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次南下攻击,采用声东击西之计。

义军首先向北攻击东京,这是佯攻,意在欺瞒辽军。这支军队由李虎亲自统率,虎烈第二军,虎烈第三军,黑山军两个将,总共两万人马,随李虎北上进击。帅府组织十五万民冒充义军主力,跟随北上。

与此同时,侯概、吴撞天率云海军,张高儿率阎王军,楚逍遥率虎烈第五军渡海攻击辽东半岛,营救被困渤海军。^^^^这支大军由侯概为统帅,高宝龙副之,共七个将一万七千五百人。军事判官柴云、司录参军事李纲随行,有关大海舶的事由他们两人全权负责。

主攻战场在平州路,这路大军由义军左副总帅董小丑为统帅,罗青汉副之。虎烈第一军。虎烈第四军,怨军,神龙军。雷霆军,武勇军,总共十八个将,四万五千大军。

张关羽的武勇军、独孤风的神龙军此刻已经悄悄赶到青龙河附近埋伏,只待命令下达,即刻沿着青龙河攻打安喜县,威胁平州侧翼。

董小丑和罗青汉则率军出榆关。正面攻打平州。

侯概、高宝龙把渤海军救出来之后。稍作休整,随即从海路攻击营州。如果攻击顺利,则急赴平州战场,和董小丑地主力会合。

“辽兴军主力现在都集中在戴河一带,大约有五万人马。”霍六哥手指地图说道,“南下攻击初期,我们兵力严重不足,主力肯定会被挡在戴河一线,若想突破。必须先行占据安喜和营州,从南北两个侧翼威胁平州,迫使辽军后撤。继而三路大军会合,同攻平州治府卢龙城。”

霍六哥看看各军主帅,郑重说道:“此仗能否取胜,关键在于速度。平州距离燕京不过六七百里,辽人的援军很快就能杀到,假如我们不能在辽人援军赶到之前拿下平州,那么,我们只有撤军。”

攻打平州最难的地方就在这里。如果义军顺利攻克卢龙城。随即可以以卢龙城为中心,沿滦河设置防御阵势。把所有过河渡口全部封锁,如此还能守上一阵,否则,平州路无险可守,辽人援军一到,义军只有后撤,一点招都没有。

李虎站了起来,“声东击西地目的只是为了麻痹辽军,但无法调动辽兴军,这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若想打下平州路,兵指燕京,还要靠我们自己手中的刀,没有投机取巧的可能。”他没有把大辽宫帐可能爆发兵变的事说出来,其实义军之所以选择现在南下打幽燕,正是因为得到了这个消息。根据帅府的估计,燕京一旦爆发兵变,辽国皇帝会从各地调集援军回京护驾,他根本顾不上平州路了,但这仅仅是一种猜测,如果事实和预想地不同,那义军为了保存实力,只有后撤。^^^^

“赢秦地云朔军驻防于潭州、安德州,董仲孙领黑山军两个将驻防于宜州。”李虎手指地图上的大灵河一线,“我们兵出榆关后,目的已经暴露。燕京会一方面支援平州路,一方面从中京、兴中府方向展开牵制攻击,以迫使我们回撤。我们在大灵河一线兵力单薄,无力抵挡。潭州和安德州可以放弃,因为还有黑山相阻,但宜州无论如何不能丢,所以,辽军一旦开始攻击宜州,我就要从东京方向撤离,急速支援。”

李虎目视董小丑和罗青汉,“你们没有援军。假如你们未能抢在辽人援军渡过滦河之前攻占平州,那就撤离,不要再打了。”

董小丑和罗青汉自然知道其中的厉害。主动撤离比被迫撤离好。义军现在的士卒大都从战场上俘虏而来,一旦遭遇围攻,极有可能溃败,那后果不堪设想。我即将攻击东京,请速速调拨钱粮。

