清楚李世民的心思,这次西北大战的真正统帅是自己,而苏定方只是第二统帅,要是给苏定方封王,那给自己该怎么封赏呢?这让李世民非常为难,才使得李世民不肯轻易开口。

  “恩——对吐蕃开战的时候,朕也听你病的不轻,当时就想召你到长安修养,可你母后,你没主动上书给朝廷言及自己的病情,明你有自己的想法,朕就没有召你回长安,而是仍旧将你留了西北,这三年确实苦了你啊,你也该休息一段时间,朕准了!”李世民语重心长的答应道。

  “多谢父皇!”李恪谢恩道。

  “对于有功将士,我们不惜官,不吝爵——”李世民了诸人一眼,淡淡的道,“大唐能有今天的地位,不就是靠前方的将士们吗?现,大唐取得了这么辉煌的战役,你们却为了对他们的封赏而争吵不休成何体统?苏烈这次统帅大军灭吐蕃,给大唐扩展了数千里的国土,这样的功劳不封王不足以表示大唐对前方将士们的器重和信任。”

  李世民话道这里,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就封苏烈为青海王,为大唐镇守西北,全权处置西北军务。”

  “诺”李世民发话了,大家只能领命。

  “李恪,你主动辞去北王行军大总管一职,取消北王四道的**军制,想长安修养,朕也不能忘你的功劳,朕正长安组建了南衙和北衙,南衙主要管理军,北衙管理十二卫大军和各地的府兵,你就任职北衙大都督吧!”李世民对李恪道。

  “诺,多谢父皇!”李恪领命。

  其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李世民会让他做北衙的大都督,李世民长安改制军建立南北衙的事情他西北的时候就已经听了。虽然,南衙大都督掌管军,军又深受李世民的器重和期望,将来的南衙取代北衙的地位是顺理成章的,可现的大唐军制还是以十二卫军和府兵为主,北衙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所以,任命自己为北衙大都督,意味着将长安的城防交给了自己,李恪有点怀疑李世民此举的意义,他觉得李世民会这么信任自己马?还是,这是他的一种试探呢?

  其他的封赏没有多大变化,陈其被封为并州大都督,程名振做了扬州大都督,杜君绰做了左卫大将军,薛仁贵被封到了幽州做了将军,宇文过成了苏定方王府的将军,许敬宗被封为长安县县令,李言做了并州刺史,邓同达做了李言的副手。

  等到讨论完这一次的封赏,李恪走出两仪殿回到北王府,就立即将许敬宗召集到自己的书房,开始分析这份封赏背后的真正意义。他觉得这次对自己的封赏不同寻常,非常的不同寻常!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第五卷第六百七十二章给自己放假

  许敬宗来到北王府是书房时,李恪正在沉思,见到李恪,许敬宗微微施礼。~~

  “延族,你给本王分析分析,这到底是谁的注意。”李恪淡淡的说道,随即将今天已经确定的关于自己的封赏结果告诉了许敬宗。

  许敬宗听李恪说完,没有说话,而是陷入了沉默。

  对于朝堂上的问题,没有入朝为臣的经历,自然不是很熟悉,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分析利弊。

  所以,李恪才会在这种情况下将这样的问题交给许敬宗。

  “殿下,只是皇上的意思!”许敬宗义正言辞的说道。

  “恩?”李恪问道,“何解?”

  “殿下,十二卫可是皇城的禁卫军啊!”许敬宗感叹一声说道,“他们都有各自的将军和大将军,你作为大都督,只有调兵权,可没有统兵权。”

  “那就是说,父皇这样做的目的是限制本王的权利!”李恪反问道。

  他没有想到李世民会在这时候就开始注意他。

  “对!”许敬宗肯定是说道,“但皇上也不是彻底的不相信你,只是作为一个君王,自古便有的一种措施而已。”

  “……”李恪沉默,静等许敬宗的下话。

  “至少,在十二卫任职的杜君绰和李仙重都是殿下的心腹将领,只要有他们在,殿下在十二卫里还有部分统兵权利。”许敬宗淡淡的说道,“再者,以殿下今日的威望和军中的资历,只要不是违背圣意,你的命令又有哪个将领和士兵不能遵从呢?”

  李恪没有说话,他听的清楚许敬宗话中的不违背圣意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许敬宗跟随自己十多年才会这么说,要一般的臣僚,这样的话是不敢说出口的。

  “还有其他的因素吗?”李恪回过神继续问道。

  “没有”许敬宗答道。

  “那现在本王该怎么做呢?”李恪问道。

  他知道自己的优点在军务,在战场,而不是朝堂的争斗,以往的胜利都是自己了解历史轨迹的结果,可现在已知是历史已经luàn了,再也不能根据以往的历史判断事务。所以,他才会请教许敬宗。

  再者,李恪深知一个道理,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亲历而为,那就会疏远自己跟心腹们的距离,只有时常让给心腹们给自己出谋划策,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对他们的尊重。

  “殿下,三年的征战,你已经很辛苦了,何不给自己放一个长假呢?”许敬宗笑道。

  “放假?”李恪反问道,倏然之间似乎明白了许敬宗话中的含义,便笑道,“延族说的对,是该给自己放个长假了!”

