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2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东义军既然没有立国开疆的本钱。那么归返天朝就是唯一生存下去的路。拿下了幽燕。重建了中原屏障,以此功劳重返天朝,辽东义军上上下下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尤为重要地是,辽东和幽燕汉人终于回归了,大家同心协力,或许可以重现汉唐之盛世。如能建下此等显赫功业,不正好实现了杀虏复汉地大业吗?

然而,问题是,别人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想法?

“当日我在懿州宁昌城下和金人谈判的时候,曾遇到大宋出使金国的使者马扩。”

接着他把马扩的话复述了一遍。宋金结盟,联手攻辽,目前时机尚不成熟,但这件事不能无限制地拖下去,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外力推动辽东局势发展。以便尽快创造出宋金联手攻辽的最佳时机。

马扩当时的建议就是义军尽快南下,杀进幽燕,但因为彼此立场不同,他是从大宋的立场出发。有利用的意思,不过他当时有个建议,如果义军南下打幽燕。大宋愿意为义军提供钱粮和武器,并且承诺,如果义军在幽燕无法立足,可以选择回归大宋。

这句话说完之后,在座的五个人恍然大悟,总算明白李虎为什么敢于向侯概做出承诺,今年内就帮他救回渤海军了,因为李虎不打算用武力,而是打算利用大宋地力量。把渤海军从金人的包围中解救出来。

“总帅。你和大宋使者有约定?”董小丑非常吃惊。

其实何止是约定,早在黑山的时候。马扩就给李虎预测了辽东形势的发展,而李虎所作的一切,辽东义军对形势的推动,正好和马扩地预测巧妙吻合。某种程度上,李虎一直在依照马扩所设定的轨迹前进。如今义军杀到了幽燕的东大门,不出意外的话,密切关注着辽东义军地马扩很快就要来了,而他的到来,必定将进一步推动辽东形势的发展。

换句话说,李虎确信,马扩会遵从约定,唯独让他忐忑不安地就是无颜先生的话,他不知道辽东义军顺着这条路走下去,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李虎迟疑良久,点了点头,“只是一个口头约定。马扩的意思是,只要我南下,大宋必定给予援助。”

“条件是什么?”张关羽问道。

“没有条件。”李虎说道,“看看眼前的形势,明摆着,我们要南下打幽燕,而我们的进攻,肯定会创造宋金联手攻辽的机会。”

接着他看看五位主帅,苦笑道:“问题是,我们的出路在

辽东义军的出路是回归天朝吗?

这句话没人说出来。

李虎没有说,是因为他不敢说,无颜先生是大宋人,他那番话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大宋人地立场,假如事实如他所说,那么回归大宋地命运难以预料,将来辽东义军如果遭遇噩运,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非命,自己将万死不能赎其罪。

五位主帅也没有说。

他们从心底里渴望回归天朝,但一百多年前,天朝抛弃了他们,任由他们饱受契丹人地蹂躏,任由故土在契丹人的铁蹄下痛苦悲号,正是因为对天朝的绝望,辽东汉人才喊出了杀虏复汉的口号。今朝如果回归,天朝会欢迎吗?天朝会庇护吗?

实事求是地说,辽东义军在幽燕连番血战后,最后即使能坚持下来,实力也很难有所发展,带着幽燕之地回归大宋,似乎是辽东义军最理想最有可能也是最无奈的结局,但是,天朝真的会展开双臂接纳它的子民吗?