九月二十六,李虎率军离开锦州,杀进东北路。^^^^

义军速度极快,虎烈第一军副帅阿巴顿率领选锋军,首先冲过了十三山,迅速攻占了辽西州,接着又直逼乾州。

金军南路主力都在成州、蒺藜山和卫州一线,辽西州、乾州兵力有限,无力阻挡,随即弃城而走。

义军攻击速度太快,迅速逼近显州。

金军南路都统完颜宗望就在显州,他没有丝毫犹豫,果断下令后撤,向东京方向撤离。

十月初三,义军进驻显州治府北镇。同日,金军撤到锥子河西岸的大虎山。

李虎书告辽国皇帝。

我大军已经展开进攻,并攻占辽西州、乾州和显州,正在向辽河方向攻击前进。

显州距离东京大约五百里,地势平坦,有利于金军发挥马军优势,如果独自攻击,必然形成孤军深入之势,极有可能全军覆没,请陛下慎重考虑,是否即刻从中京道的成州方向和上京道的龙化方向展开牵制性攻击,以拖住卫州、懿州一线的金军主力,帮助我大军攻打东京。*****

李虎随即下令,大军暂停攻击。

现在不能再往前打了。再往前打,距离锦州就远了,撤退困难,而且卫州、懿州一线地金军如果南下支援,必然和东京方向的金军形成了夹击之势,那义军的麻烦就大了。

十月初五,主持帅府事地黄涉命令侯概渡海攻击。同时书告登州马扩,请他准备好大海舶,随时渡海接应。

完颜宗望继续后撤。他的意图很明确,把义军诱到辽河,然后调集精锐铁骑,给义军以致命一击。为了以防万一,宗望下令从东京附近州县抽调兵力,确保东京安全。

这时候,黄龙府对南路战事有不同的意见,双方为此发生争执。

黄龙府的近期策略是攻打上京。金军拿下上京后,不但可以进一步打击契丹人的实力,同时也构建了金国的完整防御。金人有了东京和上京,等于有了两只锋利的爪子,进可攻,退可守,万无一失。

从这个策略出发,女真人需要李虎在辽西威胁燕京,牵制辽军主力,所以当李虎提出要金国公主的时候,很多大臣持赞成态度。女真人不但近期需要李虎,从长远来看也要想办法解决李虎,而联姻显然是个好办法,代价很小而获利很多,但是,也有一部分大臣坚决不同意,其中就有宗翰(粘罕)和宗望,他们认为李虎卑鄙无耻,狡诈残忍,不值得信任,和他联姻根本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事一时争论不出结果,联姻不了了之,结果李虎受抚于辽,要为契丹人冲锋陷阵了。形势地发展正好与赞成联姻地大臣们所预料的一样,所以他们旧调重弹,打算以联姻为条件说服李虎退兵。

反对地人还是反对。金国只能给李虎一个公主,而辽国可以给李虎王爵,可以给他藩镇,可以给他钱财,李虎做出何种选择,不问可知,所以如其做赔本的买卖,不如把这个无耻的汉虏一杀了之。这种想法不是意气用事,而是源于女真人根深蒂固的拳头观念。在他们看来,女真人能够立国开疆,都是靠自己的实力,靠钱财和女人来换取更大的利益根本不可能。我要什么,我就靠自己的拳头去打,去抢,实力决定一切。

和黄龙府的君臣比起来,粘罕和宗望更了解李虎。李虎知道女真人和他一样,都是穷光蛋,否则虎啸台一战也不会打成两败俱伤的局面,而虎啸台一战也让双方都明白了一个事实,两个穷光蛋打来打去,只能便宜了契丹人,所以仇恨归仇恨,利益归利益,为了能发财,还是要携手合作。

穷光蛋要想发财,而这个穷光蛋又是个盗贼,那么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家劫舍,打劫有钱人,所以,女真人也罢,辽东义军也罢,目标都是契丹人,尤其李虎,他最会算计了,他宁愿待在辽西数星星,也不会拎着把刀打劫东京,那太不划算了。

宗望既然了解李虎,当然知道他打东京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南下打幽燕,因此他很配合,一个劲地后撤。后撤好,攻守兼备,金军首先立于不败之地,难受的反而是李虎,即使有心捡便宜都不敢,唯恐一不小心落入金军的陷阱。

然而,宗望很快怀疑自己的判断了,因为义军突然横渡辽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攻占了镇海府,并且继续向东京方向攻击而来。

难道李虎当真要打东京?