  许敬宗没有说话,只是淡淡的一笑。

  “你明天就要出任长安县县令,这个位置官职小,职权大,风险高,要谨慎行事,长安县的捕头左翼是本王的人,你可以重用他,还有邓同达也是本王的人,你可以跟他多聊聊。”李恪向许敬宗告诫道。

  当年钱宁案,他斩杀了长安县令,将邓同达推上了长安县令的位子,这几年来邓同达在长安县令的位置上没有什么建树,但中规中矩的表现还是足以表现出了他守成之能。毕竟,长安城本就是个是非之地,能够在权贵纵横皇城任职一名小县令数年之久,确实不易。

  而今,这个人换成了许敬宗,李恪就更加的小心。

  因为,许敬宗是他的绝对心腹,许敬宗今后的升迁意味着他对长孙无忌的反击。

  在李恪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要彻底的铲除长孙无忌,非许敬宗莫属。

  他这不是mí信,而是经过长期跟许敬宗相处之后得到的结果。

  因为,在这数年的时间里,长孙无忌没少给自己吓绊子,但最终都被许敬宗一一化解,可见道高一丈魔高一丈,一物降一物,许敬宗是天生的长孙无忌的克星。

  “殿下放心,微臣晓得!”许敬宗很严肃的回道。

  其实,他自己也很清楚长安县令的位置的特殊性,因为在历朝历代,多数情况下的皇城县令都有问鼎中枢做中枢宰相的资格。

  “恩”李恪点点头。

  许敬宗见李恪没有什么事情吩咐他,表告辞离开。

  许敬宗离开王府,李恪想了良久许敬宗刚才的提议,不由的脸sèlù出了淡淡的笑容。

  第二天,朝廷的圣旨送到了李恪的北王府。

  李恪早已清楚的圣旨的内容,只是例行公事的接了圣旨,送走了王德,便在武媚娘的服shì下穿上大都督军服,向北衙办公的府邸而来。

  以往在太原,李恪一向的便装出现。

  可现在是皇城,他不能破了规矩,只能穿上一品武将的大都督军服。

  在王中长的扈从下来到了皇城背面的大都督府,就见北衙除了几名办公的军务司马之外,没有其他的卫军的将领。

  这是因为十二卫府大军都有自己独立的将军府,有独立的统帅机构,即便现在被编入了北衙,在北衙以前只是一个称号,没有大都督,李恪是第一任大都督,他在没有整治北衙的情况下,北衙现在还只是一个空架子,自然没有一个卫军将军前来报道点卯。

  北衙的几名军务司马看到李恪,急忙起身行礼,被李恪阻止。

  李恪在军务司马的指引下来到了自己在北衙的办公书房,开始翻看文书了解北衙十二卫的具体情况。

  这时,就见一名鹰卫进来给他禀报,说千牛卫将军求见李恪。

  李恪的身边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只有鹰卫扈从,不会有其他的卫兵。

  “让他进来吧!”李恪淡淡的说道。

  鹰卫离开,没过多久,就见一名身穿千牛卫将军的将领大步走进了书房。

  “学生见过校长!”

  亲切的见礼声响起。

  李恪抬头,发现自己面前的这员小将不是别人,正是出自太原皇家陆军学院的门g昭。

  “门g昭,没想到你会来吧!”李恪笑道,“坐吧!”

  自从门g昭被升迁为千牛卫将军,李仙重从西北大胜之后回到长安,就被李世民任命做了千牛卫的大将军。

  “多谢校长!”门g昭客气的落座。

  师生见面,感慨良多,两人聊了很久,门g昭这才离开。

  但是,李恪从门g昭的话中听出了一丝危机。

  那就是,北衙的成立对十二卫的冲击不小。

  以前,十二卫独立的卫军系统,十二卫军还有自己所统辖的数十个府府兵,可谓权利很大。可现在李世民成立了北衙,要将十二卫的权利收拢到一个衙门,这就大大的限制了十二卫军职权。试想,作为十二卫大将军的都是李世民的老部下,都是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悍将,谁会愿意在这种情况下将自己的权利交出来呢?

  想到这里,李恪这才明白了李世民真正的用意,他这是想让自己做这个收拢十二卫兵马大权的人啊!

  可是,李恪在想通了李世民的心思之后脸sè变得异常凝重。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这样做的后果,那就是得罪很多军方的老将军,得罪不少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老臣子,这对自己的将来没什么好处。

  突然之间,李恪打了一个jī灵。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忽略的一个细节。

  那就是李世民很清楚但自己收拢了十二卫大军的权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