第六十六章 一穷二白

耶律大石一夜没睡着。

从榆关那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里,他听得出来李虎到了。李虎到了榆关,说明锦州丢了。锦州丢了,说明辽军的围剿失败了。

坐在地图前,耶律大石苦思冥想了一晚上,设想了无数种攻守之策,但就是想不出来锦州如何丢的,十三万大军的围剿是怎么失败的,不过,想到李虎突出奇兵,攻陷榆关,他有觉得李虎的确有这个本事打赢这一仗。这个汉贼,终于成了气候,现在他到了辽西走廊,再想击败他,难于登天。

榆关丢失,他一直认定叛军是从黑山过来的,为此他不得不佩服叛军的勇气和毅力,但等到辽海的海盗偷袭营州后,他才霍然醒悟,叛军是从海上过来的。此策不但匪夷所思,瞠目结舌,更让人震骇的是,辽海的海盗经过几年的发展,竟然有了惊人的规模。以海盗们把成千上万的叛军从锦州方向运到榆关附近海域来看,海盗们至少有数百艘船只,这些海舶无疑都是这两年他们从海上掳掠而得。

反贼们到处都是,李虎到哪都能找到反贼相助,而这支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海盗们将帮助叛军在辽西走廊牢牢站住脚。反贼们有了一块安全的落脚之地,接下来就要为更好的生存而战,他们将一次次攻打幽燕。辽东的战火终于从遥远的东北大森林蔓延到大辽腹地幽燕了。

他把这个消息急报宫帐和南京都元帅府,希望皇帝能增兵,希望耶律淳能想出对策,然而,让他吃惊的是,七八天过去了,燕京竟然没有任何回音。甚至连个口信都没有。

今天。得知李虎到了榆关,得知锦州丢失,他终于知道燕京为什么没有消息了,因为围剿失败了,宫帐内的主战派和主和派为了争夺权柄,正在互相厮杀,在双方没有争出结果之前,恐怕燕京的天气一直都是冰冷冰冷的。

天亮了,耶律大石传令,射书榆关。约见李虎。

同样的帐篷,同样的火盆,同样地气氛,唯独不同地是,今天没有棋盘。

大石的心已经乱了,他没有下棋的心情。他只想知道,李虎是怎么攻占锦州的,是怎么突破重围的。

李虎到了,坐在了大石的对面。看看案几上的地图,又看看大石憔悴的面庞,微微笑道:“最近好吗?”

“不好。”大石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指指地图,“如果可以的话,我想知道锦州一战的经过。”

李虎笑笑,也没有隐瞒,简要说了一下大概。大石是聪明人,你说个大概,他也就一清二楚了,只是,但李虎说到耶律讹里野和萧宝被包围双山后。脸色骤变。神情极度惊恐。他做梦也没想到,围剿不是失败。而是全军覆没。

耶律讹里野和萧宝不会投降叛军,他们只会投降女真人。十几万军队投降金国,其结果必将给大辽以致命一击,这是自护步达岗一战后,辽军第二次遭遇惨败。不过,护步达岗一战,金军实力有限,只是击溃了辽国主力。当时七十万大军正在撤退,绵延数百里,主力一败,消息传开后,全线溃逃。金军不敢衔尾穷追,所以并没有俘虏太多辽卒,但它给了大辽致命一击,把大辽军队地士气打没了。

今天锦州一战,十几万军队投降女真人,结果更可怕,大辽损失的不仅仅是军队,是军队士气,更让国祚陷入败亡深渊。

当年护步达岗一战,大辽这头猛虎被打伤了,今天锦州一战,却是在伤口上再砍一刀,大辽奄奄一息了。

李虎终于说出了结果,和大石的猜测一模一样,只是大石的心已经冷了,没有任何反应,他的脑海里全部都是宫帐,都是燕京,他终于知道燕京为什么一直没有消息传来了,因为上至皇帝,下至大臣,都被这个结果震惊了,他们措手不及,茫然无策,仓惶间,也不知道如何挽回局面了。

这就是廷争的结果,这就是皇帝和一帮大臣们为了各自利益无视大辽国祚地结果。

你们肆无忌惮地吃着国祚的肉,喝着国祚的血,国祚如何不亡?饰他满腔地痛苦和绝望。

“你还要突围吗?”

李虎望向地图,盯着地图上的南京道,盯着燕京那小小的黑点,点了点头,坚决有力。

大石眼露突现杀气,但瞬间敛去,片刻后,他又问了一句,“你地出路在哪?”