第九十六章 约定

宗望书约李虎。

李虎如约而至,见面后,寒暄两句,宗望笑着问道:“天冷了,总帅打算何时回锦州?”

李虎笑笑,答非所问,“你喜欢冬天打仗吗?”

宗望没有听懂,略加迟疑,问道:“你不喜欢冬天?”

李虎摇摇头,“不喜欢,这里的冬天太冷了,而且时间很漫长。我喜欢南方。”

宗望微微一笑,心里有算了,伸手相请,“军帐虽然小了一点,但很暖和,可以暂避风寒。”

李虎和他并肩而行,漫不经心地问道:“你找我有事吗?”

“前天我接到镇海府的急报,说侯概和高宝龙带着一支大军突然从海上杀来,势不可当。”宗望扭头看看李虎,笑道,“高宝龙不是在你帐下吗?他叛逃了?”

李虎笑了起来,“我帮你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你是不是应该请我喝顿酒?”

大难题?宗望眉头微皱,凝神沉思,忽然,他想到了被困在山里的渤海叛军。===高宝龙、侯概原来都是渤海国的武将,他们渡海杀到镇海府,如果不是配合李虎进攻东京,那只有一个解释,就是乘机把渤海叛军救出去。

怪不得最近几个月斥候连续禀报,说山里的渤海叛军活动频繁,原来他们得到了李虎的帮助。宗望顿时松了一口气。这股渤海叛军誓死不降,让女真人很头痛,宗望曾经想围剿,但迫于辽金边境的形势非常紧张。他一直腾不出手来,只能任由这股渤海叛军在大山的周边地区烧杀掳掠。现在好了,李虎把他们救出去了。一个大隐患没了,的确应该感谢李虎,不过李虎却因此得到了几万精锐地渤海军,这令宗望极不舒服,而且感到很不安。

李虎实力增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李虎拥有一支庞大的水军,这支水军一次性就能运送上万军队。这使得辽东半岛直接处在义军地攻击之下。辽东半岛算是东京的后院。如今这个后院不安全了,随时都有可能遭到李虎的攻击,威胁太大了,远比几万渤海叛军的威胁大得多。

宗望停下脚步,低声下达了几个命令。既然李虎渡海攻击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救走几万渤海叛军,那自己也就没必要派出援军了。对于李虎来说,他的主攻目标是幽燕,所以这支渡海作战地军队很快就要返回辽西作战,自己地后院暂时无忧。

军帐的案几上铺着地图。李虎走近看了一眼。脸上不禁露出一丝笑意。和聪明人在一起合作,的确轻松惬意。

宗望走到他身边,两眼望着地图。慢吞吞地说道:“你看,这个安排怎么样?”

李虎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义军攻打幽燕,中京方向的辽军必然要攻打大灵河一线,威胁锦州,从而迫使义军撤兵,这是义军最为头痛的地方。为了确保大灵河一线的安全,义军必须预留军队。这样攻打幽燕的兵力就不足。如此一来,顾此失彼。南下之仗极有可能无功而返。

所以,南下打幽燕,必须要得到金军的配合,假如金军乘机攻打上京道,中京方向的辽军就要北上增援,这样义军随即可以全力南下。*****

同理,金军要打上京道,也希望能得到义军地配合,只要义军南下,必然能拖住中京道的辽军,这样金军就能顺利攻打上京了。

双方彼此需要,但要想达到各自的目地,必须牺牲另外一方的利益。

义军若想南下成功,金军则必须承担攻打上京失败的损失,同样,金军若想顺利攻占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