是啊,我的出路在哪?这是李虎无法回答的问题。当年石敬瑭为了生存,出卖祖宗基业,做契丹人的儿子,做契丹人的狗,留下千古骂名,但他那时候好歹还有祖宗基业可卖。到了自己这里,一穷二白,汉人都变成汉虏了,你还卖什么卖?连自己都卖不掉了。

“之前,我们有约定,你还记得吗?”大石旧话重提。

李虎靠在火盆边,两眼呆呆地看着摇曳的火苗,想了很久很久,终于说了一句话,“我还记得。”

大石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招抚不过是权宜之计,皇帝和宫帐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只有招抚,以便延缓叛军进攻幽燕的时间,而李虎也不会招抚,他也是权宜之计,给叛军争取休整的时间,只待把伤口养好了,他就要进攻了。

大石下令撤退,屯兵于戴河之畔,不再进攻。

过了几天,燕京来消息了,对锦州一战讳莫如深,只有寥寥数语,既没有提到战败的事,也没有提到辽军投降地事。

宫帐地命令很简单,屯兵于临榆山一带,阻挡叛军攻击幽燕。

过了两天,耶律淳来信了,他说了一下锦州大战的经过。

耶律太师奴和耶律阿古哲逃回黔州死守,他们奏报宫帐,说自己是强行突围杀出来地,至于大战的具体经过和结果,他们也不清楚。其实,现在大辽宫帐里,没有一个人清楚锦州大战的事,相反,耶律大石倒是知道得很清楚,但他懒得说,免得给自己招来无妄之灾。今日宫帐里的争斗非常激烈,自己这个外官一旦涉入其中,必定引来祸事。

当初自己曾强烈要求留在锦州,但被萧德恭拒绝了,如果自己留在锦州,这一仗绝不会打成现在这个样子,所以吃一堑长一智,自己独善其身,先把辽兴军节度使的位子坐稳了,把李虎挡住。假如宫帐派一个无能之辈主掌平州路,那李虎十有八九能杀到燕京。以李虎现有的战绩和声名,有几个人敢和他正面对阵?估计听说李虎杀出榆关,调转马头就跑了。耶律淳在信中还说了一件事。金军在锦州战场上获胜后,考虑到中京道辽军已经没有力量发动反攻,随即以最快速度向上京道发动了攻击。

金军咸州路都统粘罕率军猛攻龙化。龙化州节度使张应古献城投降。

上京道若失,中京道势必难以保全,所以皇帝命令耶律余睹急速率军北上,会合耶律马哥,收复龙化。奚王萧干出任东路都统,率军屯驻兴中府,以抵御金军和叛军的攻击。

耶律淳说,为了确保上京道的战事顺利进行,短期内中京道、南京道都不宜再有战事,为此,他要求大石先派人去见见反贼李虎,试探一看招抚的可能性,如果李虎愿意谈谈,他将禀奏皇帝,讨要招抚圣旨,以稳住南京道局势。

大石回书,我已见过李虎,他愿意谈谈,但这是缓兵之计,待叛军休整完毕,战事必定爆发,请燕王郑重对待,并具实禀奏,恳请皇帝即刻下令招募士卒,补充军队,以便剿杀反贼。行军司马柴云、支使胡涂、行军参谋原野、掌书记马亮匆匆赶到润州拜见李虎。

几位官员就军政财诸事拟定了一系列方案,先前已经禀报了李虎,这次是来商议并做出最终决定。

义军目前实际控制九个州。其中严州在云海军的围攻下,已于二月底投降。

帅府稳定州县的办法很简单,一切照旧,除了各州县长官外,各官署的主要官员和掾属一律留用,过去干什么,现在还是干什么,过去怎么干,现在还是怎么干,过去拿多少俸薪,现在还是拿多少俸薪,过去实行的所有制度,现在还是一样施行,不要有任何更改,更不要借故骚扰百姓,总之一句话,稳定。

第六十七章 人尽其用

支使胡涂详细禀报了义军财政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